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光華第一課:自律與成長

2020-12-23 MBA中國網

10月16日,《光華第一課》第二講如約而至。本期講座中,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張志學教授和同學們分享了他的觀點。張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豐實的事例、細緻認真的教導,令同學們沉浸其中,感悟頗豐。

一、目標與成長

思考:來到北京大學是已經達到目標,還是剛剛開始探索目標?

1、動機形成的三個關鍵成分:目標、努力、堅持2、傳統學習與創新要求之間存在落差,在北大這四年要消除這一落差。3、目標是多元的,不能僅僅限於GPA。

想要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就應該謹記自己的夢想,並不斷為之奮鬥,堅持到底,讓夢想不再是夢,而是現實。著名的俄國大詩人普希金就說過:「應為夢想而去奮鬥,別相信那些荒唐的。」我相信無論有多累,條件有多差,環境有多惡劣,只要肯下功夫去學習,為夢想打好紮實的基礎,我會發現為夢想奮鬥的每一天都是極其精彩的。

——2020級本科生 巴勤正

第一課金句:

1.目標是多元的,只選擇一條路會壓垮你。2.人云亦云,別人怎麼做,就照抄模仿,是不可取的。3.將目標定為不斷成長,而不是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這樣的人往往會更強大。

過去,我們往往習慣於被動學習;而現在,我們卻被要求主動創造。這讓我想起《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北京大學法律系研究生劉媛媛所說的:「青年人不是生來適應這個世界,而是生來改造這個世界的。」正如張教授所說,中學傳統的學習模式與將來步入社會的創新要求之間存在落差——而北大,就是我們努力消除落差的伊甸園,是我們學會自主思考的試驗場。

——2020級本科生 李天嬌

二、從挫折中學習

1、某實驗得出,個人學習和成長的來源和佔比分別為:

①hardships挫折:34% ②challenging assignments挑戰性鍛鍊:27% ③learning from others向他人學習:22% ④other events其他:17%

「成功」,對於大多數考入北大的同學而言已是家常便飯。然而,北大遠遠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高考固然是我們人生的高光時刻,但在面前的四年乃至更長的人生中,還有無數的機遇與挑戰等待我們。有人說:「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結果的日子,我們把它們叫做『紮根』。」唯有放下過往的升沉榮辱,在挫折中成長,在磨礪中新生,培養創新精神與寬廣格局,才能成為真正的「中國脊梁」。

——2020級本科生 王子韓

2、礪煉

人們從最坎坷的經歷中尋找積極意義,從最嚴峻的考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沃倫·本尼斯

羅曼·羅蘭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2020級本科生 郭軼成

三、慣例的作用

1、壓力、慣例與創新Performance Orientation vs Learning Organization2、慣例讓個人專注,堅持,積累心力和能量,形成定力3、沒有紀律就沒有自由,沒有規範就沒有願景4、思想自由,行為自律

在這堂課上,我感觸最深的一個詞是「自律」。以前我總認為自律就是憑藉強大的意志力與自控力去抵擋各種誘惑,逼迫自己按照固定的「節律」去生活。而今天之後我開始明白,所謂「自律」其實是找到了一個長效的目標,並且有著對這個目標非凡的熱情,因此能夠自發地控制自己在通往這個目標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希望我也能找到自己的熱愛所在,並為此「自律」終生。

——2020級本科生 黃詠佩

梁覺老師於2005年9月,給光華博士生演講的最後一張幻燈片上寫道:「賀(李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誓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山本耀司

誠如張教授所言,自律的第一要義是動機。你不了解自己的動機何在,且不說你根本就不可能達到真正的自律,即便你能夠養成看起來很自律的習慣,對你而言也是毫無意義的。但是一旦你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你自然而然的會變得很努力,很自律。

——2020級本科生 陸嘉棋

「深情領略,是在解人。」從光華管理學院國內先為預聘制的歷史到梁覺先生的才品與事業,張教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同學們分享那些令他受益的準則和道理。對標賢者,明道相傳,砥礪不息,業精於勤,或許正是一代代學人所奉的圭臬。

——2020級本科生 呂楊

四、優秀大學生素描

1、以色列人的礪煉

①敬仰教育,注重培養人的獨立思考、創造力和首創精神②強制兵役制度③行動導向、知行合一④自律的多元化

「Be the black sheep,and break the wall.」當張教授向我們介紹那個將自己管理學知識和藝術愛好完美結合的學姐的時候,未來的無限可能似乎在我眼前展開了無窮無盡的全新維度。當社會的成見、自己的刻板印象以及外界的嘈雜之聲將我們的精神裹挾的時候,我們要敢於打破陳規,這個時代真正的創新活力正在於我們不斷向前不斷打破的充滿熱血的青春裡。我們要勇敢地走出那小小的一方洞界,才能看到燦爛的陽光。

——2020級本科生 程錫龍

2、例子:

①盧作孚(1893-1952):他善預見、辦實業;他有智慧、建鄉村;他識大義、報家國。「在解決一切問題之先,便要解決人的問題,便是訓練人如何去解決問題」「今天中國什麼都不缺,只缺乏訓練有素的人才」②任正非與華為:對人才的重視,個人品質的偉大之處③嶽振華:「U2終結者」(U2為美國高空偵察機),率隊發明 近快戰法④年輕學子的故事:何雨——活躍在紐約藝術圈的光華學生3、公民教育:從自然人到社會人

職業訓練:從社會人到組織人專業探索:從組織人到專業人

4、北大卓越學生成長中的共性

廣泛閱讀 自我挑戰 思想獨立 自主學習愛好廣泛 善於求助 高度自制 身心健康

張教授旁徵博引,在諸多人物事例中,有三個令我觸動頗深:一是古代的詩人李賀;二是近代的企業家盧作孚;三是現代的梁覺老師。晚唐天才李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天才詩人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用張教授的話說,叫做「形成良好的慣例」。一百年前,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盧作孚領先時代地預見到,「今天中國什麼都不缺,只缺乏訓練有素的人才」,他辦實業、建鄉村、報家國。梁覺老師穿梭於學術、教學、教務之間,卻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這與其長期堅持的良好習慣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以上英傑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來到北大,但目標遠遠不限於此,「Beautify the Glorious Era」,才是我們新的起步。

——2020級本科生 李天嬌

教授薦書:

1《領導者》:人們從最坎坷的經歷中尋找積極意義,從最嚴峻的考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的能力。

2《創業的國度——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啟示》

3《思維的發現》(英文名The Undoing Project):兩個天才級學者Amos Tversky/Daniel Kahneman之間的友誼和微妙競爭。

4《刻意練習》:曠世奇才,設定目標,獲得反饋,不斷改進。

五、認識北大與光華

1、大膽在北京大學裡探索人生的目標

2、光華的特點高度國際化 多元化的項目 履行當代教育理念保持與社會共鳴 基於現象做學術

3、光華的本科生培養特色注重基礎學科訓練 促進個性化發展 鼓勵學生心懷社會

4、每個人都熱愛美好,但很多人都不願意創造美好。學習和進步需要持續積累,成功來源於內在動力。找準自己的興趣和方向,珍惜機會,潛心沉澱,學會求助,勇於實踐,修煉自己的創造力,那麼,機遇將偏向最有準備的人。

5、課堂→現實經濟學→金融/政策心理學,社會學→組織管理數學,統計學→商務分析

六、美麗的光華歲月(Beautify Your Glorious Era)

1、學習是一種礪煉2、所想即所得3、立志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4、探索和確定自己的目標5、積累達到目標所需的資源6、學會與別人合作7、鍛鍊自己的領導力8、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1、進入北大不是達成了目標,而是向更高的目標前進。不要沉溺在考上北大、進入光華的階段性勝利帶來的喜悅中,切莫鬆了弦,走了神,浪費在大學用來積累本領、為未來發展奠基的黃金時光;

2、壓力是有助於自我管理、激勵創新的,而慣例是可以用來應對壓力的。合理的慣例能讓人形成良好的正向激勵,培養高效率而且穩定的工作學習模式,既能減少壓力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又能增強達到目標的充實感和成就感;

3、自由和自律是和諧統一的,而且散漫的自由從來不是墮落的藉口。只有通過自律的努力,達到理想的高度,才能真正獲得有價值、有意義的自由。再神奇的天才也是靠高度自律和堅持routine從優秀走向偉大的;

4、成長是多維度多方向的,因此目標也有多個層面。學習不只是為績點,更是一個不斷歷練自己、讓自己在一片充滿未知的生涯藍海中儲備競爭力的成長曆程。學會求助,也學會自律;學會選擇,也學會堅持。勇敢地嘗試,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保持好奇心,信奉「所想即所得」,在崇尚「因思想而光華」的光華管理學院做一個快樂、幸福、自信的追夢人!

——2020本科生 王澤龍

尾聲:凡為光華人,皆是有「格」者:最後,張教授以一個大寫的「格」字結束講座,鼓勵同學們做一個有「格」的光華人。

文 /2020級本科生呂楊、李天嬌

相關焦點

  • 課堂隨記 | 光華第一課:自律與成長
    10月16日,《光華第一課》第二講如約而至。本期講座中,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張志學教授和同學們分享了他的觀點。張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豐實的事例、細緻認真的教導,令同學們沉浸其中,感悟頗豐。——2020級本科生 巴勤正第一課金句:1.目標是多元的,只選擇一條路會壓垮你。2.人云亦云,別人怎麼做,就照抄模仿,是不可取的。3.將目標定為不斷成長,而不是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這樣的人往往會更強大。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深圳分院「X計劃」丨王雪:在光華,展開夢想的...
    王雪北大光華MBA2019級全日制班2014級光華「X計劃」學員我叫王雪,在2014年獲得了光華MBA「X計劃」的預錄取資格,2015年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畢業以後,一直從事一級市場私募股權投資工作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美東校友會成立
    近日,北大光華師生相聚在美國紐約舉辦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美東校友會成立儀式。北大光華黨委書記冒大衛,北大紐約地區校友會理事長葉曦校友,北大光華副院長金李,北大光華組織與戰略管理系教授劉學,北大光華院長助理王冬霞,學院校友事務中心主任程豔豔與美東校友一同出席此次活動。活動由北大光華紐約辦事處仲維新老師主持。
  • 探嶽講堂第一課暨光華思想力研討會 劉俏教授解讀「十四五」規劃...
    12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應學院團委和光華思想力邀請,作為「探嶽講堂」和光華思想力研討會的主講嘉賓,分享了他對於這些關鍵問題的深入思考。活動由光華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滕飛主持。光華管理學院團員骨幹學校、學生黨支部、各部門各項目近300名師生到場聆聽,近百位「思享者」校友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聆聽劉俏教授的真知灼見。
  • 真正的人脈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現任董事長尹衍梁
    尹衍梁,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董事長、北京大學兼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兼任教授,臺灣潤泰集團總裁,併兼任建築事業體總工程師和研髮長。1950年8月16日出生,原籍山東省日照市。臺灣安泰成立不久後的1989年,尹衍梁第一次回到老家山東日照。
  • 推薦免試研究生:2021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MFin&BA)推免...
    一、項目簡介金融碩士項目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為適應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與中國數據產業發展而重點打造的全日制碩士項目,學制2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入學申請表。2. 個人陳述。3.推薦信3封(中英文均可,其中2封須由相關學科具有副教授或相當於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專 家提供),在報考系統在線完成。4.本科階段成績單(由教務部門蓋章)2份,前兩年半總評成績排名證明(由教務部門蓋章)1份。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深圳分院「X計劃」 | 王越,不想當CEO的管理...
    北大光華MBA 「X計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X計劃」針對即將畢業的本科生開設,考察申請人的綜合素質,選拔具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年輕人進入光華MBA項目。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企業數智化進程思考
    2020年12月23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30餘位師生在張一弛教授的帶隊下走進用友,參觀用友數智企業體驗館,並在用友產業園區進行了互動交流。到訪師生們在現場沉浸式感受了數字經濟時代新一輪信息技術應用對企業商業創新的顛覆性變革。
  • 2020北大光華EMBA開學典禮舉行
    9月12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20級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開學典禮隆重舉行。同學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共赴這場開學之約。本次開學典禮線下舉行,線上同步直播。
  • 北大光華故事集:This is us!
    陳妍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曾獲得棋協大師、國家二級運動員、教練員稱號,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工商銀行獎學金優秀獎、新生二等獎學金、五四獎學金等。王至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現於耶魯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與很多光華同學一樣,她對經濟學的興趣也來自於大一大二的眾多基礎課程。
  • 「大學第一課」開講 大咖共話青春成長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13日晚,「時光不負、青春敢為」大學第一課主題演講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從科學院專家到名校教授,再到在校大學生,當日演講者的發言充滿對於青春成長的啟發與鼓勵。該活動由騰訊視頻主辦、清華大學新聞中心合作舉辦,活動由知名主持人朱迅主持,集結了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導航系統科學家徐穎,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付昊桓,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和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羅新五位專家學者。此外,青年演員趙今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學生鄭煦韜作為青年代表也進行了分享。
  • 博碩光華「美師美課」——企業培訓體系的重構與進化賦能企業新發展
    2020年11月12日下午,廣東博碩光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隆重舉辦了《「美師美課」——企業培訓體系的重構與進化》的沙龍活動,博碩光華創始人劉麗、博碩光華執行總經理、結構化目標管理教練趙能祥、講師學院青藍分院執行院長唐巨興、邏輯思維專家段小鵬、某知名上市企業集團培訓發展經理黃卓威等大咖老師與眾多HR管理者共同交流探索企業培訓體系的重構與進化。
  • 北京市文理第一名棄留學均選北京大學
    今年高考本市文理第一名也完成志願填報,兩個女生的志願選擇都源於自己的興趣,她們不約而同地拒絕了港校和海外高校,選擇在京讀書,兩人均填報了北京大學。文科第一名情迷土耳其幾天來一直在北大、清華之間糾結的文科第一名——北師大二附中蔡雨玹,昨天做出了決定,填報北大元培學院。
  • 光華在線 | 2月15日14:00,王輝教授:疫情狀態下的心理調適與應對
    光華在線 | 2月15日14:00,王輝教授:疫情狀態下的心理調適與應對 2020-02-14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大學舉辦2020級研究生新生入學第一課暨培養說明會
    2020級研究生新生入學第一課暨培養說明會在主課堂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和各院系分課堂線下線上同步舉行。常務副校長、教務長、研究生院院長龔旗煌主講研究生新生入學第一課,研究生院、校醫院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各院系相關老師、6000名多研究生新生參加。會議由研究生院副院長陳鵬主持。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發布報告:在溫州看見中國城市的韌性
    10餘天的實地調研,密集訪問35家企業,參加18場座談會,查閱並搜集豐富的營商環境和企業運營等一手信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教授、管理創新交叉學科平臺召集人張志學,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助理教授易希薇等撰寫報告並修改20餘版,抽絲剝繭溫州這座城市在疫情期間所展現的「韌性密碼」。
  • 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丨第22屆北大光華新年...
    陳玉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八大任務主要回應了兩大風險陳玉宇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及的八大任務主要回應了兩大風險:第一而35年的北大光華是中國商學教育成長的一個縮影。「在歷史的關鍵節點,在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之時,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溯源商學教育的本質。」劉俏表示。對於培養什麼樣的人,他的答案是 「萬物生長,各自高貴」的;為誰培養?他認為,應當是「為中國和變化的世界培養具有領導意願和能力的領導者」;對於如何培養?
  • 一對一,北大光華5位教授將開啟「知明時光」 第五期
    本期活動邀請到光華管理學院5位教授分享他們的人生閱歷,並與大家對話交流。01「知明時光」語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取義師長對學生增進了解,學生通過交流自省、自律、自強,是光華管理學院師生共建的又一嘗試。
  • 北大光華與世界銀行OLC聯名推出「中國發展」英文線上課程
    原創 國際合作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即將邁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之際,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 職業生涯進步的階梯
    #Why光華#系列訪談由光華MBA國際事務部特別出品,旨在介紹光華MBA在讀學生及其在光華學習的故事。在醫療保健和快消行業打拼了七年後,杜宇決定跳出自己的舒適圈,攻讀光華MBA課程,以此進一步培養自己的商業頭腦。讓我們聽聽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