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軍的顏良武功有多強?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2020-12-26 騰訊網

關羽白馬坡斬顏良,可謂是家喻戶曉。就因為這個原因,無論是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還是在大家的茶餘飯後的談論中,都把顏良排在了一流武將之外。但如果從其他戰績上來看,顏良的真實武功是很高的,連《三國志》都評價到:「顏良、文丑,勇貫三軍。」,在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第一人:關羽

這個是母庸質疑的,因為在三國志切切實實的記載關羽刺殺了顏良,我們先來看看史料。《三國志》卷三十六 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

這是什麼概念呢?關羽遠遠望見了顏良的旗幟和車蓋,便策馬馳入千軍萬馬之中刺殺顏良,割下顏良首級回到營中,而且袁紹軍中諸多的大將沒有一個能夠抵擋關羽的,這不正是「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嗎?

關羽能殺顏良其實也在意料之中,關羽是和何人?乃是和「文聖」孔子相比肩的「武聖」,在三國正史上,武力值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那麼除了關羽之外還有那些人能殺得了顏良呢?只剩三位了。

在三國二十四名將中,曹魏佔的數量是最多的,有10人入選七周年,包括了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徐晃、龐德、張繡、鄧艾。但是這十人中,能殺掉了顏良的卻不多啊,只有典韋能穩勝。

說到典韋想必大家不陌生吧?他是曹操早期的將領,在三國演義裡他的戰力甚至高於關羽,在正史上同樣很強,曾單手舉起十幾人才抬得動的牙門旗,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率十餘人擋叛軍,擊殺多人,絕對是一員猛將。

另外我們再來看看蜀軍陣營,誰能有把握穩殺顏良呢?趙雲恐怕不行,趙雲在正史上沒有那麼強大,取得的戰績也是極為有限的,馬超也不好說。但是張飛卻能有這樣的把握,張飛的戰績其實並不比關羽差。

公元208年劉備於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當陽橋厲聲大喝,曹操數十萬大軍都無人敢逼近,僅這一役便能看出張飛的實力。

最後一個便是呂布了,《三國志》:「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呂布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三國第一猛將,這個稱謂並不是浪得虛名的。雖然呂布並沒有太多斬將的戰績,但卻有一個戰績無人能敵,那就是「轅門射戟」。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記載:「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

在古代騎射是評定一個人武藝非常重要的一環,能做到「百步穿楊」的呂布,其戰力絕對是最頂尖的,斬殺顏良應該不虛。

總結起來,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顏良的其實只有4人而已,他們分別就是關羽、張飛、典韋、呂布。當然,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顏良的實力究竟有多強?五虎上將不是他對手,只有一人能打敗他
    三國時期是湧現出名將和謀士最多的時期,具史學家統計,在三國時期就名將這塊大約有400多位。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三國時期早期的一位名將——顏良。
  •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猛將雖多,但文武雙全的大將,只有8人
    三國名將雖多,但是最出眾的還是三國二十四名將。這24人是袁紹帳下的顏良、文丑,蜀漢陣營的五虎上將,以及魏延、姜維,曹魏陣營的張遼、張郃、許褚、典韋、龐德、鄧艾、夏侯惇、夏侯淵、張繡和徐晃,江東陣營的孫策、太史慈、甘寧和周泰,以及三國第一名將呂布。
  • 三國24名將,個個武功高強,這五人卻措手不及被殺
    三國演義中,大家十分喜歡其中的猛將,喜歡看他們叱吒風雲,決勝戰場,甚至給他們排了一個名次表,這就是著名的三國24名將。這些名將,基本囊括了我們所熟悉的猛將,他們個個武功高強,然而其中卻有五人因為措手不及被人給殺了,這種錯誤怎麼會犯在這些名將身上呢?
  • 三國24名將排名:三國演義二十四名將是誰?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三國被談論最多的就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了,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出現了很多的名將,可謂是星漢燦爛。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串聯三國前期到後期武將的打油詩,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
  • 袁紹說顏良文丑中,任何一人均能幹掉華雄。顏良文丑真有此本事嗎
    為了緩解眾人情緒,點出華雄並非不可戰勝,身為盟主的袁紹發話「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若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袁紹對自己的這倆手下可謂相當之自信。但這倆人都不在,說這麼多也沒用。正當局勢進一步僵化之際,馬弓手關羽請求出戰,於是有了【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溫酒斬華雄」,關二爺幾乎在十招之內便擊敗了這位虎狼之將。
  •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誰的官職最高?關羽的前將軍處於什麼位置?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有3人不屬於孫劉曹三家,他們是呂布、文丑和顏良。呂布先後投奔過丁原和董卓,董卓死後他就開始單幹了,也成了一方諸侯,他曾被朝廷封為平東將軍,屬於四平將軍之列。文丑和顏良是袁紹手下大將,雖然他們的主帥袁紹位居大將軍,但他手下將領職位都不高,文丑和顏良的官職應該在雜號將軍之列。二十四名將中有7人屬於蜀漢將領,分別是關羽、馬超、趙雲、魏延、黃忠、張飛和姜維。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關羽、馬超、張飛和黃忠四人為四方將軍,這四人中關羽的前將軍官職高。劉備稱帝後,又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所以這兩人的官職在關羽之上。
  • 三國十大武將排名,個個武功蓋世,黃忠竟只墊底,第一無可爭議
    第十,黃忠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作為五虎將之一,實力可見一斑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破益州劉璋。定軍山之戰中,黃忠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拜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加封后將軍,賜關內侯。武藝上,戰關羽100合不分勝負,但佔下風。第九,張遼
  • 巔峰時期的關羽秒殺顏良、文丑,為何麥城突圍殺不了潘璋、朱然?
    關羽是漢末三國名將,被稱為萬人敵,在巔峰時期,解白馬之圍,於萬馬軍中斬殺了勇冠三軍的河北名將顏良,後來,又秒殺了河北名將文丑,戰鬥力爆表,袁紹的河北四庭柱被他幹掉了兩個
  • 三國二十四名將,生前未能夠封侯的有幾人?其中一人曹操虧欠他
    三國,這個時期本身就是風雲變幻的,能人武將那是相當多的。這些人幫助自己的主公打天下,但是也存了要為自己贏得功成名就的機會,為了讓後人敬仰,所以才會這麼拼命,這麼有幹勁地做事。每個人的心中是要能夠得到一個封侯的稱號,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 三國正史中,「河北四庭柱」到底有多強?四人中究竟誰排第一?
    當然在正史記載中,是不存在「河北四庭柱」的說法的,不只是「河北四庭柱」,「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也是子虛烏有的,「河北四庭柱」是著名評書家張國良先生在《平話三國》中創造的概念。雖然「河北四庭柱」這個說法並不存在,但是袁紹手下的確有四員驍勇善戰的大將,而袁紹正是憑藉這四員大將平定的北方四州。
  • 顏良與文丑決一死戰,究竟孰強孰弱?
    歷史上的顏良文丑,未能進三國二十四名將榜,是排名比較靠後的武將。但在演義裡,兩人在羅貫中的生花妙筆和毛宗崗父子的錦上貼花之下,一躍而成為超一流武將,其武力之雄,甚至可以媲美關張趙雲典韋許褚之流,實在是令人刮目相看了。
  • 關羽身高九尺,換算成現代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高?
    比如說,春秋時期的孔子就是「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也就是說,孔子的身高達到了兩米三左右的高度。這讓周圍的人都感到無比驚訝,稱他為「長人」。除了孔子和武松,最最最典型的人物其實就是三國的武聖關羽了。關羽在一生之中立下無數功勳,最讓人稱道的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襄樊之初期,水淹于禁七軍威震了整個華夏,只不過那是他在兵法上取得的勝利,而並不是武功上的勝利。比這更讓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關羽在實戰對敵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強武力。
  • 三國百大名將排行榜之第21名到第40名
    就說孫策吧,外號「小霸王」,武功了得。最主要的是他拿下了江東數州的地盤,是東吳立國之人,這才有了孫權穩坐多年的吳王寶座。排在21名其實有點兒委屈了,也是陰錯陽差,誰讓他英年早逝、壽命不長來著。
  • 三國演義中,如果一對一單挑,有哪幾個名將的實力可以戰平關羽?
    在三國裡,孫權是一個很有雄心的梟雄,即便曹操見到他,也都誇讚孫權「生而為孫仲謀」,但關羽十分看不起孫仲謀,襄樊之戰時,孫權派人向關羽求婚,求關羽給自己的兒子,卻被關羽一語道破,「虎女焉能嫁犬子」,把孫權罵了一頓。除了關羽之外,三個國家的人都不敢小看孫權、黃忠和顏良。但是關羽之所以敢如此狂妄,與他的武藝和戰績有很大關係。
  • 三國時勇冠三軍的兩位名將,但在三國演義中,卻成了趙雲的刀下鬼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趙雲曾經舉槍刺殺了兩員名將,他們一位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一位就是東吳名將朱然。高覽和朱然都是三國時期勇冠三軍的名將,他們竟然輕鬆被趙雲擊殺,這著實令人驚訝。不過,小說畢竟是小說,那麼,這兩位在小說中被趙雲擊殺的名將,其真實實力如何呢?正史中,高覽和朱然的結局如何?
  • 《三國志》中只有4位猛將被稱為勇冠三軍,他們是誰,結局如何?
    《三國志》就不同於演義了,由於它是正史,因此很難有武將的巔峰對決描寫,往往只是用「驍勇」或者「善騎射」等言簡意賅的文話來一筆帶過。不過在正史的記載裡卻有4大猛男被稱為「勇冠三軍」,其中還不包括呂布。據《三國志》裡的《荀彧傳》與《劉曄傳》所述,顏、文、關、張4人均被形容為「勇冠三軍」。
  • 單挑從未落敗,或者負傷的一流猛將,三國僅此三人
    三國是人才大爆發的時代,名將之多,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三國名將共有24位,有詩為證,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勇沒辦法命太難過,但是,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
  • 三國鼎立梟雄崛起,自古山西多名將,盤點三國五大著名山西籍將領
    三國鼎立梟雄崛起,自古山西多名將,盤點三國五大著名山西籍將領提到山西這個地方,自古便是英雄雲集,人才輩出。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山西湧現的名將有廉頗、衛青、霍去病、尉遲恭、薛仁貴、狄青、楊博等等,三國時期,不少當世名將也都是山西人,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整個三國期間,最著名的山西籍名將應當屬於以下五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按照正史記載,三國第一猛將是誰?
    不過在歷史記載中,呂布並沒有太多斬將的記錄。唯一的兩次記載殺得都是籍籍無名的小人物,比如說河內小將方悅,還有上黨一名普通的部將穆順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呂布之所以流傳為三國第一猛將是因為他有過一次很厲害的記錄,那就是「轅門射戟」,這個事跡是在《三國志》裡有記載的。
  • 三國除五虎將外,武力最高的五人是誰
    三國武將可謂是討論三國最熱門的話題,耳熟能詳的為民間所傳有二十四名將: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鏽與文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