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金融小白想要學習投資該如何入門呢?這篇文章從書籍到課程都有推薦,可以循序漸進地擴展你的眼界和思路,讓你在實踐中逐步提升自己,學會理財和投資。原文標題How to earn your Macroeconomics and Finance white belt (as a software developer)。
我一直對經濟學感興趣。然而,直到幾年前,我從未真正學習過經濟學的相關知識。自從我決定改變這種狀況以來,我通過閱讀各種圖書、學習在線課程、閱讀報紙、博客文章和在線論壇,以及實踐操作學會了理財。這篇文章對我推薦的學習經濟和金融的路線圖進行了總結和優先排序。深入了解宏觀經濟學對於學習金融是沒有必要的,如果你只是想進行理財活動,就更不用說了。然而,我強烈建議你花些時間去了解經濟運行的基本原理。
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Andrew Lo說,物理學有三條定律可以解釋99%的現象,而金融學有99條定律只能解釋3%的現象。我們不僅沒有完全理解經濟是如何運行的,而且甚至對於經濟應該如何運行也存在著無休止的爭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即使他們沒有告訴你,你也應該注意到。在學習經濟學時,你應該記住這一點。
經濟是如何運作的?
世界上最大的對衝基金創始人Ray Dalio製作了一段30分鐘的視頻,名為《經濟是如何運作的》。在這個視頻中,他分享了自己理解經濟運行方式的模板。這段視頻教的內容很簡單,但卻很重要。但你不能只是一覽而過,你要花點時間研究。
Investopedia
Dalio的視頻串起來了許多概念,如交易、市場、央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債務、抵押品、信貸、利率、通脹、通縮、生產率、經濟周期、去槓桿化、衰退和蕭條。如果你不知道這些詞的意思,或者你有疑問,那就趕緊自己動手查清楚。在大多數情況下,Investopedia網站上的定義比Wikipedia的更簡單,更容易理解。一般來說,在每篇文章的末尾,你還可以查看有用的示例和相關的概念。
新聞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個採訪,被採訪者是一位老牧師,他畢生致力於將拉丁語發揚光大。面試官問他:「你為什麼拉丁文說的那麼好?」牧師反問說:「如果你坐下來學拉丁語的時間和我一樣長。你也會和我說的一樣好的。」所以總的來說,掌握一件事情需要時間,但任何人都能做到。要想更多地了解經濟學和金融學,我最大的建議是訂閱《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每天閱讀《金融時報》(特別是市場版和觀點版),閱讀《經濟學人》周刊(尤其是財經版塊)。這就像健身,也許短期你覺得收穫不大,但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巨大的變化。學習和閱讀世界上不同國家的金融和經濟形勢在一開始可能很難,而且你要知道地緣政治與經濟密切相關。所以我推薦下面三個視頻給你——Caspian Report,VisualPolitik以及Geography Now。Geography Now幾乎全是關於地理知識本身的,但是如果你對新聞裡世界某一個地方不怎麼了解的時候,它就能派上用場了。Caspian Report應該是三者裡面最深刻的一個,試圖闡釋世界上所發生事情的深層結構性原因。而VisualPolitik就不如Caspian Report那麼鞭辟入裡了,但也很有用。
我的建議是,你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觀看CNBC這樣的電視頻道或任何只關注日常新聞的報紙。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世界,網上充斥著標題黨文章和後真相政治。深入、緩慢、堅持己見的分析很少很少。我更喜歡閱讀任何能讓我思考的東西,即使它的作者與我的想法或價值觀背道而馳。
宏觀經濟課程和書籍(看你自己願意與否)
為了更好地學習Ray Dalio的視頻中提到的概念,你應該學習Khan學院(Khan’s Academy)的宏觀經濟學課程。
我不太喜歡教科書,因為我覺得它們太簡練了,但如果你想在這門學科上有所進步,你還是需要花時間讀一本的。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或克魯格曼的《宏觀經濟學》是最基本的,布蘭查德的《宏觀經濟學》也很不錯。我提供了很多選擇,因為你可能會在你的圖書館找到這三本書中的一本。記住,在學習金融時,並不需要學習其中任何一本教科書。
學習基本的金融知識來管理自己的財富
我建議你做的第一件事是跟著諾貝爾獎得主Robert Shiller學習他的金融市場課程,課程包括股票、債券、股息、市場、經紀人、交易所、泡沫和基本的金融市場歷史。他會以簡明扼要的方式把事情解釋清楚。通過這門課程,你將對金融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下一步就應該是獲得一些實際經驗了。最好的辦法是開立一個股票帳戶,用自己的錢進行投資。開戶時,費用和安全性應該是主要考慮的因素。此外,你還應該考慮自己的國籍和居住地。
開戶後,你應該確定好自己想投資什麼。我推薦的第一本書是《投資者的心靈修煉( A Wealth of Common Sense)》。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解釋了如何創建一個簡單的框架來確定如何進行長期投資。還有一本與這本有點相似,但更枯燥、更深奧的書——《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這本書對所謂的技術分析進行了極好的批判,它總結了各種表明人類不是理性的投資者的調查。這是一本好書,它表明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最好的做法是將資金投入被動低價的投資工具,而不是支付給一位收費高昂、甚至無法帶來市場回報的基金經理。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問題在於它過于堅持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EMH最重要的擁護者之一Eugene Fama表示:「不管任何時候,在有效市場中,一種證券的實際價格都將是對其內在價值的良好反映。」這意味著,總的來說市場上沒有無效投資或者說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回報真的很難。這對散戶和個人投資者來說尤其正確。然而,正如你將在本文的後面看到的,我會推薦對該理論持批評態度的書籍。
解釋更複雜的投資策略的兩本好書是《全球資產配置》(Global Asset Allocation)和《全球價值》(Global Value)。《全球資產配置》顯示出,將除了債券和股票以外的投資組合多元化是多麼有用。而《全球價值》則顯示,以市盈率等基本面因素衡量,投資成本較低的國家從長遠來看可以獲得巨大回報。
有了Shiller的課程,這四本書,再加上你的資本市場帳戶,你應該完全能夠以一種明智的方式進行投資了。
金融理論和衍生品
剛開始,學習期貨、掉期、期權或衍生品可能會讓你應接不暇到抓狂。在投身於更複雜的技術領域之前,我建議你讀一讀對衝基金的成功史和失敗史,了解它們是怎麼成功和失敗的。在此我推薦Mallaby的《富可敵國:對衝基金與新精英的崛起》(More Money Than God: Hedge Funds and the Making of a New Elite)一書,書中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儘管Weymar向他的老師尋求幫助以提高自己的數學和計算機技能,但卻對他們所謂的有效市場理論不怎麼傷心。「我認為隨機漫步理論是胡說八道,」他後來說,「認為一個人無法憑藉相對於市場其他人的競爭優勢賺到大錢,這種想法很奇怪。」
正如你所看到的,這本書的理念與《漫步華爾街》相反。主要參與者的成功源於發現了市場的無效率,他們不相信有效市場假說。多虧了一家名為Quantopian的對衝基金,它能夠提供數據和開發平臺,讓你可以編寫自己的投資算法,並對它們進行反向測試以發現這類小型市場的低效之處。如果你知道如何用Python編寫代碼,如果你對概率和統計有一定的了解,那它們那裡有海量講座資源可供你選擇。它們將向你介紹期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回歸、配對交易以及多空策略。
聽完這些講座之後,是時候繼續學習了。期權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它們被槓桿化了,它們對波動性變化的反應是非線性的,時間在它們的定價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們的回報函數可以是凸的,也可以是凹的(如果你不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別擔心)。你可能賭對了,但仍然賠了錢,反之亦然。衍生品都是反直覺的妖魔鬼怪。你的策略只要保證可以在99%的情況下都是賠錢的,但在1%的情況下能賺到足夠的錢來挽回所有的損失(甚至更多)就行了。我曾經用兩本書來理解期權這玩意兒——第一本書是John Hull的《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這本書是一本教科書,解釋了涉及衍生品交易的所有活動。這本書的好處在於每一章後面都有很多練習,這樣你就可以反覆檢查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學習到的內容。由於我很難掌握Hull書中的所有內容,所以我決定讀再讀一本書——《期權波動率與定價:高級交易策略與技巧》(Option Volatility & Pricing: Advanced Trading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作者是Natenberg。這本書的語氣讓人感覺像是出自一位醫生之手。它更容易理解,因為Hull的書似乎有點超前,我認為最好先讀Natenberg的書,然後再讀Hull的書。
在學習了這些理論之後,你應該在繼續之前進行實踐操作,參與一下真實的期權和期貨交易。然後就是時候從技術層面轉向學習更多關於金融理論及其批評者的知識了。Mandelbrot的《市場的(錯誤)行為:風險、破產與收益的分形觀點》(The Misbehavior of Markets: A Fractal View of Financial Turbulence)一書總結了現代金融理論的歷史,表明現代金融理論沒有考慮到比理論預測的更頻繁發生的市場波動。Mandelbrot在書的最後提出了金融市場建模的其他方法。我發現他的批評比提議更有趣。
Taleb的《反脆弱》(Antifragile)一書總結了自己在《隨機漫步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和《黑天鵝》(The Black Swan)中所寫的許多觀點。與Mandelbrot所寫的類似,Taleb提出,不可預測的事件比大多數模型考慮到的要頻繁得多,影響也大得多。因此,我們應該從混亂中獲益,而不是試圖避免混亂。
在了解了你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期權交易的風險之後,是時候學習如何真正地面對波動率交易了。比如Bennett的《Trading Volatility》,Euan Sinclair的《波動率交易》(Volatility Trading),Emanuel Derman的《Volatility Smile》以及Nassim Taleb的《Dynamic Hedging》。我只學習了前兩本,因為後兩本實在有點複雜,我只能大概地瀏覽了一下。
其他技能
在某種程度上,你還需要學習一些關於財務會計的知識。Aswath Damodaran有一門關於公司估值的課程,相當棒,我建議你靜下心來學習學習。
現代貨幣體系離不開金融市場,這在上次金融危機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從實踐的角度來理解銀行和貨幣體系是如何運作的也很,Mehrling的課程( Mehrling’s course)對此有著極為精要的介紹。
最後,概率和統計是我們評估風險工作的絕佳工具。如果要我推薦的話,《統計思維:程式設計師數學之概率統計 》(Thinks Stats)和《貝葉斯方法:概率編程與貝葉斯推斷》(Probabilistic Programming & Bayesian Methods for Hackers)是關於快速學習概率論和統計學的兩本最好最實用的書籍,同時,我還建議你學習一下杜克大學的Statistics with R的專項課程。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