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陣營共有兩大家族參加了封神大戰,他們分別是以李靖為首的李姓家族,和以黃飛虎為首的黃姓家族。在這兩大家族中,李姓家族爺四個全部肉身成聖,而黃姓家族則有六人死於封神大戰,七人死後封神,他們分別是:
黃天化(三山正神炳靈公)、黃飛虎(東嶽大帝)、賈氏(貌端星)、黃天祿(西鬥五星官之一)、黃天祥(北鬥九星官之一)、黃飛彪(河魁星)、黃飛豹(天嗣星)
當然,由於黃氏家族為封神榜貢獻的人最多,因此,黃氏家族在封神後的地位也非常高,尤其是黃飛虎長子黃天化,他在姜子牙斬將封神時被封為「三山正神炳靈公」,掌管著安微黃山、江西廬山和浙江雁蕩山。
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黃天化,以青年盡忠報國,下山首建大功,救父尤為孝養;未享榮封,捐軀馬革,情堪痛焉?爰功定賞,當從其厚。特敕封爾為管理三山正神炳靈公之職,爾其欽哉!」
從姜子牙敕封黃天化為三山正神炳靈的理由來看,共有兩點原因提高了黃天化在封神榜中的地位,即:首建大功和救父孝養;下面來看看其具體表現:
首建大功;
黃天化奉師父道德真君命令下山後,就成為了姜子牙帳下的四大先鋒官之一,當然,作為先鋒官的黃天化作戰勇猛且不甘人後,他曾在楊戩的幫助下,用攢心釘除掉了魔家四將。在姜子牙兵伐殷商時,遇孔宣兵阻金雞嶺,黃天化一馬當先擊殺了孔宣的先鋒官陳庚,立下了武王伐紂時的第一大功。
每一場戰爭的首勝,都對戰爭勝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首勝能大大的鼓舞三軍士氣,而黃天化取得了武王伐紂時的首勝,因此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對他死後封神的地位影響也非常大。
救父孝養;
黃飛虎反五關,在潼關遇到了會道術的陳桐,在交戰中黃飛虎被陳桐用火龍標打死,黃天化奉師命趕來救活了父親並用莫邪寶劍殺了陳桐,助黃飛虎過了潼關投奔西岐。之後父子倆都在姜子牙帳下聽用,在殷洪、殷郊伐西岐時,黃飛虎出陣被擒,作為兒子的黃天化總是冒死相救,以至於總是被雙雙擒獲。由此可見,黃天化是封神演義中尊父至孝的代表人物。
「百善孝為先」,在古代考量一個人人品的好壞,孝順是最基本的條件,而黃天化作為封神演義中的第一大孝子,在死後封神地位自然就高了。
當然,除了以上兩點外,由於黃天化也是闡教門人,因此在姜子牙封神時自然也會傾向於他,給個靠前的神位也就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