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馬橋鎮「經濟實力、城鎮顏值、作風建設」的集成提升年。一年來,馬橋鎮緊扣「融入主城、對接南城」奮鬥目標,高質量建設「最美城市後花園、鄉村振興樣板鎮」,鎮村實力、創新能力、平安活力均實現新提升。
全年工業開票銷售29.29億,同比增長26.3%,增幅在全市鎮街版塊位列第一;
招引億元以上項目8個,總投資14.08億,其中3億元以上項目3個;經泰州認定的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個,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2個。實施技改項目27個,完成技改投資11.38億,同比增長19.7%;
成功申報泰州市專精特新產品企業5家、泰州市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項目2個、泰州市重點技術改造項目15個,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新增智能工廠2個、智能車間2個、智能生產線1條;
完成專利申請56件、專利授權48件,參與制定行業標準2個,其中星晨高速大扭矩高速電機專利技術刷新國家標準新高度。實施營商環境「123」聯繫服務機制,切實解決企業反饋問題;持續實施「創二代」出青勝藍培育工程。
實施「『曬一賽』機制助推鄉村振興」書記項目,通過「曬思路,賽書記」「曬作風,賽班子」「曬工作、賽成績」,獲評泰州市鄉鎮黨委基層黨建「十佳書記項目」;
全年農業實際利用「三資」3.12億,新招引農業項目3個;新開工農業項目3個,竣工農業項目3個,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實現高標準農田全覆蓋,新增設施農業2860畝、省級綠色優質小麥基地2.4萬畝、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個;
大力推廣複合種養模式,建成複合經營基地3個,完成芡魚、藕蝦、稻鴨等共作複合種養1200畝;
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九一村獲評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範村,三愛村草莓種植特色明顯,獲評泰州市「一村一品」示範村。建成農旅產品展示交易中心華為雲智慧農業平臺,打造物聯網應用基地6個,6000餘畝農田實現智能化種植;
升級農產品生產全流程信息採集系統;江蘇熠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在江蘇股權交易中心「農業版」掛牌上市。
實施「十裡櫻花港」生態景觀提升工程,貫穿南北的櫻花假日經濟帶全年「流量」達10萬人,帶動農文旅消費千萬元;建成「鄉村版迪士尼」G12農樂谷項目一期工程;大美徐周精品民宿「品雲農莊」、口袋書《遇見馬橋》充分展示地域人文風情、鄉土美味;
成功舉辦2019年靖江市鄉村旅遊節暨馬橋櫻花草莓節,與央視《生財有道》「咱們家鄉春天美」欄目合作,極大提升了馬橋的知名度、美譽度,三愛村獲評省級休閒農業示範村,馬橋鎮獲評江蘇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有序推進鄉村振興「1123」示範鎮村建設,完成集鎮以及正北村、三愛村、九一村等村莊規劃編制;
全力打造「四好農村路」,新建、大中修道路13.8公裡,改造橋梁5座;分段實施老江平路系統提升工程;有序實施村莊生活汙水治理PPP項目;
紮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深入開展交通幹線沿線環境綜合整治五項行動。持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鞏固畜禽養殖綜合整治成果,對全鎮養殖場糞汙統一收集、綜合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率、全量還田率均達100%;
完善「八位一體」管護,全天候、全區域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創新「智慧河長」「千人問河病」,「智慧河長」遠程監控系統獲「學習強國」推廣;繼續開展「雙整治」行動,生態宜居形態逐步顯現。
積極拓展村民自治空間,村民議事、道德評議、紅白理事等「微自治」有序開展;開展「萬家文明風、千人公德榜、百堂道德課」系列活動,評選第四屆「我有好家風」最美家庭,崇德向善的文明風尚落地生根;
高品質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菜單式組織志願者大集市、鄉村公開課;舉辦「砥礪初心 奮鬥新時代」建國70周年暨第八屆群眾文體節,創作精品文藝作品《望嶽情》。
制定《馬橋鎮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實施「一戶一策」,315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面脫貧;開展「造血」計劃,組織申報扶貧項目12個,領辦村級勞動服務公司18個,累計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76.36萬元,9個經濟薄弱村穩定鞏固脫貧成果。
定期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活動,提供崗位188個,達成意向就業150餘人。
醫養融合服務全面覆蓋,健康養老獲得感有效提升。
教學質量高位穩定,專任教師、骨幹教師比例均達22.4%,馬橋初中2019年中考成績穩居農村中學榜首。人武規範化建設獲省軍區檢查組高度肯定,規範化建設水平位列泰州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