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薩克族捕獵協會主辦的捕獵活動在中國西部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交界雪山區域舉辦,該活動目的在於傳承傳統族人狩獵實踐技能。
中國哈薩克族人是世界上僅存的坐在馬背上用金雕狩獵的民族。
金雕並非金色的雕,它源於希臘語的名字直譯是金色的鷹。
這裡提到的金色,可能是就它頭和頸後羽毛在陽光照耀下反射出的金屬光澤而言,因為它全身的羽毛呈慄褐色,跟金色相距甚遠。
哈薩克族人駕馬前往雪山深處參加當地狩獵比賽。
經過訓練的金雕,可以在草原上長距離地追逐狼,等狼疲憊不堪時,一爪抓住其脖頸,一爪抓住其眼睛,使狼喪失反抗的能力。
相比之下,它的運載能力較差,負重能力還不到1公斤。
在捕到較大的獵物時,就在地面上將其肢解,先吃掉好肉和心、肝、肺等內臟部分,然後再將剩下的分成兩半,分批帶回棲宿的地方。
一名哈薩克族男子在馬背上放出自己的金雕作為偵查員來尋找獵物。
馴養金雕捕獵是哈薩克族傳統的狩獵術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隨著經濟的發展哈薩克族已從遊牧生產改為定居生活,哈薩克族人訓鷹這項古老的傳統文化依然保留至今。
據悉,目前哈薩克族金雕狩獵者僅存約400人。
野生的金雕未必會主動攻擊狼。但新疆的哈薩克族人素來訓練金雕在草原上長途追擊野狼。它們驅趕野狼在新疆哈薩克族人的草原上是司空見慣的。
訓練有素的金雕,除了狩獵最大的一個用處,還要看護羊圈。在看護養圈的時候,周圍是沒有牧人的!
據史料記載,金雕獵鷹始於公元940年中國北部。
由於訓練和掌控金雕必須遵循一系列古老且嚴苛的方法,訓鷹獵人選拔極其嚴格。
金雕捕獵的過程是金雕飛到空中幫馬背上的主人尋找獵物。
哈薩克族人在比賽間隙喝酥油茶取暖。
一名哈薩克族人驕傲的舉著自己金雕。
雪山中的獵人身著動物皮毛製作的傳統服裝取暖,往往是他們的服裝越華貴越受到族人的尊重。
金雕在參加比賽前靜止取暖,保存實力。
▌有膽你就來!和最有創意的團隊一起工作!全國領先微信平臺《最後一公裡》全球"尋人"!簡歷投遞:zhygl2014_h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