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自刎告別楚霸王,此後,每年端午節,虞美人都盛開在中原大地

2021-02-12 無風起念

5、6月間,端陽時節,一株又一株豔麗的虞美人草舞動草地,打醒心底的那份「驚豔」:啊,豈非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虞美人」帶著麗春再臨人間?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五月》裡說端午節景,嬌豔的虞美人,也是端陽佳卉。

虞美人屬罌粟科罌粟屬,全株有毒,別名蝴蝶、滿園春、舞草、麗春花、百般嬌、賽牡丹、水芙蓉、小種罌粟花,但是它的果實的乳液中不含鴉片酊,不是製造鴉片的罌粟花。

美人迎風舞,楚楚明豔,有舞草的別名。

虞美人花朵的顏色明豔、楚楚萬端,讓人印象深刻;鮮豔花瓣內,卻藏著花界極少見的墨黑花心,這種剛烈的對比風格花間少有;虞美人花名留史,與美人同名,好像為虞姬立傳,這樣的名花花界少有。虞美人花朵豔麗,卻散發著淡淡的苦味,兩千多年來,一直在傾訴著美人心「苦」別霸王嗎?

美人鮮豔花瓣內,卻藏著墨黑花心,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公有領域)


霸王與美人

相傳「虞美人」的花名來自中國古代楚國美女虞姬,霸王項籍(字羽,民間多稱項羽)的愛姬,擅長舞劍。秦末,楚漢相爭,霸王項羽英雄氣短遭窮途之時,虞美人自刎而亡,為項王殉情。

楚漢相爭,項羽稱霸。在陰陵失道迷路之後,情勢急轉之下。最後,項王避到垓下,被漢軍諸侯重重圍住。

《史記》記載,一天夜裡聽到漢軍營四面都是楚歌聲,項羽大驚「漢皆已得楚乎?」,暗夜裡軍帳中,亂世霸王英雄氣短。自己最愛的虞美人、汗馬功高的「騅」,奈若何?時不我與,騅不能再往前衝……力拔山河、氣蓋一世的項王不禁借酒悲歌長慨: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騅呀,為何不能再往前衝呀?
虞美人啊虞美人,我要怎樣安頓你呢?

項羽像。(公有領域)

《楚漢春秋‧前漢紀》記載,一旁虞美人和項羽之歌而歌: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美人歌出心曲,唱出對項羽不移的心志;歌著歌著淌下數行熱淚,項羽也是潸潸然落了淚。瞬間,虞美人抽出了項王腰間佩劍,向劍一刎,安頓了自身,免除了項羽的掛念。

至愛生死相許,至死也為對方著想啊!「香魂夜逐劍光飛,青血化為原上草」(宋‧許彥國《虞美人草行》)!傳說,虞美人血流之地,長出了一種鮮紅色的花,後來,人們就稱之為虞美人。此後,年年端陽時節,也就是端午節前後,都可以看到她的麗姿。端陽,一年中陽氣最強盛時節,在這時節開放,反映虞美人的剛烈?

虞美人 舞草應曲舞

虞美人豔麗的花朵綻放在弱不禁風般的花莖上,花瓣薄如蟬翼,又如綺絲裙裾。風起時,婀娜款擺的花姿,宛若美人臨風舞劍;花凋時,勾頸垂頭楚楚可憐的模樣和舞姬形成強烈對比,若虞姬刎劍,鮮明決絕的姿容,躍然而出。

美人麗端陽,成了端午節前後的麗景之一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草篇》記載,人們對著虞美人花唱出或拍出虞美人的曲子,花兒會應拍而舞,「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謳曲,必動,葉如舞也」,真是神妙。虞美人的「舞草」之名就此傳開。纖纖虞美人草,小葉莖部長有「活動關節」葉枕,好像為花的使命有備而來。

虞美人 往事知多少?

到了唐代,《虞美人》就成了教坊曲中的一種詞牌名。南唐的末代君主李煜這首《虞美人》幽情千古傳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此曲嘆他家破、國亡、愛毀的愁恨哀怨,照映霸王虞姬的心情,貼切中情,自是一番滄桑,悵然在心頭!

年年端陽節期,那濃豔的虞美人迎風招展,不幾日勾頸遺恨,楚楚一生轉首空。

美人化作碧風去,霸王遺憾事。虞魂愴入苦情花,千年舞草逐夢,繞天涯!

彭祖真的活了800歲嗎?10年間與3000男子有染的民國女作家是誰?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無風起念微信號:wfqn888。

長按二維碼識別

無風起念

更有趣的歷史故事



相關焦點

  • 楚霸王項羽和美人虞姬的故事
    有一年,秦始皇到會稽遊玩,駕大船渡浙江,百姓都在岸上觀看,項羽和叔叔也在,項羽對叔叔說:「彼可取而代也。」項梁嚇得趕緊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從此項梁對這個侄子另眼相看。據說項羽身高八尺有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虞美人又叫虞姬,真名虞薇,她和項羽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日久生情,後結為連理。
  • 霸王和虞姬《英雄末路》
    前202年,被劉邦兵卒圍於垓下,在四面楚歌之時,恐項羽掛念,自刎於烏江畔。公元前202年,劉邦派陸賈去遊說西楚霸王項羽,要求項羽放回他的父親和妻子,並提議與項羽平分天下,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歸楚。大將鍾離昧、季布等勸項羽千萬別上當。項羽不聽,楚漢以鴻溝劃界後,漢王劉邦卻趁項羽不備,親率士兵追擊項羽,沿路不復耽延,一直追至固陵。
  • 「虞姬血灑愛人花,花開更比杜鵑紅」——虞美人的栽培養護要點
    這首清代七絕詩描寫的對象,就是我今天要介紹的早春草本花卉——虞美人。虞美人又名「仙人蒿、虞姬草」,關於其來由,在我國民間有一個悽美的古老傳說。秦末楚漢分爭,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被圍於垓下。項羽知道自己突圍無望,必會身死國滅,就將愛馬烏騅送給虞姬,希望虞姬能逃走存活。不料虞姬淚流滿面,猛地從霸王腰間拔出佩劍,自刎殞身。
  • 海上花語|虞美人:輕盈嬌麗,翩翩起舞
    傳說故事虞姬的化身虞美人名稱的由來,有著一個浸染著美人鮮血的動人故事。在楚漢相爭之時,項羽被劉邦困於垓下,其妃子虞姬看到大勢已去,為了消除項羽決戰的後顧之憂,便拔下項羽的佩劍自刎身亡。後來項羽戰敗,在烏江岸邊自刎,到了第二年,虞姬的墓前開滿紅色的花朵,人們說這些花朵是虞姬的血化成,就稱之為「虞美人」,許彥國的《虞美人草行》中有詩云「香魂夜逐劍光飛,青血化為原上草」。歷代詠頌虞美人的文學作品也多以此事為題,中國的古人們把這種花看做虞姬的化身,稱之為虞美人。
  • 虞美人草蘊含英雄情懷
    在無數芳名中,「虞美人」可謂別具一格,花以古代美人命名,大概只有這一種了。  據《史記》《楚漢春秋》記載,西楚霸王項羽「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項羽被困垓下時,夜聞四面楚歌,自知已是英雄末路,乃與虞美人在帳中飲酒作別,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美人和之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 虞美人·賦虞美人草——宋·辛棄疾
    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詩詞文本從《辛棄疾詞集》譯文當年春風得意,好像芳草天天得到春風吹拂。由勝轉衰,四面楚歌,只得高聲哀唱,和虞美人訣別。帳飲之後,彼此分離,而虞姬從此要何以對待項羽呢?眾人只知欣賞美妙舞姿,不解其內心悲楚。
  • 西楚霸王:大丈夫當如此也!
    虞姬:「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說罷,拔劍自刎!霸王看著死在懷裡的虞姬,歇斯底裡的痛哭。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只是未到傷心處啊。哪個英雄寧願孤單,只是沒有了那個願意陪打江山的人!
  • 項羽四面楚歌,在烏江自刎,和虞姬訣別
    虞姬!項羽瞬間在夢中驚醒了。身旁,虞姬看到驚慌的項羽,說:「是不是又做那個夢了?」項羽看了虞姬一眼,點點頭,說:「虞姬,如果真的有一天我離你而去,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虞姬疑惑的說:「大王,你說什麼呢,你不可能離開臣妾,臣妾,也會誓死跟隨大王!」項羽接著又說:「唉,魔道感覺越來越強烈,我感覺他們不久後就會出現,而我,當時親手殺掉第一屆大魔神王的人啊。
  • 虞姬悽然唱出一首詩,然後拔劍自刎
    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西楚霸王除了對失敗的不甘,還有對虞姬的不舍,這種心情,在他的《垓下歌》中得以體現: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可是,烏騅難以疾馳有什麼辦法,失敗就失敗,但是,虞姬啊虞姬,你該怎麼辦呢?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睥睨天下的楚霸王,哪怕是失敗,他依舊是那個力拔山兮的項羽,單論個人之英勇,難有人能與項羽匹及,項羽自己是這麼認為,旁人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項羽自信地唱出第一句。
  •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是熱愛和希望,讓平凡的一天如此溫暖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一、虞美人的意像在影片中的運用看完整部影片,一定會被影片中重複多次出現的虞美人震撼到,它們是主人公松崎海家院前那一叢叢盛開的芬芳生離死別在大家熟知的「霸王別姬」的故事中,生離死別之際,虞姬割喉自刎,對楚王的思念深切卻又讓人感到悵然,後人將這種感情賦予到虞美人身上,表達戀人之間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在一起,傳達著彼此的思念之情。而影片當中講述:戰爭無情帶走許多人的生命,松崎海的父親,風間俊的父親,還有許許多多人的父親,因為戰爭,親人離散。
  • 說「霸王殺姬」,你信麼?
    也基本能斷定,連行軍打仗都要隨行的虞姬,其身份只是項羽的寵妾,並非正妻。 就跟現在的成功人士或富豪休閒旅遊一般,多帶「秘書」,帶老婆多沒勁。 閒話少扯。但說這日深夜,聽聞四面楚歌,項羽大驚: 莫非,漢軍已把楚國給拿下了?不然,咋來那麼多楚人?
  • 楚霸王項羽被劉邦圍困在垓下,四面楚歌兵敗,自刎於烏江
    項王大驚,難道劉邦已完全佔領了楚地?要不然,為什麼敵軍中會有這麼多人唱楚歌呢?他站起身,撩開帳幕,大步跨到帳外,更覺得那楚歌有一種瓦解人鬥志的力量。營地的士卒也站在帳外的空地上,項羽明顯地感到士卒們的不安,連身旁的衛士臉上都露出一股悽惶的神色。項羽預感到,大勢已去了。項羽長嘆一聲,走回營帳。
  • 垓下悲歌,霸王自刎烏江
    這和項羽的性格有著莫大關聯,也不知道劉邦當年在彭城做了些什麼,或許是在霸王的臥室裡拉了一泡,以至於從此項羽咬著漢王不鬆口,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事情。項羽剛愎自用,自持戰鬥力一萬,不聽別人勸,所以估計他的智囊團說話也不好使,即使是亞父範增,也被氣得背上生膿瘡。
  • 《虞美人·李煜》賞析
    項羽自知難以突出重圍,便與寵妾虞姬夜飲。忽然聽到楚歌四起,不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感到大勢已去,含淚唱《和垓下歌》起舞,歌云:「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頸一橫,頓時血流如注,香銷玉殞。這就是最為悽美悲壯的愛情故事之一——「霸王別姬」,傳頌千百年來,一直令人唏噓不已。
  • 花加:妖嬈嫵媚的虞美人有哪些花語和傳說故事
    紅色虞美人:象徵極為奢華,妖嬈嫵媚。白色虞美人:這是安慰,高傲,聖潔的象徵。紫色虞美人:象徵安慰、安息、忘卻。虞美人又名麗春花,賽牡丹,小種罌粟花,滿園的蝴蝶。原產地為歐亞大陸溫帶,世界各地都有種植,是罌粟科罌粟屬草本植物,花色豐富,有白、紫、紅等顏色,花開濃烈而華美,比利時的國花是虞美人花。虞美人既典雅,又豔麗,兩者和諧統一。它的容姿大有中國古典藝術中美人的丰韻,可稱得上花草中的佳品。據傳說,虞美人的名字來源於我國古代的一位美女虞姬,而虞美人是後世對虞姬的稱呼,她是秦末人、項羽的寵姬。擁有美麗的外表,好劍舞。
  • 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一說,只是個美麗的誤會,現實很傷感
    然而翻開歷史的迷霧,一代豪傑項羽是否真的死於烏江自刎?其實,仔細讀來這段歷史,是相當的可疑。西楚霸王項羽為何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在現如今後世之人的記錄中,西楚霸王項羽當年被漢高祖劉邦打敗,最後退兵至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最後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雖然最後拼盡全力突出重圍,在犧牲了眾多江東子弟性命的代價下,項羽最終突圍成功,來到了烏江邊。
  •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歷史上真的有烏江自刎嗎?
    公元前223年,秦軍攻到蘄(今安徽宿縣東南)南,他兵敗,留下遺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自刎而死。項羽為何要起義?1,是為了給項燕復仇2,是為了復楚分封十八路諸侯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進入鹹陽,項羽在得到楚懷王的同意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
  • 三十六計之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四面楚歌楚霸王烏江自刎
    當然,此計運用得好,決不只限於「小賊」,甚至可以圍殲敵人主力部隊,比如楚漢垓下之戰,項羽被劉邦一方軍隊十面埋伏,最終自刎。同時關門捉賊也是一種討巧的計策。要麼利用敵人的弱小和孤立,要麼利用它自動闖入我方領地的情況,這時候就可以發動己方的優勢,切斷敵人所有的後路,圍殲敵人。
  • 六首虞美人,簫心如咽水如愁
    虞美人孤城夜雨,心事蕭索,緣散人不在。寂寞染指了悲哀,孤獨輕薄了舞臺。空靈中唱響的節拍,原來一直是不屬於自己的精彩。虞美人沉痾無解,垂淚滿腮。風雨散去了陰霾,弦音驚醒了心懷。誰會在別人的感動裡,尋覓風花雪月的存在。
  • 楚霸王項羽失去「五虎上將」,也就失去了天下
    項羽與虞姬但是楚霸王項羽帳中也有五員久經沙場、能徵善戰的驍將,堪稱「五虎上將」:英布、季布、鍾離眛、龍且、項聲。這五員上將既有大家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他們雖然都是楚霸王項羽的左膀右臂,但「人生際遇各有不同」,而項羽失去了這五位虎將,也就失去了整個天下。英布:天下猛將,善用兵,名列「漢初三大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