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超鳳 陳鋒 上海報導
海外投資逐漸成為國內高淨值人群的又一大選擇,但是跨國投資的風險卻一點也不低。
張宇(化名)3月12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從美國騎士資本(KNIGHT CAPITAL)處購買了一個私募產品,花100萬投資了上海城投的紐約曼哈頓地產項目,預期收益率5.5%,一年半回款,2020年3月1日到期。現在該項目已經逾期,但騎士資本並沒有出具任何書面說明,也沒有給出延期兌付的具體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張宇的投資款是對私轉帳,直接打給法人袁錦程的個人帳戶;並收到證明借貸關係的收據;而購買私募產品的合同也不是文本合同,卻是承兌票據。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馬慶勇律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商業匯票有一定風險,還有可能造假。如果出票人不履約還款,投資人能否追回資金是有難度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騎士非彼騎士。」而袁錦程對外稱為美國騎士道同集團董事長,其擔任高管的騎士道和(喀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騎士道和」)卻被列入異常經營狀態。實際上,美國騎士資本早在2013年就被Getco LLC收購。而推介材料上,又為何標明為美國騎士資本的私募產品呢?對此,記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的電話欲聯繫騎士道和,但被對方告知接電公司是「信海控股(音譯)」。
此外,知情人士李楠(化名)還向記者透露:「黑石也是這個項目的LP。」而黑石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不對市場上的傳聞作任何評論。
曼哈頓私募項目逾期
張宇對記者表示,自己花100萬人民幣投資的「上海城投美國曼哈頓項目」延期兌付了。
據張宇描述,他購買的是美國騎士資本(KNIGHT CAPITAL)旗下的金融產品,項目主體就是紐約曼哈頓 138 號東 50 街項目,項目參與方是上海城投(SMI USA)、鐵獅門(Tishman Speyer)、美國騎士資本,由工商銀行紐約分行提供開發貸款。
該項目地址位於曼哈頓鑽石地段,距離中央公園只需步行17分鐘。目前建成的新大樓是The Centrale,The Centrale樓高71層,共有124套豪華公寓。每套公寓的掛牌價格從160萬美元到1250萬美元不等。根據上海城投(SMI USA)的官網信息,The Centrale確實是由SMI USA和Ceruzzi Properties共同開發。
推介資料顯示,該項目的土地收購價格為1.36億美元,建築成本加軟性成本3.24億美元,總開發成本約4.6億美元。
正是由於看好這個項目,張宇才決定投資。張宇是在2018年9月投資的,彼時該項目已經開工並完成了地基部分,而且私募的持有期僅剩下一年半。
推介材料上顯示,該私募產品的投資標的是138 E 50 項目10%的優先股,優先股規模3500萬美元,剩餘額度500萬美元;持有期限是3年,當時還剩餘約1.5年;預期收益率是每年5.5%。到期後一次性還本付息,上海城投作為控股股東提供項目開發成本差額補足承諾函。
推介材料中甚至直接標明是「風險極低的優先股投資標的」。當優先股到期時,只要出售56%的公寓面積,或當該項目以每平方尺$2245(相當於估值的5.6折)出售時,即可覆蓋建築貸款及優先股本息。
該產品原本計劃在2020年3月1日到期,但截至3月13日,投資人仍沒有收回投資款項。張宇表示,原本計劃是房屋出售後就可以兌付;但是因為房屋的銷售不好,回款不足以覆蓋開發貸和夾層資金的本息。
而紐約安居地產負責人潘琳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幢大樓因為地理位置好,設計、質量都不錯,有不少受眾喜歡。曼哈頓目前整體至少7000 套新庫存,銷售慢是正常現象。由於曼哈頓的買房客戶面向全球,總體來說淡旺季不明顯,但一季度銷量是較高的。」
對於項目延期兌付一事,知情人李楠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由於項目銷售不好導致逾期,上海城投想延期兌付直到項目結束,騎士資本也想延期兌付,但正常來說應該到期兌付的。」對於上海城投是否與騎士資本合作,以及項目是否延期兌付一事,記者聯繫了上海城投方面,但截至發稿前,暫無任何官方回復。
而逾期未兌付後,騎士資本方面並沒有給出任何書面證明材料,也沒有延期兌付的解決方案。騎士投資方面後來告訴張宇,償還方案要等夾層資產的兩家股份制銀行的律師同意後,才能同步適用於個人投資者。
而具體的清償順序,最先是償還銀行開發貸,其次是夾層份額,最後是劣後份額。張宇還表示,上海城投和騎士資本都是劣後投資,而其中一部分夾層份額由個人投資人參與。
買私募竟然變成借款?
除了項目逾期後沒有任何說明文件外,張宇還表示:「我的投資款是直接打給法人個人帳戶,而不是對公帳戶。項目進程中沒有披露任何信息,我也沒有收到私募產品的半年報、年報。」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張宇在2018年9月10日向袁錦程匯款100萬,並備註是用於「認購GCD138E50」。2天後,張宇收到「GDC 138 E 50 LLC」主席謝騫逸一份籤字的「借款收據」,稱已收到張宇14.6萬美元的借款。
張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所有的文件都是謝騫逸的籤字。李楠則對記者表示,「GDC 138 E 50 LLC」是項目專設公司。而宣傳資料還顯示,另一家項目公司50 Lex Development LLC持有100%的土地所有權及相關開發權。
根據天眼查數據,袁錦程、謝騫逸分別在兩家帶「騎士」名稱的母子公司任高管。袁錦程擔任騎士道和(喀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謝騫逸擔任騎士智和(喀什)投資有限公司監事。而騎士智和是騎士道和的控股股東,謝騫逸又是騎士智和的控股股東。
然而,騎士道和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記者了解到,騎士道和是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但目前處於異常狀態,原因是未按要求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以及進行重大事項更新等。而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騎士道和也被列入市場監管部門經營異常名錄。
但該項目一直以創建於1995年的美國騎士資本集團(KNIGHT CAPITAL)來宣傳,在推介材料中也是如此。袁錦程與美國騎士資本究竟有什麼關聯呢?
實際上,袁錦程對外的職務經常是美國騎士道同集團董事長、秀廬集團董事長兼CEO。推介材料中,也出現了一家名為「KNIGHTS GENESIS INVESTMENT LIMITED」的公司。記者3月12日致函該公司並詢問此事,截至發稿前,暫無任何官方回復。
但是「此騎士非彼騎士」,華爾街著名的美國騎士資本早在7年前就遭收購。作為納斯達克重要的交易撮合商之一,美國騎士資本2012年因軟體安裝故障發送了大量錯誤訂單,導致公司虧損達4.4億美元。2013年,美國騎士資本被Getco LLC收購,組建KCG Holdings,並在紐交所上市。2017年4月被Virtu Financial收購。
此外,張宇的購買合同與國內私募產品不太一樣,類似於到期回購的票據或是商業匯票。
馬慶勇律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商業匯票有一定風險,還有可能造假。比如出票人偽造、變造票據;出票人故意使用偽造、變造的票據;出票人籤發空頭支票等等,以上風險投資人必須加強預估和防範。如果出票人不履約還款,投資人能否追回資金有難度,另外,追回的成本也相對較高。」
編輯:嚴暉 主編: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