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神秘部隊怯薛軍到底有多強?

2021-02-07 文史天下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打遍歐亞大陸無敵手,全靠自己強大的武力,他的手下勇士,沒有一個貪生怕死之人,面對敵人,即使是刀山火海,也會也義無反顧地衝上前去。


在他帶領蒙古騎兵徵服世界的時候,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名言可以說明一切。


此句名言雖然很殘忍,但很勵志:打仗時,我若是率眾逃脫,你們可以砍斷我的雙腿;戰勝時,我若把戰利品揣進私囊,你們可以斬斷我的手指。


可以想像,一個統帥都如此的神勇,還能有懦夫嗎?



在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中,有一支神秘精銳部隊,隨便從裡面挑一個普通士兵,都是將軍級別。這支神秘部隊,不僅是成吉思汗作戰時的核心,也是他管理手下將領們的法器。


這支部隊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怯薛軍,按照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成吉思汗的護衛軍或禁衛軍。


這支部隊有什麼特點呢?


第一個特點:士兵的級別非常高


怯薛軍由成吉思汗親自領導,除了成吉思汗本人外,任何人無權指揮和調動。而且,在成吉思汗的命令下,可以隨時隨地接管任何一個部門。



另外,級別非常高,在怯薛軍中,隨便挑選一個普通士兵,都是千夫長以上,也就是相當於一個將軍級別。


如果怯薛軍士兵犯罪,也不同於普通士兵的處理方法,必須經過成吉思汗同意後,才能對其進行審訊,如果沒有成吉思汗的許可,擅自對怯薛軍用刑,就是犯罪。


第二個特點:怯薛軍的構成方式很特別


和普通的蒙古騎兵不同,怯薛軍並不是誰想進就能進入,其門檻非常高,主要人員為千夫長、萬夫長最優秀的兒子。另外,還有一部分為貴族以及自由人。



怯薛軍的最高領導人是成吉思汗,但帶領這支軍隊的人共有四個,即成吉思汗的「四傑」:博爾朮、木華黎、博爾忽、赤老溫,稱為四大怯薛長。而且,採取的是輪班值日制度,也就是說,即使是四大怯薛長,除了成吉思汗外,誰也無法單獨操控這支軍隊。


第三個特點:專門執行特殊任務


怯薛軍的總人數是1萬人,平時主要是成吉思汗的護衛,日夜不準離開成吉思汗的左右。



其中,白天值班的人數是1000人,另外還有400至1000人組成的弓箭手;晚上值班的人數為800至1000,弓箭手不變。


這些怯薛軍在保護成吉思汗時,分為明處和暗處,因此,外人根本無法靠近。


如果是打仗的時候,怯薛軍則跟隨在成吉思汗的左右,時而為中軍,時而為前鋒,根據戰場的變化,隨時充當最為重要的角色。



在成吉思汗後期,隨著戰場不斷擴大,成吉思汗的騎兵需要的將領也不斷增多,但主要將領都來自怯薛軍,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支由將軍組成的隊伍。一般情況下,無論有多難打的仗,只要出動怯薛軍,都能取得勝利。


因此,可以說,怯薛軍才是成吉思汗的王牌部隊!可以想像,有如此一支神秘部隊,還懼什麼呢?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的尖刀——怯薛軍
    在1206年,鐵木真一統了蒙古大草原,尊稱為成吉思汗。伴隨著成吉思汗徵戰一生的最終是的軍隊,便是被稱為蒙古汗國軍隊中堅力量的怯薛軍。是由成吉思汗親自組建的的一支軍隊。怯薛軍的前身可以看作是蒙古部落早期的「那可兒」,即「親兵」之意。
  • 成吉思汗有一支神秘精銳部隊,隨便挑一個普通士兵,都是將軍級別
    可以想像,一個統帥都如此的神勇,還能有懦夫嗎?在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中,有一支神秘精銳部隊,隨便從裡面挑一個普通士兵,都是將軍級別。這支神秘部隊,不僅是成吉思汗作戰時的核心,也是他管理手下將領們的法器。這支部隊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怯薛軍,按照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成吉思汗的護衛軍或禁衛軍。這支部隊有什麼特點呢?
  • 怯薛衛,蒙古的高級禁衛軍,效忠於成吉思汗的貴族軍隊
    例如曹操的虎豹騎、蒙古帝國的怯薛衛,下面就來看看成吉思汗怯薛衛的組建歷程以及其強大的戰力首先我們看一下啊怯薛衛的構成,怯薛衛在成吉思汗組建之時其所面向的招兵原則就是貴族。在怯薛衛之中的士兵,大多都是貴族和功勳子弟,很少有普通人民進來。
  • 成吉思汗打遍天下無敵手,他的蒙古大軍有多少人?
    成吉思汗是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他所率領的蒙古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用打遍天下無敵手來形容也毫不誇張。那麼問題來了,成吉思汗的軍隊到底有多少人呢?答案很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打仗自然是人越多越好,畢竟人多力量大。
  • 【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封功臣,擴怯薛軍(六)
    顯然,極大的可能是,晚清由於西方史集中記載的是「成吉思汗」並傳入中國,才導致以後的漢文史集中出現兩者並用或者獨用「成吉思汗」的記載。關於「成吉思汗」的含義,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來自法國學者伯希和。他認為「成吉思(ingiz)」為突厥—畏兀兒語tengiz的鄂音化的讀法,意為海,與蒙古語dalai(海)的意義相同,因此「成吉思汗」意為「大海汗」,即「大海原的君主」。
  • 經濟落後的草原民族,靠什麼組建出鐵鷂子、鐵浮屠、怯薛軍等精銳
    尤其是草原民族往往有一些極為強大的精銳部隊,比如唐末代北沙陀騎兵的「橫衝都」,北宋時期西夏的「鐵鷂子」,金國的「鐵浮屠」,蒙古人的「巴魯營」。都是赫赫有名的騎兵精銳,那麼這些精銳部隊都是如何組建的呢?為何草原民族極為薄弱的經濟基礎可以支撐如此強大的軍隊呢?在我國歷史上,經常出現一個不合理的現象。
  • 察哈爾蒙古人從成吉思汗組建護衛軍「怯薛」至今,810年之久,分布在世界22個國家,中國18省自治區
    察哈爾蒙古人從1206年成吉思汗組建護衛軍「怯薛」至今,文化傳承有810年之久,分布在世界22個國家、中國18個省市自治區  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        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
  • 閒談怯薛
    旭烈兀的太孫子合贊汗,就是那個帶著伊爾汗國伊斯蘭化的可汗。他奶媽的老公叫伊升(音譯)就是個漢人,他的老師巴黑失牙魯黑(蒙古名,漢名失載)也是個漢人,自幼除了學習蒙古語外,還要從巴黑失牙魯黑處學習漢語、畏兀兒語。這都隔了多少代人了,而且說實話,統治波斯的蒙古皇帝,學漢語有毛用啊。忽必烈要是不會漢語,就不會跟漢人軍頭尿一個壺裡了。
  • 成吉思汗是偉大的蒙古徵服者,他建立了遠跨歐亞的大帝國
    遣哲別、 速不臺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中小島(後病死)。再命哲別、速不臺繼續西進,遠抵 克裡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札蘭丁至申河( 印度河)。 成吉思汗十九年,班師返 漠北。二十一年,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次年西夏滅亡)。
  • 戰爭事典|野狐嶺之戰的勝利者、成吉思汗的第三怯薛長:木華黎
    在哈蘭真沙陀之戰中擊敗鐵木真的克烈部,就是遭遇木華黎率領的怯薛軍突襲而被擊敗的。當時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木華黎在折折運都山一戰將克烈部打得全軍覆沒。鐵木真成為成吉思汗後,木華黎被封為左手萬戶,第三怯薛長。並說自己和木華黎之間是「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也」。
  • 蒙古鐵騎的締造者是不是成吉思汗鐵木真?有什麼依據?
    至於也克蒙古兀魯思(大蒙古汗國)的締造者當然是成吉思汗。那麼為什麼說鐵騎是後來才有的概念?又為什麼說成吉思汗創造了蒙古呢?鐵騎的概念應該說鐵騎二字是個形容詞而不是軍隊名稱,即形容精銳部隊。這個詞多出現在明朝九邊的稱謂中,比如——宣大鐵騎,即宣化到大同一線明朝的精銳部隊。又有關寧鐵騎,即山海關到寧遠一線的明朝精銳部隊。漢族王朝嘛比較講究遣詞造句,所以喜愛使用四字詞語。
  • 《成吉思汗之歌》徵稿啟事
    [13]成吉思汗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為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徵。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遊)、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臺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中小島(後病死)。再命哲別、速不臺繼續西進,遠抵克裡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札蘭丁至申河(印度河)。
  • 忽必烈創建侍衛親軍與怯薛有什麼區別?起到什麼作用?
    作者:陳二虎一、首創武衛軍怯薛,是「番直宿衛」的意思,由成吉思汗創建的直屬於大汗的宿衛侍從組織,是蒙古大汗御用軍團,人數一萬人。忽必烈在漠南稱汗,原有的怯薛都歸屬於其弟阿里不哥,於是,忽必烈遵循成吉思汗舊制,重組萬人怯薛,也是分為四部分,名曰四大怯薛。平日裡這些「怯薛」分為不同職能服務與保衛大汗的起居與安全,宮廷服侍,怯薛近侍參與朝政,打仗時扈從大汗親徵,怯薛長都是忽必烈最親近之人。
  • 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有多神秘,至今沒有發現蹤跡
    1265年(至元二年) 10月,元世祖忽必烈追逐成吉思汗廟為太祖。 1266年(至元三年) 10月,太廟建成,建立尊崇諡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成吉思汗執政期間,中國疆域擴大到4000萬平方公裡,約是現在的4倍。 率領他的蒙古騎兵將雷鳴般的馬蹄傳給了西亞和東歐,整個俄羅斯都在他的控制範圍內,66歲在徵兵途中死亡。
  • 成吉思汗的四傑四勇
    蒙金戰爭初期,在野狐嶺,今天的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天的懷安東南等戰役中,率領敢死隊衝鋒陷陣,以寡敵眾,配合主力殲滅金軍精銳部隊,攻佔了宣德,今天的宣化、德興,今天的涿鹿等地。  蒙古成吉思汗八年,跟隨成吉思汗率軍進入山東,攻克了益都,今天的青州、濱州今天的濱州北部地區、棣州,今天的惠民南部各座城鎮。不久後到達霸州,今天的屬河北,收降史天倪、蕭勃迭,並報告朝廷,任命他們為萬戶的官職。
  • 忽必烈的怯薛和侍衛親軍
    忽必烈稱帝後,為了表示我也有怯薛,就召集成吉思汗四大怯薛長的子孫,給自己也組織了一支怯薛。但是現實非常骨感,骨感到什麼程度呢,成吉思汗時代的怯薛雖然也有外族但大多數都是蒙古人,而忽必烈稱帝時,手下的蒙古將軍倒是不少,但蒙古兵……少得可憐。
  • 成吉思汗天下無敵的蒙古騎兵,為何輸給沒文化的朱元璋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如果說誰是最能徵善戰的君王,那肯定要說是鐵木真成吉思汗。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當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遠徵歐洲,創下不敗的神話。
  • 「成吉思汗大交換」
    作為普通讀者,我們不必像歷史學家那樣對細節如數家珍,若感興趣,市面上有大量正史野史可以滿足好奇心,比如關於成吉思汗。不同時代和地域的傑出領袖固然有很大個人差異,但總有一些共性是讓人琢磨,比如書中一段文字這樣說:「那些人之所以選他,正是因為他們認為他比較柔弱,因此可以充當他們所需要的傀儡。
  • 坐擁歐亞名馬,為何怯薛軍還是戰力崩盤,誰讓他們後來養馬都得靠漢人
    怯薛軍是蒙元早年的王牌部隊,它由蒙元統治下的貴族子弟(也包括外族的)和軍中精英組成,在成吉思汗、窩闊臺、蒙哥時代怯薛軍的戰鬥力天下無雙,但到了忽必烈時代怯薛軍的戰鬥力就暴跌得好比是美股,逐漸讓位給以漢人為主的侍衛親軍(漢人佔七成
  • 【歷史】聖祖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
    成吉思汗究竟有多少兒女?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他的後代很多,現在每4個蒙古人中就有一個帶有他的血統。如果按照當時蒙古人的習慣,只有正妻生的孩子才算真正的子女,在大多歷史方面的書籍上只是記載了他的正妻孛兒帖生下的4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