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12億!這家機構宣布延期兌付,投資人還能拿回錢嗎?

2020-12-15 和訊網

草根踩坑P2P,中產踩坑炒股,土豪踩坑信託。

近日,銀訊網曾報導過的華信信託兌付風波近期有了最新動態。

9月24日晚間,華信信託官網連發三則產品延期公告:由於融資企業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6個信託項目延期兌付:華信·華冠323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冠324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冠325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悅17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悅42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悅18號集合資金信託。

10月14日,華信信託再發布兩起延期兌付公告。華信·華悅45號集合資金信託及華信·悅盈穩健增長72號集合資金信託延長30個工作日兌付本金及收益,兌付日不晚於11月26日。

自9月24日起,華信信託持續發布產品延期兌付公告,共涉及「華冠」系323-330產品和「華悅」系17-19號、42-45號以及「悅盈」系72號共計16隻產品。

其中,在華信信託官網,悅盈系列僅見72號項目相關產品公告,該產品共二十次募資開放時間從19年3月起跨度近半年,預計到期屆滿日為2020年10月15日。公告顯示,該信託募資規模不超過12億。

華信信託兌付難題未解,經營狀況不容樂觀,近日又傳來股權拍賣的消息。據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顯示,大連坤達鑄鐵管有限公司持有的華信信託3000萬股股權將被拍賣。該筆股權的評估價為5550萬元,起拍價為4162.5萬元,較評估價打了7.5折。

華信信託近幾年業績持續萎靡。5年的時間,華信信託的營業收入縮水了將近8成,去年甚至由盈利轉為虧損。今年上半年虧損進一步擴大,實現營收-4.17億元,淨虧損5.55億元。

據了解,華信信託前身為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大連市信託投資公司,在1987年成立,在1997年劃撥給大連市政府,並更名為大連華信信託,2006年進行增資擴股民營企業加入。2007年,華信投資,即現任大股東華信匯通成為華信信託第一大股東。據天眼查統計,華信信託入股的金融機構包括大通證券、東北證券(000686,股吧)、大連銀行和丹東銀行。

信託行業步入瓶頸期

今年以來,在行業整體處於瓶頸期的情況下, 民營信託的「波動」相比往年更較為引人注目。前有安信信託(600816,股吧)收到1400萬元罰單,後有四川信託資金池項目大規模「爆雷」,震驚業內。

用益信託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當季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6583款,環比減少17.11%,發行規模6375.11億元,環比下滑21.87%。

成立規模也出現大滑。三季度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共5780款,環比下滑27.11%,成立規模5150.06億元,環比下滑31.05%。

有行業內人士表示:一個原因是信託的私募屬性導致其受到200人的限制,一些大額資金需求無法通過集合信託來實現,無形中也就提升了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條件和門檻,導致成立難度加大、可融資規模受限,發行規模自然好不到哪去。

其次,信託新規中對資產端新設定的非標比例限制,也導致集合信託發行規模受限;另外,以輕資產模式開展的純通道性信託業務也遭遇瓶頸,信託公司現有資本金規模限制其風險承擔能力,讓集合信託發行規模遇阻。

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分析表示,三季度集合信託產品市場的遇冷,監管層壓降融資類業務是較為直接的原因。其次,優質底層資產匱乏,以及市場風險依舊高企,信託公司處於防風險考量展業謹慎等,都是發行大滑主原。

行業分析師李晨表示,結合具體業務,作為信託業務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房地產信託由於「三四五新規」實施,融資快速收緊,亦對行業造成不小打擊。

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9月份房地產信託募集資金347.70億元,環比下降39.86%。

違約事件接連不斷 信託還能投嗎?

2017年時,信託風險資產不良率大多數維持在0.8%以下,2018年小幅上升至0.98%。到了今年一季度信託不良率已經達到3.01%以上,風險資產規模達到6431億。較2019年末提升0.35%。

到了今年二季度,信託違約風險事件數量已接近100件。業內專家認為,二季度信託行業的風險事件頻發,監管正強力引導信託公司進行業務轉型和不良資產處置。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今年4至6月份,信託違約次數共計發生97起,單月信託發生違約次數分別為33起、23起,41起,涉及金額總計超過430億元。

在二季度信託違約風險事件中,工商企業風險違約處於高位,共計53筆,累計金額314.4億元;而基礎產業違約數量相對較少,共計11筆,累計金額26.75億元。

隨著經濟下行,越來越多的風險事件暴露出來,已經給人們拉響了警報。剛性兌付已被打破,低風險高收益已經成為歷史。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金融監管環境的變化以及宏觀經濟發展的形勢,信託行業風險資產將逐漸暴露,未來銀保監會對信託業的監管將更為嚴謹和規範,信用違約風險率將可能逐漸加大。

因此,在嚴監管之下,信託公司也需要強化自身的合法、合規化建設,妥善處置項目風險點,提升風險防範能力和識別能力,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以及提升對信託投資者的教育力度,回歸政策、規章、法律支持範圍內的信託業務才是本源。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真的不兌付!點融被指數月無回款:三折債轉收割投資人,出借收益...
    10000條投訴信息的背後,有苦等兌付的出借人,也有從點融借款後因高利率拒絕還款的借款人。01三折債轉 強勢收割投資人作為一家網貸平臺,逾期是最大的致命傷。2018年下半年,點融開始出現兌付危機,至今尚未明確有清退或轉型等消息傳出,甚至連兌付計劃都未曾發布過。
  • 投資人:董事長寧願坐牢,也不拿錢兌付!
    中金國瑞的爆雷是在2019年,其法定代表人秦鵬突然在內部會議上宣布產品清盤,不再募集資金以及正常兌付本金和收益。很快,公司辦公室也人去樓空。 拉大銀行背書、3億存款證明偽裝實力員工提成過千萬 中金國瑞的套路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多種辦法包裝自己,偽裝很有經濟實力,吸引投資人放心的把錢交給他們。 套路一,就是拉大銀行等金融機構做背書,展示自己的「豪華朋友圈」。
  • 中融信託踩雷青海省投 某10億規模信託項目延期兌付
    來源:地產資管界12月31日,據財聯社披露,中融信託一款名為「中融-享融18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信託出現延期兌付的情況,產品規模10億元,融資方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據了解,中融享融188號性質是主動管理型債權類集合信託,融資人主動兌付難度有些大。該產品的投資人告訴記者,目前中融信託方面還沒有出具正式的延期公告,僅通過銷售告知投資人項目要延期,延期到什麼時候也不清楚。「說是後續可能會先兌付一部分資金」。此前,中泰信託發行的「中泰信託?
  • 315聚焦|上海城投曼哈頓項目延期兌付?投資款對私轉帳,買私募恐變...
    張宇(化名)3月12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從美國騎士資本(KNIGHT CAPITAL)處購買了一個私募產品,花100萬投資了上海城投的紐約曼哈頓地產項目,預期收益率5.5%,一年半回款,2020年3月1日到期。現在該項目已經逾期,但騎士資本並沒有出具任何書面說明,也沒有給出延期兌付的具體解決方案。」
  • 7.5萬投資人能否拿回本金?「隨手記」陷網貸清退風波,牽出金蝶集團
    國內記帳類應用頭部APP「隨手記」近日來深陷網貸業務清退風波,7.5萬投資人能否拿回本金?4月28日,隨手記在其官網披露《出借人監督委員會籌備公告》,公開招聘出借人監委會成員。記者了解到,4月22日,隨手記創始人谷風以錄製視頻的方式對外聲稱,「將有三層結構來保證兌付。」但多名已遭遇提現逾期問題的投資人更擔心的是:別說收益了,本金能不能兌付?據第三方機構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隨手記以1041.7萬活躍用戶規模在國內記帳類應用中蟬聯榜首,除了場景記帳、網貸業務之外,還有卡牛信用管家等產品。
  • PPmoney被曝逾期拖延兌付:出借人投訴量激增 借貸餘額95億元
    金融虎訊 12月10日綜合消息,廣州知名P2P平臺PPmoney被曝出逾期。據「資管黑板報」消息稱,近日,數十名PPmoney網貸平臺出借人反饋,他們在PPmoney網貸平臺出借款,已經被延期兌付,最長的已經延期3個多月,最短的也已經延期了一個多月,且讓他們崩潰的是,即使打折也無人接盤,有些出借人嘗試打五折都無法下車。金融虎注意到,近兩個月以來,有關PPmoney的投訴量激增,主要原因也是其逾期不回款、未返還本息、債轉困難等問題。
  • 116家恢復兌付,180多家
    2. 4月24日早間,江西省防範化解網絡借貸行業風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發布了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第二批自願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清網貸機構名單,此次名單僅涉及多好貸1家平臺。京都貸在平臺出現大批逾期,面臨崩盤後,但前提都是投資人不懈努力的唯權,並且一群人上門討要說法,平臺實控人才被逼坐回談判席與出借人代表溝通還款事宜。三個月後,京都貸不但還清了所有逾期項目的資金,不久前剛剛提交合規自查報告,堪稱P2P行業的一股清流!當然如果不是當時出借人不懈努力地維權,相信也看不到這人道的一幕,所以團結努力很重要啊!
  • 四川信託TOT產品爆雷 酒業130億信託理財還安全嗎?
    原標題:【微酒獨家】川信250億項目爆雷,安徽某名酒「中標」!酒業130億信託理財還安全嗎?文/嶽治中2020年6月初,四川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信)出現信託產品違約,引起眾多投資者現場維權,而這已經是今年內第二家大型信託企業爆雷。
  • 強生控股2億信託產品延期一年兌付 淨利同比下降39.48%靠重組紓困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強生控股2億信託產品延期一年兌付 淨利潤同比下降39.48%靠重組紓困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北京報導從此前久久開發未果,到改換門庭被接盤,再到如今被牽扯進入信託逾期問題,董家渡項目一路走來可謂是
  • 凱迪生態退市,信託全部兌付凸顯靠譜!
    然而,信託公司在逾期後第一時間就完成了投資人的本息兌付,凸顯信託優勢。信託的靠譜性是其他固定收益理財無法複製和比擬的。12月16日是凱迪退(000939)在A股市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曾經的「生物質發電第一股」凱迪生態落寞退場。
  • P2P亂象|@真融寶 兌付等2年;@普惠家 強迫債轉;@聚寶匯 逾期2年無...
    本文來源:中國質量萬裡行消費投訴平臺作者:彩虹約記7月16日,延期4個月的央視315晚會姍姍來遲。儘管曝光的企業中沒P2P,但真融寶、愛錢進、有利網、點融網、積木盒子、普惠家等逾期不兌付的P2P平臺,成為了本次晚會的一道特別風景線。
  • 小牛在線良性退出,錢能要回來嗎?
    投資者能拿回本金收益嗎?投資P2P,你真的弄懂底層資產的邏輯了嗎?P2P之後,又還有沒有相對安全靠譜又穩妥的的網際網路理財呢?資產本來即將到期,平臺宣布良性退出,錢是否拿不回來了?平臺一旦良性退出,拿回資金就遙遙無期?先別「方」!良性退出跟龐氏騙局為生的網貸平臺有本質的不同。不能與P2P逾期、爆雷打上等號。
  • 國盛金控到期債券延期兌付 財報處理意見相左 董秘...
    國盛金控到期債券延期兌付,財報處理意見相左,董秘被開除 摘要 【於無聲處聽驚雷!國盛金控到期債券延期兌付 財報處理意見相左 董秘被開除】這波「內鬥」+延期兌付債券的操作,似乎暗示著國盛金控目前遭遇著某些麻煩,與新財富國盛證券多個研究小組拿下獎項的喜慶對比,顯得有些冰火兩重天。
  • 國盛金控到期債券延期兌付 財報處理意見相左董秘被開起波瀾
    不僅先是因為董秘與公司管理層對三季度財報的意見不合,董事會要開除董秘的議案引來了深交所的問詢函,今日,又傳出要延期兌付「17國盛金」的債券、引得部分私募投資人不滿的消息。這波「內鬥」+延期兌付債券的操作,似乎暗示著國盛金控目前遭遇著某些麻煩,與新財富國盛證券多個研究小組拿下獎項的喜慶對比,顯得有些冰火兩重天。
  • 投資人六問華晨集團違約事件:蓄謀已久?惡意不兌付?
    違約未兌付的金額達10億元。   目前為止,華晨集團存續的債券還有172億。   一位機構債券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實際上,本期債券違約前後,華晨集團方面已有一系列動作,疑似為「違約」,以及之後的破產重整,進而「逃廢債」做準備。
  • 諾遠投資人控訴債盈寶「騙局」或超百億 董事長韓學淵留美未歸
    備受關注的諾遠資產「兌付危機」越來越嚴重,目前延期兌付已一年,實控人韓學淵下落不明,產品兌付出現群體事件。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在美國遇到了韓學淵,他的狀態不錯,正在積極找人接收漢富曾經投資其他項目的早期股權。
  • PPmoney開始延遲兌付!待收95億,未發布退出或者轉型公告
    來源:資管黑板報數十名出借人向資管黑板報反饋,PPmoney網貸平臺目前開始延遲兌付,部分出借人被延遲兌付1個月~3個月不等,平臺借貸餘額95億,在全國實際運營的網貸平臺已經歸零後,PPmoney網貸平臺並未發布退出或者轉型公告
  • 這家P2P宣布「提前全額兌付」,正式退出
    近日,北京P2P平臺眾信金融發布公告稱,經與監管機構密切溝通,為進一步加速推進平臺轉型小貸,決定提前全額兌付未到期項目。值得關注的是,從目前的公開信息看,這也是北京首家實現「提前全額兌付」且明確加速推進轉型小貸的P2P公司,因此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全部標的如期兌付,無一逾期從眾信金融官網披露的數據來看,截止2019年12月31日,平臺累計交易總額為204億元,累計服務用戶數達17.9萬人,借貸餘額約2.1億元,利息餘額291萬元
  • 2億人都在用的隨手記兌付危機……清退割韭菜,已得收益被強扣!
    根據《良退指引》第二十六條要求 「債權申報期間,網貸機構應暫停對出借人的清償工作」,故隨手記將在出借人債權申報確權期間,暫緩兌付工作,待兌付方案正式通過後將立即啟動兌付工作。按照目前的流程,出借人最早有望在5月開始拿回部分投資。
  • 黃金錢包爆雷,此前多起互金投資被立案清退兌付逾期
    黃金錢包爆雷,此前多起互金投資被立案清退兌付逾期 近期,黃金錢包官網下線,APP數據清零。據投資者查詢,朝陽分局涉眾型經濟案件報案平臺提示,黃金錢包已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