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灝珠、戴尅戎院士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獎

2020-12-14 澎湃新聞

陳灝珠、戴尅戎院士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獎

2020-10-20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彰顯衛生健康行業新風,持續推進文明行業建設,在上海市文明辦、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社團局(上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指導下,近日,上海尚醫醫務工作者獎勵基金會聯合上海醫藥衛生行風建設促進會,組織開展了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 獎項評選活動, 經各辦醫主體推薦,並經嚴格評審產生各獎項的首屆獲獎醫務工作者,其中包括首屆 「醫德之光」11 人, 首屆 「醫德楷模」10人,首屆「醫德楷模「提名獎 10 人,「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15 人。

此次甄選出的 46 位獲獎者,涵蓋行業內德高望重的醫界泰鬥、仁心仁術的行業楷模、挺身而出的抗疫先鋒,他們是上海衛生健康行業的佼佼者,更是全行業的模範與標兵。

其中農工黨中央原副主席、農工黨上海市委原主委、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農工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獎。

陳灝珠院士

陳灝珠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心血管病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中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是我國首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心血管內科專家。

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譽所長。他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從事醫、教、研工作已70年整,至今仍堅持工作。為我國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斷和治療的奠基人之一。在國內率先開展左心導管檢查,選擇性染料稀釋曲線和氫稀釋曲線測定,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血管內超聲檢查等診斷方法以及人工心臟起搏和直流電復律治療;最早提出我國心血管病的流行趨勢和防治對策;最早開展冠心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在國內外率先應用超大劑量異丙腎上腺素救治奎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獲得成功。主編專著12本,參編專著30餘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全國科學大會重大貢獻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和教學成果等一等獎8項。2003年獲上海市醫學榮譽獎、2006年獲中華醫學會中國介入心臟病學終身成就獎、2009年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2015年獲「中華醫學會百年紀念榮譽狀」、 2016年獲「敬佑生命.榮耀醫者公益評選活動」頒發的首個生命之尊獎、2017年獲首屆國家名醫高峰論壇「國之大醫特别致敬」獎。培養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79位。他擔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25年,帶領該所發展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和國際知名的心血管病研究所。他捐資成立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參與國家精準扶貧,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他熱愛祖國,作風正派,造詣深厚、醫德高尚,勤奮敬業,為人師表,成績斐然,幾十年如一日為醫學事業無私奉獻,為我國心血管病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受到國內外同道的尊敬和讚譽,在社會上和在醫學界有很高的聲望,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

戴尅戎院士

戴尅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終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骨科和骨科生物力學專家、形狀記憶合金醫學應用的奠基人、中國人工關節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他通過醫學與工程學、生物學、材料學的交叉合作,以及臨床與基礎結合的研究,研發新型骨科植入物和新技術,並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臨床應用,對人工關節骨軟生再生與骨科康復等骨科基礎研究與臨床技術的發展有所貢獻,先後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等30餘項獎勵,以及上海科技功臣、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吳階平醫學獎等。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主編、參編中英文專著60餘本,獲得授權及申請專利40餘項。是醫工結合的先行者、理論創新的倡導者、高新技術的實踐者和前沿理念的傳播者,帶領團隊開創了骨科領域中的許多「第一」,為中國骨科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陳灝珠、戴尅戎院士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院王振義院士、謝青、陳巍榮獲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獎...
    我院王振義院士、謝青、陳巍榮獲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獎」等榮譽 2020-10-16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頒出...
    10月16日,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頒獎活動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王振義等11位80周歲以上、從醫50年以上,德高望重的醫界泰鬥榮膺「醫德之光」獎項,萬小平等10位醫務工作者獲「醫德楷模」獎項,丁新德等10位醫務工作者獲「醫德楷模」提名獎,張文宏等15位抗疫先鋒獲本屆「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
  • 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頒出
    10月16日,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頒獎活動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王振義等11位80周歲以上、從醫50年以上,德高望重的醫界泰鬥榮膺「醫德之光」獎項,萬小平等10位醫務工作者獲「醫德楷模」獎項,丁新德等10位醫務工作者獲「醫德楷模」提名獎,張文宏等15位抗疫先鋒獲本屆「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
  • 龍華醫院施杞教授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獎
    10月16日下午,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頒獎活動舉行,我院施杞教授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獎。 為彰顯衛生健康行業新風,持續推進文明行業建設,在上海市文明辦、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下,上海尚醫醫務工作者獎勵基金會聯合上海醫藥衛生行風建設促進會組織開展了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獎項評選活動,11人榮獲「醫德之光」獎項,10人榮獲「醫德楷模」獎項,15人榮獲「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獎項,10人榮獲「醫德楷模」提名獎。
  • 光榮榜|華克勤、謝青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楷模」獎
    光榮榜|華克勤、謝青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楷模」獎 2020-10-20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肺科•新聞】腫瘤科周彩存教授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楷模...
    【肺科•新聞】腫瘤科周彩存教授榮獲上海市首屆「醫德楷模」提名獎 2020-10-20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愛每顆跳動的心 記著名心臟病學家陳灝珠院士
    從事醫療工作中立功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全國科學大會重大貢獻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和教學成果獎1等獎7項,其他等級獎11項,獲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獎。培養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79位。捐資設立「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致力於醫療扶貧工作,並資助經濟困難醫學生完成學業。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沉痛悼念陳灝珠院士|中國工程院士|心臟病學之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
    他對上海市心臟病病種構成的監測堅持了半個多世紀。他還主持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對心血管病人群的監測工作,有關成果獲1993年衛生部甲級科技成果獎。2010年,陳灝珠榮膺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最高獎——「上海市科技功臣獎」。他的獲獎感言是「勤學獲新知,深思萌創意,實幹出成果。」
  • 11位醫界泰鬥獲首屆「醫德之光」獎 張文宏等抗疫先鋒受表彰
    上海人民政府副市長宗明啟動點亮「醫德之光」「醫德楷模」獎項徽標。 陳靜 攝上海人民政府副市長宗明啟動點亮「醫德之光」「醫德楷模」獎項徽標。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10月16日電 (記者 陳靜)王振義等11位80周歲以上、從醫逾50年,德高望重的醫界泰鬥16日榮膺首度頒發的「醫德之光」獎。同時,張文宏等15位抗疫先鋒獲首屆「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丁新德等10位醫務工作者獲「醫德楷模」提名獎。白髮醫者,心有大愛;白衣逆行,感動中國。
  • 上海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頒出
    昨天下午,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頒獎活動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王振義等11位80周歲以上、從醫50年以上,德高望重的醫界泰鬥榮膺「醫德之光」獎項,萬小平等10位醫務工作者獲「醫德楷模」獎項,丁新德等10位醫務工作者獲「醫德楷模」提名獎,張文宏等
  • 葉景華教授獲「醫德之光」榮譽稱號!
    葉景華教授獲「醫德之光」榮譽稱號!「醫德之光」獎項獲獎人10月16日下午,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頒獎活動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隆重舉行。我院名中醫葉景華教授獲「醫德之光」榮譽稱號。上海市副市長宗明親臨現場為「醫德之光」獲獎者頒獎。
  • 高風傳天下,亮節昭後人——沉痛哀悼陳灝珠院士
    葛院士涕告 Chen Haozhu 陳灝珠(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灝珠,內科心臟病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現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11月生,廣東省新會市人。1949年畢業於前國立中正醫學院。歷任上海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 薪火傳承精神永駐 陳灝珠院士紀念展在滬揭幕
    x光照片,曾作為中山醫院內科學教研組的教材使用……這些都是陳灝珠院士嚴謹治學留下的珍貴手跡和資料。原來,這是陳灝珠院士用了20多年的隨身水杯,一直使用到去世前。陳院士生活上十分簡樸,卻對學生和病人慷慨支持,他設立「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獎助學金」「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將平時積累所得傾囊捐贈。在他的提議下,「心·肝寶貝」慈善公益項目全程資助患者及陪同家屬的醫療、往返費用,目前已成功救助來自西部地區貧困家庭的46位先心病患兒和14位肝臟疾病患者。
  • 薪火傳承精神永駐 陳灝珠院士紀念展在中山醫院開幕
    原來,這是陳灝珠院士用了20多年的隨身水杯,一直使用到去世前。陳院士生活上十分簡樸,卻對學生和病人慷慨支持,他設立「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獎助學金」、「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將平時積累所得傾囊捐贈。在他的提議下,「心·肝寶貝」慈善公益項目全程資助患者及陪同家屬的醫療、往返費用,目前已成功救助來自西部地區貧困家庭的46位先心病患兒和14位肝臟疾病患者。
  • 【新聞速遞】熱烈慶祝胸科醫院首席專家廖美琳教授榮獲上海市首屆...
    10月16日,在市文明辦、市衛生健康系統文明委的指導下,由上海尚醫醫務工作者獎勵基金會等組織開展的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頒獎活動舉行。「醫德之光」獎的獲得者都是80歲以上且從醫50年以上德高望重的醫屆泰鬥,我院首席專家、中國肺部腫瘤學權威廖美琳教授獲此殊榮。會上,上海市副市長宗明為首屆醫德之光獎獲得者頒獎。全市僅11位名醫大家獲獎。
  • 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 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左煥琛...
    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共擔抗疫使命3月17日,1475臺動態測溫儀送達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隨後分發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華東醫院、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金山醫院、青浦區中心醫院、華山醫院北院、浦東醫院、閔行區中心醫院和徐匯區中心醫院。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組織的第二次捐贈,也是數量最多的一次。
  • 這位大醫畢生簡樸,卻對學生病人慷慨支持,中山醫院陳灝珠院士紀念...
    一生追求光明、追求進步、追求科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生前怎樣為醫、為師、為人?今天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學習陳灝珠院士精神交流會暨陳灝珠院士紀念展開幕儀式。據悉,此次交流會也是深刻的「四史」主題教育,通過學習陳灝珠院士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感人事跡,讓更多醫務人員汲取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 95歲的陳灝珠院士退休了:一輩子研究一顆「心」,寄語學生「三句話」
    圖說:學生向陳灝珠獻花 來源/主辦方供圖(下同)「我這一輩子都在研究一顆『心』」,陳灝珠院士曾這樣說道。日前,「拓醫學路逐中國夢——陳灝珠院士從醫執教70年」活動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今年是陳灝珠院士從事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第70個年頭。
  • 點燃無數患者生命之光!首屆「江西省醫師獎」名單公布
    首屆「江西省醫師獎」獲得者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焦俊傑 實習生鄭思彤報導: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江西省舉辦慶祝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大會,會上公布了首屆「江西省醫師獎」名單。據悉,「江西省醫師獎」是江西省衛生健康委批准、江西省醫師協會設立的行業最高獎。大會給他們的頒獎詞寫道:以己之術,醫人之心,身著白衣,不負信任。他們積極進取、不畏艱難,秉持著堅定的信念和神聖的使命,用奉獻和專注成就了享譽省內外的學科品牌;他們秉承大醫精誠之心,以精湛的醫術和崇高的醫德點燃了無數患者的生命之光,譜寫了一曲曲護佑健康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