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麻,是陽氣離腳?中醫留下的「奇方」,守住陽氣

2020-12-23 今日藥訊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中醫,小藥。

腎臟是生命力的體現,腎主骨,全身的骨骼都是由腎臟來支掌管,是生命的支撐。

中醫認為,無論從身體,生理上看,它都是需要被關愛的人。

不知道生活中是否出現過腳麻的現象呢?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蹲一會兒,起身後就會感覺腳麻,頭暈等現象,那麼是什麼原因產生的這些情況呢?

我們從一張醫案說起,它是由名著的中醫傳承人董建華曾記載的。只是董老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

醫案中是這樣描述的,一位男性,年47歲,什麼毛病呢?就是腳麻、頭暈。

男子自述:就是兩隻腳,在過去一年內,經常出現麻木,而且一直麻木到小腿,只要蹲下或坐下,起身後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經過董老的一番刻診之後,發現脈象細、下沉,且手腳不溫,乏力。頭暈等現象。

一開始啊,以為是頸椎或腰椎的問題,去醫院檢查後,也確實發現頸椎出現了問題,經過長時間的調理後,身體麻木現象並沒有任何改善。

村裡面的老人告訴我,可能是凍的,於是穿上襪子、蓋上棉被,結果還是麻,沒有辦法,所以請求董老師能夠幫幫我。

董老告訴他,你的情況就是腎氣不固引起的,怕冷卻不是真冷,腰酸卻不是引起麻木的根本原因,而且平常應該還會出現尿頻、尿不盡以及前列腺方面的問題吧。

該男子連忙點頭,董老師啊,不僅如此,生活質量大大銳減,和媳婦之間產生了隔閡,不是我不愛她了,是因為我不敢愛,每次到了中途的時候都會掉鏈子,實在是「男言」之隱啊。

董老見狀,給他開了一個方劑,提筆遣方,方見——

準備枸杞10粒。矷山人參3克、黃精5克、黃芪3克;一日一劑,可用開水燜泡,也可煎煮,最後可把食材全部吃掉。

結果,用了差不多15天後,男子反饋說,雙腳麻木一劑頭暈現象也有好轉,董老見狀使用後反應良好,然後乘勝追擊,有讓男子應了半個月後,該男子諸證悉平,就連之前不滿意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時間不夠以及尿頻等現象具有明顯好轉。

後來,董老在醫案中明確詮釋說,其實這個問題,叫做血痺,全身的陽氣不行,通過此方把陽氣歸還到腳上,讓血液能夠正常的運轉起來,所以問題自然就會水到渠成了。

而在這個裡面(zi)矷山人參起到了決定性的用處,就像一盞油燈,想要火苗燃燒,則需要燃油的充足,而這味藥就是起到這樣的作用,長得形如腎臟,和蠶豆一般大小,蘊藏著多種植物醇鋅、錳以及皂苷等元素,能夠有助於前列腺的初期腫脹,還能補肝腎、益腎助陽之效。

很多人是不是聽得有點迷糊,這個就是中醫的玄妙之處,中醫這門學問是博大精深的。

小藥行醫數十載,我給他家在詳細的講解一番,也許你就會明白其中的玄妙之處了。

該男子出現的雙腳麻木不溫,精神萎靡以及頭暈等現象,再通過董老把脈後發現脈細、下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腎氣不固,也就是腎陽虛。

腎陽虛這個問題,一個人的身上會有很多表現,而該男子的表現這是雙腿麻木,而董老只需要把陽氣給積攢起來,然後再傳輸到腳部。

就像魔術一樣,看似深不可測,但是經過了解後,就會覺得很簡單。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我的讀者參考、借鑑。現在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希望能夠傳遞中醫的一份愛,讓更多人可以受益,從而減少生活中一些痛苦。

相關焦點

  • 腳麻,就是「陽氣離腳」!一張方子,給腳補陽氣,緩解腳麻、腳涼
    本文理論依據:《金匱要略》、《中醫方劑學》、《中醫基礎理論》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繼續給你講一講,發生在老年人、中老年人身上的事兒。   因為,從身體、生理上看,他們是需要關愛的人。   什麼毛病呢?腳麻。
  • 陽氣脫了?中醫用三味藥,守住陽氣,讓腎「回春」
    其實關於「酒囊飯袋」這個詞語,從中醫的角度來解釋比較有意思,如果說每個人都是酒囊飯袋,你聽到是否會很不高興呢?千萬別誤會啊,中醫說的並非是貶義詞,指的是我們存在於大自然中,身體為一副軀殼,裡面裝滿了臟腑、血肉以及筋骨等。
  • 中醫:後背是陽氣之鏡,兩味藥,讓後背守住陽氣
    大家好,我是你們中醫,小藥。當我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時,我聽大人說過一句話,「人的背後,就是一片海」。什麼是海呢?後來我學了中醫後,才明白其中這個道理,這句話指的陽氣之海。體內的陽氣足不足,是不是流失了,就看我們的後背。
  • 打坐時腳麻,一個姿勢就能輕鬆解決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打坐時,你的腳為什麼會發麻?很多人打坐就有這種體驗,打坐時,稍微時間長一點點,腳就發麻。打坐完後鬆開雙腿,登時腳底會有千萬根針在扎一般,甚至沒有好的辦法解決。按照道家的陰陽理論,人的整個身體是分為陰和陽的。
  • 陽氣不足的人,身體會有5「怪像」,若沒中,說明陽氣旺盛,恭喜
    中醫認為:陽氣不足,百病生,陽氣充足,百病消!《黃帝內經》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季天氣炎熱,陽氣在體表,皮膚毛孔舒張,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當人體內陽氣充盈,對維持身心健康都有好處,也會擁有健康體魄;當身體陽氣不足,更容易導致免疫力降低,增加身體患病風險。
  • 為什麼說寒從足生,腳涼是大病?經常腳涼,說明哪些問題?
    這句話是中醫常說的,在中醫看來,腳又被稱作:身體第二心臟,把雙腳保護好了,也是好心護理好,作為末梢組織,這個地方血液流動速度緩慢,更新代謝速度低,一旦忽視了,會發現該部位溫度要比其它部位低很多,寒氣溼氣也會透過雙腳進入身體,造成較大影響。
  • 陽氣不足的人,如何度過三九天?
    在這樣陰氣盛的季節裡,陽氣不足的人會感到特別難受,此時顧護體內的陽氣是最重要的。 2.三九天的第二個特點是陽氣內收 冬天人的陽氣內收,身體的門並不會完全關緊,此時如果施灸得當,對一些陳舊的虛勞病,效果會更好。
  • 退休中醫:留下一味藥,堅持泡水喝,歸還陽氣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中醫,小藥。作為一個合格得到男人,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常人的10倍以上,而這一切則需要代價的。中醫認為腎乃「先天之本」,它位於身體的腰部兩側,推動著身體的生長,是一位辛勤的勞動者,而且從不索求報酬,就是這麼一位無私的奉獻者,人們往往卻漠視了它的存在。
  • 張仲景:留下的驗方,悄悄試試,讓陽氣攢起來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中醫,小藥。人間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啥嗎?小藥認為莫過於有飯吃不香、有覺睡不眠。今天就一起講講引發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何處?時間穿梭到15年的那天說起,那年我還是一個學徒,跟著老師後面做一些中醫文化的宣傳,來弘揚中醫。一次出診遇到一位中年男性前來諮詢問題,什麼毛病呢?
  • 腳麻木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長期這樣小心腳麻
    在平時,我們坐久了或者是蹲的過久,都會出現腳麻的情況,這是因為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所造成的,但是,除了這種情況之外,您可能還是會無緣無故的出現腳麻的情況,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腳麻木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陽氣足,人長壽!陽氣旺盛的6表現,你符合幾個?
    相反,陽氣不足的人,不管是男士還是女士,都是偏向於沉默的,話很少,喜歡一個待著,給人感覺很文靜,很內向的感覺,這正好體現了中醫上說的「多言傷氣」。  尤其是在早上起床的時候,表現得更加明顯,賴著不想起床,起床了還是很累,很困。
  • 陽氣不通、愛出汗?3味草藥,打通全身陽氣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醫方劑學》!古人認為:陽氣於冬季便潛藏在地下,春季陽氣上升衝出地面而與陰氣相搏發出聲音則成雷,從陰陽象數理論講,冬天不應該有雷,如果冬天打雷,就意味著天地藏不住陽氣了,因而冬季也被稱為我們守護體內陽氣的關鍵時期。大家好!
  • 「耗陽」的舉動早該控制,迫不及待的男性,陽氣可能「離家出走」
    陽氣,依靠人體的器官和組織來維持,並把這樣的氣體充盈於全身。陽氣不足百病叢生,人一旦生病,首先是「陽氣」出現問題。陽氣對於人體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陽對於大自然一樣,自然界萬物需要太陽才能正常的生長,人體生命活動需要陽氣。
  • 古人留下4味藥,悄悄試試,陽氣越攢越多
    何謂「命根子」呢?  中醫詮釋為,指的是人體的陽氣、心氣以及脾氣的總稱。  現在很多人由於生活的壓力以及環境因素,導致很多年輕人身體陽氣越來越少,今天就和讀者們說一個案例和方劑,看看中醫是如何做到的。
  • 【艾健康】所謂陽氣就是人的生命之氣,陽氣不足是現代人的通病
    所謂陽氣就是人的生命之氣,即中醫所說的元氣。
  • 陽氣足,百年壽!
    在中醫幾千年文化中,陰是指人的身體,陽是人體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陽氣衰減的過程。
  • 人體陽氣的重要性在幾千年的中醫文化中,陰是指人的身體,陽是指人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陽氣衰減的過程.
    人體陽氣的重要性在幾千年的中醫文化中,陰是指人的身體,陽是指人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陽氣衰減的過程。
  • 陽氣盛則生命力強,數九寒冬培固陽氣的三個方法
    陽氣為生命之根,陽氣盛則生命力強《中藏經》指出「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凡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非陽能死物也,陽來則生,陽去則死矣」。都強調了陽氣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必須引起重視。人體中的陽氣,是循行在臟腑之間的部分,具有溫煦、推動、興奮等作用。
  • 「陽虛百病生」,春季養陽,打開六個「陽氣開關」,陽氣不虛
    「陽虛百病生」,春季養陽,打開六個「陽氣開關」,陽氣不虛。中醫有雲「陽虛百病生」。之所以這麼說,因為陽氣對身體來說,確實太重要了。臟腑百骸需要溫煦,靠的是陽氣;身體要抵禦外感六淫之邪,也得靠陽氣;延年益壽,還是得靠陽氣。一旦「陽氣不足」,陽虛也就出現了。
  • 陽氣不足就向天「借」!
    一些房間的陽光被高樓大廈遮擋著;很多北漂族住在地下室和沒有窗戶的隔板房裡……壓力和疲勞已經是對自身陽氣的損耗,再加上沒有能力講究居住環境,人們離太陽似乎越來越遠了。這種瞬間的緊張和放鬆,強行地激活了由於長年在椅子上窩著,後背瘀滯的陽氣。中醫說:不通則痛。這是一個很樸素的道理,既然它不舒服,出現了疼痛、酸脹,我們把它理通了不就完了嗎?人為什麼會胖?其實大部分人胖的原因,是因為過多的廢物積聚在體內,中醫叫寒溼內滯。俗話說「十個胖人九個虛」,越胖的人,越怕冷。尤其是胖得松鬆軟軟,餓兩頓又很容易瘦下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