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陪寶媽試衣服,寶爸獨留孩子在遊樂場,寶寶的反應讓人心疼

2020-12-17 兒童護理阿曼

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去外面玩,壓馬路、逛商場,逛公園,所以每到周末或者節假日,公園裡或者商場裡總能看到一群群帶著孩子出來玩的家長,還能看到不少撒潑打滾不肯回家的孩子。

因為人流量大,孩子活潑好動,加上家人人手一隻手機,帶孩子出門時寶寶跟家長走散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每次家長跟孩子走散,人們總是會注意到歇斯底裡崩潰的家長,那孩子的反應是怎麼樣的呢?

一段視頻拍下了跟父母走散後孩子的反應,讓人淚目。

當天,一位寶爸帶著年僅兩三歲的孩子在遊樂場玩耍,孩子正玩的開心時,爸爸接到了一個電話,隨著沒跟寶寶打聲招呼轉身就走。

孩子剛開始沒有反應過來,過了五六分鐘才發現爸爸不見了,頓時慌了神,走出遊樂場去找爸爸,工作人員擔心孩子走丟,趕緊追了上去。

沒想到,本來就處於驚恐中的寶寶,看到有人追自己,更加害怕,一邊哭喊著爸爸一邊慌不擇路地亂跑,硬是圍著商場跑了一大圈。

好不容易被追上的工作人員勸回來,沒等幾分鐘又跑了,工作人員蹲在孩子面前耐心詢問孩子家長的電話號碼,可孩子也說不上來,只能答應小姐姐去廁所找一找,但依舊沒有找到爸爸,傷心的寶寶哭的一直停不下來。

過一陣後爸爸回來接走了,而爸爸離開的原因也讓人很無語,原來是寶媽在商場裡試衣服,選不好買什麼樣的,一通電話打去叫孩子爸爸幫忙看一下。

不得不說,孩子的爸爸真的心大,這麼小的寶寶,直接就放遊樂場離開了,而孩子的媽媽也心大,寶爸陪著孩子玩,被自己叫去挑衣服,看到寶爸沒把孩子帶來還能安心地繼續挑?

幸好遇到負責任的工作人員,在孩子離開要去找爸爸時及時跟上,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孩子跟父母走散,父母是最崩潰的那個,事實上從孩子的角度上看,孩子才是最崩潰最無助的。

孩子從8個月左右開始,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因為孩子有了物體恆常性的概念

孩子知道每個人或者物品是不同的,並且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當他們看不到某樣東西的時候,他們就會認為那樣東西不存在了,如果是父母的不告而別,即使是很短的時間,也會帶給孩子極大的恐慌。

通常隨著孩子的成長,會知道媽媽走開幾分鐘就會回來,但是如果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邊上都是完全不認識的人,孩子的分離焦慮會捲土重來。

因為孩子的認知裡,父母會給自己特別的安全感,當父母離開把自己置身陌生環境時,他就會覺得不安全,開始焦慮哭鬧。

即使是在家中,父母暫時的不告而別,獨留孩子在家也會讓孩子慌不擇路地孤身跑出去找家長,給自己帶來安全隱患。

據統計,每年大約有20萬個孩子被拐賣,丟失24小時後找回來的概率不足0.1%,很多時候只是家長的一個小疏忽,就造成了丟失孩子的後果。

如果孩子跟家長走散,如何增加孩子找回來的概率?

報警有許多家長認為,失蹤24小時後才可以報警,之前南京有個寶寶,走失後被一個好心的女士發現,因為孩子太小問不出什麼信息,就選擇了報警,當民警幾經周折找到父母時,父母快急瘋了,想報警又聽說24小時後才可以報,所以一直自己默默搜尋。

警察表示,24小時是針對有自主行動的成年人,而老人和孩子可以及時報警,將他們的身份證信息和體貌特徵講清楚。

2. 廣播或者查監控

如果是在商場或者超市,家長可以向工作人員求助,通過廣播的方式發動周邊的人尋找孩子,也可以查找監控,看孩子往哪個方向走。

3. 十人四追法尋找孩子

孩子走散時,可以用十個人四個方向搜尋孩子。

孩子的母親在原地不動等待孩子,父親發動10個親友朝4個方向尋找。10個人中的4個鎖定2公裡內沿著大路追,另外4個去2公裡以外,即火車站、汽車站找,1個人報警,剩下1個人回家看孩子有沒有自己找回家。

帶孩子外出的家長可以做這些

確保孩子知道家庭基本信息之前看到這樣一件事,一個小女孩在商場跟父母走散,工作人員在問及孩子父母的姓名時,孩子想了半天,說爸爸叫「大豬蹄子」,無奈商場人員只能廣播尋找「大豬蹄子」爸爸。

許多年幼的孩子不知道家長的名字,有的說爸爸就是爸爸,有的隨著媽媽叫,說爸爸名字是「老公」,平時跟孩子交流時,家長可以多跟孩子灌輸家庭成員的信息,比如名字、電話等,以防萬一走散,能更快找到家長。

2. 幾個人一起外出時,更要留心孩子

閨蜜前陣子帶孩子外出吃飯,結果差點把孩子弄丟,因為是幾個人一起去,結果出門的時候各忙各的,都以為對方帶著孩子,結果一碰頭發現把孩子落下了,幸好發現及時,虛驚一場。

所以如果家庭成員幾個一起帶孩子外出,更要留心,確保孩子在自己眼皮下。

3. 不單獨留下孩子

不管是在遊樂場還是看似安全的家中,都不要隨意把孩子單獨留下,特別是不告而別,哪怕只有短暫的幾分鐘,都會讓孩子直接慌了神。

相關焦點

  • 寶媽嫉妒父子的親子時光,但孩子終究要長大,父愛能給娃更多力量
    周末組了個局,和閨蜜說好一起去參加一個活動,但是閨蜜家寶寶(楠楠)要上早教課。她為難的說,最近娃和爹的關係不是很融洽,擔心孩子不跟爸爸。我建議她先和楠楠溝通一下,看孩子是什麼反應。閨蜜和娃說,''媽媽明天有點事,不能陪你去上早教課,爸爸一個人帶你去,好嗎?等你們下課回來,媽媽在家等你''。
  • 寶爸給愛女取名「念蘇」,還在自我陶醉,寶媽:忘了姓啥吧
    為此家長絞盡腦汁,有個寶爸就是如此,給愛女取了個文雅的名字,結果被寶媽Diss!爸爸給女兒取名「念蘇」,被寶媽「硬剛」寶寶誕生了,是個漂亮的女寶,正合家人心意,爸爸抱著女兒開心得合不攏嘴。前世小情人,今生小棉襖,爸爸的喜悅全掛在臉上了。「一定要取個好名字,才能配得上我女兒!」寶爸心中暗想。在照顧妻女的間隙,寶爸翻遍了字典,也沒有滿意的名字。
  • 老婆老是抱怨看孩子累。寶媽:那根本就不是累不累的事!
    寶爸可能很了解懷孕之前的寶媽,但她懷孕後已發生很大變化,請寶爸重新認識她對懷孕之前的寶媽,很多寶爸常常自認為很了解。也許寶媽過去的職場生涯成績平平,生活技能方面也亮點不多,乏善可陳,在寶爸心目中,只是很平常的人一個。寶爸自己感覺到,雖然工作事業不能說風生水起,但在如今疫情影響下,能保持正常收入,能有份工作也實屬不易。
  • 寶媽覺得老公陪產很安心?醫生直言:算了吧,更糟心倒是真的
    文|好孕姐大家應該常常在電視劇或者是節目中看到有產婦生產的時候,身邊有丈夫在一旁陪產。原因就是寶媽在面臨生產的時候,難免會很緊張,這時候如果最親近的枕邊人在身邊,那麼寶媽就能安心不少。比如影視劇中常常出現,丈夫在一旁表現得非常鎮定且貼心,給寶媽加油打氣的場面。這些其實美化了生產時的場景,要知道不僅寶媽是第一次經歷,寶爸也是第一次見這種場面,基本上不可能從頭到尾表現得比醫生都要鎮定。很多女性被這樣的場面感染,也強烈要求老公陪伴。寶媽覺得老公陪產很安心?醫生直言:算了吧,更糟心倒是真的。
  • 寶媽生了元旦寶寶,寶爸一樂當場轉帳這個數,網友:私房錢不少嘛
    這不,元旦當天上午10:45分,一名體重6斤6兩的男寶寶呱呱墜地,正在產房外的寶爸岑先生得知寶寶已經出生,簡直樂開了花,立馬掏出手機給還在產房中的老婆轉帳52000元。
  • 父親給女兒取名叫「初墨」,寶媽生氣回懟:也不看看你姓啥
    父親給女兒取名叫「初墨」,寶媽生氣回懟:也不看看你姓啥產科緊急送來了一位即將生產的寶媽,丈夫也陪在左右,在即將進入產房的時候,寶媽忍著疼痛還在於丈夫商量著給孩子取名字的事情,隨後寶媽就被推進了產房,丈夫在外焦急地等待,在一陣啼哭聲中孩子出生了。
  • 別光盯著寶媽身材發福,寶爸同樣容易長胖
    寶媽生完孩子後,身材發福走樣,總會被大家評頭論足,各種嘲諷。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死攸關,身材走樣又有啥好詬病的?更何況,生孩子後身材走樣的又不止寶媽一人,不少寶爸在寶媽產後同樣出現了身材管理危機,日漸變得圓潤,但卻沒人關注他們,更沒人指責。
  • 「封」姓爸爸給孩子取名,脫口而出2個字,寶媽氣得要離婚
    雖然說取名字是一件費心的事,但是父母也要認真對待,畢竟名字可不僅僅是寶寶的一個稱呼而已。「封」姓爸爸給孩子取名,脫口而出2個字,寶媽氣的差點離婚一位姓封的寶爸,在和妻子結婚不久後就有了自己的寶寶。寶媽懷孕的時候也沒有想著給孩子取個什麼大名,只想著管孩子叫寶寶,這下孩子出生了,取大名的事情就來了。
  • 寶媽求助,孩子12歲還在「吸母乳」,不給就發火,網友:活該
    據這位寶媽所述,兒子今年已經12歲了,雖然年紀不小,但卻是遲遲未斷母乳。現在每天依然在堅持「吸著母乳,一天3次,一次不落。如果家長不給喝,孩子就開始各種撒潑打滾,直到喝到母乳為之。看到孩子這樣,心疼孩子的寶媽也就難以忍下心了,再加上孩子的爺爺奶奶都在一旁說:給孩子吸母乳又沒有壞處,孩子想要就給他。因而孩子屢次都斷奶失敗,之後更是一拖再拖,拖到了現在,這位寶媽感覺實在沒辦法了,便件這事說了出來,希望廣大網友給她支支招。
  • 「金鼠寶寶」什麼時候出生有福氣?這3個時間點,寶媽們別錯過
    2、最佳的季節想要一個鼠寶寶的寶媽們應該知道在剛到春秋的時候生鼠寶寶是最好的,因為在春秋的時候,氣候比較適宜,寶媽們也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天氣也是處於秋高氣爽的時候,寶媽們生下寶寶之後,這兩個季節有利於寶媽們恢復身體。
  • 媽咪巢四位寶媽寶爸,助力成就「全能」媽咪
    初為人母人父的寶媽寶爸們,缺少學習母嬰知識的平臺,對育兒知識的了解也相對有限。近日來,「媽咪巢」平臺正在贏得越來越多寶媽寶爸的眼球,因為這裡有微信小程序商城甄選全球最高端的母嬰營養品,還有公眾號帶來全球最先進的餵養理念。
  • 寶媽坐月子寶爸去擼串,小兩口不經意對望堪稱:「死亡凝視」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懷孕時期一直自我勸解著等生完孩子就能吃好吃的了,等到孩子出生活又在告知這樣不行那也不行,哪裡都被限制著,就連吃更是嚴格。 坐月子的孕婦比生孩子更加的痛苦,不論坐月子中的各種注意事項,就單單吃這一方面就讓很多人痛苦不已。
  • 舅舅帶娃火了,為了自己打遊戲,直接將寶寶「封印」在牆上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很多寶媽平時工作比較忙,好不容易有個周末就想著有自己的時間,跟著寶爸或者約上好姐妹一起逛逛街看看電影。如果這個時候帶上孩子就會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畢竟孩子容易哭鬧,逛街的時候需要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所以許多寶媽就選擇讓寶寶的舅舅在家帶孩子,陪孩子一起玩。有的舅舅帶娃靠譜,但有的舅舅帶娃可沒那麼靠譜,帶娃方式也千奇百怪。
  • 蒙臉實驗:寶寶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意思?寶媽了解下
    但是如果有父母的參與,會更好的刺激孩子的成長發育,例如蒙臉實驗就是讓父母用跟孩子做遊戲的方式來了解孩子的發育情況,這樣既可以拉近親子關係,也得以讓父母及時掌握孩子的發育進程。小戴在跟幾個寶媽聊天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很了解自己孩子的發育情況。
  • 想成功斷奶,寶媽狠心離開一周,再見面寶寶的舉動讓人心疼
    經過母乳餵養的寶寶,都要經歷一次斷奶,說到斷奶,過來人說出來都是淚,因為要斷奶,寶寶就會哭鬧不止,讓媽媽很受煎熬,所以許多媽媽都會採取這個方法,直接離開孩子幾天,等再回來就成功斷奶了,這種方法雖然很有效果,但真的好嗎?
  • 幾個月大的時候,是寶寶語言發育「黃金期」?寶媽們可得注意言行
    還沒有開始做父母的人常常以為寶寶是生下來就會說話的,其實並不是如此,寶寶也是在寶媽寶爸的逐字逐句引導中才開始慢慢學會說話的。如何利用好這段時間,來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健康,這是許多寶媽們心心念念的問題,而根據研究,良好的聽覺是寶寶聰明的關鍵條件。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說一下關於寶寶語言發育黃金期寶媽們需要注意的一些言行。寶寶什麼時候說話算正常?很多寶媽們在寶寶一周歲後還不能流利說話的時候便開始心急火燎。
  • 當年喝「三鹿奶粉」成大頭娃娃,12年過去了,網友:心疼這些孩子
    當年喝「三鹿奶粉」成大頭娃娃,12年過去了,網友:心疼這些孩子在12年前2008年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家家戶曉的奶粉品牌出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它就是三鹿奶粉。事情的起因是因為當時有多位寶媽家自己的寶寶喝了當地店裡的奶粉之後,寶寶的成了「大頭寶寶」的現象,當時這件事情引起了媒體和警方的關注。
  • 「憨憨爸爸」火了,挑著大截桃枝來醫院接寶寶回家,寶媽無語了
    事情是這樣的:寶寶出院的那天,家人讓寶爸去摘一些桃枝迎接寶寶,寶爸爽快地答應了,也按要求去做了。結果這位寶爸直接摘了一大截桃枝,上面還掛滿了桃子。但他挑著桃枝走進醫院的時候,成為了全醫院的焦點,大家臉上都寫滿了疑惑:這小夥子是準備來醫院種樹嗎?
  • 這三類水果不能亂吃,可能會使寶寶生病,寶媽寶爸們需注意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吃完飯以後經常會想要吃水果,因為水果富含很多營養,所以不管是大人小孩兒都很喜歡吃,所以有寶寶的家庭,水果是不會斷的,因為爸爸媽媽在下班後都會習慣性地從水果攤買點水果帶回家,不管是用於哄孩子也好,還是想讓孩子補充維生素,對於寶媽寶爸們來說,孩子吃的水果越多越好。
  • 寶爸吐槽寶寶像滷蛋,寶媽怒懟寶爸不自知,寶寶這個樣子都是隨根
    寶寶黑得像滷蛋,寶爸吐槽寶媽懟前段時間,一位新晉寶爸在網上發了自家寶寶的萌照,並且吐槽自己的寶寶有些過火,很多網友看過之後,紛紛表示,「這是包公轉世嗎」。寶寶出生的時候,寶爸就跟寶媽媽吐槽過自家寶寶像滷蛋,寶媽當時就不高興,自己辛辛苦苦生的寶寶,可不能被嫌棄,於是立馬就開懟,「你也不自己照鏡子看看自己,這都是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