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李思蘊 通訊員 王鈺琳 威海報導
從事音樂製作行業17年,參與或獨立創作各類音樂作品100多首,10餘首音樂作品獲得省級、國家級獎項或榮譽,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和音樂藝術培訓機構,每年為100多名青少年帶來專業的音樂藝術培訓……這是從事音樂行業以來,姜亮交出的「成績單」。
姜亮,共青團榮成市委「青年講師團」特聘講師,榮成市音樂協會秘書長,榮成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榮成市音瀚藝術教育學校校長。年僅33歲的他,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在數千個日日夜夜的不斷琢磨中,創作出了一首又一首優秀作品。
2008年,從中國戲曲學院畢業10年的他決心回到榮成,在擔任榮成市音瀚藝術教育學校校長和做好音樂創作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用歌聲讚美家鄉、歌頌疫情防控期間的「逆行者」、鼓勵殘疾人士……成為我市藝術界知名的青年作曲家和獨立音樂製作人。
日前,榮成市音瀚藝術教育學校在時尚東方購物廣場正式開業。步入其中,牆上懸掛的吉他、尤克裡裡,地上擺放的架子鼓、鋼琴,玻璃櫃中展示的陶笛、葫蘆絲等樂器……讓記者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氛圍。
姜亮正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通過軟體剪輯最近剛剛創作的曲子,時不時地敲擊著桌前的編曲鍵盤,對作品進行精雕細琢。看到記者來,姜亮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講述起他的「藝術之路」和創業故事。
夢想的種子發了芽
中學時代的姜亮,就展現出了出眾的音樂天賦,被選入學校樂隊,做竹笛樂手,這是他和音樂的第一次「邂逅」。看到樂隊其他同學演奏流暢自如,姜亮也被深深吸引,逐漸愛上了音樂這門藝術。
「音樂的魅力十分奇特,它不僅能讓演奏者輕鬆表達內心的喜怒哀樂,更能帶動聆聽者的情緒,讓人感同身受。從最初接觸音樂開始,我就想在音樂領域取得些成就,這個夢想很早就在心裡紮下了根。」姜亮說。
據姜亮回憶,上中學的時候,自己最快樂的時光,就是音樂課和每天的課外活動,他可以練習自己喜歡的樂器,從走進音樂教室直到放學,他都不捨得離開一步。
之後的幾年裡,姜亮每天都與竹笛為伴,形影不離,很快成為了同學們眼中的「演奏大師」。到了高中,姜亮毅然決然地選擇在音樂領域繼續深造,並以特長生的身份參加高考,在報考的學校中,專業成績位列全國第四。
2005年,來自中國戲曲學院作曲系的錄取通知書被送到了姜亮手中,這個讓他魂牽夢縈的「夢想始發地」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那一年,18歲的姜亮踏上了進京的列車。
四年的大學時光裡,姜亮通過學校組織、自費學習等眾多途徑,先後到北京、武漢、成都、深圳等地進行學術交流,2008年畢業後,他和同學們在北京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北京的10年時間裡,姜亮曾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連續兩屆全國文聯春晚的音樂創作,他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七醫院院歌的曲作者。
明月「今夜」照我還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2018年,是姜亮進京求學、從業的第13個年頭。從小就在榮成長大的姜亮,13年來,時刻關注著家鄉的動態,始終對家鄉充滿了牽掛,「音樂」和「榮成」是他在北京的13年裡,關注最多的話題。雖然偶爾也有機會回家,但畢竟聚少離多。
姜亮告訴記者,在北京的10多年裡,他經常跟朋友提起自己的家鄉,也有不少人在他的推薦下走進榮成。這些朋友回到北京後,總忍不住和他談起榮成的氣候、自然景觀、人文氣息,言語之中流露著對榮成的喜愛。
回到榮成前,姜亮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姜亮告訴記者,每當教孩子背詩,一念到「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句子,就會想起榮成,身邊來過榮成的朋友也經常問他,「榮成這麼好,為什麼不試試回鄉創業」,久而久之,姜亮心中回鄉的想法越發強烈。
有了回鄉的意願,而且回鄉後自己仍然可以在音樂領域繼續創作、探索,既不悖離「音樂」,又能與家鄉「重逢」,一舉兩得。2018年,姜亮決定帶著妻子和孩子回到榮成。
歌聲唱出家鄉美
回鄉後,姜亮情系音樂發展,秉承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的理念,在擔任榮成市音瀚藝術教育學校校長時,他不僅積極進行音樂創作和藝術培訓,更把學校打造成宣傳榮成、奉獻家鄉的「大本營」。
兩年來,姜亮將自己20多年的所思所學所悟,付諸貢獻家鄉藝術教育事業的實踐,為青少年提供高水平音樂教育,為榮成的大學生發展提供優質平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又熱情百倍、步履匆匆地投身公益事業,創作的作品涉獵廣泛,飽含著對家鄉的深情吟唱和對社會正能量的由衷讚美。
回鄉後,姜亮作曲的《迎接新時代》在全國政協「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歌曲徵集活動」中脫穎而出,並在人民音樂出版社發表;他擔任了我市首屆美麗鄉村新春歌舞晚會活動音樂總監,為「文明實踐·炫彩築夢——2019榮成志願之夜」策劃開場快閃音樂;他指導的音樂MV《國家》榮獲威海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我愛你中國合家唱」活動一等獎;他弘揚傳統文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市特色節日「開洋·謝洋節」創作歌曲《穀雨童謠》,為文化自信增磚添瓦;他為特殊群體創作歌曲《這世界》,傳遞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正能量:他用音樂為家鄉代言,創作2019年榮成濱海國際馬拉松主題曲《永不放棄》,激發了城市活力、彰顯了文明氣質;他創作的公益歌曲《攜手並肩》讚美新冠狀肺炎疫情防控中心的「逆行者」們,獲威海市「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抗擊疫情公益宣傳優秀文藝作品獎……
拼搏、進取、擔當、奉獻是青春的應有姿態!採訪中,姜亮滿懷激動地說,他想紮根家鄉的沃土,打造高水準的榮成精品音樂,為唱響文明榮成貢獻青春力量。
今年6月,姜亮被聘為共青團榮成市委「青春講師團」。姜亮說。希望通過這樣的平臺,為全市青少年傳授音樂藝術賞析知識,為創建文明城市譜寫屬於自己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