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坑了3個超級帝國的「帝國墳場」阿富汗,到底有什麼魔力?

2020-12-23 陳先生看影視

在今年的年初,美國向塔利班認慫了,雙方的代表在阿富汗的首都談判停戰事宜,尷尬的是阿富汗政府的代表被甩在一旁,毫無發言權。

這代表著美國結束了這場長達18年之久的戰爭,在雙方達成停戰協定後,美國將在未來14個月內從阿富汗撤離1.3萬人,只保留8000餘人,而且美國還被迫承認塔利班的合法性。

可以說美國步入了英國和蘇聯的後塵,在阿富汗折戟沉沙。

200年讓三個帝國折戟沉沙

讓阿富汗得到「帝國墳場」這個稱號的是英國人。

從1839年到1919年這80年的時間當中,英國曾三度揮師中亞,企圖徵服阿富汗。

1839年的第一次英阿戰爭,英國從印度出兵,企圖殖民阿富汗。在戰爭的初期英軍勢如破竹,驅逐了當時的阿富汗政府,但是阿富汗人民奮起反抗,藉助山地不斷的伏擊英軍,在1941末成功的打敗了英國,英國只有一名軍醫重傷跑回印度,其餘的全軍覆沒。

30年後的1878年英軍重整旗鼓,再次出兵阿富汗,然後還是老套路,阿富汗政府投降,阿富汗人民起義,將英國驅逐出阿富汗,但是阿富汗的外交受到英國的控制。

一戰結束後,打敗德國的英國佬再次信心大增,還是想殖民阿富汗,1919年又出兵了,這次阿富汗政府頑強抵抗,藉助地形迂迴攻擊,英軍傷亡巨大,被迫撤軍,迫不得已承認了阿富汗獨立。

三次阿富汗戰爭可以說是打得英軍頭破血流,狼狽不堪。

在一個世紀後,蘇聯也想品嘗一下「帝國墳場」的滋味。

在20世紀的70年代末,蘇聯想將自己的實力範圍延伸到印度洋,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頭攔路虎就是阿富汗。

在1979年的出兵前夕,蘇聯特種部隊實施斬首戰術,輕鬆的解決了當時的阿富汗總統,然後大軍壓境,輕鬆的解決了群龍無首的阿富汗軍隊,建立了親蘇政權,離飲馬印度洋的夢想只有一步之遙。

但是這一步卻是天塹,阿富汗人民奮起反抗,不斷的襲擊蘇軍的運輸線,用遊擊戰消耗蘇軍。在美國等一些國家的大力援助下,阿富汗遊擊隊讓蘇聯打了10年,投入了150萬人,消耗了450億盧布的軍費,陣亡了5萬餘人後,不得灰溜溜的撤軍。

這場戰爭為以後蘇聯的解體打下了基礎,還誕生了著名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坐實了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名聲。

而美國可能覺得前兩個太菜,自己也想試試「帝國墳場」的虛實。

在2001年賓拉登製造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讓美國損失慘重,帶走了將近3000條人命,讓美國群情激憤。

在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拒絕交出賓拉登後,美國和其盟友悍然的發動了阿富汗戰爭。

戰爭的初期也和美國預想的一樣,勢如破竹就推翻了塔利班政權,扶持了親美政府,但沒想到的是塔利班化整為零,再次用起來遊擊戰這一神器,讓美國進退不得。

在這場耗時18年的戰爭中,美國消耗掉了多達一萬億美元的軍費,陣亡了2300多人,2萬多人受傷,可還是看不到這場戰爭的盡頭。

高額的軍費使得美國這個地主家也沒有了餘糧,川普只能籤訂停戰協議,變相的承認美國的失敗。

「帝國墳場」名副其實。

那「帝國墳場」有什麼魔力吸引著三大帝國前赴後繼

如果說是因為資源的話,阿富汗確實擁有非常豐富的資源,探明天然氣儲量約為1500億立方米,煤炭儲量約為1億噸,鹽類儲量約為3億噸,青金石儲量約為1300噸,鐵礦石儲量約為17億噸,銅礦石儲量約為5億噸,是世界頂尖的資源國家。

但是二戰前的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不需要,再一個當時也沒探測出這麼多的資源;蘇聯更是資源強國,為了這點資源大動幹戈也划不來;美國也一樣不屑於這點資源,反恐佔了一半的可能性,那還一半呢?

吸引他們的其實是阿富汗的地理位置。

阿富汗地處亞洲大陸的中心節點,向東就是東亞,向北就是俄國的腹部地區和中亞,向南是南亞,並可以對印度洋產生影響,向西就是內鬥不休的中東地區和阿拉伯海。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控制了阿富汗就相當於控制力大半個亞洲,對於一個想要稱霸世界的帝國來說,阿富汗就是一個香餑餑。

不過,好東西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一個不留神會崩了牙。

阿富汗多山導致資源生存資源稀少,長期與大自然作鬥爭的阿富汗人民養成了艱苦奮鬥,頑強不息的精神,面對侵略者,他們從不妥協,無論是之前的英國和蘇聯還是現在的美國,都只能完成紙面上的佔領,從來無法深入基層。

200年的慘烈戰爭,讓阿富汗人民沒有喘過一口氣,雖然打敗了3個超級大國的侵略,但是也造成了200年的生靈塗炭,使得阿富汗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苦難和血淚。

「帝國墳場」聽起來十分的威風,可是誰又知道他的辛酸與痛苦。

相關焦點

  • 「帝國墳場」200年坑了3個...
    長達18年多的阿富汗戰爭終於畫上了儀式感滿滿的句號,美國保全了最後的體面。根據協議,美國將在135天內將駐阿美軍的規模從1.3萬人減少到8600人,剩餘的美軍和北約聯軍士兵將在14個月內撤離阿富汗,並且答應釋放被俘人員。
  • 阿富汗:帝國墳場是怎樣煉成的?
    前一陣兒阿富汗有一個新聞說美國跟塔利班籤了和平協議之後,美國就從阿富汗撤軍了,十四個月之內把美國和北約的軍隊都撤走。現在第一批士兵已經開始撤了。這次阿富汗戰爭可以說是美國歷史上耗時最長的戰爭,從二零零一年打到現在,那麼這二十年時間裡,美國在阿富汗花的軍費是多少呢?
  • 為什麼阿富汗被稱作帝國墳場?
    ,成就了其帝國墳場的神話。而英國在經歷這次阿富汗戰爭後,屬於它的殖民地都紛紛獨立,從此日不落帝國終結了它作為地球老大的地位。 第二個入侵阿富汗的國家,也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經的地球老二——蘇聯。
  • 阿富汗為什麼被稱為帝國墳場?這只是最近兩百年的歷史
    所謂帝國墳場,也就是最近200多年的事情。以前的阿富汗,就是一副弱雞躺死的樣子。這裡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而且大小部族林立,所以誰來了都能打、誰打了都能當一回土皇帝。大約在3000到4000年前,雅利安人從中亞進入南亞次大陸的過程中,就徵服了今天的阿富汗地區,接著還徵服了印度。
  • 長年處於戰亂中的阿富汗,為何被稱為帝國墳場?原因讓人汗顏
    提到阿富汗這個國家,很多人想到的是阿富汗戰爭,阿富汗戰爭是美國打擊恐怖分子而引起的戰爭,但是其實阿富汗還有一個稱號,那就是帝國墳場,這個稱號不是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就有的,而是早在很久以前就有這個稱號了,「帝國墳場」顧名思義就是長年處於戰爭中,然後還能屹立不倒,阿富汗之所以被稱為「帝國墳場」,原因有很多
  • 帝國墳場阿富汗,原來是這兩點令美、蘇、英三大國「灰頭土臉」
    國際社會上經常爆發戰爭的幾個國家,必定會有阿富汗的名字,這是為什麼嗎?想要吃到嘴裡的美食,但是這些大國在爭奪阿富汗的時候,還很少取得戰爭的勝利,阿富汗因此還獲得一個「帝國墳場」的稱號,這一切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大多人的眼裡。阿富汗是一個十分落後的小國家。這個小國的人口僅有3000多萬,五分之三的國土都處於「交通不便」的狀態中。GDP總量還不到200億美元。那麼看似不堪一擊的阿富汗。到底是如何翻盤的呢?
  • 世界上除了阿富汗之外,還有哪些「帝國墳場」?(上)
    文|三將軍提到阿富汗,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會想到"帝國墳場"這樣一個名稱。作為深居中亞內陸的部落國家,阿富汗曾屢次挫敗英國與俄國人的吞併圖謀,即使是世界公認的軍事強國美利堅,亦對活躍於阿富汗的反政府武裝塔利班無可奈何,只得匆匆撤軍。阿富汗"帝國墳場"的稱呼,可以說是貨真價實。
  • 中國的鄰國——「帝國墳場」阿富汗究竟屬於中亞、南亞還是西亞?
    阿富汗,全稱阿富汗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但政體為總統共和制。阿富汗號稱「帝國墳場」,大英帝國、蘇聯、美國在近現代史上都曾經入侵阿富汗,但均拿阿富汗無可奈何,蘇聯甚至為此送了命——從阿富汗撤軍不久便解體了。
  • 有「帝國墳場」之稱的阿富汗,厲害在哪
    世界上有很多軍事力量非常強大的國家,比如說我國,日本,美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這些國家如今都已經站在了世界大國的位置上,已經不再是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小覷得了的了。即便美國是世界超級大國,美國也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讓一個國家誠服於他們。
  • 「帝國墳場」這次埋葬的會是誰?
    也正是如此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阿富汗自古以來,也就成為了帝國競相爭奪控制的對象,對於有野心的帝國而言,控制了阿富汗,就打通了通向世界的通道。但近日,隨著美國宣布從阿富汗撤兵,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名頭卻再次被打響。那麼,歷史上都有哪些帝國在此被埋葬呢?一.千年前的糾葛:唐朝
  • 70年代的蘇聯,國力有多強盛?難怪敢去入侵帝國墳場阿富汗!
    放眼四合,蘇聯人確實有驕傲的資本,無論是從經濟還是軍事上而言,蘇聯進入了它的巔峰期。70年代的蘇聯有多強大?下面一組數據說得明明白白!整個70年代,蘇聯工業年增長率超過5%,連過去屢遭詬病的農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 「帝國墳場」是怎樣煉成的:從兩個世紀前說起
    說起「帝國墳場」這起綽號,很多人會很自然的想到阿富汗。阿富汗也確實配得上這樣的稱號,我們來看看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是怎樣煉成的。 要想了解帝國墳場,那就必須要只知道帝國墳場處於什麼樣的地理位置。先從整體上看一下阿富汗所處的位置。
  • 阿富汗不愧「帝國墳場」之稱,歷史上曾有五個帝國在此折戟沉沙
    歷史上的帝國,不論是為了掌控世界格局,還是近代為了石油資源,阿富汗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也使得它屢遭帝國入侵,歷史上的波斯、突厥、唐朝等都曾統治過這裡,而同樣有大量帝國曾在這裡折戟沉沙,從而使得其獲得了「帝國的墳墓」這一稱號。
  • 「帝國墳場」究竟有何優勢,英美蘇3國輪番上場,只為一個理由
    雖然阿富汗的經濟並不發達,但是卻一直遭受世界強國的侵略,英蘇美三國相繼對其出兵,還因此獲得了「帝國墳場」的稱號,那麼這「帝國墳場」究竟有何優勢,竟然惹得世界3大強國輪番上場?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殖民勢力幾乎遍布全世界,一路擴張,控制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
  • 帝國墳場魔咒再現,美軍加速撤離,專家:美國重複英國和蘇聯命運
    據路透社消息,在過去兩個月時間裡,美國海外軍團風雨飄搖,僅在阿富汗戰場,美軍就遭受了4500起襲擊事件,比去年同時期激增了百分之七十,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不想再苦苦支撐,美軍正在加速逃離阿富汗,川普其實已經事實上承認了美軍在阿富汗戰場的失敗,甚至有專家認為,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咒語要再次顯現,美國會重複英國和前蘇聯的命運。
  • 赤色帝國的隕滅:不可一世的蘇聯,是如何在阿富汗陷入泥沼的?
    無盡的動蕩 崎嶇兇險的地形和複雜的社會構成讓阿富汗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也就不難明白為什么正值鼎盛時期的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赤色帝國蘇聯會在這裡折戟沉沙,而且這次蘇阿戰爭的潰退也讓蘇聯從次走上了自己的毀滅之路,蘇聯在這裡的潰敗可以說完全複製了之前所有在帝國墳場裡消亡的其它外來者的宿命。
  • 帝國墳場,地球上最難入侵的國家,阿富汗真有這麼厲害?
    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每天更新精彩內容,每天分享最新文章,了解世界,從這裡開始,喜歡文章請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有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指點,編者一定會努力改正的,謝謝支持!
  • 帝國墳場不留情面,美軍阿富汗徵戰20年,留在身後的仍是蘇式武器
    不過,在這一事例中美國也會感覺尷尬,因為美軍在阿富汗徵戰20年,如今正在計劃全部撤軍,留在身後的卻仍是一大堆蘇式武器。可見"帝國墳場"對於精貴的西方武器而言,實在是"不留情面"。自2007年開始,美國領導的阿富汗-北約空中訓練司令部NATC-A,著手重建一支現代化的阿富汗空軍,主要是在美國領導的阿富汗-國際聯合安全過渡司令部的空中力量CAPTE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 阿富汗是個怎麼樣的國家?為什麼總有國家要入侵阿富汗?
    說到阿富汗其實大家也知道的還是很給力的,阿富汗有個外號叫什麼帝國墳場,看到這小編就不懂了,為何會有這個說法啊?其實說來說去也比較的簡單的,就是這些國家徵服不了阿富汗,其實阿富汗也並不富有,而且也沒什麼資源,那麼這些帝國為什麼總是想徵服阿富汗呢?這個問題小編覺得挺有意思的,下面一起分析看看吧!
  • 兵連禍結——三大帝國在阿富汗上演「馬背叼羊」遊戲
    兵連禍結的阿富汗,地處亞歐大陸特殊的心臟地帶,乃東進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又得名「文明的十字路口」,帝國在這裡不停碰撞。阿富汗並非所謂的「帝國墳場」。歷史上,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突厥人、蒙古人以及突厥化的蒙古人(莫臥兒帝國)都徵服過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