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變成「高樓荒漠」?1億套房荒廢,高層建築出現「隱患症狀」

2020-12-26 騰訊網

記得有首歌的名字叫《活著》,裡面有一句歌詞:每天站在高樓上,看著地上的小螞蟻。

高樓,已經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早在7年前,人民日報曾刊文指出,今後十年,我國平均每5天建成一棟摩天大樓,到今年,中國擁有的摩天大樓數量將是美國的2.3倍。

事實證明,人民日報的預測是對的。

目前,雖然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位於杜拜,但中國擁有世界第二、第四、第七、第九和第十的摩天大樓。根據英國高層建築與城市居住區委員會的排名,全世界最高的20座建築物中有11座位於中國。

根據我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建築設計標準,超過100米的建築就屬於超高層建築。而根據國際公認的標準,高於152米的大樓即屬於摩天大樓。

現在,且不說動輒幾百米的超高層地標,各地新建的百米高層住宅,早已使樓市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高樓荒漠」。

為什麼有如此多的高樓?箇中原因很複雜。

比如,在建設用地指標有限的前提下,在舊改、棚改拆遷改造成本日益高昂的環境下,開發商好不容易拿了一塊地,容積率動輒高達4-5,在有限的住宅地塊裡面,要爭取蓋更多的房子,賺取更多的利潤,房子只能越蓋越高。

比如,各個城市追求「面子」和「形象」,仿佛只有高樓林立的天際線,才能證明一個城市是否有活力,最終就變成了新城區開發的大比賽,高樓興建之風四處盛行。

建的樓多了,閒置的房子也必然會增多。

根據西南財大的報告,我國城鎮空置房數量在2017年就達到了6500萬套,房屋空置率在22%左右。

注意:按照國際常見標準,空置率10%以下為較合理區,房屋供求基本平衡;10%~20%之間為危險區間;20%以上為房屋庫存嚴重積壓。

顯然,按通用標準,我們的房地產庫存已經開始積壓了。

更重要的是:6500萬套是前年的數據,如果加上2018、2019年均17億平米的銷售面積,按100平米一套房,21.4%的空置率來算,光是最近兩年,就增加了727萬套空置房。

這樣算來,目前城鎮空置房屋數量大概是7000多萬套。

這還沒完,中銀國際曾經發布過一組數據,成都和海口的小產權房佔比超過了20%,全國小產權房佔比超過了30%,照這個比例來算小產權房的總量,再考慮到空置房的比例,那麼,全國城鎮房屋空置數量將會達到1億套之多!

1億套房多嗎?

乍一看挺嚇人,但是,考慮到每年我們的房地產銷售面積達到了17億平米,折合賣出去1700萬套房子,加上存量近300億平米的房子,還有每年2000萬的進城人口,2.4億外出的大學生、農民工等流動人口,出現1億套房屋空置也在情理之中。

筆者認為,房屋空置並不可怕,屬於城市化進程的一部分,大量的人口流動,必然會帶來「人戶分離」,住房結構性失衡的情況。

但是,大量高層建築帶來的「後遺症」,正在不知不覺的爆發。

1,房屋老化速度驚人。

現在房齡僅僅10年以內的小區,老化速度就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比如,綠化帶裸土化,長遍雜草都沒人管,草坪上隨意停車。

比如,管網快速老化,平時疏於管理,取暖時才發現各種問題。

比如,電梯頻繁維修,門禁總是更換,消防設施做做樣子,連丟了都不知道,清掃垃圾費要等到堆滿了才行動。

這還只是小區內的環境變化,樓房主體的老化速度更值得重視,比如,外立面剝落,水電暖氣沒有使用標準件而頻繁維修,門窗日益破舊。

要知道,這可僅僅是交房不到10年的小區,現在高層住宅設計標準起碼在50年以上,僅過了10年不到,高樓就浮現出了諸多弊端,很難讓人放心在裡面住上50年甚至70年以后土地再續期。

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的指出:高層住宅表面上節約了土地,卻帶來了物權高度分散、戶型面積緊張蝸居、小區治理困難,電梯等老化維修更換複雜,物業容易陷入惡性循環、小區快速衰敗等一系列問題。

2,大小城市的高層住宅出現「供需錯配」。

一般來說,要保持房價平穩,前提是房地產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必須保持「平衡」。

照這個思路,像深圳、杭州、寧波等年均流入幾十萬人口的城市,應該加大供地,加大建築物的容積率,多建高樓,多供給住宅用地,留下城鎮村和都市村莊,擴大公租房的體量,讓低收入者住有所居。

但是,像河南、安徽、東三省、四川、山東等人口流出大省,尤其是地市和縣城,應該做的是多建低層或多層住宅,少開發一些新城區,不要供應那麼多住宅用地,三四線以下的城市根本不缺地。

可我們看到的現狀是什麼?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中國縣及縣以上的新城新區數量總共超過3500多個,如果加上2017、2018和今年的數據,這個數字應該會將近4000個。

在上半年,社科院發布了房地產藍皮書,報告顯示的結果很驚人,目前超過17個城市寫字樓空置率達20%以上,要知道,這些地方都是典型的人們城市,如果連長沙、武漢、青島等地商用房的空置率都達到20%以上,那三四線樓市只會更高。

有必要建這麼多新城區嗎?幾十萬人口的小城市,蓋這麼多寫字樓留給誰租?蓋那麼多高層住宅又能留給誰住?

希望城市擴張的節奏能夠更合理一些,讓大城市裡的剛需有高樓可住,讓小城市的人們能住得更舒適。

有句話說得好,我們走路不僅要抬頭望天,更要低頭看地。

相關焦點

  • 樓市「關門打狗」,2億套房「荒廢」,國家「鐵令」,限制升級
    很多人不免有個疑問:自從1998年房產市場化之後,各大城市都加足馬力建房,時至今日,任何一個城市(不管是一線大都市還是三四線小城鎮)都高樓林立,難道房子還不夠用嗎?截止2019年底我國大陸總人口14億,房產究竟有多少?難道真的就這麼「缺房子」?房子爛大街,足夠人均1套。
  • 南通562套房2分鐘搶空!樓市真的回溫了?
    濱湖熱盤1天累計定存34組被壓抑的購房需求一旦釋放,疫情則變成了樓市火熱的催化劑。1、綠城招商誠園周銷35套!認購金額9000萬元據綠城招商誠園官方海報顯示,上周該項目銷售35套,認購金額9000萬元!
  • 一道「限高令」,高層住宅被「打入冷宮」?住建部出手,高樓停建
    城市化進程讓越來越多三四線地方也蓋起了高層住宅,這些動輒2、30層高樓已經非常普遍,隨著城市高樓越來越多,不少人開始擔憂這些房子未來「拆遷問題」。 一道「限高令」,高層住宅要被「打入冷宮」?住建部出手了。
  • 1.1億套房荒廢,空置率23%,2類人難了
    比如,總量上看,1.17億套房在荒廢,房屋空置率達到了23%。請不要對這個數字太過驚訝,1.17億套房裡,是包括農村自建房、鄉村自家大院、縣城小產權房、回遷房、安置房。深圳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日益荒蕪的農村和鄉鎮了,涵蓋農村自建房的話,參考在深圳多1倍的比例,中西部地市、縣城多2倍,農村至少要多出3倍,小產權的比例至少會達到220億平米,也就是2.2億套房。也就是說,粗略估計,所有房屋總量應該是2.2億套+2.9億套=5.1億套。2,空置率。
  • 全球最「苗條」高樓:高度是寬度的二十四倍,最便宜的1套房也要一億...
    但這座建築的纖細和苗條並不像國內的一些「紙樓」,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瘦,有一個國際指數叫細長比,即在建築的寬度和高度之間的商,也可以稱為高寬比,目前國際上將超過1:10或1:12的高樓稱為細長的高樓,但斯坦威大廈的苗條比為1:24。
  • 每月下旬曝光高層建築隱患單位
    □記者焦勐通訊員王倩    本報訊為切實加強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排查整治高層建築消防安全問題,洛陽市政府決定自2017年7月至12月,在全市組織開展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綜合治理。
  • 樓市出現「2大徵兆」,手握多套房的注意了,或將告別「躺賺」!
    久而久之,人們也對樓市產生了一些疑問:難道剛需購房者這麼多?難道房子一直「不夠住」? 事實上,類似問題的答案早就呼之欲出。就像之前「國家電網電費測空置房數量」的消息,雖然最終被證明是「網傳」,不過人們普遍對「千萬空置」、「房子夠30億人住」等說法比較認可。
  • 60秒吸金12億7分鐘搶光288套房 樓市又火了?
    60秒吸金12億,7分鐘搶光288套房!樓市又火了,更有100萬喝茶費「無腦買入」!報復性買房開始?  萬萬沒想到,疫情還未完全結束,報復性買房卻提前開始了!
  • 昌吉市民,住宅高層建築火災隱患請撥打96119舉報,昌吉消防送你話費獎勵!
    隨著城市高層民用建築的日漸增多,高層建築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由於樓層高,給火災救援帶來了很大的難度。6月13日,倫敦一幢24層的公寓失火,致79人死亡;6月22日,杭州一保姆縱火,住18層的女主人連同3個可愛的孩子遇難。無辜的生命被大火吞噬,令人痛惜悲憫,這也向住在高樓的人敲響警鐘!
  • 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而且高樓還可以提升空間利用率、節約土地。事實上高樓遠離地面既少了汽車噪音的幹擾,又能有更好的採光、通風、視野等條件,可以使得居住品質大幅提升。基於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購買高樓住宅。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樓的3大弊端也日益凸顯:1、拆遷難度大、成本高。眾所周知開發商喜歡拆低層建築,因為成本低,利潤空間大。
  • 國家出新政「限高令」來襲,未來高樓不值錢?專家:可能成貧民窟
    站在各個小區中,放眼望去,我們會發現,各種高樓比比皆是,動不動就是幾十上百米的高樓,讓人眼花繚亂,看著密密麻麻的小區,我們不僅感嘆,開發商到底賺了多少錢啊!但是最近國家出臺的一條新政打破了樓市的平靜,限高令終究還是來了!2020年4月27日,住建部、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
  • 限高令出臺,高層將「全面消失」?住宅出臺新標準,3類人將受益
    根據國家統計局給出的2019年最新數據,我們國家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有1億多農民落戶城市。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也給城市注入了新鮮血液,讓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快。細心的人會發現,隨著城市發展,高樓大廈是越建越多、越建越高,就是一個普通的小縣城現如今隨處可見高樓大廈。
  • 樓市新規 「掀波瀾」?高層住宅或將消失,4層以上要裝電梯
    高層住宅雖然有一定的優點,但同樣缺點也非常明顯。高層住宅也出現了很多嚴重的問題,包括房屋的老化,管道的老化,供水壓力的不足,高層拋物等等問題。甚至連日常的電梯故障都有可能導致生活便利性的降低,對於住戶來說是有非常大的隱患,而且告訴住宅的維修成本也相對較高。
  • 「限高令」出臺,高樓困境將「全面消失」?樓市未來或產生新變化
    儘管高層住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解決了快速發展的人口壓力,但過高的樓層反而帶來了一些新的難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曉江曾表示:很多城市已經變成了「水泥森林」,高層住宅將成為今後社會的沉重負擔。
  • 1小時12億!65萬車位!蘇州2020上半年度十大熱點事件出爐
    遠超剛需首付……04蘇州人報復性買房3月的蘇州樓市,就是一個字,火!憋了兩個月的蘇州人開啟了報復性買房模式。3月20日,吳中獨墅湖龍湖首開·湖西星辰,1小時狂銷12億,去化九成!3月22日,吳中太湖度假區龍湖大境天成,1分鐘勁售5.4億!
  • 徐州樓市7月銷售排行榜TOP10曝光!銷冠盤賣出8.09億
    美的置業(14.30億)綠地集團(9.74億)、新城控股(8.88億)、銀城國際控股(6.05億)、弘陽集團 1、2020年7月徐州房企銷售成交榜TOP10曝光!美的置業、綠地集團、新城控股斬獲前三甲!頭部房企1個月銷售額達11.33億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已經有近60家品牌房企進駐徐州,廝殺不可謂不激烈。
  • 被稱浙江第一高樓,總建築面積約73萬平方米,耗資130億就在寧波
    在一個城市擁有的一些地標建築中,一些城市特有的建築最有可能成為當地的地標,更令人震驚的一般是我國擁有的特有建築,其建設意義更大,其意義集中體現的地方也是對城市的作用,尤其是對一些城市產業的推動力。在我國所有城市高層建築中,通常對一個城市有記憶的就是建築物,當然,高層建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最不同的是,他給人的感覺其實不同,因為一些城市高層建築對我國很有意義,另外一些城市高層建築的外觀不太討人喜歡,所以不那麼顯眼,所以讓人認為浙江的高層建築,它所代表的高層建築,以及它所展示的文化意義與我國大不相同,屬於浙江的非常實際意義的高層建築,看完就知道它對當地有多重要
  • 太原那些荒廢的足球場
    今日的悽涼近幾年來,太原許多的足球場都幾近荒廢,各區各學校的足球場都變得雜草豐茂。第三職業俱樂部起步門檻太高一般行業投資不起就算能投起也是燒錢的買賣。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足球的體制不好制約了很多好的方法實施,中國足球如不改革必沒有發展。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近來我在太原市裡走訪的一些學校有荒廢多年無人打理雜草叢生,有即將動工修建高樓,還有大門緊鎖無法進入的我們身邊的足球場。
  • 南京一爛尾樓,「荒廢」了14年有望復活,將成「寧南第一高樓」
    現如今,許多的爛尾樓周圍也是逐漸繁華起來,這座荒涼的和建築與城市之中的環境有著很大的不同,一到夜晚時分,別處都是燈火通明,富有生機,只有這裡是光禿禿的,與黑色融為一體,盡顯荒涼。在南京這座大城市之中就有一個這樣的地方,從停工到現在也是已經有了14年之久,前期投入大量的資金也是有望修建成「寧南第一高樓」的存在。
  • 樓市變「無人區」?1億空置房和1億畝地「廢棄」,拆遷公司成贏家
    如果加上2018年和2019年的年平均銷售面積17億平方米,計算一套房100平方米的空置率為21.4%,僅最近兩年就將增加727萬套空置房。這只是商品房的數據,如果加上空置房、回遷房子、小產權房?如果用這個比例來計算小產權房總量,再算上7000多萬套空置房,全國城鎮空置房將達到1億套。其實這都不算什麼,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宅基地的廢棄。據了解,目前我國宅基地約2.7億畝,其中空置1.14億畝。根據數據,2018年全國農村宅基地閒置土地平均佔10.7%。一般來說,經批准暫時不能建設和使用的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權人無其他宅基地的,不視為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