-
「意外在意料之內」35歲運動達人遭高位截癱,他決定……照片太震撼
他是一位知名戶外運動用品企業老總,同時也是一名知名的戶外極限運動達人。
-
在這個戶外影像嘉年華上,你能感受到極限運動的魅力
記者 | 劉燕秋112月5日,在2020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舉辦期間,我看了短片《跨越雅魯藏布》,並對其中展示的極限運動扁帶產生了興趣。製片人張也同樣是一名極限運動愛好者,2010年,他認識了有「中國扁帶第一人」之稱的張亮,經常在一起玩玩扁帶、喝喝啤酒。他們暢想了很久要用扁帶跨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然而在他們終於成行併到達之後,雅魯藏布卻在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的影響下出現了嚴重的堰塞湖災害。因此,和很多國外的山地紀錄片不同,張也試圖在片子裡加入扁帶之外有關環境問題的思考。這也隨之引發爭議。
-
極限戶外運動-登山篇
戶外運動,是一組在自然環境舉行的帶有探險或體驗探險的運動項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巖、懸崖速降、皮划艇、潛水、帆船、定向運動、等項目,戶外運動中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
-
戶外極限運動緣何守不住安全底線
悲劇的發生,讓原本「小眾」的戶外極限運動,再次成為公眾熱議話題。公開資料顯示,戶外極限運動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後,經過近30 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運動類別。與傳統體育項目相比,它不僅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強調人們在跨越身心障礙後獲得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但時有發生的傷亡事故,讓這類危險係數頗高的極限運動充滿爭議。
-
一高位截癱老大爺,靠控制機器生活
我們知道,一個人想要做某些動作,都是大腦先有一個想法,然後通過電信號傳遞到相應的器官,控制這個器官來運動。既然如此,如果我們把這個信號傳遞到機器上,不就可以控制機器了嗎?在以前,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實驗,探測人在不同運動或者不同情緒下的腦電波變動,逐漸摸索到了大腦各個區域的功能。
-
危險的蹦床,極限運動是怎麼在城市的屋子裡火起來的?
作者|毛麗娜編輯|李春暉女研究生玩蹦床摔成高位截癱的新聞讓硬糖君虎軀一震,什麼時候公園門口2塊錢10分鐘的兒童設施具備此等殺傷力了?果然是硬糖君又落後了,現在的蹦床早就不是過去小朋友專屬的娛樂項目,而是都市青年最熱門的打卡勝地。
-
女孩跳舞做「下腰」動作致高位截癱
孩子在北京大醫院就診後,被確診為高位截癱,有醫生疾呼,3至6歲兒童不適合學習舞蹈和跆拳道。 高難度運動是否會給兒童生長和骨骼發育帶來危害?兒童時期運動如何保護健康?昨天,記者採訪了省立同德醫院骨科專家和省中醫院兒科專家,他們對兒童該如何運動作了詳細解讀。
-
Liveman:專注國內外最潮運動、戶外極限直播
運動直播,就用Liveman!Liveman是樂視體育專為運動愛好者打造的運動相機系列和運動內容分享社區。Liveman專注於國內外最潮運動、戶外極限、體育綜藝內容的直播錄播與分享。軟體與智能運動相機相連,輕鬆直播炫酷運動瞬間,與觀眾隨時隨地互動。適用於重度戶外運動發燒友和不直播會死星人。主要功能-運動直播:手機、相機直播炫酷運動瞬間,我運動,我直播,就要與眾不同!-相機控制:連接Liveman M1和C1運動相機,遠程操作控制相機,實現多機位直播,就要黑科技!
-
高位截癱一年後,40歲女子懷孕了!醫生卻說類似情況的人不要鋌而走險
江蘇淮安吳女士因脊髓型頸椎病術後併發症導致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幾乎沒有痛感但讓吳女士和家人沒想到的是>高位截癱一年多後她竟然懷孕了因為已經有了一個孩子,加上身體狀況不佳,生還是不生?吳女士出現產前症狀,由於高位截癱,只能採取剖宮產手術。鑑於吳女士的身體狀況,醫院多科室專家對她進行了會診,制定了詳實的手術方案,「整個手術過程當中還是很順利的,四十幾分鐘手術做完了,孩子是個男嬰,六斤六兩, 母嬰平安。這樣的手術保證了安全,我們也替這樣的產婦感到高興。」
-
《中國達人秀》引沈騰獻出健身「初體驗」
這一片段迅速收穫收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光明日報、解放日報,新華社瞭望,文匯報、新京報、新聞晨報、央視網青年、人民網、光明網,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等一眾官媒轉發點讚,#無人機點亮五星紅旗#的關鍵詞更是直衝熱搜第三高位。本期節目中,又會出現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達人表演呢?
-
首鋼極限公園本周末試開放 戶外極限運動迷有了好去處
喜愛戶外極限運動的廣大體育愛好者們,可以在北京找到樂享其中的好去處。據了解,北京最大的戶外極限運動場地——首鋼極限公園將於9月19日試開放,並計劃於10月1日起正式開放,屆時公園將舉辦為期8天的「首鋼極限公園-街SHOW嘉年華」活動。
-
本想練瑜伽塑身美體卻成了高位截癱,她犯了哪些瑜伽禁忌?
隨後的磁共振檢查顯示,女士頸部脊髓損傷,頸椎關節脫位,診斷為高位截癱。2、練習前進行必要的熱身運動在熱身中先深呼吸,調節好自己的氣息,達到整個身心放鬆的狀態。熱身運動能夠提高肌肉的溫度和自身的體溫,緩解身體的僵硬感,從而有效防止受傷。
-
嘴打遊戲,臉來操控,一群高位截癱患者組起專業遊戲戰隊,好燃!
那天是他26歲生日的前一天,照舊選擇這項極限運動。(當時的飛機和加利·梅西納)在3962米的高空,兩人綁在一起,飛向大地。降落過程中,他們順利打開降落傘,但是在距離地面53米時,降落傘突然塌了!這是因為兩人剛好被一股「塵暴」(一種小型龍捲風)裹挾。這種龍捲風會在晴朗的天氣下突然出現,難以預測,是跳傘運動員的噩夢。
-
一次手術,讓「高位截癱」的農民扶床下地(附肌力分級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通訊員 劉昶甫本以為摔了一下沒什麼大事,沒有想到竟然成了高位截癱;本以為治療無望可能一輩子都站不起來,沒有想到十六醫院讓他重新燃起了站起來的希望。今年3月,家住告成鎮的王某,在農田幹活時不慎摔下近2米的土堰。
-
為救人高位截癱的他 又以這種方式奉獻社會
湖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黃文籤署捐獻協議奉獻社會 一年前火海救人摔成高位截癱 一年後登記捐獻遺體器官 星辰在線8月2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譚嘯宇 通訊員 陳盼 李娜)8月19去年1月18日,黃文在火災中英勇救出一名12歲的小女孩,自己卻不幸摔成一級傷殘,自胸部以下失去知覺、高位截癱。黃文火海救人的事跡感染了很多人,同年黃文被評為湖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
高位截癱的前體操名將桑蘭吐槽函谷關:希望景點完善無障礙設施
9月6日,前體操名將、高位截癱的桑蘭桑蘭,曾是國家體操隊員,獲得過全國冠軍,但正當出成績的黃金年齡時,她在1998年7月22日參加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練習中,因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了。
-
【典型病例】時隔六年,航空總醫院產科團隊再次為高位截癱女性圓...
赫女士母子與產科蔡貞玉團隊在一起 時隔六年,航空總醫院產科團隊再次成功完成一例高位截癱病人剖宮手術,幫助這位女性圓了做母親的夢想。 赫女士於2001年因車禍造成頸椎骨折,頸部以下高位截癱。車禍當天,120急救車將昏迷不醒的她送進航空總醫院搶救。
-
這七種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你了解嗎?到底有多危險?
極限運動 是由多項成型運動項目以及遊戲、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動作演變來,參與人群以年輕人為主的高難度觀賞性體育運動。人類在與自然的融合過程中,藉助於現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我身心潛能,向自身挑戰的娛樂體育運動。
-
國家體操運動員高位截癱,被「養父」侵犯索要巨額賠款,現在怎樣
在隨後來的三年,她就獲得了全國的冠軍,這是她職業生涯巔峰的開始,但是我們都萬萬沒想到,桑蘭在跳馬這個運動中就發生了一次意外。讓我們追溯到1998年,在一場和美國的友誼賽的聯繫中,桑蘭就受傷了。桑蘭回憶到,在助跑之後,我看見一個外國的教練員正在調整運動器材,這就讓桑蘭動作出現了問題,從而栽在地上。她的最先著地的是頭部,以至於頸椎骨折,胸部以下的部位都高位截癱。當時這個意外的引起了外界廣泛的討論,當時國際奧委會的最高領導人都給她送去了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