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除了阿富汗之外,還有哪些「帝國墳場」?(上)

2020-12-23 寒江閣一道人

文|三將軍

提到阿富汗,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會想到"帝國墳場"這樣一個名稱。作為深居中亞內陸的部落國家,阿富汗曾屢次挫敗英國與俄國人的吞併圖謀,即使是世界公認的軍事強國美利堅,亦對活躍於阿富汗的反政府武裝塔利班無可奈何,只得匆匆撤軍。阿富汗"帝國墳場"的稱呼,可以說是貨真價實。

(阿富汗的美軍一部)

不過,如果仔細審視世界歷史,"帝國墳場"其實遠不止阿富汗一處,在徵服與反徵服的循環往復中,總有這樣一些世界上不起眼的"隱秘角落",利用空間的優勢來換取韌性抵抗的維持,從而擊敗甚至徹底拖垮帝國統治者。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盤點一下吧。

1、 西班牙

西班牙位於今天的伊比利亞半島,早在羅馬共和國擴張的時期,西班牙的地方土著就利用其多山的地形,同羅馬軍團周旋,給予對手不小的殺傷。到了近代,西班牙雖然在海上多次被英國海軍擊敗,但他們仍然維持了本土的安定。可是,讓西班牙國王沒能想到的是,一直以西班牙可信賴盟友自居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竟借用徵討葡萄牙為名,直接把西班牙國王軟禁起來,並改由當時法國皇帝拿破崙的哥哥來當西班牙國王。

拿破崙的這種聲東擊西、算計盟友的卑鄙手段,本想達到進一步控制西班牙的目的,沒想到,卻激怒了西班牙的大小貴族集團。他們大部分回到鄉間的莊園中,組織起自衛武裝,通過遊擊戰形式來打擊法軍。

為了穩定西班牙的局勢,拿破崙不得不在策劃遠徵俄國的同時,抽調近三十萬法軍精銳來西班牙駐紮。當然了,這樣的做法無異於進一步削弱了本就四處樹敵的法國,而那三十萬法軍不但沒有把西班牙的遊擊隊徹底擊敗,反而被對方和英國威靈頓的遠徵軍聯手擊垮,狼狽敗出西班牙,反法聯軍趁勢攻入法國南部。徵服西班牙的失敗與拿破崙遠徵俄國受挫一起,埋葬了法蘭西第一帝國。

(西班牙地區陷入包圍的法軍)

西班牙抗擊拿破崙入侵的這段歷史,不但讓法國人心有餘悸,甚至連後來在歐洲瘋狂擴張的納粹德國首腦希特勒都畏懼三分。二戰時期,希特勒曾試圖把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拉入軸心國集團,結果被對方婉拒,希特勒不滿,又試圖用軍事入侵威脅對方屈服,而佛朗哥則不慌不忙的列舉拿破崙在西班牙的失敗來暗示對方必將失敗,反將一軍。希特勒無可奈何,只得默認西班牙中立的事實。

如果說阿富汗是亞洲的帝國墳場,那麼西班牙,就是歐洲的帝國墳場。

2、 南非內陸

南非沿海地區一開始為開闢新航路的葡萄牙人佔據,後被"海上馬車夫"荷蘭人奪取,荷蘭人待了沒多久,英國為了鞏固自己的海洋霸權,又擊敗荷蘭人,佔領了南非沿海。作為競爭落敗者的荷蘭移民大部分不願返國,而是向內陸遷徙,形成了新的民族布爾人。

英國人之所以如此汲汲於佔領南非,是因為當時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通,從歐洲到印度洋,南非沿海開普敦等地區是必經之路。但是,到了19世紀末,英國人已經不滿足於佔領沿海城市,而是要進一步向南非內陸擴張,試圖兼併布爾人居住的區域。

英國人向內陸擴張,是看中了當時南非內陸的金礦和鑽石等資源,但是,在南非內陸安居樂業的布爾人,不願英國人把統治強加於自己頭上,於是,他們集結在由本族人建立的奧蘭治自由邦與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大旗下,抵抗英國的擴張。

(布爾人的騎兵遊擊隊)

倫敦當局習慣了勝仗,根本不把布爾人放在眼裡,英軍迅速推進,焚燒布爾人的住宅,劫掠他們的莊園,而布爾人則以牙還牙,組成遊擊隊,四處騷擾英軍,截殺英軍零散人員,就這樣,戰爭拖了快三年,英國人還是沒能徹底控制南非。最後,雙方達成妥協,布爾人在保留自治權的前提下臣服於英國。

英國在與布爾人作戰中的失敗,明顯反映出英國當時在海外擴張已經達到極限。經過這場戰爭後,英國在海外的戰略逐步由積極擴張轉向守成,帝國有限的資源被拿來到處填補鎮壓地方叛亂的財政缺口,而緊隨其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直接讓本就不習陸戰的英國損失了大量人力資源,日不落帝國江河日下。南非內陸的戰爭,無疑加速了大英帝國的崩潰。

3、 衣索比亞

衣索比亞,位於非洲東部地區,它與厄利垂亞和索馬利亞一起,佔據著從紅海進入印度洋的咽喉處,地理位置險要。歐洲的義大利王國在完成統一後,為了在非洲擴大殖民地,曾出動海陸軍入侵衣索比亞,想建立一個東非大帝國,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遭遇全軍覆沒的打擊,連帶賠付1000萬裡拉。歐洲國家向非洲國家繳納賠款,這在當時世界上還是首例。

義大利人一直為這件事耿耿於懷,到了墨索裡尼的法西斯政權建立後,墨索裡尼又想入侵衣索比亞,報當年戰敗的仇,於是,數十萬意軍兵分多路,又攻入衣索比亞本土。義大利人自恃得到了英法的默許,衣索比亞人孤軍作戰,沒有外援會很快投降。可是,埃軍充分發揮主場作戰優勢,他們在海爾·塞拉西皇帝指揮下英勇出擊,殲滅大量意軍。前線損兵折將,讓墨索裡尼怒不可遏,為了達到讓對手屈服的目的,他除了把意軍參謀長派到前線督戰外,還使用了毒氣,最後,衣索比亞國都阿迪斯阿貝巴淪陷,義大利勉強取勝。

(疲於奔命的義大利侵略軍)

不過,義大利人的徵服只是表面上的,侵略者只能佔領少數城市和要隘,而衣索比亞廣闊的農村地帶則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抗意浪潮,意軍的處境,和數十年前的自己人相比,並沒有好到哪去。最後,在英國人的協助下,海爾·塞拉西皇帝率領兩萬遊擊隊戰士重返衣索比亞,這一次,義大利人不但丟失了東非的全部殖民地,還客觀上加速了國內法西斯政權的垮臺。義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丟失後不久,又丟掉了通往義大利本土的門戶西西里島,在盟軍將於義大利南部登陸的壓力驅使下,墨索裡尼被反對者解職軟禁,而若追根溯源,衣索比亞,無疑是埋葬義大利人帝國野心的墳場之一。

(未完待續)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阿富汗:帝國墳場是怎樣煉成的?
    所以有人說,美國是阿富汗這座帝國墳場埋下的又一具屍體.關於阿富汗是帝國墳場這個概念,是因為世界上曾經最牛的大帝國都在這兒吃過虧。蘇聯也入侵阿富汗,這咱們都知道.其實一百多年前,第一個對阿富汗動手的大帝國是英國,打過三仗,頭一次一八三九年,入侵的軍隊基本都是印度人,只有軍官是英國人。開始很順利,沒幾天就把阿富汗國王俘虜,建立了傀儡政權。
  • 為什麼阿富汗被稱作帝國墳場?
    位於亞洲腹地的阿富汗是一個近現代史上多災多難的國家,因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誰佔領它誰就可以南下印度洋,西達地中海,如此交通樞紐讓許多妄圖稱霸世界的國家都對它有非分之想,可最後都先後以失敗告終
  • 長年處於戰亂中的阿富汗,為何被稱為帝國墳場?原因讓人汗顏
    提到阿富汗這個國家,很多人想到的是阿富汗戰爭,阿富汗戰爭是美國打擊恐怖分子而引起的戰爭,但是其實阿富汗還有一個稱號,那就是帝國墳場,這個稱號不是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就有的,而是早在很久以前就有這個稱號了,「帝國墳場」顧名思義就是長年處於戰爭中,然後還能屹立不倒,阿富汗之所以被稱為「帝國墳場」,原因有很多
  • 世界上哪個國家最難入侵?有「帝國墳場」之稱的阿富汗,厲害在哪
    世界上有很多軍事力量非常強大的國家,比如說我國,日本,美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這些國家如今都已經站在了世界大國的位置上,已經不再是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小覷得了的了。即便美國是世界超級大國,美國也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讓一個國家誠服於他們。
  • 200年坑了3個超級帝國的「帝國墳場」阿富汗,到底有什麼魔力?
    可以說美國步入了英國和蘇聯的後塵,在阿富汗折戟沉沙。200年讓三個帝國折戟沉沙讓阿富汗得到「帝國墳場」這個稱號的是英國人。在美國等一些國家的大力援助下,阿富汗遊擊隊讓蘇聯打了10年,投入了150萬人,消耗了450億盧布的軍費,陣亡了5萬餘人後,不得灰溜溜的撤軍。這場戰爭為以後蘇聯的解體打下了基礎,還誕生了著名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坐實了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名聲。而美國可能覺得前兩個太菜,自己也想試試「帝國墳場」的虛實。
  • 阿富汗為什麼被稱為帝國墳場?這只是最近兩百年的歷史
    18世紀中期,阿富汗的普什圖族建立了杜蘭尼王朝,持續到19世紀20年代;其後是巴拉克宰王朝取代,持續到1973年。而所謂帝國墳場,主要是18世紀以後的事情。但,不是因為阿富汗突然彪悍了,而是因為改變了的世界改變了阿富汗。1839年,大英帝國第一次染指阿富汗。
  • 帝國墳場,地球上最難入侵的國家,阿富汗真有這麼厲害?
    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每天更新精彩內容,每天分享最新文章,了解世界,從這裡開始,喜歡文章請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有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指點,編者一定會努力改正的,謝謝支持!
  • 中國的鄰國——「帝國墳場」阿富汗究竟屬於中亞、南亞還是西亞?
    阿富汗,全稱阿富汗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但政體為總統共和制。阿富汗號稱「帝國墳場」,大英帝國、蘇聯、美國在近現代史上都曾經入侵阿富汗,但均拿阿富汗無可奈何,蘇聯甚至為此送了命——從阿富汗撤軍不久便解體了。
  • 帝國墳場阿富汗,原來是這兩點令美、蘇、英三大國「灰頭土臉」
    國際社會上經常爆發戰爭的幾個國家,必定會有阿富汗的名字,這是為什麼嗎?這一切還得先從它的地理位置說起,阿富汗位於西亞、南亞和中亞交匯處,北接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東北突出的狹長地帶與中國接壤,東和東南與巴基斯坦毗鄰,西與伊朗交界,正是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它自古就是歐亞大陸上人類遷移,徵伐、商旅活動的重要通道,是「絲綢之路」的中轉站之一,是多種文明的交匯處。
  • 阿富汗不愧「帝國墳場」之稱,歷史上曾有五個帝國在此折戟沉沙
    歷史上的帝國,不論是為了掌控世界格局,還是近代為了石油資源,阿富汗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也使得它屢遭帝國入侵,歷史上的波斯、突厥、唐朝等都曾統治過這裡,而同樣有大量帝國曾在這裡折戟沉沙,從而使得其獲得了「帝國的墳墓」這一稱號。
  • 美國實力強悍,卻在戰場上輸給了這4個國家,第1被稱「帝國墳場」
    導語:美國實力強悍,卻在戰場上輸給了這4個國家,第1被稱「帝國墳場」美國軍事實力強悍,幾乎沒有國家是它的對手,不管是任何領域。有了這樣的條件之後,只要自己的利益受影響情況下,美國誰都敢惹,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制裁。
  • 「帝國墳場」這次埋葬的會是誰?
    也正是如此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阿富汗自古以來,也就成為了帝國競相爭奪控制的對象,對於有野心的帝國而言,控制了阿富汗,就打通了通向世界的通道。但近日,隨著美國宣布從阿富汗撤兵,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名頭卻再次被打響。那麼,歷史上都有哪些帝國在此被埋葬呢?一.千年前的糾葛:唐朝
  • 「帝國墳場」是怎樣煉成的:從兩個世紀前說起
    說起「帝國墳場」這起綽號,很多人會很自然的想到阿富汗。阿富汗也確實配得上這樣的稱號,我們來看看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是怎樣煉成的。 要想了解帝國墳場,那就必須要只知道帝國墳場處於什麼樣的地理位置。先從整體上看一下阿富汗所處的位置。
  • 除了《塞爾達》之外,Switch上還有哪些「開放世界」遊戲?(上)
    那麼,Switch上還有哪些開放世界遊戲?對於喜歡開放世界自由探索的玩家來說,如何尋找適合你的遊戲也會才是享受遊戲的最大障礙。那麼這一期的盤點,我們就來看看Switch上還有哪些你也許不知道的開放世界遊戲!
  • 奔跑在帝國的墳場,我的阿富汗馬拉松!
    阿富汗其實是我一直想去的一個旅行地,卡勒德胡塞筆下追風箏的少年、被塔利班炸毀的巴米揚大佛、國家地理評選世界上最美的湖泊班達米爾……好吧,說這麼多其實最重要原因就兩個,一是牛已經吹出去了,現在不去太下不了臺,北方男人要面兒不要命的性格缺陷暴露無遺!
  • 這個小國不愧為帝國墳場:一戰拖死蘇聯,又把美國打落神壇
    世界上有一個國家,被稱為帝國墳場,聯合國五常中三個曾自認為榮光無限的國家紛紛在一個地方這折戟沉沙,這就是——阿富汗。阿富汗位於亞歐大陸的心臟,東邊是中國,南邊是印度,北邊是俄國,西邊是阿拉伯和歐洲。1839—1919年連續三次的阿富汗抗英戰爭,英國並未在阿富汗攫取多大的利益,最後只能承認阿富汗獨立。1979年12月27日晚上,蘇聯軍隊悍然入侵阿富汗,位於亞洲的「十字路口」的阿富汗,正是撞到了蘇聯的槍口上。奪取阿富汗,進可以此為跳板覬覦印度洋的出海口,威脅中東原油運輸航道,退可為蘇聯提供緩衝區,防止敵對勢力威脅中亞穩定。
  • 赤色帝國的隕滅:不可一世的蘇聯,是如何在阿富汗陷入泥沼的?
    「勃列日涅夫不會想到,自己統治下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和歷史上的那些化為塵埃的燦爛帝國沒有任何不同,都會在阿富汗走向衰亡。」 無盡的動蕩 崎嶇兇險的地形和複雜的社會構成讓阿富汗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也就不難明白為什么正值鼎盛時期的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赤色帝國蘇聯會在這裡折戟沉沙,而且這次蘇阿戰爭的潰退也讓蘇聯從次走上了自己的毀滅之路,蘇聯在這裡的潰敗可以說完全複製了之前所有在帝國墳場裡消亡的其它外來者的宿命。
  • 帝國墳場不留情面,美軍阿富汗徵戰20年,留在身後的仍是蘇式武器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不久前阿富汗政府軍將多架米-17直升機送往烏克蘭進行維修,結果引發了俄羅斯的不滿,因為這些原產自俄羅斯的直升機,如今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鬧翻,結果發動機的維修必須在烏克蘭進行了,等於是讓俄羅斯失去了後續的維修費用。
  • 帝國墳場魔咒再現,美軍加速撤離,專家:美國重複英國和蘇聯命運
    據路透社消息,在過去兩個月時間裡,美國海外軍團風雨飄搖,僅在阿富汗戰場,美軍就遭受了4500起襲擊事件,比去年同時期激增了百分之七十,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不想再苦苦支撐,美軍正在加速逃離阿富汗,川普其實已經事實上承認了美軍在阿富汗戰場的失敗,甚至有專家認為,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咒語要再次顯現,美國會重複英國和前蘇聯的命運。
  • 難怪敢去入侵帝國墳場阿富汗!
    因中東戰爭爆發產生的石油危機,引發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廣泛的經濟危機,美國、西德、英國、法國在石油危機爆發後工業生產指數普遍下降10%,失業人口分別在上千萬、幾百萬不等。就連資本主義世界二號強國日本也出現了罕見的經濟負增長。因經濟低迷帶來的金融危機,使得西方股市深陷熊市,指數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