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2020-12-12 騰訊網

滴!2020剩餘不到一個月,

孩子今年的「閱讀KPI」完成了嗎?

雙十一沒給娃囤夠書的你,是不是又在摩拳擦掌,準備趁著雙十二繼續填滿自家娃的書架了?

不過我們都知道,給孩子買書,量不在多在於精。

今天,小編就為看著各類「雙十二書單」,不知從何下手的家長們介紹一套寶藏科普繪本——《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

這套書改編自法布爾的《昆蟲記》。《昆蟲記》今年剛被列入《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但其實在小編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曾經推薦過。

當初,我以為《昆蟲記》只是一部科學著作,現在再看其實並不盡然。

《昆蟲記》原名為《昆蟲學回憶錄》,在書中,作者法布爾不僅詳細記載了昆蟲的種類、特徵和習性,還插入了很多自傳型的回憶,闡述了他對社會、自然、人生的種種感想和心得。

它更像是一部「真實的童話」,講述著一個個生命的奇蹟,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妙。讀起來妙趣橫生,回味悠長。

法國著名昆蟲學家亨利·法布爾

《昆蟲記》誕生至今,得到了來自文學界的無數讚譽與推薦。大文豪雨果稱它為「昆蟲學界的荷馬史詩」,魯迅則把它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評價法布爾說:「這個大科學家像哲學家一般思考,像藝術家一般觀察,像文學家一般寫作。」

而在社會發展飛速,鋼筋水泥林立的如今,《昆蟲記》對孩子們還有著一層特殊的意義。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純粹的大自然。通過閱讀《昆蟲記》,可以激發他們觀察昆蟲、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喚醒每個人心中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市面上這麼多版本的《昆蟲記》,

該怎麼給孩子選?

《昆蟲記》原著篇幅很長,孩子讀起來相當有難度。所以在各大網站上一搜索,就有無數改編版的《昆蟲記》,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在小編查閱數套、反覆對比後,便確定《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一定是小讀者們最好的選擇。

其實,這套書已被昆蟲專家、童書大V和各大媒體一致推薦過,成為了眾多讀者的第一選擇。它的中文版銷量已經超過150萬冊,數年間得到了10萬+讀者的真實好評。

1

中科動物研究所昆蟲專家劉曄介紹說:

「如今,飛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得自然離人們越來越遠,當我看到這套書時,我滿懷激動。書中介紹了很多有趣的昆蟲知識,常常讓我回想起觀察昆蟲的那些有趣時光。希望孩子們能和我一樣,體會到發現自然的樂趣。」

2

知名科普博主、昆蟲學者三蝶紀,也是本書的審訂者之一,是這樣推薦的:

「這套書由日本知名的插畫師和文學獎得主共同創作,以生動的插畫再現了這些昆蟲的生活,將文字轉化成了可以看見的畫面,畫風清新、寫實、精準。除此之外,作者還補充了這些昆蟲的觀察和飼養方法,鼓勵兒童像法布爾一樣,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索自然。」

3

童書推廣人丹媽對比了許多版本的《昆蟲記》,這一版排在第一位。

「閱讀《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這套書,既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引起他們觀察自然的興趣,還能使他們學會觀察世界的方法。叮噹3歲時,這套書我帶他讀了無數遍,日本文學大師小林清之介優美清新的講述,配上松岡達英等生態畫家逼真的繪畫,怎麼看怎麼完美。」

4

繪本媽媽海桐也推薦過這套書:

「全套12冊,內容涉及我們熟悉的屎殼郎、螞蟻、蟋蟀等。該書的插畫細膩柔軟,文字活潑生動,是一套很美的科普讀物。」

講給3~8歲孩子的昆蟲故事

這套廣受好評的繪本版《昆蟲記》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選取了《昆蟲記》中,12種小朋友最熟悉、最有趣的昆蟲作為每一冊的主角,知名科普博主三蝶紀與日本的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研究員、著名蟬研究專家、螞蟻類研究會前會長等專業昆蟲學者的審訂確保了其內容的科學性、準確性。

不得不說,它實在是太適合學齡前或低年級的小朋友了!給小朋友的科普啟蒙書,一定要從簡單易懂的入手。

作者小林清之介不愧是著譯過數百本兒童書籍的知名作家,很擅長於以兒童視角敘述,生動、親切地開了一段段有趣的昆蟲故事。

比如,在介紹螳螂時,作者會從觀察與聯想開始,

「它總是靜靜地將彎曲的前足舉在胸前,一動不動。」

「螳螂真的是在禱告嗎?」

在後面,作者便一步步解開了這個秘密:原來,這是螳螂等待獵物的姿勢。

而關於在地下的蟄伏,作者是這樣講的。

「如果沒有天棚,下雨的時候,水就會流進來。或許,可怕的老鼠和麻雀也會鑽進來瞧瞧呢。

『這裡有蟬的房子』這件事,可是必須要保密的。」

是不是很像好朋友在和孩子對話呢?

3~6歲的孩子要看這套書,推薦親子共讀,書中的文字非常適合念給孩子聽。

6~8歲的孩子,自己就能完整地讀下來了。

繪本大師筆下的最美圖文

當然,這套書最突出的優點,還要數它的「美」!

松岡達英等日本頂級生態畫家與小學館文學獎得主聯袂打造,親切樸實又富有詩意的語言,精美細緻又不失真實的畫風都將它與市場上其他版本區別開來。

根據小編調查,市面上有些昆蟲繪本畫風過於卡通、誇張。打開一看,螞蟻用兩條腿「站著」走、瓢蟲的白眼翻到了天上……可以說和現實中的昆蟲沒多大關係了。

而《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的畫風清新細膩,既還原了昆蟲的真實樣貌,也不會讓孩子感到害怕。

時而鏡頭拉遠,展現昆蟲在大自然中的和諧景象,柔和的色彩、巧妙的構圖讓畫面充滿美感。

時而描繪近景,將一隻只生動的昆蟲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仔細看看,還能看到一根根觸角和毛髮呢。

為了讓小讀者們看清蟋蟀發出聲音的方式,繪者放大了蟋蟀翅膀上的脈絡,將平時難以觀察到的地方都仔細描繪出來。

書中的繪圖如此用心,語言當然也不落俗套。

來看看對菜粉蝶的這段描述吧。

作者將它化蛹而出,伸開翅膀的姿態比作張開船的帆,又將它上下翻飛的景象比作白色的花瓣在空中翩翩起舞。這般文字配上淡彩圖畫,將《昆蟲記》原著的優美詩意一展無遺。

內容豐富,一書多用

這套書還有一點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每個昆蟲故事的後面,都附有高清照片、昆蟲檔案、觀察實驗和名著解析,一本書達到了N本書的效果。

大幅的高清照片,讓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能辨認各種昆蟲。

小編最喜歡的觀察實驗部分,則以風趣可愛的漫畫介紹了各種簡單易行的觀察方法,鼓勵小朋友們在閱讀的同時動起小手,親自參與到探索自然的過程中。

如何捕捉、飼養蟋蟀

簡單的小實驗,證明螞蟻可以憑藉氣味回家

在昆蟲圖鑑這部分中,介紹了昆蟲的特徵、同類和鳴叫聲等等豐富的知識,激發孩子的科學心。

在名著解析部分,我們可以了解法布爾的人生經歷,《昆蟲記》背後的故事與這部名著真正的意義。

勇敢走進小昆蟲的大世界

最後,對於和我一樣不喜歡蟲子的家長們,小編還想說一些真心話。

作為許許多多「恐蟲患者」之一,聽說要看昆蟲繪本,小編最初也是抗拒的。

但是,當我把《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送給4歲的小侄女時,她對裡面各種各樣的「大蟲子」非常好奇,一個勁兒地纏著我給她讀,聽得也是津津有味。尤其是《變身魔術師菜粉蝶》和《雜技演員屎殼郎》,她看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

看著小侄女沉浸在繪本中的樣子,我不禁反思,是不是我用成年人的審美,擅自給蟲子貼上了「噁心」「恐怖」的標籤呢?其實,大多昆蟲並不可怕,是我們的「偏見」讓它們變得可怕。

說來神奇,通過讀這些昆蟲故事,我開始了解昆蟲的生活,也漸漸改變了想法。原來,每隻小昆蟲都是廣袤的自然界中的一個成員,也有著自己的一生。

昆蟲在自然界中也有他們的責任。在《打洞專家象鼻蟲》中,作者對於「象鼻蟲是壞蟲子嗎」這個問題,給出了辯證的答案:它毀壞了橡子,對橡樹來說,的確是個大壞蛋;可是,它也起到了防止樹木過度繁殖的作用,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昆蟲也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在《歌唱夏天的精靈蟬》中,作者講述了蟬在地下長達幾年的蟄伏與在地面上短暫的一生。正如法布爾在原著中所寫「估算一下,蟬在樹上的時間大約只有四五個星期。快樂是如此的短暫,它們依舊響亮地歌唱。」

《高明的麻醉師泥蜂》中,泥蜂麻醉了青蟲,作為泥蜂寶寶的食物,展現了自然界殘酷的一面。但最後,看到泥蜂寶寶經過長長的睡眠,終於變成了成年泥蜂,我又忍不住為生命的奇妙而感動。如果不是吃了青蟲,泥蜂寶寶也就不會一次次蛻變,來到這充滿陽光的世界。

「『譁!』燦爛的陽光照耀在爬出洞口的泥蜂身上。

『唧唧、唧唧!』泥蜂快樂地扇動著翅膀,精神百倍地向外爬去。」

看,這套書中的蟲子是多麼生動可愛。它們個頭小小的,卻也有著自己大大的、精彩的世界。

打開書本,帶孩子去了解昆蟲的一生吧!

走入昆蟲的世界,踏上了解自然與生命的旅程。

相關焦點

  • 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 昆蟲記 你喜歡「昆蟲宴」和昆蟲館嗎?
    這是文化視角的差異。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同愛德華•薩丕爾最早提出的文化形貌論,便認為文化同個人,具有不同的類型與特徵。然而,這個世界上確是有「昆蟲宴」的。在雲南,人們會採取油炸的方法,來烹飪昆蟲的美味。這樣做可以去除昆蟲的腥味。據說昆蟲營養豐富,還有美容強身的功效呢。
  • 12月12~13到萊山永旺逛昆蟲世界 | 昆蟲標本展+趣味課堂+昆蟲閱讀
    對千姿百態的昆蟲進行觀察,是鍛鍊孩子觀察力的絕佳途徑。而且,節肢動物的生命周期都不長,這就更有利於孩子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深刻地體會到生命周而復始的全過程。豐富的昆蟲標本展示精美的昆蟲主題科普讀物生動活潑的昆蟲主題小課堂帶孩子走進神奇的微觀世界
  • 寫給孩子、譽滿全球的昆蟲百科經典———《法布爾昆蟲記》
    書  名:《法布爾昆蟲記》       《法布爾昆蟲記》是一部百年經典,這套注音版繪本是一部昆蟲童話
  • 好書精讀 ▏《昆蟲記》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內容簡介《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
  • 昆蟲的秘密你了解多少呢?《MOVE圖鑑昆蟲》給你完美的答案
    汪曾祺的《昆蟲備忘錄》被選入部編本小學語文課本三下,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篇課文,學完之後總感覺意猶未盡。我當時給孩子們推薦法布爾的《昆蟲記》作為拓展閱讀,法布爾是孩子們喜歡的昆蟲學家,他的文章孩子們也喜歡讀,我們都感覺挺好的。直到遇見講談社的這本《MOVE圖鑑昆蟲》,簡直閃瞎了我們的雙眼,也太太太棒了!
  • 日本昆蟲物語
    日本人很喜歡昆蟲。在亞洲,日本是最早建立昆蟲學會的國家(1917年),也是第一個舉辦國際昆蟲學大會的國家(1980年)。以《昆蟲記》聞名的法布爾深受日本國民的喜愛。日本有過一個調查:選出日本人最喜歡的一百位世界歷史偉人。結果西方科學家中,只有四人入選:牛頓、居裡夫人以及萊特兄弟,還有一位就是法布爾。由此可見,法布爾人氣之高。
  • 盧躍剛:柏樹溪畔昆蟲記
    方寸之地,簡直就像一座昆蟲博物館那麼宏闊。你看過法國人拍的三維動畫紀錄片《小世界》和BBC拍的《微觀小世界》嗎?它們啟發我觀察微觀世界的方式。我收藏了中文翻譯四種版本的法布爾十卷本《昆蟲記》。我的小院子可比法布爾賽西尼翁村的「荒石園」豐富得太多了。因此我也在鄉村實地感受到法布爾的偉大,西方文明的偉大。
  • 《昆蟲總動員》X《蟲蟲》
    影片想像力天馬行空,不斷拋出新的昆蟲物種及各色設計感豐富的道具,在銀幕上走馬觀花,笨拙的蜘蛛、賣萌的瓢蟲、精明的螞蟻,輪番登場,教人目不暇接。整部影片沒有對白,以3D形式呈現出昆蟲王國的微觀世界,動畫與實景拍攝結合,創造與好萊塢動畫趣味大有不同的法式動畫大片。
  • 昆蟲物語
    但是,森林裡的小精靈們早就從第一片發芽的小葉子上找到了春天的蹤跡,聞到了春天的氣息。今天,我們跟隨著許夢夢老師一起走進《昆蟲記》,感受這個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上課伊始,許老師播放了BBC紀錄片《昆蟲解剖》的片段。在片段中,布蘭登·鄧飛和詹姆斯·羅根兩位昆蟲學家認為只有運用解剖進入昆蟲的內部,才能破解昆蟲的秘密。是這樣嗎?
  • 《MOVE 圖鑑 昆蟲》:進入蟲蟲的世界,這本書就夠了
    每兩頁書的下沿還都有跟這一頁昆蟲相關的小知識問答。2.嚴肅嚴謹現在市面上有些書,打著兒童科普的旗號,圖片卻是從網上東拼西湊,粗製濫造,只為了印出全彩頁厚開本謀利者。更有黑心者,書裡信息還張冠李戴,亂標錯印。
  • 昆蟲記:當昆蟲遇上寶石
    拿破崙御用珠寶品牌Chaumet便將蜜蜂這一形象深刻地融入到眾多設計之中,其他珠寶商紛紛效仿。 蝴蝶本身就惹人喜愛,花圖案大翅膀,十分令人賞心悅目。
  • 隧蜂:《昆蟲記》中曾記載
    到了1980年,由於當時人們的局限性,所以世界公認的蜜蜂種類只有4種,即大蜜蜂(Apis dorsata Fabricius)、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東方蜜蜂(Apis cerana Linnaeus)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 這樣的昆蟲教育也許讓孩子記一輩子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昆蟲包圍的世界裡。昆蟲的種類繁多,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大約有那麼多。當昆蟲撞到大人的鼻子上或者在食物周圍飛來飛去時,多數人多多少少會有些厭惡。但在孩子的眼裡,「昆蟲王國」特別有趣!
  • 《MOVE圖鑑:昆蟲》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全書
    殊不知,馬陸很溫和,人畜無害,你完全可以讓它緩慢地爬在孩子的胳膊上,而忍住不尖叫。我們因為不了解,所以有很多錯誤的既定印象和恐懼,當然更沒辦法教育孩子認知和保護它們。不如看看這本《MOVE圖鑑:昆蟲》,日本講談社的當家科普圖鑑。11大類1200多種昆蟲,完全稱得上是「捧在手裡的昆蟲博物館」。
  • 了不起的昆蟲:昆蟲比恐龍出現得更早?
    本文摘自《昆蟲的奇妙生活》今天,地球上生活的每一個人都對應著2億隻昆蟲。你坐在那裡閱讀這句話的同時,有無數(1015~1016)只昆蟲正在這個星球上迤邐、爬行,或是展翅飛舞,比全世界所有海灘上的沙礫還多。
  • 「蟲蟲越冬記」研學活動丨如何幫助蟲蟲越冬?走進大自然,走進昆蟲的世界(文末福利)
    冬天我們能穿厚衣服、蓋大棉被、開熱空調,你知道蟲子是如何過冬的嗎?親子圈為孩子們策劃了這場「蟲蟲越冬記」的活動,帶你走進大自然,走進昆蟲!
  • 世界最長昆蟲的故事
    8月10日,英國《每日郵報》以「中國博物館宣布培育了世界最長的昆蟲——它有你的手臂一樣長」為題,大篇幅報導了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繁育出世界最長昆蟲的消息
  • 電眼小昆蟲來也~
    如需轉載丨請後臺留言 O姐實驗室的第8篇文章,第5篇實驗項目 今天這個實驗項目是給大孩子準備的,電路和電池一起工作這種項目只能在成年人的監督下完成,而且也只有年齡較大的孩子才會明白,不要把任何東西放進嘴裡!
  • 【藝術與自然對話】第二期丨小昆蟲大世界,揭秘紫金山昆蟲館,到大自然上美術課
    小昆蟲,大世界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坐落於鍾靈毓秀的紫金山內,是國內首次集昆蟲分類學研究、昆蟲及兩棲爬行動物生態展示、自然科普教育為一體的自然主題博物館。館內收藏昆蟲標本十分豐富,還飼養者不少昆蟲和兩爬的活體,走進昆蟲館,我們能領略到昆蟲的多樣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