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港股大盤出現顯著回跌,未能擺脫漲後整固、整理的態勢。在內地公布第一季GDP數據前夕,恆指的短期支持區22,600至23,000正在率先接受考驗。
資金流入續有利港股
總體上,我們相信港股仍處資金市的發展階段,滬港通的消息,是引發資金再度殺進的原因。大市成交量增加了,上周日均主板成交量錄得有810多億元,港匯也走強了,目前兌美元上升至年內最高水平,這些都是資金流入的症狀,對後市發展有利,恆指守穩支持可朝24,000來進發。
人行收水 關注GDP
內地公布了最新的宏觀經濟數據,3月新增貸款有10,050億元人民幣,略高於預期。而M1和M2貨幣供應量,按年分別增長5.4%和12.1%,卻都是低於預期。而內地第一季GDP將於今天公布,是聚焦點所在。上綜指下跌1.4%至2,101收盤,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加上人行進行1,720億元人民幣大規模的正回購,都是影響因素。技術上,上綜指的支持區在2,065至2,080。
恆指出現平開低走,並且以接近全日最低位22,658來收盤,壓力來得相對明顯,較A股出現溢價的內地金融股,平均跌幅有1%至3%,是拖累大盤的元兇。恆指收盤報2,2671,下跌368點,主板成交量有636億元,而沽空金額有69.9億元,沽空比例有10.99%。
騰訊調整後有盤穩走勢
盤面上,港交所(0388)和騰訊(0700),是目前兩個主要的信心指標股。港交所是滬港通政策下的受惠股,但是短期漲幅已多,股價從120元起步,漲到了145元以上,累漲了超過20%。而港交所能否保持強勢,是滬港通政策是否可以繼續發酵的指標之一。騰訊是新經濟(310358,基金吧)的龍頭股,走勢上已有從下跌調整、走到盤穩的階段,股價升穿565.5元的前一級微形浪頂,可確認重拾強勢。(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責任編輯:楊斯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