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從老家坐大巴車去上海的路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我們那邊的大巴車是憑票上車的,提前先排隊買好票,節假日的話買票要提前很久才能買到,票的話也沒什麼防偽標識,就是一張很薄的紙蓋了個章,寫了個時間,而且前一班車買完後也可以去買下一班,檢票的人呢也比較馬虎,因此我們這班車準備出發的時候發現了有幾個(這幾個是一塊的)買了下一班車的人混到了我們這班車,有意無意暫且不論,關鍵被重新查票發現後開始和列車員起爭執,大有種一眼不合大打出手的準備,狡辯著自己提早了這麼多來買票這麼可能買到的是下一班的,後來經過周邊人勸解後不了了之下了車。
那這一現象是什麼出了問題?是誠信。
誠信在有法律約束的情況下很少出現問題,比方說違法合同,比方說製造假鈔等。但是一旦誠信沒有規章制度,沒有法律去約束,那麼誠信破產就屢見不鮮。我剛開始所說的事情就印證了這點,為什麼會出現串票,無非就是因為沒有懲罰不擔責任,被發現了大不了下車,大不了丟個面子,他們為什麼去爭吵?也就是因為在大庭廣眾下丟了面子想要蒙上塊遮羞布。可見,除了法規,人的面子也能去維持誠信,但前提也是對於在意面子的人才起得了作用,相信他們對於這件事這次只是因為急著趕路僥倖心理,下次應該不會再發生了。
但如果對於不講面子的老賴該如何,如果這樣的老賴越來越多該如何,如果變本加厲,不止串票,直接開始製作假票,套票又該如何?甚至在其它非常重要的事上面同樣不講誠信又到底該如何呢?
到時候我們身邊能買到的全是假貨,利潤高成本少,我們也不敢買貴的東西,買了買去不論花的錢多錢少別無區別。商家也不敢收人民幣,擔心10塊20塊都能收到假幣,大大小小店要麼只支持線上支付,要麼必備驗鈔機。到時候公司與公司之間也不敢談合作,全都是給對方下坑。更高層面,就是到了銀行國家層面,這個層面法律約束非常詳細懲罰非常嚴格,幾乎不會發生,尚且不多討論。但是生活中,不講誠信的事無論大小還是並不少見的,比方說借錢不還的或者晚還的太多了,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
那難道我們只能靠法律去約束誠信,靠制度去維持誠信嗎?真的到那時候社會該多可悲。
誠信應該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達成共識,每個人用自己的一顆浩然之心去維持的,每個人去互相監督的。一個人講誠信,十個人講誠信,那第十一個人不講誠信就會被這十個人鄙夷,從眾心理會起到作用改變這個人。當我們每個人都是講誠信的人,對不誠信的人十分鄙夷共同糾正的話,誠信將變成家常便飯,充滿世界。反之,當不講誠信被不斷無視不斷包容的時候,那就會有一個人不講誠信,兩個人不講誠信,越來越多人不講誠信。
充滿誠信的世界是可信賴的,是讓人安心的,這也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