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路是南昌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也是南昌比較有名的美食街。一直保留著最淳樸的生活方式,和最好吃的美食。
這兒曾經是老南昌最熱鬧的地方,在這裡長大的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丁公路上有這麼一家小店,開了一二十年生意依舊火熱,那必定是有他的過人之處,「獨門秘籍」~
上海羅春生煎大王,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早上9點半,雖然已經過了上班的高峰時刻,來店裡買生煎包的人也依舊不少。
「老闆,來10塊錢的打包。」
「煎包要等波?沒有事我不趕時間。」
店面不大,老闆卻一直輾轉不停的忙碌著,一波波的食客來了去,去了來,一上午的時間仿佛過得很快。
▼▼▼
上海羅春生煎大王從2000年左右開始營業。這樣看似一個旮旯犄角的小門店,卻藏著南昌絕好吃的美味。
老闆名叫康文俊,上海人。9幾年的時候和妻子萬佳來到妻子的老家南昌居住,在丁公路上開著這麼一家小生煎店,在南昌一待,就是近18個年頭。
做生煎是門手藝活,從老闆熟練的擀皮、包餡的手法中可以看出。
老闆每天4點多鐘,趕著太陽升起之前便開始發麵,直接揉面而成,只為讓食客在天亮時能吃上口美味的煎包。
早在30年前,羅春在上海其實就已經有門店了。老闆將祖傳的手藝帶來了南昌,這才有了南昌的羅春生煎。
「跟上海口味略微有些不同。」
上海人愛甜,為了將貼近南昌人的口味,老闆隨後將餡料中的甜味減少,沒想到,味道變得更好了。
「我們店在丁公路開了快20年的店了,一直就在這兒沒搬過。」老闆回憶道。
每天來此光臨的,除了住在丁公路、廣場東路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還有遠在瑤湖、紅谷灘的食客。
「他們說就愛吃我家的生煎,大老遠十多公裡也開車過來吃。」
每天早上6點半準時出攤,開到早上11點就暫時收攤,下午16點半繼續營業到19點,一天只營業7個小時,要吃的可必須趕早了。
一個只有3張桌子的小店,每天能賣出5000來個生煎,生意好的時候,來店裡是吃不到現成的煎包的,總要等上那麼三兩輪才能輪上。
「我們家的煎包是好吃!」老闆說道。不同於其他生煎的油膩,他們家的煎包內餡採用的是瘦肉加高湯,熟好了的生煎湯汁呈透明的,入口絲毫不覺油膩。
吃生煎的正確食法,先將包子皮咬開個小口,吸裡面的濃厚湯汁,再一口吃掉。
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湯汁滿的要溢出來,燙嘴的湯汁和雪白的肉餡綿軟,配上生煎皮的香脆可真是吃不夠的。
「他們家剛開的時候我就來吃,還是2000年的時候,那時候我16歲,他家生煎1塊錢2個,我一次性吃了40個,真的好恰!」一位忠實食客說道。
「現在我家早就搬走啦,不過每天早上都提早一刻鐘順路過來買,從來都不覺得說吃厭了,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生煎包。」
康老闆記得,有一個外地的顧客,說久聞羅春生煎的名聲,來店裡一買就是300個生煎,可讓其他排隊的食客一頓好等。
店內生煎1元1個,食量大的顧客吃上個7、8個也就飽了。早上吃上實惠好吃的生煎,勢必能開啟愉快的一天。
南昌、上海,是康老闆緣分最深的兩個地方。
父母是知青,70年代奔赴南昌,所以老闆是個南昌長大的上海人了。
生煎,是上海的地道傳統小吃。要說「吃生煎就去上海」這種話一點也不為過。但康老闆笑道,前兩年有個婦女來店裡買了幾十個生煎,竟給遠在上海求學的女兒寄過去。
包好的生煎,都被一一擺放進一口偌大的平底鍋,加入蔥、芝麻,蓋上鍋蓋,十分鐘的功夫,鍋蓋上蒸騰的熱氣便沿縫而出。
羅春生煎的牛皮袋十分不同,是專門從上海寄來的。牛皮袋裡部沒有塑料膜,環保安全。「大多數人都是打包帶走的嘛,這種的乾淨而且不滲油。」 如此才能讓大家吃著放心。
這小小的店鋪,凝聚著一家人全部的心血。
每天一鍋一鍋的生煎包賣著,時間就在這成千上萬個生煎包中,蒸騰而去!
-上海羅春生煎大王-
地址
丁公路(旺中旺旁)
營業時間
6:30—11:00 16:30—19:00全天
每一家老店的背後,都有一個自己的故事。不論是人還是食物,總有那麼一個點,能觸動你的內心。如果你也有最愛的味道,請評論留言告訴我們,下一次,希望我能有機會把它寫給你看....
-End-
出品:南昌圈圈網
主編:阿柒
文/圖:你如空氣
往期推薦(圖片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