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2020-12-15 笑語千年

小小的昆蟲是世界上物種最多的一個動物種類,是生物鏈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這種形態各異的小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昆蟲是人類的重要夥伴。一些昆蟲自身的產物,如蜂蜜、蠶絲、白蠟等是人類的食品及工業的原料,昆蟲又是2/3有花植物的花粉傳播者,還有一些昆蟲能分解大量的廢物,把它們送回土壤完成物質循環,維持自然界的平衡。它們隨時隨地出現在人類的身邊,與人類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一、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昆蟲

中國古代文學中,描寫昆蟲的作品很多。這些作品體現出當時的人們對昆蟲的認知水平,記載了昆蟲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有些昆蟲還被人們賦予了特定的意象,寄託著古人們豐富的情感,從而形成了特有的古代昆蟲文學。

莊子就是一位昆蟲愛好者。他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昆蟲小小的身影,他把人類的感情和思想寄托在小小的昆蟲之上,寫出了「夢蝶」、「螳臂當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噲灸人口的作品。詩人謝逸寫過三百首蝴蝶詩,他的「陌上斜飛去,花間倒翅回」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今天的人們看到蝴蝶,很容易聯想到莊子的那個夢;聽到蟬鳴聲,也會在心中浮現「居高聲自遠」這樣的情懷。

昆蟲文學是在千百年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它包含了中國古代的經濟文化、醫藥文化和飲食文化,也包含了人類的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和審美情趣。荀子在蠶的身上看到了「隆禮重法」的儒家思想,莊子在蜉蝣中看到了生命易逝,這都是昆蟲給古人帶來的意象,也是古代昆蟲文學對生命意識和道德秩序的關注。

中國昆蟲文學內容博大精深,它包含了各種對人類有益的益蟲,也有帶著負面象徵意義的各種害蟲。那些蹁蹁起舞的蝴蝶、高亢的蟬、「到死絲方盡」的蠶,都被古人賦予了正能量;而對莊稼有害的螟蛉、對人有害的蒼蠅等等,都是人們貶斥的對象。

古人對昆蟲的讚美或者貶斥,主要依據的是昆蟲對人類社會是否有價值。我們以蠶為例,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一特點。

蠶是古代農業生產上有過重要貢獻的昆蟲。蠶桑業是古代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蠶這種昆蟲早已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成為農耕文化的一個符號。統治者們不僅鼓勵農民養蠶,皇后們還親自示範,對蠶桑業正面引導。所以蠶的身上形成了「蠶理」,它符合「隆禮重法」的儒道,符合「功立身廢」的臣道,也符合「功被天下」的君道,這都是中國文化賦予蠶這種昆蟲的文學意象。

二、什麼是昆蟲文學

昆蟲文學屬於詠物文學的一種,是通過對身邊熟悉的事物加以描繪,去表達人們對世界的認知,表達人們對世界的主動思索。

中國的先秦時代,昆蟲文學就已非常發達。幾乎人們身邊所有的昆蟲,都被文人們用各種形式表現出來。據不完全統計,《詩經》中出現的昆蟲就有「營營青蠅」、「採採蜉蝣」、「莎雞振羽」等近百種,引領了中國昆蟲文學的萌芽。這一時期對昆蟲的描寫比較簡單直白,語言也比較質樸,往往迴環往復,帶有音樂的美感。但是這時昆蟲文學尚未形成特定的意象,長於鳴聲、形狀和外貌的描寫,還不是抒情言志的對象。

兩漢魏晉時期,昆蟲文學在先秦的基礎上,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有了更豐富的文學意義。這一時期的貴族和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對昆蟲文學的關注也開始加大,創作群體得到了擴大,產生了很多優秀的昆蟲文學。兩漢的昆蟲文學以班昭的《蟬賦》和楊雄的《方言》為代表,對蟬、蜜蜂這兩種昆蟲進行了科學的辦公室,傾注了滿腔的情感,使得昆蟲文學的表現力更為多元,昆蟲的指代性也由形似轉為神似,極大的豐富了昆蟲的意象意義。

從兩漢魏晉時開始,昆蟲文學開始有了完整的內涵,各種代表不同正面或者負面形象的昆蟲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文人的作品裡。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審美特點和文學內涵,昆蟲的形象與意義也開始有了定型,從而為後世的昆蟲文學內涵與外延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也為唐宋時昆蟲文學的繁榮做好了鋪墊。

三、蝴蝶的文學意象

自從那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飛入莊子的夢中之後,蝴蝶身上就帶有了哲學家的氣質,蝴蝶也成為哲學史上具有象徵意義的昆蟲。

《莊子-齊物論》上說:「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周夢蝶」是傳誦千年的美麗故事,是人類內心對自由的嚮往。莊子借蝴蝶自由起舞,表達了生死之間、醒夢之間的相對,並將這種相對性延伸到世間萬物。在夢中,莊子和蝴蝶不僅有形體上的交換,也有精神上的交換,莊子用對生命的驚嘆和喜悅,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蝴蝶是人類身邊最常見的昆蟲之一。每當春天到來之際,蝴蝶飛舞在花叢中,成為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意象。這種春天萬物生機勃勃的美麗意象,是最符合文人們的審美情趣的。

中國的詠蝶詩很多,按成就論,當以梁簡文帝蕭綱的《春日》為最。他寫的「花開幾千葉,水覆數重衣。蝶颺縈空舞,燕作同心飛。歌妖弄曲罷,鄭女挾琴歸。」營造出了一幅春天的自然氣息和春日麗景。

美麗的蝴蝶與女性形象十分符合,因此它的身上被寄予了很多女性的情感。它是兩情相悅的象徵,是愛情的見證。以蝴蝶為主題的愛情詩,是最為常見的。古代文人見到蝴蝶雙雙飛舞,長相廝守,便很容易將人類對愛情的忠貞借蝴蝶的意象去表達抒發出來。陳朝後主陳叔寶的《長相思》中寫道:「長相思,怨成悲。蝶縈草,樹連絲。庭花飄散飛入帷。帷中看隻影,對鏡斂雙眉。」就是借蝴蝶縈繞春草的纏綿,寫的是相思男女的愁緒,讓人讀來也有「怨成悲」之感。

蝴蝶在昆蟲文學中常與梨花一同出現,因為「梨」諧音「離」,二合可以很好的合二為一,更具有藝術感染力。所以古人在描寫梨花時,以「縈縈似亂蝶,拂燭狀聯蛾」來描寫梨花隨風飛舞之態,「亂蝶」二字,中心表達出戀愛中的女性那種矛盾心理和。「因風似蝶飛,豈不憐飄墜?願入九重闈」則是借蝴蝶和梨花表達對情郎的思念,達到了以昆蟲狀貌刻畫人的內心世界之功,有著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四、螢火蟲的文學意象

夏天的夜晚,空中一閃一閃飛舞著一群小小的精靈,它們就像閃爍的星星,給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人認為,螢火蟲生於腐草之中,「在暗能明」,越是破敗之處越多,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悲愴之感,被賦予了清冷清涼的意象。

文學史上詠螢火蟲的作品,當屬西晉的傅鹹。他創作的《螢火賦》是第一篇專門以螢火蟲為對象的文學作品。他在一個夏夜,獨處一室,於夜不能寐之時,見窗外點點螢火飛舞,有感於心,寫下了《螢火賦》這篇詠物言志的奇文。

「潛空館之寂寂兮,意遙遙而靡寧。夜耿耿而不寐兮,憂悄悄而傷情。哀斯火之湮滅兮,近腐草而化生。感詩人之攸懷兮,鑑熠翟於前庭。不以姿質之鄙薄兮,欲增輝乎太清。雖無補於日月兮,期自竭於陋形。當朝陽而戢景兮,必宵昧而是徵。進不競於天光兮,退在晦而能明。諒有似於賢臣兮,於疏外而盡誠。蓋物小而喻大兮,固作者之所旌。假乃光而諭爾熾兮,庶有表乎潔貞。」

傅鹹是晉武帝時的一位文人,也是一位官員。他為人正直,嫉惡如仇,崇敬那些品德堅貞的忠臣良將。在這篇作品中,他借螢火蟲「在晦能明」的特點,以傷感孤獨的情緒起頭,以光明積極的心態結束,是因為他看到螢火蟲兒能夠劃破夜晚的黑暗,不以自己微弱的光芒而自暴自棄,有一份光就發一份光,不爭不比,正是那些賢臣良將們高貴品格的表現。

中國文學史上,與螢火蟲有關的故事以車胤的「囊螢照讀」最為家喻戶曉。車胤幼時家貧,無錢買燈油,只能捕捉螢火蟲照明,靠這些螢火蟲發出的微光堅持學習,終於成長為棟梁之材。這種逆境中奮進的精神,對文人們的激勵作用相當大。中國的很多文學作品中,都以這個故事來教育年輕的學子,要排除萬難,堅持學習。螢火蟲也成為勵志教育的代表意象。「漢人流麥,晉人聚螢」成為激勵無數學子的標杆。南朝庾信的《言志詩》中也有「池水朝含墨,流螢夜讀書」之句,王勃的《滕王閣序》中也用「穿壁未勤,映螢愈甚」來表達勤學對人的重要性。

螢火蟲還常常與窗簾同時出現在文學作品中,表達離愁或者閨怨。「簾」諧音「憐」,有愛憐和憐惜之意。如「簾中看月影,徵裡見螢飛。螢飛飛不息,獨愁空轉側」,通過簾內簾外視角的轉換,也通過飛舞的螢火蟲,去體現女性獨自一人的孤獨和「空轉側」,流露出來的是深夜思良人的學生閨怨。

五、昆蟲文學中的中國文化

不同的昆蟲在文學中有著不同的意象。除了蝴蝶和螢火蟲之外,在中國文學中,蟋蟀因「常鳴悲秋之音」,有著暗示年歲之傷的意象;生命只有短短一天的蜉蝣有著珍惜時光和人生苦短的意象;螞蟻喜歡聚集,有著烏合之眾的「蟻附」意象。除此之外,還有無數昆蟲都在中國文學中有著自己的位置。

昆蟲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個特定的大類,它們身上的意象與傳統的春花秋月、亭臺樓閣等靜態物象有著一定的區別。在昆蟲這樣一個小小的生命世界裡,它們被文人賦予了生命,與文學進行了靈魂的對話,極大豐富了文學的視角,在文學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

昆蟲是世界上最微不足道的生命,但正如葉聖陶寫的那樣:「昆蟲的世界是一個無上的美的世界,是絕好的自然詩篇」。

昆蟲是大自然的產物,也是人類進步的助手。它伴隨了古人認識自然的進程,也可以用它們特有的方式與人類交流。雖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美,但是歷代文人中,幾乎沒有一個對昆蟲文學和昆蟲身上代表的文化蘊義提出過質疑。換句話說,所有的人都承認昆蟲身上意像在中國文化中的寓義。所以昆蟲文學是我們了解古代文學的一個切入點,如果這篇小文能幫助到讀者,去發現這個切入點,那麼作者的辛苦碼字就沒有白廢。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文學中有很多意象,淺談桃花意象在中國古典文化中的演變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有很多意象,其中花卉、植物等運用猶多,簡單來說,意象就是人們將自己的想像與情感附著在某一客觀物體上,以此寄託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在我國古典文學中,有很多常見的意象,如代表高潔的宋梅竹菊、寄相思之情的明月清風等,桃花作為一種意象在中國古典文化中出現的頻率極高,各朝各代都有對桃花意象作出不同的解讀。
  • 昆蟲物語
    在這一環節中,許老師選取了螳螂的外形和甲蟲製作糞球的兩個片段,將《昆蟲記》與《辭海》、百度百科的語言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通過比讀語言的方法,深入法布爾作為文學家的內心世界,感受這部「昆蟲史詩」蘊含的文學底蘊。
  • 昆蟲又不美麗,玉雕昆蟲能有何樂趣?
    看官們有的覺得「鬼斧神工」,有的卻覺得「暴殄天物」,為何古人會用珍稀的材質來雕刻這小小昆蟲呢?清代 | 象牙蘿蔔其實昆蟲一直是中國玉石雕刻的重要題材之一,但它們並不比體型龐大的動物或滿身羽毛的飛鳥更好雕刻,因為體型更小、活動更靈巧、細微之處特別多,所以也更難抓取昆蟲的形態和行動特點,不僅考驗工,也考驗料,試想用玉石雕出昆蟲的觸鬚、小細腿得是多麼艱難和脆弱。
  • 日本昆蟲物語
    日本著名昆蟲學家、文學教授奧本大三郎,曾經花十年時間,專門為孩子們編寫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全8冊)。這是我們目前讀到的文字最佳、最適宜少兒閱讀的《昆蟲記》了。在昆蟲的科普上,日本人可謂不遺餘力。在日本,甚至還有「昆蟲拉麵」這樣的怪咖發明,而且居然大受歡迎,可見國民對昆蟲喜愛之深。
  • 昆蟲中的猛獸,一個夏天吃掉數十萬隻昆蟲
    古代的詩詞中也不乏蜻蜓的身影,比如劉禹錫的《春詞》中就有「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還有宋朝楊萬裡的《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被更多人所熟悉。本文想告訴你的一些關於蜻蜓的事實,可能會讓蜻蜓在很多人心中的「人設」崩塌,因為蜻蜓真的一點都不「文藝」,它們是頂級的捕食者。
  • 《MOVE圖鑑:昆蟲》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全書
    不如看看這本《MOVE圖鑑:昆蟲》,日本講談社的當家科普圖鑑。11大類1200多種昆蟲,完全稱得上是「捧在手裡的昆蟲博物館」。這本《MOVE圖鑑》配有600多張真實的自然界微觀照片,全部出自昆蟲研究者、專業攝影師,讓真實的昆蟲鮮活地展現在讀者眼前。我和孩子第一次以微觀的視角看昆蟲,發現很多昆蟲擁有超越人類想像的奇特外形和怪異長相。這隻降臨的外星人,其實是在馬來西亞的錐頭螳螂。
  • 昆蟲記:當昆蟲遇上寶石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珠寶飾品中有趣的存在 --昆蟲飾品 。 「厭惡我們的是他們,留戀我們的也是他們, 呵,愚蠢的人類~」
  •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答辯題目及解析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面試《答辯》知識點|高頻考點匯總 1.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各經歷哪些發育時期?【參考答案】(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比如家蠶,它們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相差很大;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如蝗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相差不大。
  • 了不起的昆蟲:昆蟲比恐龍出現得更早?
    本文摘自《昆蟲的奇妙生活》今天,地球上生活的每一個人都對應著2億隻昆蟲。你坐在那裡閱讀這句話的同時,有無數(1015~1016)只昆蟲正在這個星球上迤邐、爬行,或是展翅飛舞,比全世界所有海灘上的沙礫還多。
  • 初識昆蟲(一):昆蟲的口器
    說到昆蟲,其實我們並不陌生。從小到大,我們通過課本、在田間地頭、電視網絡等途徑都看到過形形色色的昆蟲。昆蟲,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它們一直在我們身邊爬行著、跳躍著、飛舞著。或許你會覺得昆蟲再熟悉不過,還需要認識嗎?鼠婦,這是昆蟲嗎?那麼,請問:蜘蛛、馬陸、蜈蚣是昆蟲嗎?
  • 以胡歌、古天樂命名昆蟲,是一種嘗試
    這種科學與人文的衝突,由英國作家查理斯·珀西·斯諾於1959年5月7日在劍橋大學發表《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的瑞德演講提出。經過幾十年的討論和反思,1995年,約翰·布洛克曼編寫的《第三種文化》,提出人文和科學之外還有另一種文化,是這兩者融合的第三種文化。
  • 昆蟲記 你喜歡「昆蟲宴」和昆蟲館嗎?
    然而,這個世界上確是有「昆蟲宴」的。在雲南,人們會採取油炸的方法,來烹飪昆蟲的美味。這樣做可以去除昆蟲的腥味。據說昆蟲營養豐富,還有美容強身的功效呢。昆蟲宴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寫了《昆蟲記》,詳盡地介紹了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等等。電影《昆蟲總動員》,則是一部有趣的瓢蟲為主角的昆蟲電影,這個電影讓我們認識了另一種視角下的昆蟲,電影裡的昆蟲可愛極了。而取材自漫威漫畫的《蟻人》又以另一種科幻電影的視角,影片中出現了大量的螞蟻。人類能夠操縱這些螞蟻,與偉大的「蟻人」一起戰勝邪惡的力量。
  • 寫給孩子、譽滿全球的昆蟲百科經典———《法布爾昆蟲記》
    書  名:《法布爾昆蟲記》       《法布爾昆蟲記》是一部百年經典,這套注音版繪本是一部昆蟲童話
  • 陰陽師妖怪屋昆蟲作用介紹 昆蟲有什麼用
    而其中讓式神進行捕蟲,可以獲取到昆蟲這一資源,關於昆蟲的使用方式,就讓彈彈醬帶各位家主一探究竟。昆蟲是式神覺醒所需要的重要資源,也能夠販賣昆蟲獲得金幣,主要通過讓式神參加捕蟲功能獲得。昆蟲的作用當式神的好感度達到二級後,式神需要消耗昆蟲作為材料才可以覺醒。不同的式神覺醒所需的昆蟲種類也不同。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當初,我以為《昆蟲記》只是一部科學著作,現在再看其實並不盡然。 《昆蟲記》原名為《昆蟲學回憶錄》,在書中,作者法布爾不僅詳細記載了昆蟲的種類、特徵和習性,還插入了很多自傳型的回憶,闡述了他對社會、自然、人生的種種感想和心得。
  • 蝴蝶是昆蟲嗎?
    蝴蝶別稱蛺蝶、胡蝶、浮蝶兒、蝶等,一般色彩鮮豔,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全世界大約有14000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中國有1200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蝴蝶是不是昆蟲吧
  • 《昆蟲總動員》X《蟲蟲》
    《昆蟲總動員》X《蟲蟲》百花文藝出版社X金逸院線年度最佳親子消夏話題2014年8月1——22日凡轉發金逸影城《昆蟲總動員》影訊微博即有機會獲得由百花文藝出版社獨家提供的價值42元的2014年暑期檔親子話題圖文書《蟲蟲》一冊。
  • 昆蟲變點心!高校學子製作昆蟲食品並義賣推廣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的部分學生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街口做起了昆蟲食品義賣活動,引來不少路人駐足圍觀。據了解,這些義賣的昆蟲蛋糕和蟲漿餅乾等食品都是由學生自己親手製作,義賣所得收入將全部捐給該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用作志願服務經費。圖為義賣志願者邀請老人試吃昆蟲食品。
  • 古代詩詞中審醜的文學意象
    文學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審美的,而不是審醜的。也就是說,文學是一種審美的學科,是誘導大家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食糧。那麼,文學發展到今天,蔚為大觀,有沒有審醜的文學意象出現?當然有,而且還不少呢。在古代詩詞裡面,竹子代表氣節,松樹代表不屈的品格,月亮代表思鄉等等,而蒼蠅、老鼠、蚊子為什麼不能入詩?因為這些東西不具有審美特質,偏偏是審醜的,不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悅,於是大多數詩人都不寫它們。但也有詩人試著寫,讓這些討厭的東西具有了審美特質。大詩人杜甫寫過一首《棕拂子》,裡面有詩句:「棕拂且薄陋,豈知身效能。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蒼蠅。」
  • 昆蟲探索營 | 每種昆蟲都值得被認識和敬畏
    昆蟲分布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因其生存環境的不同,造就了昆蟲數量的龐大和偉大。昆蟲探索營裡我們找來了3個特殊的考察點,對昆蟲進行觀測和研究。了解昆蟲們對環境的選擇和偏好,並學習它們發生在這片大地上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