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主持的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4位職業農民——薄永明、婁建英、馬亞平、麻劍雄榜上有名,他們也是浙江首批具有正高職稱的農民。
據悉,這是人社部和農業農村部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後,浙江省首次承接農業正高級職稱評審工作。
「這次能通過正高級職稱資格評審,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我們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重視和關心,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我是從事育種工作的,育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試驗的種子裡,最終能成為產品的種子,或許只有1%。」通過正高級職稱資格評審的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薄永明表示,正是憑著對這「1%」的堅守,近5年來,該公司研發的種子已推廣種植250多萬畝,累計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增收達30億元。
浙江白中王絨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紹興綜合試驗站站長麻劍雄,帶領團隊在總結前輩育種的基礎上,成功培育了體型大、產毛量高,生產水平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國家級新品種——「浙系長毛兔」,為我國擺脫對外來長毛兔品種依賴和提高我國長毛兔生產水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近年來,浙系長毛兔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國家畜禽主推品種,並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得知自己的正高級畜牧師資格獲得通過後,麻劍雄有些意外。他告訴記者,自己作為一名在企業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能獲得政府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進一步堅定了他堅持服務產業、服務農民的職業信念,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增收致富。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人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是第一年承接農業正高級職稱資格評審工作,他們高度重視,與省人社部門經過多輪會商,科學確定評審條件和量化標準,堅持突出政治品德和工作實績,堅持激勵基層一線和農業主體,並對每位評審對象按分類評審原則進行量化評分,嚴格把關。
人才是推進「重要窗口」建設的戰略性資源,也是檢驗「重要窗口」成色的引領性指標。浙江省歷來十分重視「三農」人才培養,農業職稱制度改革工作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才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要素、第一資源,也是目前我省推進鄉村振興的相對薄弱環節。下一步,要堅持「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導向,通過職稱評審向一線傾斜等多種途徑,聚焦人才「引、育、留、用、管」改革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打造引領型、開放式、多元化、可持續的「三農」人才隊伍,為廣大涉農人才在廣闊的農村創業創新提供更好環境,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來源:金華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