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倩
心理學中有個理論叫「鏡中我效應」,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對於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的思想、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
人是社會性動物,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避免不了要與其他人來往。一個人即使很有主見,也無法完全忽視別人對他的評價。而且人總是傾向於聽到正面的評價,而不是負面的,這是人性使然。
感情中更是如此。兩個人成為戀人,有了最親密的關係,自然更在意對方眼中的自己。如果想讓兩個人相處更加融洽、感情更加深厚,就要掌握「鏡中我效應」。
少一些抱怨和指責
心理學家路易斯·特曼曾說「不幸的婚姻共同癥結就是愛人的針砭、尖刻、愛嘮叨。」
有的人結婚以後,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中,發現伴侶有很多缺點,於是心理會產生落差,心生不滿,會對伴侶進行抱怨和指責,比如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你真沒用,不像個男人」等。
但是抱怨是一種情緒宣洩,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讓對方心生反感,甚至傷到對方的自尊心,讓兩個人的關係惡化。只有不抱怨,才能靜下心來解決問題。
一個愛你的人,會很在意你對他的評價。如果你對他有隻有抱怨和指責,他會自卑,認為自己就是做不好,或是厭煩,故意不想為你改變,甚至會 「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最後他不會改掉缺點,只會越來越差。
多一些鼓勵和讚美
在不抱怨的基礎上,還要對伴侶多一些鼓勵和讚美。每個人都喜歡被讚美,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伴侶之間,也是如此。
如果男人不夠勤快,你希望他能勤快一點,就多誇他 「我的老公可勤快了,家務活總是跟我一起做,從來不偷懶。」
聽到你這樣誇他,當真的需要分擔家務的時候,他多半是不好意思拒絕的,因為你給了他一個「勤快」的人設。在外人面前也多誇他,讓他對自己的評價,成為了「一個勤快的男人」。
男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需要得到愛人的讚美和認可,他有了這方面的滿足感,就會為了維持你心中的形象,為你付出,努力達到你的預期。
需要注意的是,讚美需要真誠,要讓對方認同,如果你嫌棄他小氣,說「你真大方啊」,這就不是誇讚,而是諷刺了,會產生負面的效果。
說話之前,先動腦子
印度的一位瑜伽大師曾說「在開口說話之前,你要先想想這句話是不是比沉默更有意義。」
這句話很有道理,提醒人們在說話之前,先動腦子,要思考這句話該不該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威力是巨大的,能讓兩個人的關係升溫,也能讓感情降至冰點。
想要兩個人相處更加融洽,希望對方能有所改變,就要用善意的語言去引導他,而不是挖苦和諷刺他。掌握一些說話的技巧,學習如何經營感情,才能讓感情變得越來越好。
兩個人在一起,是需要磨合的,雙方都磨掉自己的一些稜角,才能和諧地生活在一起。而一個人為另一個人做出改變,應該是心甘情願的、樂意的,而不是被強迫。
所以,想讓對方心甘情願做出改變,就要給他更多的鼓勵,給他更多的愛,讓他對這份感情更有信心,更加死心塌地地愛你、為你付出。
總結:
想要獲得幸福的愛情,就要掌握「鏡中我效應」,去塑造一個更好的伴侶,而不是用抱怨、指責讓他變得越來越差。
要善於發現對方身上的好,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對於他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要多鼓勵,讓他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去改變。
你期待他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說得多了,他就會越來越接近那個樣子,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愛你的人,會希望在你眼中是個好的形象,所以多用正面的語言去引導他,他會變得越來越好。兩個人互相欣賞,一起成長,感情也會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