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中,馬超「有信布之勇」,為何在季漢五大將中武功墊底?

2020-12-17 半壺老酒半支煙

「五虎大將」是《三國演義》的說法,「五子良將」是網文的說法,羅貫中創造了五虎大將之說,是根據《三國志·卷三十六》中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為一傳,地位在諸葛亮之後、龐統法正之前。

至於五子良將,那是網文作者對《三國志·卷十七》的斷章取義:「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一般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基本可以與先生互換,於是「五子良將」就成了「五先生良將」,也成了一個笑話。

懂古文的讀者諸君可以細品「五子良將」的真正含義,越品越發笑:很多人質疑「五虎大將」,卻不懷疑「五子良將」,可能是根本就沒鬧明白「五子」是啥意思!

既然沒有五虎大將,也沒有五子良將,那我們就只好稱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為季漢五大將了:劉備劉禪從來就不承認自己的王朝為「蜀」,按照西漢、東漢排列下來,劉備肇基的應該叫季漢,《三國志·卷四十五》中,楊戲表揚劉備及其麾下文臣武將的那篇文章,就叫做《季漢輔臣傳》。

楊戲表揚的季漢輔臣,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都榜上有名,但馬超卻是毀大於譽:「驃騎奮起,連橫合從,首事三秦,保據河、潼,宗計於朝,或異或同,敵以乘釁,家破軍亡。乖道反德,託鳳攀龍——贊馬孟起。」

讀者諸君可能發現了,楊戲對馬超的評價不高,尤其是「乖道反德」四個字評語,說得很重——正史中是馬超先起兵造反,然後才坑死了在京城當衛尉的父親馬騰和兄弟奉車都尉馬休、騎都尉馬鐵。馬超在造反之前,已經跟韓遂明確表示不要老爹了:「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

放下馬超人品如何暫且不說,就是單看三國正史中,我們也會發現季漢五大將中,馬超的武功也是墊底的——這個武功,就是前面咱們說的「太祖建茲武功」中的武功:「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

咱們今天說的,是與文治相對的武功,也就是比較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對季漢集團的軍事貢獻,以攻城略地斬將搴旗的記錄為標準。

關羽的武功自不必說,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連張飛也得承認關羽是劉備集團武將第一人。

張飛位居其次,也是實至名歸:長坂之戰據水斷橋,曹軍無一人應戰;進軍西川擊敗巴郡太守巴西趙筰,生擒並招降將軍嚴顏;漢中之戰殲滅張郃大軍,把張郃打得「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間道退。」

黃忠雖然歸順劉備較晚,但是金子總會發光,黃忠只為劉備打了十一年仗(從建安十四年到建安二十五年,沒熬到劉備稱帝,自然也沒參加伐吳之戰),但卻贏得了「勇冠三軍」的評價:「自葭萌受任,還攻劉璋,忠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一戰斬淵。」

趙雲趙子龍在季漢五大將排名最末,但卻不是因為武功(再強調一遍,咱們說的武功不是正史中基本不存在的單挑能力)不行,而是因為總跟劉備唱反調,而一直難以提升,成了五人中軍銜最低的一個。

趙云為讀者諸君熟知的長坂坡救阿鬥、漢中之戰空營計嚇退並擊潰曹操主力,就不用多說了,就是在入川之戰中,趙雲的武功也足以封侯:「趙雲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為,飛攻巴西,亮定德陽。」

趙雲在入川之路上連克江陽、犍為,按照漢朝軍功制度,「克一城封侯、勝斬千級封侯」,趙雲至少能封個鄉侯,但是直到劉備駕崩、劉禪繼位,趙雲才在建興元年受封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

劉備在世,趙雲不得封侯,可能跟他兩次給劉備難堪有關:劉備要用西川有主田宅賞賜功臣,趙雲反對;劉備要為關羽報仇並奪回荊州,趙雲還是反對。

季漢五大將中的關羽張飛黃忠趙雲的武功盤點完了,咱們該來看看「有信布之勇」的馬超馬孟起了。

前面咱們說過了,馬超人品如何不去討論,咱們只看他為季漢建立的武功。

馬超「有信布之勇」,這話是楊阜對曹操說的:"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軍還,不嚴為其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

因為咱們今天說的是三國正史,演義小說中的「馬超不減呂布當年之勇」就不提了——正史中呂布並不是那麼厲害,而且即使是在演義小說裡跟呂布相提並論,也不是什麼光彩事兒:「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專捅義父。」

正史中的馬超有「信布之勇」,指的是韓信與英布,而不是紀信和欒布,因為紀信和欒布以忠義著稱,跟馬超不沾邊,而且也不如韓信與英布厲害。

韓信和英布很厲害,但為人都有缺點,下場也很不好,都是以謀反之名被誅殺,將馬超比喻為韓信英布,也未必就是誇獎。

在季漢軍中,馬超的軍銜很高,驃騎將軍位同三公,但是我們翻遍了三國正史,也沒找到馬超為季漢立過哪些武功——有人說馬超不投降劉備,成都劉璋就不會被嚇得投降,這肯定是看《三國演義》得出的結論。

按照三國正史記載,馬超只是起到了虛張聲勢的作用:「(馬超被曹操打得)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魯不足與計事,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備聞超至,乃使人止超,而潛以兵資之。

真正讓劉璋投降的,是劉備的軍事壓力和簡雍深入虎穴勸降:「先主入益州,劉璋見雍,甚愛之。後先主圍成都,遣雍往說璋,璋遂與雍同輿而載,出城歸命。」

成都不戰而降,功勞不能劃歸馬超,那麼馬超在季漢集團真的就是寸功未立。他投降後只有一次帶兵出戰的記錄,那次還打輸了:「建安二十二年,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曹操遣曹洪拒之。二十三年,曹洪破吳蘭,斬其將任夔等。三月,張飛、馬超走漢中,陰平氐強端斬吳蘭,傳其首。」

寸功未立的馬超為何能遠超黃忠趙雲而成為季漢驃騎將軍、領涼州牧、斄鄉侯呢?這時候我們就要說劉備的不是了——漢朝的軍功制度被劉備破壞了,丞相封侯開府的制度,也沒有得到執行,諸葛亮受封丞相而不開府不封侯(封侯開府是劉禪繼位之後),趙雲有攻城野戰之功也不得封侯,馬超卻成了季漢軍方第一人,劉備是看人下菜碟了,他冊封馬超的時候,詔書中說得很明白:「以君信著北土,威武並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颺虓虎,兼董萬裡,求民之瘼。」

說來說去,劉備看中的還是馬超顯赫的家世,在這一點上,以仁義著稱的劉備遠不如求賢若渴的曹操:關羽斬顏良而受封漢壽亭侯,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漢壽亭侯也並沒有變為鄉侯、縣侯,而張遼張郃徐晃,在曹營都熬到了縣侯,難怪季漢人才凋零。

有功不賞,家世顯赫就能高官厚爵,劉備的季漢跟此前的「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其後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犯了一個毛病。

季漢五大將的武功盤點完了,現在要請讀者諸君發表高見了:不論馬超人品如何,他在季漢集團幾乎寸功未立,武功墊底,卻為什麼能成為軍銜爵位最高的一個?

相關焦點

  • 打不過龐德卻敢挑戰馬超,看了正史才知道:關羽還真有取勝的把握
    諸葛亮的一封表揚信平息了關羽的怒火,馬超也得以在蜀漢集團安然無恙,至於他的心情是舒暢還是鬱悶,讀者諸君是知道的:章武二年(222年),驃騎將軍、領涼州牧、斄鄉侯馬超病死,終年四十七歲。馬超和關羽誰武功更高,看正史和看演義小說的讀者有不同的答案,所以「關羽打不過西涼猛將龐德,為啥還敢入川挑戰馬超」這樣的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答案。
  • 論真正的正史三國武將排名,趙雲馬超根本就排不上號!
    比如說趙雲,《三國演義》是將趙雲描述得無比的厲害什麼「渾身是膽」什麼「常勝將軍」,可是正史中的趙雲真的有這麼厲害嗎?顯然是沒有的!為何?因為了解過正史的朋友都知道,趙雲在《三國志》中的記載相當的少,幾乎可以忽略了。對於其武力、帶兵打仗方面的記載那就更是隻言片語了。足見趙雲在正史中,根本就不是一個什麼特別厲害的將領。如果說他要是厲害,又怎麼會只有隻言片語呢?
  • 正史中的三國八位勇士,呂布趙雲馬超排不上號,關羽張飛排第幾?
    但是熟讀三國正史的人都知道,曹操當時兵力並不多,真正大殺四方的是曹純帶領的虎豹騎。曹純已經抓獲了劉備的兩個女兒和全部輜重,戰利品過多,遲緩了行軍速度,趙雲才有機會在曹營諸將的結合部突圍——真正被包圍的話,別說還抱著孩子帶著女子,就是趙雲單人獨騎,也跑不掉。
  • 三國中有3位梟雄,正史中武功高強無敵手,演義中咋就成了菜鳥?
    《三國演義》一部,多少英雄豪傑,在三國中演繹了太多的爾虞我詐,也上演過無數的梟雄霸主,但如果和正史相對照,想必我們會發現其中還有很多不同之處。例如在正史上就有這三個人物,都是武功高強雄霸一方,打得不敢抬頭的異族梟雄,卻在小說裡成了菜鳥。
  •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在《三國演義》中,有著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但是這種終歸是演義,今天我們從正史中看看三國武將的排名。第一位,關羽。很多人可能覺得是呂布,到那時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故事,並非正史,所以這個不算。在《三國志》中並沒有呂布斬將的記錄,只提到了「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除此之外就沒有太多的記載了。而卻提到了關羽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白馬之戰斬殺顏良,解白馬之圍,袁紹部將沒有一個能當的住關羽的。《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關羽張飛皆稱萬人敵,為世虎臣。
  • 水滸武功前五名的好漢和三國中的五虎將有諸多類似之處
    水滸上按武功排前五名依次是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天勇星大刀關勝、天雄星豹子頭林衝、天威星雙鞭呼延灼、天英星小李廣花榮,這五位與三國演義中蜀漢政權的五虎上將馬超、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的武功、性格特點也有諸多的相似處。
  • 正史看呂布,呂布是怎麼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
    正史看呂布,呂布是怎麼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三國一首二十四武將排名的打油詩被傳的是家喻戶曉,不管哪個版本的排名,都是呂布在第一,幾乎是沒人能超越的,那麼今天我們來正史看呂布,呂布他是怎麼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呢?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
  • 曹操說馬超不減呂布之勇,然而呂布和馬超在正史居然是這樣?
    這裡只三國不演義,根據參考王立群讀史記正史和演義呂布和馬超都差點要了曹操的命!曹操說馬超不減呂布之勇按照三國演義呂布形象畢竟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所向披靡,關羽張飛二人合力都不能壓制呂布所以按照演義武力值呂布更勝馬超一籌。
  • 勇冠三軍的顏良武功有多強?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就因為這個原因,無論是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還是在大家的茶餘飯後的談論中,都把顏良排在了一流武將之外。但如果從其他戰績上來看,顏良的真實武功是很高的,連《三國志》都評價到:「顏良、文丑,勇貫三軍。」,在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 三國擅長使槍的七大名將,馬超暫居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三國時期的悍將,擁有超高的武藝,擅長百鳥朝鳳槍法,有著四川槍王的雅稱,威名赫赫之輩。正史之中,張任擔任益州牧劉璋的屬下,官至益州從事。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在劉備進攻劉璋的戰爭中,張任率軍迎戰劉備,戰敗被殺。劉備聽聞張任忠勇,便勸降張任,張任厲聲答道:「老臣我終究是不會侍奉二主的。」於是被殺,劉備為之嘆息,令收其屍首,葬於金雁橋側,以表其忠。
  • 許褚暗中埋怨曹操:我能斬殺馬超,主公為何讓夏侯淵曹洪來添亂?
    這當然是《三國演義》的說法,三國正史的說法是許褚贏了馬超輸了:「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動,乃各罷。後數日會戰,大破超等,褚身斬首級,遷武衛中郎將。」 如果我們放下三國正史不提(正史中並無許馬單挑),只是以《三國演義》的描寫為依據,也能看出馬超和許褚的生死之戰其實已經決出了勝負:許褚贏了,馬超輸了。
  • 三國正史中的四大神射手,為何有魯肅而無黃忠?
    因為學習射箭,不光要有一身蠻力,能拉得動千斤巨弓;還要求射箭者本身有著敏銳的視覺和判斷力。正因如此,在三國正史中,也沒有多少名將能熟練地掌握這門技能,例如《三國演義》中射術高超的黃忠,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並無善射之說,他的高超射術只不過是小說的虛構。筆者根據相關歷史記載,對三國正史中的神射手進行了一個粗略的排名。
  • 盤點正史中劉備麾下的八大猛將:五虎將入列,但另有兩員冷門大將
    如今很多人將三國時期的小說當成了正史,而真正的歷史卻逐漸被人遺忘;現在這裡就來盤點下,在三國正史中,劉備麾下的八大猛將。TOP、8 霍峻這霍峻原本是劉表麾下將領,劉表病逝後,霍峻便率部曲歸降劉備,並被任為中郎將。後隨劉備入蜀,劉備從葭萌還襲劉璋,留霍峻守葭萌城。劉璋將扶禁、向存等率萬餘人由閬水上,攻圍霍峻,城中兵不過數百人,霍峻堅守一年,伺機將其擊破。
  • 馬超在三國名將中屬於什麼水平?
    在三國名將中,馬超是超一流的存在。首先,呂布不參與排名,呂布三國第一武將的地位無人撼動,呂布自己獨佔最頂峰。然後,馬超,顏良,趙雲,張飛是超一流。說到三國,提問者要說明是歷史還是三國演義,我對歷史不懂,今天只談演義。演義中三英戰呂布使關羽張飛名揚天下,更是奠定了呂布天下第一的一戰。
  • 馬超死亡之謎被揭開?原來太慘烈了,難怪正史不敢正面記載
    死法太慘烈了,難怪正史不敢正面記載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馬超從這句話,其實能夠看出馬超這個人野心勃勃,而且,就其能力而言,在三國時期,被稱為五虎上將之一,不過,值得一說的是,在未投誠劉備之前,馬超的聲名遠播,然而,歸順劉備之後卻默默無聞,甚至悄無聲息就死去,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正史中誰才是三國超一流戰
    老羅在三國演義中對正史進行了藝術加工,塑造了一個個叱吒風雲的英雄形象。在大家的印象中,三國的超一流戰將應該是呂布、典韋、馬超、趙雲等等。可正史中真的是這樣嗎?正史中的關羽關二哥,比三國演義中的更威風。蜀漢中的馬超、趙雲、黃忠、魏延等均沒有入列武廟七十二將。
  • 正史中的萬人敵是什麼樣子
    演義裡有句類似順口溜的詞是「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爾」,這是羅貫中對萬人敵的定義。正史裡,這個詞在出現在哪呢?答:《三國志張飛傳》中「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關羽、張飛在演義裡各有天神下凡的表現,不提了,都是濃墨重彩前十的人物。
  • 三國真正的槍王、劍聖和箭神,不是趙雲張繡黃忠,而是另有奇人!
    後來通過史料才發現:正史記載中的三國槍王、劍聖、箭神,趙雲張繡張飛黃忠還真難以入選。原因很簡單: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小說家言是當不得真的。咱們今天提出的六位三國槍王劍聖箭神候選人,其戰績均以正史為依據,至於在槍劍箭三方面誰是第一高手,就有請讀者諸君見仁見智了,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 正史中三國五位神箭手,黃忠根本排不上號,誰才是三國神箭之王?
    按照正史記載,要是評選三國五位神箭手,只表演過設固定靶的呂布,可能只能排在第四位,而小說中以神箭著稱的黃忠黃漢升,根本就排不上號——射中關羽腦門的另有其人。首先咱們來說一說要是以正史為標準,黃忠為什麼連前十都排不進去。
  • 蜀漢「五虎上將」中,誰武功最高?
    解州老龍關羽,涿郡玄豹張飛,常山巨蟒趙雲,長沙虎母黃忠,西涼駒子馬超都是三國最為勇猛的一流戰將,均忠於蜀漢劉備。演義中,關羽和黃忠、馬超和張飛都是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除此之外,其他五虎將都沒有單挑廝殺的記錄。那麼他們五人中誰的武功最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