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估計又快到王朝更迭之時了(下)

2021-02-23 Senior Joker

上篇在英國王朝更迭中,咱們捋到了亨利·都鐸利用玫瑰戰爭,成為最後的贏家並且通過聯姻的方式將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合併,今天老王利用下篇,再給大夥捋捋英國從都鐸王朝到現如今的溫莎王朝是如何演化而來的。

都鐸王朝

這位都鐸王朝的開國之君亨利·都鐸(又稱亨利七世,沒法子,亨利這個名字在英國就是個出現率極高的大俗名)既精明又能幹,30多年別人擺不平的事他擺平了,讓國家恢復和平穩定。同時英國積極修復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關係,當然了主要是和海峽對面的法國關係,畢竟哥倆打了100多年嘛。

對內,亨利七世通過對地方的收權來加強中央集權,畢竟都是貴族造反起家的,上臺後得吸取教訓,說到這,我是真不知道以前的英國國王們都幹嘛去了,你要說他們不弱智,恐怕是這話沒人信。加強了王權的統治,英國也獲得了難得的消停和發展。亨利七世死後,他的二兒子——大名鼎鼎的亨利八世繼位,就是那位利用離婚的藉口掀起英國宗教改革的那位國王。

君主離婚這事要擱在中國古代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怎麼著國王還能離婚?想再娶的話納個妃子就好了。當然了,人家亨利八世離婚再娶主要是為了反抗羅馬教廷,而且這位老兄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自己做了英國的國教會的大主教(宗教領袖)。到今天,說實話英國人民改信新教還真得好好感謝這位離婚的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死後,愛德華王子即位(也稱愛德華六世,愛德華也是英國出現頻率很高的大俗名),但這位悲催的新國王沒幹幾年就得了重病,結果16歲的時候,就到上帝那裡領了盒飯!根據君主繼承法,這位愛德華無嗣,王位只能由亨利八世的長女瑪麗成為繼承人。這個瑪麗可是在英國歷史非常出名,因為她是私生女,從小得不到足夠的愛,所以是個人狠話不多,性格極度內向且偏執的姑娘!

狠角色 — 血腥瑪麗

當時英國在瑪麗他老爹亨利(離婚那位)以及他夭折的兄弟愛德華的領導下,已經推行了幾十年的宗教改革,但是瑪麗是個王室的例外——她是個虔誠的傳統天主教徒(羅馬教廷),因此這位大姐上臺後別的先不幹,就一件事——大規模屠殺鎮壓新教徒,江湖人送外號「血腥瑪麗」!此外,這位血腥瑪麗治下的英國又和海峽對面的法國幹起來了,好不容易她爺爺和她爹跟法國算是和平相處了幾十年,到她生生地又給拖回去了!

斯圖亞特王朝

好在血腥瑪麗只活了42歲,終於在她死後,英國人民可算是盼來了一位英明的女王——伊莉莎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不是現在超長待機這個)。伊莉莎白面對瑪麗女王留下的爛攤子,果斷地採取宗教和解,退出戰爭(和法國),壯大英國的海軍力量,對內則刺激經濟發展。但遺憾的是這位出色的女王到死也沒嫁個人,楞是沒給都鐸家添個一丁半口的。雖然在位期間,用智慧和王位的誘惑與她身邊的男人周旋,讓他們為她統治下的帝國不斷強大而傾盡全力,為國家鞠躬盡瘁,但是絕嗣這事是硬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事到哪都是真理。

從在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期間,結束戰爭、加強王權、宗教改革、發展經濟,是都鐸王朝使得英國逐漸真正地成為一個民族國家,為日後的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最紮實的基礎!所以說,都鐸王朝是英國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而作為「童貞女王」(一輩子沒結婚、也沒子、也沒有合適的伴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伊莉莎白的絕嗣,讓她成為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當然了即使她有孩子,或者從親戚裡面找一個繼承王位,都鐸王朝都要更名,這時候斯圖亞特王朝登上了英國王室舞臺。

斯圖亞特這個家族打14世紀起就開始統治蘇格蘭了,亨利七世在的時候,斯圖亞特的詹姆士四世與他的女兒聯姻,於是伊莉莎白死後,斯圖亞特家族的後代詹姆士得以繼承英國王位,由於他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叫做詹姆斯的國王,所以也被稱為詹姆士一世。

但是這位仁兄是在蘇格蘭長大的,蘇格蘭嘛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那個時期跟蠻荒差不多,男人們都穿著「開襠裙」滿大街跑,這政治環境就更是比較堪憂了,看過《勇敢的心》的同學們一定記得蘇格蘭士兵們是如何向英格蘭士兵挑釁的——前線上一票人掀起自己的「開襠裙」露出白花花的臀部衝對手進行拍打,連內褲都不穿,可見蠻荒到了什麼程度!

成長於苦寒之地的詹姆斯同志由於從小接受的人文教育和素質教育比較少,因此他對英格蘭這邊相對自由開放的議會制度極度不適,再加上政治才能平庸,所以他對於都鐸王朝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和社會矛盾啥都解決不了,而且他還濫用寵臣,搞得國家烏煙瘴氣。當然這一切都比不上他另一個巨大貢獻——生了個「好」兒子!英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剁了腦袋的國王——查理一世!

這位查理比他爹還要無能,不僅沒有緩和社會矛盾(主要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反而選擇硬剛!徹底激化了由來已久矛盾。查理和他老爹一樣,怎麼看議會怎麼不順眼!乾脆解散議會,徹底回到「君權神授」的集權榮光中!但此一時彼一時也,這會兒的英國是資本主義迅速壯大的重要時期,壓迫越嚴重反抗越激烈,談不成的事兒就一個字——打!於是資產階級革命悄然而至。

國王和議會公開對抗,最終查理戰敗,讓資產階級在大庭廣眾治下給剁了腦袋!經此一戰,雖然議會佔了一些上風,國王也死了,但資產階級畢竟還年輕經驗不夠充足,所以內部也很不統一,愣是沒有迅速結束國家混亂的局面。國家一會兒共和制,一會兒護國主制(克倫威爾了解一下),你方唱罷我登臺,來回地折騰。在這個當口,反倒讓老查理的兒子小查理抓住了機會趁虛而入,斯圖亞特王朝得以復闢,也就是查理二世。

復闢之初,小查理比老查理還是強些的,國王與議會一直處於一個相互制衡的狀態,關係很微妙(微妙的意思就是相互較著勁誰也不捅破窗戶紙),但說查理二世不恨這幫資產階級我估計鬼都不會信,自己親爹讓人砍了,見到這幫人不集體拉出去剁了已經夠仁慈了。可是最實際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在兩邊這種暗地裡使勁的過程中,查理二世的兒子詹姆士二世繼位,可惜的是這位老弟依然沒有看清形勢,繼續往王權專制的老路上一路狂奔。更要命的是他和血腥瑪麗一樣也是一個天主教徒,議會的議員們滿心期待著詹姆斯的女兒(新教徒)將來即位後能夠扭轉局面,不成想詹姆士二世是個很爭氣的同志!人家生兒子了!(英國國王你讓他生兒子他生不出來,不需要的時候,香火反倒斷不了)想到這個繼承人,議會的同志們就要徹底抓狂,再來一個天主教新國王,這個日子還怎麼過?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共識在議會裡達成,他們秘密邀請荷蘭執政、詹姆士的女婿——奧倫治的威廉率軍隊來維護革命成果。對於威廉來說,白撿的便宜誰不沾?於是兩方經過「親切而友好的交談」最終私下達成聯合,其後果就是——偉大的「光榮革命」。經此,英國確立了二元君主立憲制,議會掌握大部分實權,但此時國王仍有一定權力,還不是現在這樣的純吉祥物。

漢諾瓦王朝

可惜的是威廉夫妻生育能力也比較弱,他倆去世後,王位只能傳給了詹姆士的小女兒安妮,議會的議員們費了半天勁可算是終於如願了!安妮女王統治時期是現代英國內閣制度形成的重要階段,出臺了著名的《權力法案》,使得國王權力更加受限(但還沒有徹底無權)。但是安妮和她妹妹又都沒有子嗣,男性國王生不出來可以選擇換老婆,女性國王不育這個當時真沒啥太好的辦法,換男人,這倫理上也過不去啊!

還好,此時學聰明了的議會議員們通過立法徹底否定了具有天主教信仰後裔的繼承權!通過歐洲複雜的貴族婚姻朋友圈,踅麼了一大圈兒的議會終於在德國漢諾瓦(當時還叫神聖羅馬帝國)找到了選帝侯喬治,也就是喬治一世,也就是漢諾瓦王朝,英國從此走上了德國血統王朝的統治。

國王徹底成了吉祥物

學過德語的同學會發現雖然英語和德語同屬於日耳曼語系,但是這倆語種除了個別單詞外,基本完全不搭嘎!而從小成長在德國的喬治甚至連英語都不會,何況他到英國繼位的時候已經54歲了!甭說50多歲了,咱們讓一個20多歲的英語0基礎的人現學英語,還得是標準倫敦腔,這不是要人命嗎?所以喬治一來歲數大了,二來他也懶得處理繁瑣的國事,根本不想上班,隨心地當一個閒散國王。議會議員一看,這國王好啊,所以在這一時期,英國的責任內閣製得以發展完善,延續至今。

等到喬治的孫子喬治三世繼位,這位成長在英格蘭的國王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有實權的國王,試圖操縱議會,但歷史潮流不可逆,同時又趕上英國的殖民地——北美獨立,喬治三世的終極夢想沒任何機會實現,在多重打擊下喬治精神徹底失常,死於那時候算是絕症的精神疾病。而在他之後的國王們也都識相,議會在民眾的要求下也被迫進行改革,英國的政治制度得以完善。這一時期,英國正式從二元君主立憲制國家逐漸成為一元君主立憲制國家!

啥叫一元君主立憲制?英國給全世界樹立了最好的榜樣——國王就是吉祥物,啥權力都沒有,只有籤字權——還只能寫同意Agree,不得寫Disagree,不得談論國家政治!多說一句不該說的多寫一個不該寫的,議會有權廢除國王,啥叫法制?這就叫法制!而漢諾瓦王朝到了19世紀中後期,迎來了大英帝國最後的輝煌,同時也是這個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另一位超長待機的女王、歐洲老祖母維多利亞。

在這位女王統治時期,安分守己,順應時代潮流,一元君主立憲製得以真正鞏固,同時英國的國力發展到了頂峰,成為日不落帝國。我們看看世界上有多少所「維多利亞大學」(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都有以維多利亞女王命名的大學)就知道這個時期是對英國歷史有多重要。因此維多利亞女王深受英國人民愛戴,而她和老公艾伯特親王的模範婚姻也成為時代的表率。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去世,由於在位時間很長(60多年),生育能力強悍且女王好聯姻,子孫遍及歐洲各大王室,所以她被稱為「歐洲的祖母」!當然了,過度的王室聯姻也有副作用,畢竟都是近親結婚,有的還是至親結婚,因此歐洲王室大都染上了血友病(不生大傻子已經很幸運了)!一戰的發動者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外孫。

薩克斯-科堡-哥達王朝(溫莎王朝)

由於維多利亞女王的繼承人愛德華七世隨父親艾伯特親王的姓,所以漢諾瓦王朝到這算是結束了。可王室仍然是德國人後裔,因為艾伯特親王來自德國薩克斯-科堡-哥達公爵,所以這時候英國進入薩克斯-科堡-哥達王朝。這個名字有點複雜,記起來費勁,但其實你記住它另一個名字就好了,也就是咱們上一篇開篇就提到的——溫莎王朝。

為啥改叫溫莎王朝?真不是因為因為薩克斯-科堡-哥達王朝名字難記,而是在一戰時期,帶有德國血統的英國王室為了安撫民心,把王室原本的姓氏改為英國最古老王宮之一的溫莎堡的名字——「溫莎」,這樣當時的王朝也就稱為「溫莎王朝」,一直延續至今。而由於英國王室的德國血統,在二戰時,納粹德國在最初是極力拉攏英國政府,百般說服無效後,才開始了倫敦大轟炸!

下一個王朝 

希臘王朝&什勒斯維希

荷爾施泰因王朝&蒙巴頓王朝?

眾所周知,現今英國的君主是女王,無論後任者是查爾斯王儲還是威廉王子,王朝必然隨女王的夫姓,也就是菲利普親王的姓!而菲利普親王雖然祖上也來自德國的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但父輩是希臘的國王。因此,當查爾斯登基後不僅僅意味著新王繼位,同時也意味著有又一個新王朝的開始,這一天不會太遠了。至於新王朝叫什麼名字,我們可以盡情想像。

由此可見,英國王室能存留至今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更迭期間有流血犧牲,有強硬對峙,有握手和談,也有適時妥協。這其中有個重要的特點我注意了,其實英國王朝更替了千年,基本上王室的血統從未斷過(基本上都是親戚之間傳來傳去)。從最初的盎格魯-撒克遜王朝到今天的溫莎王朝,其實英國王朝的更迭史也就是大半個英國的歷史。英國王朝更迭就跟大夥捋這麼多,字碼的有點多,希望通過老王,能讓您對英國歷史有一定了解,非常感謝您耐心的閱讀和對老王一直以來的支持!

1.公眾號所發布內容,凡未註明「原創」等字樣的均來源於網絡善意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除本平臺獨家和原創,其他內容非本平臺立場;

3.如千辛萬苦未找到原作者或原始出處,請理解並聯繫我們;

4.文中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SJ

每天會分享SJ新資訊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Senior Joker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喲

相關焦點

  • 分崩離析的MSN,巴薩王朝的更迭,陰霾籠罩下的諾坎普
    一段王朝的建立,延續,msn時代將巴薩王朝推向巔峰。球隊新老更迭,管理層混亂,人心盡失,連續三年的歐冠恥辱出局,賽季四大皆空,王朝的轟然倒塌。如今換帥,清理功勳老將,轉會市場各種迷之操作,球隊重建之路漫漫其修遠兮。
  • 蜜蜂世界的「王朝更迭」,生前有多風光,結果就有多悲涼
    蜜蜂世界的「王朝更迭」,生前有多風光,結果就有多悲涼來源:世界蜂聯2020-11-13 06:00縱觀我國歷史,每一代王朝的更迭都會伴隨著一場腥風血。但同樣是王朝,人類文明與「蜜蜂文明」還是存在較大區別的!
  • 中國王朝更迭的開啟者
    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後人祭祀湯時所用的廟號。在古書中湯還被尊稱作武王。 湯經過二十年的徵戰,攻滅了夏王朝,統一了自夏朝末年以來紛亂的中原,控制了黃河中下遊地區,其勢力範圍遠遠超過了夏王朝。湯滅夏後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礎。由於商湯以武力滅夏,打破國君永定的說法,從此中國歷代王朝都如此更迭,因而歷史上把商湯滅夏稱作「商湯革命」。 商湯對前來朝賀的諸侯皆以禮相待,湯自己也只居於諸侯之位,表示謙遜。「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史記·殷本紀》)。
  • 科學研究發現:中國王朝的頻繁更迭,幾乎存有一個相同原因
    王朝頻繁更迭的背後,通常被總結為土地兼併、吏治崩壞、官逼民反、外敵入侵、帝王荒淫等原因,但現代科學家發現,歷代王朝更迭的背後,幾乎都存在一個共性,還真有一個「天命」的原因。01關於王朝更迭的原因,古人早已深度研究這一問題,最廣為人知的是「天命說」與「五德說」。
  • 英國女王的背後:溫莎王朝的巔峰與至暗時刻
    英國王室成員當然也享受著特殊的尊榮,女王參加盛會時的古典式排場在其他國家亦不多見。2019年10月14日,伊莉莎白二世戴著王冠登上金馬車,在御林軍騎兵團護送下前往議會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她將在那裡發表即位以來第65次御座演講。時值英國處於脫歐最敏感時刻,女王演說中將就此表態,格外引起全球矚目。
  • 歐洲王室幾乎千年不變,而中國王朝卻走馬觀花般
    中國的朝代走馬觀花般的更迭變換,一首朝代歌就表現得淋漓盡致,只是這些朝代,卻鮮少有超過三百年歷史的。可是,縱觀歐洲的王朝更迭歷史,很容易就能發現,他們的朝代卻很少更迭,英國,甚至幾乎千年不變。可,這種背後有何原因呢?中國封建王朝的性質首先,需要先來搞清楚: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性質。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歷代王朝的基本國策都是重農抑商。
  • 為什麼歐洲王室幾乎千年不變,而中國王朝卻走馬觀花般,換來換去
    中國的朝代走馬觀花般的更迭變換,一首朝代歌就表現得淋漓盡致,只是這些朝代,卻鮮少有超過三百年歷史的。可是,縱觀歐洲的王朝更迭歷史,很容易就能發現,他們的朝代卻很少更迭,英國,甚至幾乎千年不變。可,這種背後有何原因呢?中國封建王朝的性質首先,需要先來搞清楚: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性質。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歷代王朝的基本國策都是重農抑商。
  • 英國歷史上的各種[王朝]是什麼?這些圖表幫你理清英國王朝歷史!
    不同的王朝就是不同的統治家族,與中國王朝不同之處在於英國的君主權力有限,比如金雀花王朝的約翰王,被大貴族逼著籤訂了《大憲章》(時間相當於中國的宋代),國王的權利被明確限制在一定範圍內。雖然是不同的貴族家族上臺,但和中國古代的改朝換代不一樣的是:英國的王朝不會破除前朝的人事和制度從頭建立,而是不斷繼承和完善統治制度。
  • 更迭造句和解釋_更迭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冰心《再寄小讀者》:「朝代更迭,土地易主。」] 更迭參考例句: 1、回念記憶更迭之時,曾是致命之刻。 2、相連處谷地坦緩,峰谷更迭崎嶇逶迤。 3、朝代更迭的混亂年代。妻子張永成。
  • 英國第一王朝「諾曼第王朝」的建立
    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會從英國入手,為大家把整個歐洲的歷史梳理清晰。英國整個朝代的發展順序諾曼第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瓦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溫莎王朝溫莎王朝延續至今,女王就是現在已經92歲高壽的伊莉莎白二世。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英國在走進第一個王朝前所經歷的鬥爭。
  • 王朝更迭,縱橫綠茵——MC賽季球員推薦(一)
    而如今,MC賽季的降臨無疑為玩家們打開了全新的大門:豐富的球員卡池、熱門球員大幅的能力提升,以及個別強力球員的全新加入······在這王朝更迭的序章,就讓小編幫你找到最適合的MC賽季球員,助你縱橫綠茵!
  • 足壇流金歲月:2011年的溫布利,見證王朝的延續和更迭
    賽前對比,王朝的對抗一支是三年兩進決賽的宇宙隊巴塞隆納,一支是四年三進決賽的英超霸主曼聯,新溫布利球場的第一次歐冠決賽之旅有幸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更迭。此時曼聯坐不住了,開始大舉壓上進攻,然而面對巴薩超強的控球優勢曼聯卻無能為力,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巴薩又一次展現了細緻入微的頂級傳控,當比利亞用一種漫不經心的方式打進第三個進球時一切都已經蓋棺定論。大開大合的英超球隊在巴薩細膩的傳控下敗下陣來。
  • 世界最顯赫6大家族,財富難以估計,第一來自中國,傳承2500年!
    第五名:英國金雀花王朝家族 英國金雀花王朝家族實際上並非起源於英國,他們原本是法國的貴族。後來在12世紀開始統治英國。誰都知道,現在世界上的王室大多在歐洲,而英國王室是王室的王室,這個家族的成長離不開金雀花王朝家族的積澱。
  • 王朝更迭,縱橫綠茵——MC賽季球員推薦(二)
    在FIFA ONLINE 4的版本更迭中豐富的球員卡池、熱門球員大幅的能力提升,以及個別強力球員的全新加入······在這王朝更迭的序章作為曾經的荷蘭三劍客之一,「黑天鵝」裡傑卡爾德在足球世界的星光並沒有金球獎得主範巴斯滕和古利特耀眼;而在FIFA ONLINE 4中,他在玩家心中的地位好像也始終難以超越「古佩維」,但低調並不說明他的實力不濟,裡傑卡爾德的MC賽季卡就可以讓我們體會到
  • 英國王朝世系簡表
    威廉二世(1087-1100) 亨利一世(1100-1135)威廉二世之弟,1135年死後,他的外甥斯提芬即位,和他的女兒瑪蒂爾達發生王位糾紛。1154年,瑪蒂爾達的兒子,法國安茹伯爵之子亨利繼承英國王位,稱亨利二世。
  • 從「日不落帝國」到現在只是英國的英國!為什麼衰敗的如此之快?
    英國是老牌的歐洲資本主義強國,曾幾何時更是歐洲強大的代名詞,發展到頂峰時,包括它自身的國土面積和它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土地計算,達到了地球大陸面積的四分之一!而且還不算它可以實際控制的海洋面積,所以又稱「日不落帝國」意為太陽照射下的土地都有英國的地盤兒!
  • 絲路錢幣見證歐亞王朝更迭
    薩珊王朝崛起時,瓦解了當時已趨末路的貴霜帝國,後又長期與嚈噠及拜佔廷爭霸。  波斯薩珊是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絲綢之路」上與中國交往最為頻繁的「絲路古國」。薩珊王朝曾十多次派遣使者前來長安,長期留居在中國內地的波斯人多達數千人。在許多史籍中,波斯人往往被描繪成帶有傳奇色彩的異域人物,波斯商人以能識別珠寶出名,常致巨富。
  • 簡單歷史復盤:英國都鐸王朝
    都鐸君主繼續遏制貴族勢力(歐洲的皇帝就是這麼慘,常常畢生就是幹這個,兩大原因,1是政制不像中國這麼大一統,2是這片土地的人心就是更追求自由,反抗意識較強,沒中國百姓這麼綿羊,所以貴族勢力才怎麼壓都始終存在),到都鐸王朝終結,英國竟然沒有一個公爵。
  • 朝代五行之德與朝代更迭
    大家劇中常聽到的「奉天承運,皇帝昭曰」中的承運指的就是繼承五行之德,德運。五行之德終始學說起源於戰國陰陽學家鄒衍。他將五行生剋原理運用於人文社會。認為每個王朝都有其所屬的德運,當王朝德運衰弱時,就會被推翻,王朝更迭都遵循五行相剋原理。
  • 戀愛腦的女王陛下踏上斷頭臺,都鐸王朝之蘇格蘭女王瑪麗...
    歐洲王朝的更迭 我們說伊莉莎白的終身未婚終結了都鐸王朝的統治,那麼歐洲所謂的王朝更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和中國的暴力起義,全面奪權,新家族取代舊的統治者不同,英國的王朝更迭其實王位還是在一個家族中流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