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好未來旗下在線教育品牌學而思網校獨家冠名的《同一堂課》第二季第四期節目播出。著名歌唱家蔡國慶走進江蘇揚州市汶河小學,給全國觀眾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
作為一檔原創文化類綜藝節目,《同一堂課》每期都會邀請一位明星或文化名人深入全國各地的小學校園,擔任為期三天的語文老師,為孩子們講解經典課文。繼孫楊談「愛國」、惠英紅說「敬業」、阿來講「博物」之後,節目第四期由蔡國慶擔任語文老師,解讀文學名篇《再別康橋》。「好的老師應該是藝術家」,面對學生們旺盛的求知慾,蔡國慶從創作到表演,賦予語文課以藝術性,力圖還原詩歌精髓。作家張大春和來自學而思網校的「XES天團」老師張逸、邱東山、張馳一起,在「第二現場」將重要知識點悉數
攬盡,層層解開徐志摩的寫作奧秘。家長看完直言,「孩子能直觀地感受到,什麼叫詩歌之美、品位文化之美。」
瘦西湖邊學詩歌,「三美一體」渾然天成
在中宣部出版的《全民經典朗讀範本》中,蔡國慶就曾應邀為孩子們朗誦經典作品。他錄製的正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徐志摩作品對美和自由的追求在每一個時代都能激發廣泛的共鳴。」帶著對《再別康橋》的深厚感情,蔡國慶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鮮活的表情來調動孩子們的情緒,將課堂變成表演的舞臺。「在教室裡講夕陽下的金柳,表演得再有感情,也不如他們在瘦西湖邊看一看。」蔡國慶帶領孩子們在瘦西湖上尋找每一處對應詩歌的美景,並和著《漁舟唱晚》的箏樂,排演「配樂詩朗誦」。在他的組織下,每個孩子都成了詩歌的參與者、表演者和創作者。孩子們在作畫、唱歌、演講、朗誦的過程中,領略集繪畫美、建築美、音樂美「三美一體」的詩歌之美。
「第二現場」溯源詩歌流派,XES老師拆解寫作奧秘
在節目的「第二現場」,三位「XES老師」與張大春再次展開「車輪追問戰」,將「詩歌之美」提升到全新高度。
張逸老師畢業於哈佛大學,現在是學而思網校的主講老師。節目中,他追溯詩歌流派,從創作背景和詩歌流派出發,帶領小學員認識與徐志摩同屬新月派的另一位名家聞一多。
曾在第一期節目中與張大春探討陸遊詩歌中對仗手法的邱東山老師,這次緊扣貫穿全詩的「雲彩」意象,從幾個「是」的用法入手,和張大春探討徐志摩的文學創作手法與審美造詣。
來自學而思網校的張弛老師則將美的坐標置於中外文學作品,與張大春一起,共同為孩子們講解中國詩歌獨有的特色,解讀中國詩詞基因,感受立於世界的語文之美。
激發學習興趣,拓展思考格局,《同一堂課》通過別出心裁的大語文課堂,讓孩子們產生文化認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同一堂課》還將再迎來7位明星老師,陪伴孩子們度過整個秋冬學季。
未來,學而思網校將會藉助科技的力量把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帶到孩子身邊,實現「教室內外,同一堂課;城市鄉村,同一堂課;海內海外,同一堂課;名人名師,同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