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備戰東京

2020-12-24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馬邦傑、吳書光)疫情紛擾世事艱,東京遙望氣如山。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一切,東京奧運會被迫推遲一年。全球賽事停擺,國際交通阻塞,中國運動員只能封閉備戰,蓄勢以待明年。

中國女籃鎖定東京奧運會入場券後合影留念。新華社發(普雷德拉格·米洛薩夫列維奇攝)

東京奧運會設置33個大項339個小項。記者從國家體育總局獲悉,截至目前,中國選手在已經結束的射箭、公路自行車、場地自行車、跳水、女子籃球、三人籃球、女子排球、桌球等20個大項上獲得了155個小項、221個參賽資格。

疫情為參賽資格的爭奪增加了額外難度。年初疫情暴發時,為儘可能減少有關國家入境限制對中國選手爭取奧運參賽資格的不利影響,確保各支隊伍按計劃參加奧運資格賽,中國參賽運動員採取提前出國、國外訓練、繞道參賽等方式,確保參加重要的奧運資格賽、積分賽,實屬不易。

疫情給一切都蒙上了不確定性,包括東京奧運會一些項目的參賽資格分配。據統計,自行車、擊劍、柔道、帆船帆板、田徑、遊泳、體操、羽毛球等共計25個項目部分小項的參賽資格還未最終確定,相關名額將在後續的積分賽、資格賽中產生。

中國女乒選手陳夢。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當前國際疫情形勢反覆,受此衝擊,國際賽事重啟、國際體育秩序恢復還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副司長王贇表示,中國各備戰運動隊和人員在積極訓練的同時,密切關注參賽形勢,及時調整備戰策略和目標。「在變局面前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做到趨利避害,化危為機。」

封閉訓練

封閉訓練,在2020年成為備戰東京奧運會的中國選手的主要方式。

遊泳選手汪順今年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千島湖國家水上訓練基地封閉訓練。「真的除了訓練好像沒有其他事情。」他說。

汪順在比賽中。 新華社記者陶希夷攝

教練朱志根坦言:「運動員始終關閉在這個(基地)裡面,訓練、生活,包括思想上確實是感覺有點悶,還面臨著危機。為什麼叫危機?我想在這裡訓練確實是積極性調動不起來,運動員的訓練狀態也好、自身的要求也好,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部門、各備戰單位及時解決運動員長期集訓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情緒的問題,按照科學、安全、有序的原則,組織各國家隊以集體休整、分散調休等方式進行調整,豐富運動員、教練員的業餘生活,緩解隊伍焦慮情緒。

疫情讓賽事大規模停擺。缺乏比賽的檢驗,訓練質量很難保障。

今年9月底在南京舉行的全國擊劍冠軍賽,是疫情發生以來女子重劍名將許安琪參加的首次比賽。

「將近九個月沒打比賽,之前一直在家練,有的小朋友說『我要抑鬱了』『我天天練也不知道為什麼練』,會有這種情緒。」許安琪說,「但一踏上賽場,以往的感覺就都回來了。幸虧我們國內還有比賽可打。」

資料圖:許安琪(右)。新華社記者萬象攝

據王贇介紹,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各國家隊面臨長期封閉集訓帶來的訓練疲勞、缺少比賽等問題。各備戰單位、各國家隊在全系統、全社會關心備戰、參與備戰、服務備戰的濃厚氛圍中積極調整,採取多種措施降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方法有兩個:一是在各省區市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各地資源,為國家隊異地調整訓練、模擬訓練、適應性訓練等提供調整保障。二是積極整合各省區市備戰資源,通過組織全國性大集訓、大調訓,開展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增加訓練對抗,檢驗訓練效果,解決訓練倦怠和競爭缺失等問題。

充分利用「延期一年」的時間紅利

東京奧運會延期,打亂了各國和地區運動員的訓練和賽事周期,給訓練組織、保障、運動員競技狀態調整等帶來困難。

專家認為,中國一些優勢項目主力隊員年齡偏大,延期一年對他們調整狀態、防傷防病帶來的挑戰更大。這是東京奧運延期對中國選手帶來的一大不利影響。

中國女排運動員顏妮。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得益於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選手可以更加安心備戰,一些潛優勢項目爭取到了難得的發展時間。

中國重劍隊法籍主教練雨歌·歐伯利認為,和外國選手相比,中國隊在疫情期間的備戰條件有優勢。他說:「國外很多人不能訓練,沒法打比賽,甚至在國內沒法到處走動。我們要利用好這個優勢。」

專家認為,中國運動員利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相對較好的環境,進行了較長時間、較為系統的封閉訓練,但不應高估自己在這方面的優勢。國外優秀運動員往往更加自律、自覺、自省,即便疫情形勢嚴峻,無法進行集中訓練,他們也採取居家訓練、分散訓練等,進行緊鑼密鼓的備戰。東京奧運會的備戰參賽任務依然艱巨。

對此,王贇表示:「東京奧運會延期帶來的多種因素相互交織,必須辯證地看待其利弊關係,處理得好,利大於弊,處理不好,弊大於利。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既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又要堅持底線思維,不能盲目樂觀;要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條件,力爭使一年的『時間紅利』效益最大化,實現備戰隊伍成績的再突破。」

中文編輯:王楚捷

新媒體編輯:韋驊

籤發人:彭東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 備戰東京
    疫情紛擾世事艱,東京遙望氣如山。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一切,東京奧運會被迫推遲一年。全球賽事停擺,國際交通阻塞,中國運動員只能封閉備戰,蓄勢以待明年。東京奧運會設置33個大項339個小項。
  • (體育·年終稿)疫情之下,備戰東京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題:疫情之下,備戰東京 新華社記者馬邦傑、吳書光 疫情紛擾世事艱,東京遙望氣如山。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一切,東京奧運會被迫推遲一年。全球賽事停擺,國際交通阻塞,中國運動員只能封閉備戰,蓄勢以待明年。
  • 疫情之下,東京奧運再次走向未知?
    從去年年底開始,日本新冠疫情形勢持續惡化。據報導,由於此前在英國和南非等多國出現了變異新冠病毒,日本從2020年12月28日起,就暫停來自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新入境,但中、韓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務人員、留學生和技能實習生,可在一定條件下入境日本。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8日,日本東京,東京國際機場,一名乘客在國際航班航站樓的登機區。
  • 【研究採擷】疫情背景下的東京奧運會備戰不確定性管理研究
    摘要:疫情背景下的東京奧運會備戰,當務之急在於管理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源自信息缺乏或資源依賴,對奧運備戰的影響主要分為機遇、風險和難以預測的影響三大類型。   關鍵詞:疫情;奧運備戰;不確定性管理;疫後制度重建   1 引言   疫期東京奧運會備戰呈現高度不確定性。首先,疫情發展呈現高度的不確定性。其次,疫情對奧運賽事的影響持續深化、泛化。
  • 中國運動員厲兵秣馬備戰忙 全力衝刺東京奧運
    新年伊始,體育健兒步履不停,全力向東京奧運會發起衝擊。挑戰——周期延長變數陡增,長期封閉缺少對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體育賽事籠上一層陰雲。2020年3月30日,國際奧委會、東京奧組委、日本政府聯合宣布,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延期至2021年7月舉行。夏季奧運會因非戰爭原因未能如期舉行,在現代奧運會120餘年歷史上是頭一遭。
  • 各項目協會負責人:東京奧運會延期對中國選手備戰有利有弊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 在東京奧運會宣布推遲一年舉行之後,國家體育總局2日舉行了優勢項目、潛優勢項目和基礎大項運動協會(運動管理中心)負責人座談會。大家的共識是: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對於中國體育軍團備戰有利有弊,要化挑戰為機遇,一刻也不放鬆地做好奧運備戰工作。
  • 中國國家跆拳道隊備戰東京奧運會
    此前,中國國家跆拳道隊和國家空手道隊一行49人結束了在日本的3個月轉訓,受疫情影響,一行人於4月10日回到上海進行14天的防疫隔離,4月25日轉訓至山西體育中心國家隊訓練基地後,又進行了14天的隔離觀察,5月9日恢復訓練,再次拉開備戰東京奧運會的序幕。   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6月10日,山西太原,中國國家空手道隊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運動員在場地內訓練備戰。
  • 三主糧助力中國健兒備戰東京奧運會
    中國拳擊隊備戰東京奧運會對抗賽於10月1日在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海南白沙·文化體育中心拉開帷幕,三主糧集團作為本次對抗賽贊助商之一,為參賽運動員提供健康支持,助力中國健兒備戰東京奧運會。本次比賽設有東京奧運會男子52公斤級、57公斤級、63公斤級、69公斤級、75公斤級、81公斤級、91公斤級和+91公斤級共8個級別。另外,還有女子入選東京奧運會資格的51公斤級、69公斤級、75公斤級三個級別。
  • 疫情之下,2021年東京奧運會入場安檢可能有啥變化?
    疫情之下,2021年東京奧運會入場安檢可能有啥變化? 中新網10月22日消息,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組織委員會21日在東京向媒體公開了,觀眾等進入賽場時通過的行李安檢區運營的實證試驗。奧組委將根據本次的測試結果等,討論奧運時的對策。
  • 東京奧運會日期定了,中國軍團備戰要面臨這些挑戰
    原標題:東京奧運會日期定了,中國軍團備戰要面臨這些挑戰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決定公布6天後,圍繞這場歷史變局首個謎題的答案終於浮出水面。北京時間30日晚,國際奧委會宣布,東京奧運會將於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舉行。
  • 應時而變 做好備戰——東京奧運會延期對我運動員備戰應對分析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題:應時而變 做好備戰——東京奧運會延期對我運動員備戰應對分析新華社記者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3月24日決定東京奧運會將改期至2020年後、但不遲於2021年夏天舉行。這一變化對中國運動員備戰帶來很多挑戰。
  • 阿根廷運動員努力訓練,備戰東京奧運會
    阿根廷運動員努力訓練,備戰東京奧運會
  • 東京奧運定檔僅是開始 中國軍團備戰還有諸多不易
    不過,即使附加賽舉辦時間仍存變數,球隊的備戰步伐卻並未因此放慢。4月2日,中國女足將在在蘇州展開近一個月的集訓。而已命懸一線的中國男籃世界盃落選賽前景,更要隨之打上一個問號。常言道:「好事不怕慢」,儘管暫時還缺少明確的選拔時間和方式,確實給隊伍制定備戰計劃平添不少麻煩。
  • 東京奧運會日期,定了!晉江國手積極應對全力備戰
    巴赫在聲明中說:「我相信在與東京奧組委、東京都政府、日本政府以及各利益相關方的配合下,我們可以克服這一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巴赫說:「人類現在處於黑暗的隧道裡,希望這屆奧運會成為隧道深處的光亮。」東京奧組委執委會當天還就門票、測試賽、志願者、商業合同以及火炬接力等問題達成了初步共識。
  • 當東京奧運遭遇「急剎車」,中國代表團該如何備戰?
    對此,國家體育總局近日召開視頻研討會,多位體育領域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在會上分析了東京奧運延期為我國奧運備戰工作帶來的影響,並提出應對策略。對於東京奧運,姚明治下的中國女籃和三人籃球隊都將出擊。警惕「引而不發」的心理波動幾乎所有與會專家均表示,應密切關注東京奧運會延期對運動員、教練員造成的心理影響,最忌備戰心態由緊繃而突然鬆弛,或因延期而導致焦慮。
  • 奧運延期與新冠疫情衝擊下的選手備戰:堅守亦「艱難」
    毫無疑問,奧運延期將所有運動員的備戰計劃打亂,但衝擊最大的或許是將東京視為收官戰的老將——為了奧運夢想,他們已經克服種種艱難堅守至2020年了。裡約奧運會斬獲4金1銅的美國體操領軍人物西蒙·拜爾斯原計劃在東京奧運會後退役。近日她的教練就曾表示,東京奧運會延期雖然很必要,但體操運動員一般很小就開始訓練,繼續堅持訓練會越來越艱難。
  • 東京奧運會確定推遲 青島柔道名宿談備戰訓練
    受訪者供圖        半島記者 潘立超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會已經確定推遲,給中國各支備戰奧運的代表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近日,記者聯繫上了在中國國家柔道隊幫助備戰的山東柔道總教練、青島柔道總教練徐殿平,說起了疫情期間的應對情況以及奧運延期對備戰訓練的影響。        封閉集訓安全第一  在今年1月15日,中國國家柔道隊就針對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始了冬訓計劃,在疫情爆發之後,柔道隊就一直進行封閉集訓,把防疫工作做好的同時,還要做好隊員預防受傷。
  • 與成都論證合作辦賽,保障東京奧運會運動員備戰、常態化疫情防控...
    拓寬共建運動隊路子,擴大全運會備戰規模,優化運動項目布局,抓好「三大球」「三小球」「三個基礎大項」,力爭在「十五運」周期全項目參賽。同時,我市將每年申辦一批國際級國家級重大比賽、每年固定承辦一批國際高水平賽事、每年自創舉辦一批精品賽事活動。同時,我市還將精心籌辦2022年世界舉重錦標賽、2023年亞洲杯足球賽。
  • 李昊桐吳阿順「進入」東京賽場PK丨比賽停擺,備戰不歇
    連接上海、廈門、北京三城跨越近五千公裡距離兩位中國頂尖球員,數千粉絲在線互動「比賽停擺,備戰不歇」第二回合李昊桐、吳阿順進入東京奧運賽場「實戰PK」4月12日下午4點,「比賽停擺,備戰不歇」國家高爾夫球隊網絡視頻賽將展開第二場巔峰對決。
  • 劉國梁:備戰東京始終是做最壞打算 爭取最好結果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中國桌球隊如何應對新的挑戰,備戰東京奧運?沈彤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記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2020年對中國桌球隊來說,經歷了並不平凡的一年。對此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日前在廣州表示,面對疫情,國乒的應變能力經受住了考驗,隊伍經歷了了上半年集訓到八個月後的賽事重啟,整體狀態保持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