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為專業代言|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①

2020-12-23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百年學府,人才輩出

九大學院,各具特色

32個專業,科類齊全

一流大學培養一流人才

教授為專業代言

歡迎報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這個九月,我在北京等你

學院概況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具有百餘年辦學歷史。

土木工程學科起源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的礦冶、路工等相關課程。1953年,北京礦業學院成立礦井建設專業,成為國內第一個定位於培養礦山土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1978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成立,礦山建設工程恢復研究生招生。1998年學校恢復本科招生,礦山建設工程更名為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專業於1999年恢復招收第一屆本科生。

力學學科起源於1950年的焦作工學院時期的數理研究指導組。1951年成立中國礦業學院基礎課程組。1952年成立礦山工程力學專業。1978年,礦山工程力學專業恢復研究生招生。1998年礦山工程力學更名為工程力學,並於2000年恢復招收第一屆本科生。2001年工程力學和巖土工程獲批為「國家重點學科」。建築學專業於2001年成立並開始本科招生,當時隸屬基礎科學系。

2002年6月,工程力學和建築學專業整體從基礎科學系劃出,礦建研究室、巖土所(土木工程學科)整體從資源開發工程系劃出,優勢學科強強聯合,組建成立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2002年和2005年,力學和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分獲批博士學位整體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2007年巖土工程、工程力學再次通過「國家重點學科」評審。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本科專業於2016年成立。

專業解析

目前,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由5個系(工程力學系、巖土工程系、建築學系、建築工程系、城市地下空間系)和2個實驗中心(工程力學、土木工程)組成。學院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土木工程、力學),2個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工程力學、巖土工程),1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程力學),12個博士點、19個碩士點、4個本科專業,平均每年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700人左右。

1 工程力學

請聽《教授講專業》,跟隨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院長左建平教授的解析,帶你走進工程力學。

主講人介紹

左建平,教授、博導。現任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院長。曾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布朗大學等訪學。一直從事深部巖體破壞力學基礎理論與控制技術研究。針對深部煤巖非線性破壞難題,提出了一個新的巖石微破裂密度特徵參量,建立了煤巖非線性破壞準則, Hoek和Brown院士正面引用及高度評價該成果;揭示深部煤巖多尺度漸進破壞機理,建立了採動巖層移動「類雙曲線」模型;開發了採礦不連續變形計算分析系統(MDDA),提出了深部圍巖全空間協同支護技術及方法,廣泛在潞安、陽泉、開灤、冀中能源和淮南等30多個礦區應用。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SCI/EI檢索120篇,出版中英文專著4部,SCI論文54篇(第1/通訊45篇,JCR一區26篇)、EI論文72篇,國內外他引3200多次;授權專利30餘項和軟體版權3項;獲省部級一、二等獎等12項(5項排名第1);曾獲北京卓越青年科學家(2019年)、首屆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2017年)、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2017年)、國家自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6年)、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青年科技金獎(2016年)、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010年)和全國百篇優博(2009年)等。

2 土木工程

請聽《教授講專業》,跟隨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吳麗麗教授的解析,帶你走進土木工程。

主講人介紹

吳麗麗,清華大學博士、博士後。2009年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任教,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2015-201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訪問學者。中國鋼結構協會結構穩定與疲勞分會理事,《工程與應用學報》編委。連續兩年獲校級優秀本科生全程導師獎,獲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優秀教學質量獎3項、校級優秀課程1門,指導本科生參加北京市建築結構大賽連續四年獲得一等獎。近年來主要致力於鋼結構穩定、建築幕牆柔性支撐體系的抗風性能,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受力性能,地下工程軟巖支護結構以及裝配式結構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先後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2項面上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和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等多項縱橫向課題的研究,入選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計劃;在外文刊物、國內核心期刊和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以第一、二作者共發表論文70餘篇,以第一發明人獲國家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參與翻譯專著1部,參編國家規範《鋼筒倉技術規範》GB50884-2013。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二、三等獎共3項。

3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請聽《教授講專業》,跟隨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李濤教授的解析,帶你走進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主講人介紹

李濤,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青年英才,從事城市地下工程、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現任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系黨支部書記,2016-2017年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做訪問學者。近年來主要致力於隧道工程、深基坑工程、地下工程安全建造智能監控技術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撐計劃2項,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課題,北京市青年英才等多項項目,以及20餘項企業合作課題。獲得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第一作者發表學術研究論文40餘篇,其中SCI/EI檢索20餘篇;獲4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國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出版專著1部,教材2部;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等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教師12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教授32人,副教授43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長江學者和青年長江學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3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1人等。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1篇。學院的研究成果先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獎130餘項。

學科優勢

學院學科優勢明顯,教學科研成果豐碩,近年來,共出版學術專著50餘部、教材30餘部,發表研究論文1500餘篇,其中SCI收錄300餘篇、EI收錄600餘篇。承擔了包括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等國家級重大項目在內的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200餘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等國家級獎勵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9項和二、三等獎20餘項。

學院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為人才成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位領導和廣大同仁的長期關心和幫助下,力建學院正呈現出勃勃生機!

來 源/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招生辦公室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領導到訪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本站訊(通訊員 範賀鵬 關毅 攝影 馬天明)2019年5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力學所」)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王展、研究員許晶禹、研究生教育處副處長劉麗、研究生教育主管滿紅亮一行訪問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柯燎亮會見了來賓。力學系副主任王建山教授、黃幹雲教授等陪同會見。
  • 燕山大學建築工程與力學學院研究生專業目錄與參考書目
    燕山大學建築工程與力學學院研究生專業目錄與參考書目 2020-12-21 | 來源:燕山大學 https://www.eol.cn
  • 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彭志科教授當選國際聲學與振動學會(II...
    近日,國際聲學與振動學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coustics and Vibration - IIAV)會士名單公布,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彭志科教授當選為傑出會士(Distinguished Fellow)。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左建平教授榮獲首屆國際巖石力學「科學成就獎」
    祝賀左建平教授榮獲ISRM首屆「科學成就獎」近日,國際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學會(簡稱ISRM)評出首屆國際巖石力學「科學成就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採礦巖石力學分會理事長左建平獲此殊榮。
  • 萬物蘊力學,篤行能致遠——解讀工程力學專業
    包羅萬象,無處不在工程力學是力學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以理論、實驗和計算機仿真為主要手段,研究和解決工程中與力學相關的振動、變形、斷裂、疲勞、破壞等問題,涉及航天、航空、建築、機械、汽車、造船、環境和生物醫學等諸多領域,比如建築橋梁的承重設計
  • 建本固基 築夢未來|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學院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土建類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而組建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工科學院,多年來為省內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現開設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城鄉規劃四個專業,目前在校學生1200餘人。
  • 【分支機構活動】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召開第一次...
    【分支機構活動】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工作會議 2020-12-17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重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四.特色培養 五.學生風採 六.校友風採 七.走進學院 院長代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楊明波教授 院長簡介: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Mark Randolph受聘為天津大學名譽教授並作學術...
    本站訊(通訊員 孫立強)2015年9月29日,西澳大學Mark Randolph教授訪問我校,並受聘為我校名譽教授,我校副校長餘建星教授出席了名譽教授授予儀式並為Mark Randolph頒發了證書,建築工程學院院長鄭剛教授主持了儀式,建築工程學院閆澍旺教授、李颯教授、孫立強副教授、閆玥老師、王鳳陽老師以及相關專業研究生出席了儀式。
  • 2020年機械工程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會議順利召開
    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世斌,新工科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原續波,各學院(部)本科教學負責人,機械工程學院黨政領導、系主任、本科責任教授、課程負責人、教學骨幹、青年教師以及學生代表等15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孫濤主持。
  • 格大新聞 | 格拉斯哥大學工程學院更名為詹姆斯·瓦特工程學院
    2019年8月25日,為了紀念詹姆斯·瓦特逝世 200 周年,格拉斯哥大學工程學院正式更名為格拉斯哥大學詹姆斯·瓦特工程學院。詹姆斯·瓦特工程學院 是繼 2012年世界頂尖的格拉斯哥大學商學院正式更名亞當斯密商學院之後,格拉斯哥大學為了紀念校友的偉大貢獻而更名的第二家學院。
  • 雲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教授邀約做客直播間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學科基礎雄厚,冶金工程具有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冶金工程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在教育部2012 年公布的全國學科評估中冶金工程列本學科第二。學院現設有本科冶金工程專業。學院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冶金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專業解析|山東交通學院交通土建工程學院
    2005年開設,為山東交通學院A類熱門專業,該專業按照學校確定的「培養交通事業一線有成長力的工程師和管理者」 的辦學定位,以數學、力學、計算機科學、管理、經濟、法律等理論為基礎,以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工程安全管理為專業發展方向,掌握現代工程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培養適應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生產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 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
    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是申請去美國讀研究生的同學很關注的學院,這篇文章將詳細介紹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錄取率、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學費、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GRE要求、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研究生入學要求等內容。
  • 學院印象•常州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
    本科階段所學核心課程包括機械製圖、工程力學、工程材料、電工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互換性與測量精度、熱工基礎、流體力學與液壓傳動、控制工程基礎、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機械製造基礎、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電控技術、汽車設計、汽車試驗學等。
  • 2020年高考:力學類專業全息解讀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可知力學類包括理論與應用力學、工程力學2個專業(T代表特設專業),具體名單如下:理論與應用力學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紮實的數學和力學基礎知識,能夠解決複雜建築結構設計、施工中的力學分析、計算問題,能夠從事建築工程領域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
  • 劉鑄永代表:探索高水平創新型力學人才的培養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力學專業教師,我覺得首先要解決好「培養什麼樣的力學人才、怎麼培養力學人才、為誰培養力學人才」 。中國的力學專業是為「兩彈一星」而生,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其光榮使命,與國家的戰略發展緊密相連。面對新形勢下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科技前沿挑戰,迫切需要我們因材施教,探索高水平創新型力學人才的培養模式,從而為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力學學科加強基於重大工程中力學問題的前沿研究,將基礎性和機理性的源頭創新研究成果融入力學課程教學。
  • 機電工程學院邀請天津大學王世學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8月28日上午,機電工程學院邀請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王世學教授在騰訊會議平臺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新能源汽車用燃料電池及其相關工程熱物理問題」的線上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機電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田曉亮主持,能源與動力工程等相關專業師生1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 川大熱門院校匯總二(含熱門專業報錄比)
    中國語言文學複試語言學概論二.305建築與環境學院2021年 305建築與環境學院招生212人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是在新四川大學以學科融合為契機新組建成的實體型學院,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 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有哪些大學開設?
    在這七個專業中,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我們接觸不多,這個專業到底學習什麼內容,就業方向有哪些,開設高校有哪些?下面,我們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主要包括生物的環境工程、建築工程以及能源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