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著名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他們都是誰

2020-12-12 小春說歷史

民國是個亂世,遍地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在這樣的土壤下,誕生了當時著名的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今天就來說說他們的故事。

東北王張作霖

在中國近代史上,東北軍閥張作霖、愛國將領張學良無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張作霖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投身綠林,被清政府招安,剿滅土匪,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成為奉系首領,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打進北京,任海陸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後因戰事不利返回東北,被日本關東軍炸死。

張作霖任內期間,東北地區主要是在日、俄的包圍之下,矛盾重重,張作霖在夾縫中求生存,通過在雙方之間的周旋,憑藉東北廣袤的土地、豐富的礦產、優越的地理,使其在東北建設時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為東北地區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西北王馮玉祥

馮玉祥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廣泛影響的傑出人物,一生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參加過灤州起義,討伐過張勳,參加過北伐,反對投降,呼籲團結,「為人所不敢為,說人所不敢說」,是堅強不屈的民族英雄,百折不撓的民主鬥士,歷史學家翦伯贊曾這樣評價他:「馮玉祥將軍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最輝煌的人物。」

抗戰後期,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馮玉祥,已經不再掌管兵符,但在軍政界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此時,抗日戰爭到了最艱難的時刻,為了鼓舞人心,堅持抗戰,馮玉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大後方發起節約獻金運動,號召各階層慷慨解囊,為前線抗日將士捐款捐物。

西南王唐繼堯

唐繼堯,號「東大陸主人」,在辛亥革命中,參與組織、發動、領導昆明"重九起義",於雲南光復有功,在護國運動中,唐繼堯是雲南護國首義的重要領導人,再造共和,於國家有功。

唐繼堯主政雲南14年,在整兵興武的同時利民興滇,為雲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社會建設方面,唐繼堯的貢獻主要有兩點:

一是促進了雲南工商業和交通的發展。

早在日本留學期間,唐繼堯就深感「欲要國家富強,必得工商業進步,欲工商業進步,必使交通發達」。在發展工商業方面,他採取招商引資等許多得力的措施,促使雲南在發展工商業的同時與國際經濟聯繫加強,外向型的加工經營日趨開展,外貿出口日益擴大,大大促進了民族工商業的發展。

在交通建設方面,唐繼堯提倡集資修建了全長1772公裡的個碧石鐵路,依靠雲南人民自己的力量從1915年至1921年曆時7年修成,開創了西南鐵路交通事業的先例。

二是通過改善市民生活和市政建設推動了雲南社會的進步,比如他修建了自來水廠,改變了部分昆明地區市民挑水的歷史;擴建水電站,增大發電量,徹底解決當時昆明市的照明問題等。

雲南大學前身——東陸大學

在文化教育方面,唐繼堯認為:「教育,強國之基礎也,故欲復興中國,須自教育下手」、「國之興亡,在民德之高低」,因此他在當政期間,對於教育和文化的建設都相當重視,主要貢獻有三:

第一,積極籌備了創辦了雲南歷史上第一所大學——東陸大學,即如今的雲南大學的前身。1946年,英國《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將雲南大學列為中國15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雲南大學70年校慶時官方公布,該校曾為國家培養了各類人才五萬七千多人,這些人才極大地推動了雲南社會的進步,唐繼堯創辦的東陸大學,功莫大焉。

第二,創新雲南近代軍事教育,提升雲南在中國近代軍事史上的地位。當政期間,唐繼堯對雲南講武堂有求必應,要錢給錢,要物給物,1924年他還應孫中山邀請前去協助創辦黃埔軍校,由此可見雲南講武堂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我們後來熟知的朱老總、葉帥等也都在這裡學習過。

東南王孫傳芳

孫傳芳作為民國的風雲人物,曾任東南八省聯軍以及五省聯軍總司令,失敗後,他在天津皈依佛門,被仇人施劍翹刺殺。

據史料記載:1935年1月13日星期三,「為居士林誦經之期,孫傳芳於下午三時一刻,攜帶僕從一名,乘自備汽車,前往誦經。正在朗宣佛經之際,忽被年約30歲之少婦,用手槍擊斃」。

這是十年前,被他兒戲般殺害的德高望重的老將施從賓之女施劍翹為父報仇。

十年前的1925年奉系楊宇霆督蘇,姜登選督皖時,引起孫傳芳的不滿,自任五省聯軍總司令後,通電討奉。奉方以張宗昌任直魯蘇皖防禦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施從賓為第二軍軍長,組織五個軍防守。

「是年11月初,兩軍大戰於徐州一帶,張宗昌所部被白慊兵團在任橋覆沒,被殺戮甚慘。是役施從賓被俘,為孫氏斬首於蚌埠車站。」

施從賓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指揮宮,為人正直,作戰勇敢,深得官兵愛戴,殺害這樣一員老將,當時引起很大的震動,遭到世人譴責。

孫傳芳生前曾經評價過楊宇霆的死,是取死有道,六年後他的死,同樣也可以用這句話來概括,因為殺害施從賓是他自種的禍根,自應遭到如此報應

相關焦點

  • 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他們分別是誰?
    導語: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他們分別是誰?清朝末年,國內形勢多變,國外又有虎視眈眈的殖民者和侵略者。清朝被推翻後,封建王朝不復存在,軍閥割據勢力興起,軍閥佔地為「王」憑藉自己的軍事力量佔據一方勢力。民國時期出現了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四大軍閥勢力,你知道分別是誰嗎?東北王是張作霖,而他又是四大軍閥裡面勢力和聲望最高的軍閥統領。張作霖出身平凡,後來在協助清朝剿匪中有大功,因此被授予東三省巡閱使的職位。
  • 民國著名的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他們都是誰?
    民國著名的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他們都是誰? 民國是個亂世,遍地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在這樣的土壤下,誕生了當時著名的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今天就來說說他們的故事。
  • 民國最強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分別是誰?
    東北王是張作霖,同時他也是奉系軍閥。西北王是馮玉祥。東南王則是孫傳芳,他是一位被刺殺了的直系軍閥。最後的西南王比起前三位算是最不出名,他是唐繼堯。但是總體來說,民國時期,軍閥混戰。除了大的政權、黨派之外,還有各路軍閥虎踞一方,形成了一股勢力。其中奉系、直系、皖系和桂系的勢力最為強大。
  • 民國最牛四位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都是誰嗎?
    民國最牛四位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都是誰嗎? 民國時期,中國各地湧現出大大小小几十位軍閥,勢力最大的有桂系軍閥、皖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等等,他們大多就用所在地區來命名。雖然這些派系軍閥的司令大多是國民政府的都督、省長。
  • 民國四大軍閥:東北王是張作霖,那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是誰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們生活在和平的時代,即便是社會地位低一些都是好事,但最害怕的就是社會動亂,因為一動亂人們就容易分離」。滿清政府統治的清朝末年,激發了很多農民起義,同時也滋長了很多軍閥勢力的龐大,其中張作霖就是人們所熟知的軍閥勢力代表,並且有一個響亮的名號叫做「東北王」。
  • 民國著名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分別是誰?
    當時的民國處在一個戰亂的時期,同時百姓們的生活也都一直是顛沛流離。雖然國家局勢動蕩,但是在各個地區也都出現了不同的軍閥。
  • 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張作霖,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哪個實力更強?
    歷史上民國時期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說它是最好的時代,也有人說它是最惡的時代,不管怎麼說那個時代都是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並且已經成為了歷史。而要說民國時期的一大特點,不得不說的就是軍閥割據的局勢,全國都陷入了混亂的局面。
  • 民國四王:東北王是張作霖,那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分別是誰?
    民國時期,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在戰爭的催發下,各地也紛紛出現了不少的「領頭羊」,而被人們熟知的就是民國「四王」:東北王張作霖、西北王馮玉祥、東南王孫傳芳、西南王唐繼堯。這四位可是有著「土皇帝」之稱的四大軍閥,他們在民間的勢力和影響,有時候甚至超過了當時政府的影響力。
  • 近代軍閥混戰時期 六個人瓜分整個民國
    東北王:張作霖東北王張作霖可謂是赫赫有名了,從草莽拼打到一代軍閥,當上東北王,連關東軍和蘇聯紅軍都忌憚張作霖,張作霖領導的是東北三省這一帶,對這地方的管理,張作霖HIA是非常有能力的,軍事上他創建了許多的兵工廠,大力發展軍工產業,在人們管理上也是非常不錯的,人口眾多
  • 民國十大地方軍閥哪個最強?他們各自有多少兵力?
    清末之後是民國,民國時期中華大地上出現了許多的兵災之星,他們每人擁地做王,成為了掌控一地軍政大權的軍閥,這些軍閥數不勝數、窮出不窮,兵力有強有弱、有大有小,所以我們暫且說一下其中最強大的幾位軍閥。前期的大軍閥我們暫且不說,我們就說一下民國後期的幾大軍閥吧。
  • 民國最強軍閥盤點
    民國時代就是第二個加強版的五代十國的時代,各地的軍閥類似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每個軍閥的首腦都說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但他們卻是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為了爭奪地盤,手段用盡,有的甚至是為了私人利益,竟然出賣國家利益以傍上外國勢力,打著救國的名義,進行著賣國的交易。
  • 民國混戰時期,五對是著名的將門虎子,是指哪五家?
    將門虎子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像大家比較熟悉的三國時期孫堅父子(孫策,孫權),曹操父子(曹丕,曹植),還有戰國時期的王剪父子(王賁)這些人都是屬於將門虎子,各個都是當時的豪傑。說到這些人,可能大家覺得時期比我們比較遙遠,然而,在民國混戰時期,也曾經出現了五對著名的將門虎子。而且這五對父子都是大家比較熟知的近代歷史上的人物。
  • 民國軍閥知多少(二): 國民政府時期的民國軍閥,有沒有你們省的
    民國軍閥是20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他們名義上服從中央政府的統治,但實際上卻在地方建立自己的勢力並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勢力,軍隊是他們的主要政治資本。延續時間從中華民國成立到1949年,分為兩大階段,北洋軍閥混戰階段和國民黨新軍閥階段。我們今天講的是國民政府時期,從1928年到1949年國民政府垮臺。1、西北軍馮玉祥。
  • 民國時期的西南不僅包括廣西,還包括廣東和湖南
    桂系李宗仁被稱為「西南最強有力之軍閥」,李宗仁反蔣失敗後,陳濟棠接替李宗仁在廣東的支持者李濟深成為南天王。李宗仁在回憶錄中多次提及西南諸省局勢,比如1932年1月廣東軍閥陳濟棠藉助胡漢民這塊「金字招牌」反蔣,在廣州成立國民黨兩廣地區領導機關,即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簡稱「西南執委會」,粵桂首腦胡漢民、陳濟棠、白崇禧都包括在內。這裡面的西南地區,都包含了兩廣地域。
  • 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十大地方軍閥,他們到底有多強?
    民國時期,中華大地軍閥割據,各自之間混戰不休,不僅有以北洋軍閥為代表的舊軍閥,還有以黃埔係為代表的新軍閥。很多軍閥割據一省乃至數省,兵力數萬乃至數十萬。這些軍閥中,實力最強大的主要有十位,本文小編帶大家盤點這些民國時期的梟雄,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強?
  • 民國十大軍閥都是誰?
    大開殺械鎮壓義和團,對外賠償「互保和平」。刻意逢迎,金錢開路攀權貴。隱歸洹上,企圖東山再起。重返政壇,手握軍政大權。和談逼宮,如願以償當上臨時大總統。刺殺宋教仁,撕下面具搞獨裁。倒行逆施,難圓復闢帝制夢。段褀瑞(1865年——1936年),皖系軍閥首領。有老虎的膽子,有狐狸的心計。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是個複雜多變的歷史人物。早年緊跟袁世凱,臨危受命任總長。
  • 民國時期有多少軍閥,都有哪些大軍閥?
    這也是當時有軍閥提前徵稅並且已經徵到了21世紀的原因所在,所以當時絕大多數百姓都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軍閥之害,也在於此。雖然大大小小的軍閥多達三千多人,不過能夠稱為大軍閥者,其實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也許不少人會將袁世凱視為一個大軍閥,可實際上在我看來,老袁並不能算作是一個軍閥。老袁擔任大總統期間,各省督軍其實基本上都聽命於北洋政府,並沒有形成各自為政這一局面。這也是老袁稱帝之時,各省督軍紛紛在「推戴書」上簽字的原因。
  • 民國初期各軍閥的代表人物及控制範圍和兵力
    從清朝滅亡到新中國成立的這三十八年的時間裡,「民國政府」是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形式上統治中國,實權則歸屬於控制中央政府的各軍閥。尤其在張學良將軍「東北易幟」前的十幾年時間裡(1912-1928),各大小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實力強勁的軍閥先後控制北京政府,成為民國政府的實際控制人。
  • 民國時期各軍閥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答:隨著清王朝的滅亡與辛亥革命的勝利,近代中國進入了「中華民國」時代,但太平了沒幾年後,隨即又陷入了新一輪的軍閥混戰裡。各個派系的軍閥畫地為牢,大大小小的「大帥」們張牙舞爪,大江南北打成了一鍋粥。如此亂象,正如經典話劇《茶館》裡那句臺詞:「你看,今天王大帥打李大帥,明天趙大帥又打王大帥,是誰叫他們打的?」
  • 民國時期七大軍閥排行榜,誰強誰弱,你知道嗎?
    袁世凱去世以後,群龍無首,他手下的將領們便各霸一方,形成割據,由此開始了軍閥混戰時期,一時間,各路軍閥接管了地方的統治,掌管地方軍,政,財,大權,儼然已是獨立的小朝廷。那麼,民國時期湧現的七大著名軍閥(或者稱派系),他們的實力到底孰強孰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