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主會場(重慶市體育局供圖)
1月15日,2021年全市體育工作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會議上,重慶市體育局總結了「十三五」時期和去年我市的工作,並制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市體育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以及2021年體育重點工作,為我市「十四五」時期體育工作開好局。
每年申辦國際級國家級重大比賽
重慶市體育局局長丁洪在會議上表示,要切實認清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我市體育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十四五」期間,重慶體育要做到「六個全面」。
「六個全面」分別為全面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全面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面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全面搭建青少年服務體系、全面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全面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在全面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中,全面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拓寬共建運動隊路子,擴大全運會備戰規模,優化運動項目布局,抓好「三大球」「三小球」「三個基礎大項」,力爭在「十五運」周期全項目參賽。
同時,我市將每年申辦一批國際級國家級重大比賽、每年固定承辦一批國際高水平賽事、每年自創舉辦一批精品賽事活動。同時,我市還將精心籌辦2022年世界舉重錦標賽、2023年亞洲杯足球賽。
另外,我市還將加強職業體育俱樂部建設,促進體育項目職業化發展。
體育產業規模達1000億
在全面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我市將在「十四五」期間落實體育產業加快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完善體育產業發展體系,大力發展戶外運動業,著力打造競賽表演業,推動場館服務業改革,積極培育中介培訓服務業,壯大體育用品業,穩步發展體育彩票業。
同時,我市還將拓展體育產業領域,創新「體育+」「+體育」發展模式,拓展體育產業新業態。持續壯大體育產業市場主體,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環境,構建主體多元、有效競爭、充滿活力的市場格局,將體育產業打造成為新常態經濟增長新引擎,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
2021年,重慶體育要做好這些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的起步之年,是我市保障東京奧運會、出席「十四運」、舉辦「市六運會」的競賽之年,接下來的一年,重慶體育將抓好多個方面的工作。
2021年,重慶將按照《推動川渝兩地體育公共服務融合發展框架協議》,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打造成渝地區馬拉松、鐵人三項等賽事,促進全民健身。開展地區間隊伍交流賽、邀請賽,互派隊伍觀摩高水平賽事,交流辦賽經驗;論證合作申辦高水平賽事及綜合性運動會可行性,共同申辦高水平體育賽事。
在全民健身方面,我市將支持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向城市社區和鄉鎮農村延伸,實現全民健身組織網絡覆蓋到街道鄉鎮,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4500名以上。推進全市體育系統69個免費低收費開放大型體育場館,按技術規範配置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支持各類學校分時段向社會開放體育設施。
競技體育方面,我市將全力做好東京奧運會備戰重點運動員綜合協調、服務保障工作,力爭我市更多運動員獲得參加東京奧運會資格。
另外,抓好參賽組織工作,突出保障協調,力爭實現「十四運」參賽目標任務。切實做好市六運會各項工作,努力將市六運會辦成一屆成功、精彩、節儉、安全的綜合性運動會。
同時,啟動2022舉重錦標賽籌備工作,繼續推進2023年亞洲杯足球賽籌備工作。
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舉辦賽事和全民健身需求,精心研究後疫情時代體育工作的開展,注重引進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推動將線下體育轉為線上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