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私藏清單 央視紀錄片大叔用攝影機建造的山居 松贊環線 (附老機長福利)

2021-02-17 鹿角社



雲南去了幾次了,光香格裡拉周邊就到了三次,還是感覺沒去夠。高原的稀薄空氣讓人的動作慢下來,日常,變得清晰而簡單;幾千公裡的物理距離,讓都市的繁雜難以抵達,不去想太多,似乎也變得容易。帶著對這樣日子的眷戀,我們決定重返雲南,來場環線行。

【鹿角社 | 雲南私藏清單-山居歲月】

即日起 | 鹿角社目的地體驗 | 松贊環線

淡季特惠報名中

老機長福利同步招募

(詳情參見文末)

一個私心

一場遠行

二月的松贊林寺,披著白雪

四月的白馬雪山,杜鵑盛開

◆ 山居夢 | 央視紀錄片導演的回歸之作

HOME FARAWAY

「我這個人家鄉情結特別重,總會想,這個世界最好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

——白瑪多吉


這是松贊精品酒店創始人,白瑪多吉在一次分享會上的開場白。20年前,當他還是一位央視紀錄片導演的時候,白瑪多吉就想法設法在每年報選題的時候,把自己的家鄉,香格裡拉,報上去,拍些東西。



-- 發心:生活的軌跡再遠,還是想回到家的 --


在央視做了13年的紀錄片,白瑪多吉把家鄉介紹給了很多同事。也有不少人聽了他的推薦去了香格裡拉。但是回來的人,多是讚美地方是真好、住的是真差。白瑪多吉打趣地說,「他們說多了以後我覺得好像變成了我的負擔了,感覺我對不起他們。」


終於,在2000年的時候,白瑪多吉回到自己的家鄉,在那裡建造了第一間「松贊」酒店——松贊綠谷(現名為松贊香格裡拉)。他的夢想,是環繞著自己的家鄉,為來到香格裡拉的客人們,建造一個個遠方的家。


-- 歷程:電影中的蒙太奇是酒店設計的靈感 --

從第一間山居酒店建造開始,白瑪多吉的酒店路,是自己趟出來的。一個學電影的,把酒店給設計了。一做就是6間,便是今日的松贊環線。


「我可以閉著眼睛想,我要一個什麼樣的空間。我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架攝影機。我首先想我在酒店可以看到什麼。」所以,松贊山居的選址,首先考慮的是視野與環境。在建造松贊奔子欄的時候,選址離公路還有3公裡,白瑪多吉本來想的是讓客人騎著驢子來到酒店,沒想到後來村民把路給修進去了。


松贊每間酒店外部設計都儘量與當地民房造型相仿,但是內部設計和裝飾卻沒有一間是一樣的。因為它們大多是白瑪多吉在九十年代時期在拉薩八角街、北京潘家園和琉璃廠,還有東南亞國家淘來的藝術品。那些年買的一兩百塊的墊毯,現在要幾萬塊錢了。



-- 成就:獎項很多,但想要什麼很清楚 --

自2000年開業來,酒店迎來的外國客人比較多,從普通遊客到政要名流,不一而足。然而,松贊始終堅持著用當地人、提供最本土的服務。這樣的理念俘獲了不少西方旅行媒體的心。其中,英國皇室出遊指南Tatler將其評選為101家世界最好的酒店。


酒店事業發展的越來越不錯,很多人要投資、合作,白瑪多吉似乎也不很著急,因為對他來說,建造一個個家,讓客人享受旅行,同時回饋故鄉,比蓋起一間間房子,重要得多。

◆ 環線行 | 三間精品酒店,一段山居歲月

TO LIVE IS TO TRAVEL


海拔1,900米

松贊奔子欄 | 金沙江邊的隱秘山谷

金沙江漂流+木製漆器繪製

香格裡拉通往德欽要道旁的小鎮,總是一片忙亂。避開這些喧鬧地段,轉入無人之徑,便來到了松贊奔子欄。

松贊奔子欄酒店外側

酒店深藏在山中處村莊的邊上,石砌藏式小樓與木頂白牆是它樸素的外觀。 這裡曾是滇西北入藏的要地、茶馬古道重鎮。工業化浪潮落寞了茶馬古道的貿易,卻讓這裡的手工藝得以保留。在這裡,松贊的客人可以看到古老的漆器製作,還可以親自體驗最後一步繪製工藝。

隱藏在山谷之中

木製漆器

前段時間被炒得火熱的一篇特稿《1986,生死漂流》,激發了不少勇者的重返戶外的熱情。處在金沙江上遊的奔子欄,正提供了這樣的一條漂流路線。



冬季的上午,風少水穩,是最適合下水的時間。松贊的漂流全程約2小時,配備了專業教練和全套設備,客人只需沿途享受激流與峽谷風光。


海拔3,600米

松贊梅裡 | 神山上的家

白馬雪山徒步+經幡印製

梅裡雪山,不可徵服之山。每年,梅裡都會迎來上萬名朝聖者,在她腳下240公裡的轉山路上,一步一扣,祈禱朝拜。松贊梅裡,就坐落在這山中一個不知名的村落中。

梅裡酒店的無敵景觀

從奔子欄到梅裡的一路,穿越了溫帶和高山叢林,抵達白馬雪山埡口時,公路一側是金沙江流域、另一側便是瀾滄江。一路沿白馬雪山徒步路線走去,峰迴路轉之間,遠處的梅裡雪山毅然佇立,凝望著腳下的眾生。

每年11月-5月,是看到梅裡雪山機率最高的時候

瀾滄江的峽谷

除了自然,梅裡還擁有濃鬱的宗教氛圍。松贊梅裡的活動中包含有藏民家訪,客人可以在藏人家中印製經幡,用於燒香、祈福。

沿路可參觀東竹林寺

除此之外,最不可錯過的就是松贊梅裡的夜晚與清晨,漫天繁星與日照金山,將成為旅行中最難得的明信片。

梅裡的書店

海拔3,300米

松贊香格裡拉 | 回到綠谷

納帕海環湖 + 尼西黑陶 + 松贊林寺

海拔下降,回到松贊香格裡拉:白瑪多吉的家,松贊夢開始的地方。松贊香格裡拉原名松贊綠谷,是白瑪多吉的首個作品,由自己的老宅改建而成,坐落在著名的噶丹·松贊林寺旁邊。

松贊香格裡拉大堂的古董家具

香格裡拉的書屋

尼西湯堆村是前往香格裡拉途中的一個村莊,以兩千年的制陶工藝在文明於茶馬古道的歷史。真正的黑陶製作出來的炊具,烹飪出的食物會散發出獨特的泥土氣息。在這裡停留,跟隨松贊會帶你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習製作尼西黑陶工藝品,將一分香格裡拉的泥土氣,帶回你家中的菜餚中。

黑陶炊具

作為格魯派的重要寺廟之一,松贊林寺不僅是教徒的超聖地,也是中外遊客的必去之處。然而,在沒有合格嚮導的狀況下參觀寺廟,走馬觀花,似乎所獲甚少。為了讓客人更好地了解松贊林寺的宗教與文化內涵,松贊香格裡拉專門配備了管家,講解會更細緻。相比隨著人流走一圈,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雪景下的松贊林寺

納帕海和普達措是香格裡拉不可錯過之地,春夏秋冬,這裡各有不同的風景。每年11月至4月,納帕海迎來了黑頸鶴等野生鳥類。天晴晴好時,環納帕海可以看到這種珍貴的鳥類在此棲息。

納帕海黑頸鶴的棲息地

納帕海景觀

◆ 一起走 | 初春體驗,改變對淡季的誤解

EARLY SRPING OFFER


鹿角社 | 雲南私藏清單 - 山居歲月 | 松贊環線

5晚6天 | 淡季特惠


松贊奔子欄 | 2晚,含4餐

金沙江漂流 + 木製漆器繪製

松贊梅裡 | 2晚,含6餐

東竹林寺 + 經幡印製 + 白馬雪山徒步

松贊香格裡拉 | 1晚,含4餐

尼西黑陶體驗 + 納帕海環湖 + 松贊林寺


以上行程可根據客人需求和當地情況調整


雙人含漂流 | 18,000元

雙人無漂流 | 16,000元

(即日起至2017年4月30日,1月24日-2月6日除外)


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購買



老機長 | 低調福利


目前,松贊通過「開始眾籌」招募A級綠色會員。

鹿角社的骨灰粉、飛遍全世界的老機長,以個人名義,特邀鹿角社粉絲共享綠色會員福利。

淡季期間與老機長共同出行,享受更低小團價格。

有興趣加入的粉絲,可添加鹿角社客服協助溝通

(id: service_buzzbucks)

(具體眾籌項目,也可直接關注「開始眾籌」了解)

注意事項

單人或家庭報名請諮詢客服buzzbucks_service

報名完成後,只可轉讓,恕不退款

*鹿角社保留對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以上就是鹿角社為你準備的雲南私藏清單————

鹿角社目的地體驗 | 報名

如果更多問題,掃描下方二維碼

添加鹿角社客服微信(buzzbucks_service)進行諮詢


---今日推送結束---

圖片由松贊官方授權使用

部分圖片素材由鹿角社拍攝

轉載請聯繫鹿角社

投稿 · 轉載 · 合作請聯繫我們

info@buzzbucks.net


【關注鹿角社,旅行總有新靈感】

鹿角社關注旅行與旅行中的人

分享人文/戶外/度假類等風格旅行

建立符合圈層文化的線上社群

歡迎你和我們一起探索目的地

點擊原文,查看更多鹿角社的旅行清單

相關焦點

  • 松贊,中國最獨一無二的秘境酒店
    這是中國第一個以環線概念打造的精品小酒店群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將在地自然、人文景觀與精品山居酒店
  • 滇藏線-來自松贊的邀請
    我們也將遇見最美好的酒店:松贊----松贊       松贊系列精品酒店是國內最著名的高端酒店品牌之一,這是中國第一個以環線概念打造的精品小酒店群,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將在地自然、人文景觀與精品山居酒店、山居旅行完美融合的酒店。它造型傳統、設施完善,注重客人的體驗感。
  • 央視紀錄片《花開中國》聚焦雲南大樹杜鵑
    ,處處飛花四時春」這不,雲南的花又一次上了央視5月3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節目第二集將鏡頭對準了「雲南大樹杜鵑」用鏡頭追尋大樹杜鵑綻放的足跡記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
  • 西藏&雲南酒店攻略GET丨住進蒙太奇鏡頭下的空間!
    雲南和西藏一直被譽為距離「天堂」最近的所在連綿雪山下牛羊慢走,夜晚山谷裡星空璀璨在山林的褶皺裡,在旖旎景致的一隅有一家酒店靜靜地屹立於此等待著你去見一見從塔城到梅裡、從茨中到奔子欄,松贊出現的地方總是位於你從不曾進入的雲南腹地,將原野峽谷、雪山、湖泊和森林,全都呈現在你眼前。從2000到2020,20年的時間松贊已經開設了11家酒店。
  • 【山居】松贊梅裡山居
    梅裡雪山群峰的真顏在雲霧中忽隱忽現,卡瓦格博對面的群山森林中,有一處只有五戶人家的谷久濃村,至今還保留著半農半牧的傳統生產方式,松贊梅裡山居就坐落於此。海拔 3600米的山村靜謐自然,為雪山景致而設的山居客房溫馨舒適,窗外的緬茨姆峰仿佛觸手可及。在山居周邊的森林裡,不時能看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馬雞。松贊與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合作, 建立白馬雞孵化基地, 讓這一曾經瀕臨消失的生靈能繼續在森林中歌唱。
  • 康巴腹心 藏東秘境大環線丨5月9日-23日
    目前,松贊旗下共有2個系列11家酒店,包括:7家精品山居酒店——松贊綠谷山居、松贊塔城山居、松贊奔子欄山居、松贊梅裡山居、松贊茨中山居、松贊芒康如美山居和松贊然烏來古山居,以及4家林卡度假酒店——松贊香格裡拉林卡、松贊麗江林卡、松贊拉薩林卡和松贊波密林卡酒店。松贊系列酒店分布在「三江併流」橫斷山脈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內自然風景優美、在地文化獨特的區域。
  • 不在珠峰,《絕命海拔》卻用攝影機還原了當年的山難【ASC】
    影片中一部分珠穆朗瑪峰的場景是在倫敦著名的松林影視城中拍攝的,而位於山腰的珠峰大本營則是在羅馬的西奈西塔影視城中進行搭建。緣起於一場19年前的山難1996年5月,一個大型登山團隊開始了命運多舛的攀登之旅。他們之中有 Imax紀錄片製作人Ed Viesturs和David Breashears,記者Jon Krakauer和資深珠峰導遊羅布·霍爾和安迪·哈裡斯。
  • 她在1940年變賣遺產為抗戰拍攝紀錄片,僅用16毫米的攝影機為中國吶喊
    「李靈愛,一位夏威夷華裔女子,在戰亂年代變賣家產、祖傳遺物籌集資金為中國抗戰拍攝紀錄片,僅用一臺16毫米的攝影機讓國際看到最需要幫助的中國,及中國人的正面形象,並藉此呼籲國際社會幫助中國抗戰。」日本侵華於1940年用200噸炸藥地毯式轟炸重慶主城,而這一切全被一位華裔女子所資助的攝影師拍下,並拍攝成紀錄片,名叫《苦幹》,也是該紀錄片為中國在國際挽回正面形象(當時的美國對於中國面孔均是負面形象居多)。
  • 央視《遠方的家·邊疆行》全100集 720P高清紀錄片下載
    央視《遠方的家·邊疆行》央視紀錄片《遠方的家·邊疆行》,以新聞紀實的手法,用邊行走邊觀察的方式,從廣西防城港市出發到遼寧丹東,逆時針勾勒中國版圖。穿越廣西、雲南、西藏、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中國陸路邊疆9個省區,深入130多個縣市,全方位展示我國邊疆地區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奇人怪事、旅遊資源、邊貿交流等,為廣大觀眾展示一個全新的、視覺化的地理中國,力求為海內外觀眾展現一個真實生動的中國邊疆形象。許多景像是您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推薦朋友們收藏欣賞。
  • 周衛平融媒體紀錄片工作室:以時間記錄時間,用生命拍攝生命
    拍紀錄片是他覺得最幸福的事。30多歲才扛起攝影機,珍惜、感激這個機會周衛平經常說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一直在做自己最喜歡的攝製工作。等到他自己也扛起機器拍起片子,他又喜歡上了孫增田導演(簡單介紹一下)拍攝的紀錄片《最後的山神》、《柳芭的故事》、《神鹿啊神鹿》等作品,「這些片子對於我步入影視人類學紀錄片的拍攝,起到了啟蒙的作用。」
  • 坐上「美麗鐵路」提速文旅發展 雲南將建成大滇西旅遊環線
    12月14日,記者從雲南省人民政府獲悉,作為交通強國第二批試點省份之一,未來三至五年,雲南省將基本形成大滇西環線交旅融合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閉合環線建設、國際國內通道建設,打造鐵路精品線路,提升航空服務水平和交通基礎設施旅遊服務功能。
  • 央視郴籍導演用13部紀錄片記錄精彩郴州
    先後參與製作央視大型文化類媒體推介活動《鄉土盛典》、人文紀錄片《黃河流過的村莊》、歐亞飲食文化紀錄片《鮮味的秘密》、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商業經濟紀錄片《一帶一路投資指南》、大型歷史文獻片《中國影像方志》、愛奇藝美食紀錄片《中國宴》等。谷超說,作為土生土長的郴州人,即便走得再遠也不會忘了回家的路。因為工作關係,有幸能為家鄉文化宣傳,為推介家鄉出力,定當全力以赴。
  • 脫貧攻堅紀錄片《阿昌人家》在央視播出
    9月8日,由雲南省菸草專賣局(公司)和其他單位聯合攝製的雲南首部脫貧攻堅紀錄片《阿昌人家》第一集「新關璋村的故事」在央視一套《中華民族》欄目播出。 大型專題紀錄片《阿昌人家》是「雲南省百項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之一,於2019年夏天在雲南開拍。
  • 私藏雲南(四)大理食單——純乾貨省流量版
    先前那些山澗裡的人們,從集市上買來洱海魚烹飪,買多了便用沙壩山箐冷泉水養著,魚一邊在清透的山泉水中翱遊,一邊將體內的濁物排得一乾二淨,經過「排毒養顏」後的魚兒,在口味上自是更勝一籌。而煮魚時,用蒼山上的甘泉烹之,味道鮮極。後來,沙壩地處交通幹道,來往客流頻繁,熱情的沙壩人便把自家小院對外敞開,搭起小涼棚,用自家煮的魚招待起過往的客人。久而久之,這特有的鮮香便廣為流傳了。
  • 雲南《激越怒江》《落地生根》兩部紀錄片入選全國榜單!
    近日怒江脫貧攻堅題材紀錄片《激越怒江》《落地生根》2部作品代表雲南省入選中宣部全國脫貧優秀節目和國家廣電總局「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公益展播怒江在黨中央親切關懷和雲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怒江州各級幹部群眾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怒江全州在2020年11月14日實現了脫貧摘帽,55.7萬峽谷兒女開啟了幸福新生活。大型系列紀錄片《激越怒江》以雲南省怒江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通過兩年的跟蹤記錄、拍攝製作而成。
  • 松贊Songtsam*達摩魯卓 | 生而歌詠,樂無邊界
    1989年他考入雲南藝術學院音樂系,2000年至2019年,都在迪慶州民族歌舞團工作;今年則調入迪慶州民族文化藝術研究所主持工作。在傳承民族音樂的道路上,達摩魯卓一直信奉簡單的、質樸的,才是最好的民族音樂。他也曾在山區教課,一師一校,他總是唱著歌翻過山去上課,孩子們一聽到他的歌聲,就知道老師來了,馬上趕去學校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