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電動車當前在全球車市中所佔比例還很小,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動車時代已經來臨了,如果充電站能夠建設的像加油站一般密集便利的話,乘用車方面,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進程將會大大加快。
與此同時,在當前階段,電動車和燃油車誰更好的爭論,也一直被眾多車主所討論。為此,有統計調查機構做出了相應的調研。
12月3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英國企業Zap-Map對電動汽車司機社區,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
超過90%的司機,不願意用汽油和柴油車取代他們目前的電動汽車。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環保汽車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這在當前燃油車是「政治正確」的車市大環境來說,出現這樣的轉變,還是讓人有些意外。
一插上電,50平米內都暖和了!3天一度電,今日特惠!廣告 · YzKHo
這項調查是在2020年11月進行的,有超過2000名受訪者參與,91%的受訪者對是否願意把自己的電動汽車,換成汽油車或柴油車這一問題給出的回答是「不,謝謝!」;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只有不到1%的人渴望回歸使用化石燃料,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態度是「不確定」。
大多數受訪者首次成為電動汽車駕駛員,7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現有的車輛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輛電動汽車。
更值得一提的是已,無論是純電動汽車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司機的滿意度都明顯更高,電動汽車司機的滿意度為91分(滿分100分),而汽油或柴油車司機的滿意度僅為72分。
對於燃油車滿意度低的原因,有觀點指出,車主普遍認為,燃油車駕駛噪音過大、燃料效率低下、空氣汙染嚴重等因素,佔據主要原因。
回顧2020年,新能源車無疑是全球資本市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不論是特斯拉還是中國造車新勢力,股價都在暴漲。市場給新能源車廠商高估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看好它們未來的銷量。
之所以大眾越來越多地接受新能源車,這和新能源車的售價下降密切相關。令新能源車從「豪車」「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正是新能源車核心組件——鋰電池價格的大幅下降。
在過去十年中,用於為新能源車提供動力的鋰離子電池的價格暴跌了89%。
市場分析,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鋰電池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下降,這將令新能源車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大約十年前,鋰離子電池組的成本約為每千瓦時1110美元。 Fast Company援引彭博社的最新清潔能源報告稱,這一數字目前降至每千瓦時137美元,並且可能在未來幾年內跌至每千瓦時100美元左右。
彭博新能源財經清潔能源主管Logan Goldie-Scot認為:
如果我們觀察到過去十年中顯著的成本降低以及未來幾年繼續下降的預期,並將其與全球主要市場逐步升級的環保政策措施結合在一起來看的話,那麼我們不難看到,新能源車在未來前景非常廣闊。
該報告援引了一些中國電池組的價格,每千瓦時已經下降到了約100美元——這令電動車廠商製造平價的電動車,同時還能盈利。
瑞銀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說,最早能夠從新能源車生產和銷售中獲得穩定盈利的將是德國大眾汽車。該行預計,到2022年,德國大眾的電動車就能實現盈利。即使最受市場熱捧的特斯拉,也可能受到德國競爭對手的巨大壓力。
瑞銀認為:
相比特斯拉,消費者仍然更喜歡新能源驅動的奧迪、寶馬或奔馳。關鍵問題是這些品牌目前還沒有富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產品。不過,到明年這一情況可能會出現改變。
美國新能源車龍頭特斯拉雖然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實現盈利,但其盈利主要來自碳交易而非新能源車的生產和銷售。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月,隨著汽車促消費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國內汽車市場加快復甦,新能源汽車11月銷量為20萬輛,同比增長104.9%;1~11月累計銷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3.9%,首次由負轉正。
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0. 6萬輛, 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3%。
市場規模連續五年居全球首位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0. 6萬輛, 佔全球總銷量的53% , 較2018年57%的全球佔比有所下降, 產業規模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
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首次出現同比下滑, 全年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 3% 和4. 0%。其中, 2019年上半年仍保持同比增長, 但下半年以來市場出現加速下滑態勢, 同比增長率由7月的-4.7%下滑至12月的-27.4%。2020年初, 新冠肺炎疫情對市場進一步造成影響, 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5萬輛和28.9 萬輛, 同比分別下降39.7%和38.7%。
什麼車型更受消費者歡迎?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車型結構分化明顯,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量仍保持小幅增長趨勢, 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同比出現較大降幅。
根據機動車產量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有產量的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約80家, 前十企業產量合計75. 9萬輛, 約佔整體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的70% 。其中, 比亞迪產量達21. 8萬輛, 佔比近20% , 領先優勢明顯; 北汽、上汽、吉利、江淮居第二至第五位, 產量均超5萬輛, 佔比均超 5%。分車型來看, 2019 年我國在產的新能源乘用車車型近270款, 較2018年增長22% , 前十車型產量合計40. 7萬輛, 佔整體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的近40%。北汽 EU5、比亞迪e5、比亞迪元EV位居前三, 產量均超4萬輛; 寶馬BMW5系PHEV產量近2. 8萬輛, 為前十車型中唯一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純電動車型市場優勢明顯
近年來, 新能源汽車市場動力類型分布較為穩定, 純電動車型長期佔據主 導地位。2019年, 我國純電動汽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燃料電池汽車(FCEV)銷量分別為97.2萬輛、23.2萬輛和2737輛, 佔比分別為80.6%、19.2%和0. 2%。
新能源車在哪些省市更受歡迎?
新能源車消費市場逐步下沉,整體電動化水平依然較低。其中, 廣東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0. 4萬輛, 佔比超20% , 居全國首位; 北京、浙江、上海、 山東銷量均超6萬輛, 居第二至第五位。
新能源汽車由於享受不限行、不限購等政策優惠, 發展初期主要依靠限購 地區帶動市場增量。 隨著產品技術日益成熟, 消費者接受度逐步提升, 二、 三、 四線城市及非限購地區消費潛力日益凸顯。2019 年限購地區 (包括北京、 上海、 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海南) 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0萬輛, 佔全國整體銷量的比例約為39% , 較2018年下降2個百分點。但從城市排名來看, 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杭州、天津六大限購城市仍是我國主要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分別佔據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及整體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六位。
2020年以來, 國家和地方層面密集出臺多項政策拉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從國家層面來看,工信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發文推動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 國務院會議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補貼免稅政策延長2年,有助於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信心,並為新能源汽車企業車型規劃與戰略調整留足時間,減緩車企降本壓力。從地方層面來看,為保障新能源汽車行業平穩渡過疫情, 各地持續加大扶持力度。國家與地方政策形成合力,為推動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