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省鳥」白鶴春去秋又回

2020-12-14 騰訊網

責編:果叮咚 版式:袁勇

「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一曲悠揚傳唱的民歌,描繪出70萬隻候鳥在鄱陽湖安然越冬的歡快場景。

2020年3月20日,鄱陽湖晴空萬裡,隨著最後一批2000餘只江西省省鳥白鶴集群升空盤旋、引吭高歌北去,宣告了包括4000隻白鶴在內的越冬候鳥經過半年的休整育肥,開啟遷飛異國他鄉的旅程。

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提請審議江西省「省鳥」的議案》,表決通過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決定》同時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大力加強對省鳥的宣傳,切實加強對鳥類資源的保護……」

餘暉下的白鶴 肖戈攝

轉眼半年過去了,這一世界極度瀕危物種白鶴被冠名江西省省鳥,是「標籤秀」,還是「實舉措」,讓我們到鄱陽湖區實地看看。

白鶴成為萬眾矚目、家喻戶曉的「明星」鳥種迅速傳遍了整個鄱陽湖區。2019年11月6日,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汊湖保護管理站站長林發榮帶領員工照常開展巡護監測,發現離昌邑大堤不到200米的湖面上有一小群白鶴,正當他們拍攝記錄時,幾位住在附近的新建區昌邑鄉昌北村的陶姓村民走上前來問道:「你們拍的白鶴,是不是不久前新聞裡播的選上了我們江西省省鳥的那個白鶴?」在得到林站長確認後,這些村民又激動地說:「這個鳥我們這裡很多,我們當地人都叫它「靈雞」,認為它是很有靈性的動物,當作神靈一樣敬畏,我們村裡還流傳著祖上一個叫陶公的人保護鳥類的故事。」這些村民拿起了林站長攜帶的望遠鏡細細觀看,不停地發出了嘖嘖感嘆聲:「哇呀呀,這個東西真箇是長得好客氣(漂亮)好高挑,有一米多高吧,望遠鏡裡看得一清二楚,像國畫樣的。比平時肉眼看到的還要好看,怪不得會評上省鳥。真箇呀,我看到大的在餵小的吃東西,像人一樣的,這個東西真箇好靈性。你們的保護工作真箇蠻有意思。」林站長趁機說:「是的,所以你們也要好好保護它們。」村民說:「那是當然,這個是我們的義務。現在捕鳥、獵鳥的人少多了,幾乎沒有。大家都知道要保護鳥類,犯法的事不敢去做。尤其是保護省鳥,新聞裡到處在宣傳。保護好省鳥也是我們江西的門面。」林站長說:「謝謝!希望你們發現偷鳥的不法行為或是發現受傷的鳥類,及時給我們打電話,有獎勵的。」

2019年12月6日-10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的,以「溼地滋潤贛鄱、候鳥連通世界」為主題的「2019鄱陽湖國際觀鳥周」在鄱陽湖畔的南昌、九江和上饒三地同時舉辦,來自國際鶴類基金會、保護國際、世界自然基金會等保護機構代表及知名企業家100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開幕式和鄱陽湖溼地候鳥保護國際論壇、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院士論壇、鄱陽湖國際觀鳥賽等13項活動。12月8日,國際鶴類基金會副總裁斯派克·米林頓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字牆觀鳥點看到數以萬計的白鶴、鴻雁、豆雁、白琵鷺等冬候鳥悠閒覓食,在「吳城自然保護教育學校」揭牌儀式上感言:「目前,世界上很多溼地已經退化了,15年前第一次看到的鄱陽湖與現在的鄱陽湖相比沒有太大變化,鄱陽湖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生態特徵,江西在保護鄱陽湖的候鳥和溼地上下了大功夫」。

觀鳥周期間,斯派克·米林頓(右二)、沈國舫院士(右三)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

覓食中的白鶴

因「藕遇白鶴」而傳遍了中外生態攝影界和學術界的「白鶴的中國媽媽」,南昌市五星白鶴保護小區主任周海燕女士,網名「丫丫」,半年來幾乎沒閒過。或許是江西省舉辦首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向西伯利亞鶴髮出了誠懇邀約,或許是5年來丫丫「留住白鶴行動」的精誠所至,1400多隻白鶴與往年同期飛抵丫丫家的藕塘裡。12月7日,俄羅斯聯邦薩哈共和國代表團駐中國全權代表斯捷潘·安德列耶夫在藕塘邊的隱蔽棚,一會兒舉著望遠鏡,一會兒拿著攝像機,靜悄悄地面對著白鶴群足足兩個小時,久久不肯離去,用非常流利的中文同丫丫交流道:「我的家鄉西伯利亞要看白鶴,至少是一公裡甚至幾公裡遠,往往只能看到零星幾隻或一隻,且只見隱隱約約的白鶴。而在五星,幾乎是零距離,看到1000多隻白鶴集群在一起,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翅尖黑色,白黑相間、白裡透著紅,場面非常壯觀。」12月11日,丫丫又陪著與斯捷潘先生一同來的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白鶴專家英格爾女士到訪江西省科學院,期待雙方有更多的白鶴國際合作與交流。因新冠肺炎疫情「宅居」兩個月的丫丫,依然忙著她自己拍攝的數千分鐘的白鶴視頻和千餘張的白鶴照片等剪輯工作,正在聯繫出版發行機構,以更大範圍宣傳江西省省鳥白鶴。

展翅的白鶴 周海燕攝

有著「候鳥書記」之稱的江西省委書記劉奇,是白鶴的「忠實粉絲」。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後,劉奇於2020年2月28日專程到省林業局調研。3月12日,他帶領省市群眾開展義務植樹時又叮囑江西省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同志:「一定要保護好白鶴等越冬候鳥,讓它們常駐鄱陽湖,這是千萬元乃至上億元也買不到的。」

2020年3月17日,江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邱水文主持召開會議,邀請南昌市副市長樊三寶等一道協調解決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空間和發展相關事宜,對五星作為國內第一個民間白鶴保護小區未來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聘請專業化團隊設計,確保小區建設符合白鶴等越冬候鳥對棲息地的環境要求。各單位加強統籌協調,建立由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和專業團隊管理的運作模式,努力把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江西「白鶴名片」。

2020年3月20日,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後,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徐志文迫不及待地帶領一班人於3月23日、24日分別到江西省林業局科技處、江西省林科院尋求合作,商討「如何進一步科學調控轄區子湖泊的水位、進而促進水草等野生動植物生長(育肥)、為今冬白鶴等水鳥獲取充足食物」的科研合作技術方案。

省鳥白鶴命名半年來,在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上獲得優秀溼地保護志願者榮譽稱號、江西都昌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李躍,依然保持「候鳥衛士」本色,一邊不顧腎結石的困擾,一邊頑強地堅守在保護白鶴等越冬候鳥的巡護監測路上。如今在鄱陽湖區,與李躍一樣不改本色的還有,候鳥醫生李春如、候鳥保護段子手帥道銀、鶴人老鄭等。

剛剛過去的冬季,雖然有疫情肆虐,但白鶴並不孤獨寂寞寒冷,它們在鄱陽湖家鄉得到了包括政府、保護工作者和群眾的特殊照顧,享受了孩童般的呵護。

既然定了白鶴為省鳥,就要竭盡全力愛護它、保護它、呵護它,讓它歲歲年年春去秋又回。這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對世界的莊嚴承諾。湖納千山水,鶴卷萬裡雲,君心隨鳥舞,愛鑄贛鄱魂。這是鄱陽湖區群眾亙古不變的愛鳥初心,更是當代4600萬贛鄱兒女護鳥的崇高歷史使命。

相關焦點

  • 江西「省鳥」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
    【江西「省鳥」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 】26日10時45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進賢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開展鳥類監測時,發現1隻江西省「省鳥」白鶴,這是今年鄱陽湖候鳥越冬季開啟以來首次發現。當日下午14時30分,該保護區大汊湖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同步開展鳥類監測時,又於轄區發現17隻白鶴抵達。
  • 《藕遇白鶴》,江西「省鳥」之歌發布!
    白鶴來了!近來,在江西省會南昌市高新區鄱陽湖畔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大片藕田裡,閃動著兩千多隻白鶴優雅曼妙的英姿,數量為歷年之最。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是全球觀賞白鶴最近的地方,也是保護較好的地方之一。2018年7月,這裡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授予「中華白鶴保護地」。  白鶴,寓意延年益壽、吉祥如意,是江西生態環境優良的代名詞。2019年10月,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白鶴也是一種極度瀕危物種,全球僅有4000隻左右,有鳥類「活化石」之譽。每年11月,98%以上的白鶴不遠萬裡,從西伯利亞飛抵鄱陽湖越冬,並在此棲息近半年時間。
  • 朱虹、田信國創作江西「省鳥」之歌《藕遇白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白鶴來了!近來,在江西省會南昌市高新區鄱陽湖畔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大片藕田裡,閃動著兩千多隻白鶴優雅曼妙的英姿,數量為歷年之最。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是全球觀賞白鶴最近的地方,也是保護較好的地方之一。2018年7月,這裡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授予「中華白鶴保護地」。嘹亮的歌聲動人心弦白鶴,寓意延年益壽、吉祥如意,是江西生態環境優良的代名詞。2019年10月,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
  • @新餘青年,你知道江西省的「省鳥」是什麼嗎?
    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白鶴被正式確定為我省「省鳥」。或許大家沒有親眼目睹的機會但是別怕!白鶴是鳥類的「活化石」,在地球上生活了數百萬年,是長壽的象徵,在民間一直被視為神鳥、靈鳥;白鶴仙風道骨,為羽族之長,自古被稱為一品鳥,明清一品官服圖案就是白鶴,是富貴的象徵;白鶴儀態萬千,舞姿優美,體型頎長,是美麗的化身,高雅的象徵。白鶴是激發人們奮發進取的「勵志鳥」。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護鳥志願者將蘆葦移植到保護區內。 保護區護鳥志願者向藕塘投放玉米,滿足候鳥覓食需求。 鄱陽湖是全球的重要溼地、候鳥天堂。2019年,白鶴被定為江西「省鳥」。 10月27日下午,首批7隻白鶴安全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較去年提前了整整30天。11月19日,據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和江西師大、南昌大學環保志願者觀測,抵達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越冬的白鶴,已接近2800隻。 11月24日下午,記者再次驅車來到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遠遠便聽到了白鶴的歡叫聲。千畝藕塘內,成群結隊的白鶴正在歡快地嬉戲、覓食。
  • 西伯利亞飛來的白鶴寶寶在霍山溼地落單了 鳥友村民政府部門都在...
    這幾天,在安徽霍山縣一處溼地,一隻落單的白鶴幼鶴牽動了大家的心。作為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極危物種,它已經獨自停留了十多天。眼看遷徙大部隊已經飛走,鳥友、村民和政府部門都挺為它擔心。它還能不能追上大部隊,找到爸媽?大別山區寒冷的冬天,這隻珍稀的幼鶴能安全越冬嗎?
  • 白鶴 灰雁……這些珍惜鳥種驚現益陽大通湖
    這是白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看!那還有隻亞成鳥!這一群應該是灰雁!」日前,有著「洞庭溼地護鳥第一人」美譽的李劍志在和大通湖區溼地局工作人員一起開展大通湖國家溼地公園鳥類資源調查時,驚喜連連。在這次調查中,共發現4隻白鶴、一隻亞成鳥和400餘只灰雁,這都是大通湖首次發現。同時還有12000多隻白骨頂雞、3200多羽小天鵝和眾多的野鴨。鳥類總數已突破了10萬羽。
  • 他救白鶴一命,白鶴救全村300多人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白鶴卻又飛回了張厚義的家裡。此後,張厚義在保護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又先後在保護區的大西湖、錢糧湖、採桑湖三次放飛白鶴。可是,每次放飛後,白鶴都在第二天早上飛回張厚義家。三番幾次之後,張厚義沒轍了。經請示保護區領導同意,他收養了這隻通人性重感情的白色精靈,並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飛飛」。
  • 大地故事 | 白鶴亮翅
    友人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工作,她告訴我,白鶴沒受疫情影響,養得都好好的。現在陸續離開鄱陽湖北遷,回西伯利亞繁殖後代去了。  我的眼前仿佛出現群鶴展翅、翱翔藍天的風景,它們排成「一」字或者「人」字隊形,振羽北飛。5個月前的入冬時分,它們也是這麼飛來的。每年草木黃落、蘆絮漫天之時,白鶴就從西伯利亞啟程,遠涉5300多公裡進入鄱陽湖,與70萬羽越冬候鳥共享鄱陽湖的美麗和豐饒。
  • 洞庭湖白鶴報恩的故事
    「這不是消失多年的白鶴嗎?」張厚義走近白鶴時,白鶴已經無力站起來了。張厚義急忙抱起白鶴仔細端詳:這隻鶴渾身潔白無瑕,長喙鮮紅筆直,頸脖盤曲修長,左腳根部有一個暗紅的傷口,滲出的血把腳根部的羽毛都染紅了。顯然白鶴已被偷獵者用槍打傷,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死去。張厚義抱著白鶴往家裡趕去。
  • 令人讚嘆不已的奇緣——白鶴報恩
    訓練一周後,白鶴恢復了元氣,顯得神採飄逸,精神抖擻,可以重返藍天了。    1992年12月28日下午,張厚義帶著白鶴來到君山後湖放飛。入湖後的白鶴先是振動雙翅,然後前引長頸,後伸秀腿,在一聲聲「咯咔、咯咔」的歡叫聲中振翅飛翔,愈飛愈高。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白鶴卻又飛回了張厚義的家裡。
  • 藕田裡出現2200隻白鶴,這群人想了一個辦法…|時代追夢人
    其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極危物種的白鶴,最高數量達4000多隻,佔全球98%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棲息地。   周海燕,是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負責人,他從2012年開始拍鳥。2016年11月23日,他們發現了這2000畝的藕田裡竟然有超過2200隻的白鶴,為什麼白鶴會在藕田裡面出現?
  • 為你講述人與白鶴結緣的奇妙故事
    為你講述人與白鶴結緣的奇妙故事 2020-07-21 19: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白鶴?白鸛?...爭論不休
    唐貞觀元年(627),以豐利、文安兩縣相近,遂省豐利入文安,縣治由柳河東側遷至原豐利縣城。此即文安縣城之始。從唐朝初期至中華民國時期,雖朝代更替,州、郡有別,文安縣治駐地始終未變。民國元年(1912),文安縣屬直隸省順天府。民國三年,撤消順天府,置津海道,文安縣屬直隸省津海道(治所在今天津市)。民國十七年(1928),直隸省改稱河北省,文安縣屬河北省津海道。
  • 4隻白鷳在羅浮山回歸大自然 為廣東省省鳥
    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李晶川 攝7 月 3 日上午,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聯合廣東省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開展了一次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異地放歸活動,4 只廣東省鳥——白鷳被放歸羅浮山。
  • 合肥動物園的白鶴寶寶滿月了!曾在自然條件下繁殖出全國首例白鶴
    隨後白鶴媽媽便開啟了「認真孵蛋」模式,而飼養員也開始全天候不間斷地照顧起了這對「母子」。「要給白鶴媽媽營造安定的孵化環境,同時在溫度和食物方面也要準備充足。」動物園動物管理科工作人員張志忠介紹,這隻珍貴的小白鶴於6月12日上午成功破殼,探出了它毛茸茸的小腦袋,現在還不知道它是「男孩」還是「女孩」。7月2日,這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經悄悄「滿月」了!
  • 上古七大神鳥:鳳凰、青鸞、大鵬、孔雀、白鶴、鴻鵠、梟鳥
    」——《山海經》 「百鳥朝鳳」,鳳凰被譽為百鳥之王,有一種說法,雄的為『鳳』、雌的為『凰』,所以漢代古琴曲中,有一首叫《鳳求凰》。鳳凰無疑是一種瑞獸,與龍的形象一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元素。關於鳳凰的傳說,不在少數,例如:鳳凰磐涅、梧桐棲鳳、鳳凰來儀、鳳止阿房等等。
  • 鄱陽湖東岸「田園鶴谷」珍稀白鶴集群取食稻穀
    在餘干縣康山墾殖場插旗洲,近日有三千餘只鶴取食稻田,其中白鶴千餘只、白枕鶴百餘只、灰鶴二千隻餘,還有少量白頭鶴。組圖:江西省科學院研究員、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戴年華於2020年12月4日攝於鄱陽湖東岸餘干縣康山墾殖場。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白鶴體型與丹頂鶴相似,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白鶴是極度瀕危物種,是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萬年的「活化石」,目前全球僅4000隻左右,主要在長江中下遊鄱陽湖區域越冬。據悉,全世界鶴類共有15種,其中中國有9種。
  • 兩會時間丨則悟法師:珍稀候鳥白鶴正面臨著種群延續危機
    核心提示: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則悟法師提交了《關於建立極危珍稀鳥類白鶴國際遷徙通道中途棲息保育區的建議》。則悟法師指出,目前全球白鶴種群數量存量約4000隻,其中在中國鄱陽湖越冬的白鶴數量已佔全球98%,研究發現,遷徙路線上的危險是目前白鶴物種保護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