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菜養兔做得好,照樣能評正高職稱,退休享受高薪待遇。
7月15日,省農業農村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了本年度農業正高級職稱資格評審通過人員名單。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有4位職業農民——薄永明、婁建英、馬亞平、麻劍雄榜上有名,他們成為浙江歷史上首批具有正高職稱的農民。
從左至右: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薄永明、溫州市神鹿種業有限公司婁建英、浙江省諸暨綠劍茶業有限公司馬亞平、浙江白中王絨業股份有限公司麻劍雄。
農民評上正高職稱,是近年來浙江大力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新成果。2017年,浙江首次放開職業農民參評副高,截至目前已經評出154名副高職稱的職業農民。在國家下放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權限後,今年3月,浙江又為農民打開了正高職稱的大門,明確規定,除涉農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人員外,職業農民也可參評。在此次農業正高職稱評審中,共有8位農民報名參評。
此次成功獲評的4位正高職稱農民有個共同特點:既有一定的農業理論知識基礎,又有豐富的生產實踐。
馬亞平是諸暨綠劍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此次獲評「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從事茶產業40餘年的他,一直奔走在田頭、工廠、實驗室和銷售一線,可謂全產業鏈人才。在此次評審中,參與《綠色食品——茶葉》等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制定的馬亞平,得到評審專家連連點讚。
「這次能通過正高級職稱資格評審,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我是從事育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種子從實驗到最終能成為產品,可能只有1%成功率。」通過正高級職稱資格評審的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薄永明表示,正是憑著對這「1%」的堅守,近5年來該公司研發的種子已推廣種植250多萬畝,累計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增收達30億元。
浙江白中王絨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紹興綜合試驗站站長麻劍雄,帶領團隊在總結前輩育種的基礎上,成功培育了體型大、產毛量高,生產水平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國家級新品種——「浙系長毛兔」,為我國擺脫對外來長毛兔品種依賴和提高我國長毛兔生產水平做出了重大貢獻。近年來,浙系長毛兔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國家畜禽主推品種,並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得知自己的正高級畜牧師資格獲得通過後,麻劍雄直言「有些意外」。他表示,作為一名在企業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能獲得政府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進一步堅定了他堅持服務產業、服務農民的職業信念,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養殖長毛兔增收致富。
省農業農村廳人事處處長吳新民說,獲評的4位職業農民均是深耕各自領域多年的佼佼者。獲評「正高級畜牧師」的麻劍雄,以浙江白中王絨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依託,培育出國家級長毛兔新品種「浙系長毛兔」,一改長毛兔良種依賴進口的窘境;獲評「正高級農藝師」的婁建英,主持選育的「爭春」「曉春」成為全國早春甘藍的主栽品種。
人才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要素、第一資源。新鄉村需要新農民,新農民建設新鄉村。近年來浙江正在實施鄉村振興領軍人才計劃、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鄉土人才培育計劃等,目前,浙江鄉村人才隊伍總量已達169.9萬人,人才對浙江鄉村振興的支撐力明顯增強。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