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猛禽的認識,始於金庸筆下的《神鵰俠侶》,神鵰居於深山,威風凜冽,氣力過人,以毒蛇猛獸為食……神鵰究竟為何物,僅僅是武俠裡的想像還是確有此鳥?雖有探究,卻不得其解。
不曾想,日後從事動物研究和猛禽結緣,也因此遇到了日後的恩師——中國著名鳥類學家馬鳴教授。此後。對於雕類也日漸熟悉,竟然找到了神鵰的原型。
作者趙序茅猛禽中,金雕最具王者之風!近一米的體長,兩米多的翼展,金黃色的頭羽更像一頂高貴的皇冠,霸氣與生俱在!高空中盤旋,近地面俯衝,那一雙利爪,就是索命的無常,無論飛禽還是走獸,無不聞風而喪膽。與神鵰相比,金雕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知是王者的地位引來眾多的非難,還是生命的磨難鑄就了王者的雄風,金雕的命運註定坎坷。人跡罕至的深山,壁立千仞,雕巢豎立其上,任憑風吹雨打、嚴寒酷暑,巋然不動!隨後巢中開始孕育新的生命,雌雕孵化、雄雕遇敵、大戰草原雕、驅趕山鴉群,王者的領域裡容不得外人踐踏!
不久,古老的深山迎來新的生命,小金雕破殼而出。暖幼、遮晾、捕獵、警戒,金雕用心照顧著年幼的孩子;然而殘酷的大自然不同情弱者,食物短缺、兄弟相殘,只有最強壯的那一隻小金雕,才有資格獲得生存的權利。
茁壯成長、展翅跳躍,狹小的空間裡,已經留不住它對藍天的嚮往。幾度從容、百步試探,縱身一躍,只有天空才是它的極限!坎坷的生命鑄就王者之氣,可是並不是所有的金雕都有機會翱翔藍天。
卡拉麥裡,鷹山哭泣,百年老巢,毀於一旦。一輛輛卡車滿載著財富的夢想,呼嘯而過,如今的喧鬧已經容不下一個孤寂的靈魂!
阜康站上,金雕入獄;北塔山下,盜賊行兇,堂堂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為何受人欺凌?鷹獵復甦,古老的技藝重現江湖,馴鷹、捕鷹日漸繁盛。人們娛樂的背後,有沒有想過,多少猛禽家庭因此妻離子散,還有多少瀕危動物可以供我們玩耍?
嗟嘆息、空惆悵,歷經幾千萬年形成的物種,在我們眼皮底下,正在慢慢地消失。書生無用,無力挽救那些瀕危的生命,但在它們消失前,我要把它們的故事講出來。
金雕金雕是猛禽,古時稱鷲。在分類學上,金雕隸屬於隼形目、鷹科、雕屬,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品性高傲,警覺機敏,目光銳利。常棲息在高山巖石峭壁之巔,也見其歇息在空曠地區的大樹之上。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壁立千仞,雕的家巢矗立其上,歷經風吹雨打、嚴寒酷暑。金雕御風而行,俯瞰廣闊山野。其碩大蓬鬆的翅膀和宛如匕首般的利爪,極具威懾力,有「猛禽之王」的美譽。
從發現雕巢,到金雕夫妻的婚配、孵卵、育雛的各個時期,到每次對幼雕的體重、體長、蠟膜、尾長、翅長、趾長、附趾、飛羽和嘴裂等等的詳細測量,一直到看到長大成年的金雕飛向藍天。《西域尋金雕》一書除了對金雕這個物種的描述外,還通過作者親身經歷、觀察和思考,描述了考察過程中與其他動物種類的邂逅,展示了新疆的生物多樣性,有蒙古野驢、馬鹿、棕熊、野豬和狼等其哺乳動物,有紅隼、椋鳥等數種鳥類,有巖蜥、蝮蛇和被稱為「活化石」的新疆北鯢,也有蕁麻蝴蝶、金鳳蝶等美麗的蝴蝶種類,還有天山雪蓮等植物和各種野生的菌類。
書中有很多動物行為細節的描述,也有觸動心靈的描寫。如在描述暴雨中金雕媽媽回家照顧幼鳥的情景,「(金雕媽媽)冒著風雨回到了自己的巢中。看到媽媽回來,小金雕站起來迎了上去,依偎在媽媽的身旁。這時我想到了小時候媽媽給我撐傘的場景,遺憾的是金雕媽媽沒有傘。金雕媽媽沒有傘,但它也不需要,它展開了翅膀,兩米多長的翼展將小金雕緊緊遮住。不一會雨停了,而此刻我的視線卻模糊了。」同時也有很多理性的思考和評述。如關於猛禽的保護,引述了我的導師馬鳴先生的論述:「缺乏法制觀念,就連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官員也是如此。無知和愚昧可能是一些幼鳥失蹤的直接原因。利慾薰心,以為猛禽都非常值錢,見了就掏,也是造成其繁殖成功率低下的一個原因。」書中還有很多其他有趣而耐讀的內容,如關於天葬習俗的描述,關於對養鷹馴鷹和鷹獵文化的考究和描述,有描述大自然中「30 只高山兀鷲在瓜分一頭死去的犛牛肉」的自然法則,也有對野保工作者在野外「饢和榨菜就著雪花,豐盛而別有風味」的生活場景的描述,以及關於建設水庫、開採石油等人類經濟活動對野生動物影響的思考。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大學環境工程碩士,從事鳥類生態學研究。本文為作者創作《西域尋金雕》一書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