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疫苗研發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
1000多人一起開會
在許多國家不可想像
「現在全世界新冠疫情的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6000萬,死亡140多萬人,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現在我們1000多人在這裡開會,在很多國家這是不可想像的。」鍾南山在演講一開始時說道。
發現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病例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病例。」隨著冬季來臨,流感進入暴發期,鍾南山指出,未來會出現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患者。目前收到的反饋情況中,已經有4例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病例。基於此,未來就需要快速的檢測設備,快速檢測出是新冠還是流感。
鍾南山表示,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目前來看,流感和新冠防護方法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戴口罩等方式。目前統計結果顯示,在中國40種法定傳染病中,今年流感發生率大大降低。
阻斷新冠傳播關鍵做好兩點
新冠病毒在短期內並不會被徹底消滅,在阻斷新冠病毒傳播上,鍾南山指出,關鍵要做好兩點:
一是一旦出現本土病例,局部地區的全民核酸檢測十分必要(預防社區傳播);
二是佩戴口罩能有效預防傳播,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可減少飛沫和氣溶膠傳播。
找到好疫苗最少需要兩三年
針對目前關注度最高的疫苗,鍾南山指出,自然免疫不現實、不科學、不人道,而目前在臨床試驗中的14種新冠疫苗當中,中國的疫苗是扎紮實實往前走的。我們不會比一些已經公布了三期結果的國外疫苗落後。
目前在Moderna和輝瑞公布的結果中,都有「有效率和保護效率超過90%」的數據,但這個數據只是其中一個指標,是否是「好疫苗」,我們還要考慮其他的因素,例如是不是方便生產,是否會產生副作用,抗體維持時間長度,運輸和保存的成本等等。按照以往的經驗,要找到可供我們大範圍使用的「好疫苗」,至少需要五到六年,目前來看起碼需要兩三年。
來源: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等
▽
【印記大飯店】
88元搶購原價188元的老母雞湯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