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大花園」如何打造?中日交流鄉村振興經驗

2020-12-12 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潘晗豔 通訊員李偉紅 11月20日,由中日社會文化研究中心、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日交流會暨「花園鄉村 田園康養」學術研討會在浙江省麗水市舉行,來自中日兩國的眾多專家學者,共同圍繞鄉村振興進行交流研討、經驗分享,一起為麗水大花園建設出謀劃策。

森林覆蓋率達到81.7%、空氣品質常年居全國前十、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7年浙江第一……對於麗水市而言,生態就是最大的優勢。2018年,浙江省啟動大花園建設,麗水作為核心區之一,正全力推進「一園五美九大工程」建設。去年,麗水又率先啟動謀劃花園鄉村頂層設計和大推進行動,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要求,全面打造浙江「新時代美麗鄉村」的升級版。

「在新發展階段,我們將聚力解決城鄉協調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打造鄉村振興的全國優等生,為加快高質量綠色發展挖掘新的增長點。」麗水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杜興林在致辭中表示,要依託豐富自然山水資源稟賦,搶抓機遇沒讓田園康養產業成為下一個鄉村振興的「風口」。

而在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饒鴻來看來,建好美麗鄉村、發展田園康養產業,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麗水豐富的生態資源為打造花園鄉村和培育田園康養產業提供了優越的先天條件,而日本擁有很多好經驗、好做法,希望通過此次研討,能為麗水美麗鄉村的未來發展帶來新業態、新模式。」

事實上,為進一步推進「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建設,2019年浙江大花園建設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並落戶於麗水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主辦方之一,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梁偉樣在致辭中表示,本次研討會的召開,為中日兩國發展花園鄉村和田園康養提供了一個高起點、高水準的交流平臺,也體現了浙江大花園建設研究院的價值所在。

鄉村振興,日本「先行一步」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當前,包括麗水在內,各地正結合本地實際,探索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中日社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玉宏介紹,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日本「先行一步」,開始實施鄉村振興運動,並推行「一村一品」等發展理念,目的是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民收入,振興農村經濟。「日本的鄉村振興不僅起步早、有特色,同時它的品質和精細化程度也非常高。」劉玉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那麼,日本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呢?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張季風從宏觀層面介紹了日本鄉村建設的大背景和有關政策,「在『三農』領域,日本存在農業生產後繼無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困難、農業生產成本高但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低、糧食自給率偏低等問題。」張季風說,為此,日本提出了農業結構改革的政策,從提高農業農村魅力、鼓勵城市青年去農村創業、發展現代農業和有機農業、擴大農產品出口等方面來解決問題,並同步推進國土建設開發,以及「一村一品」「地方創生」等相關政策。

與會日本專家還選取了幾個典型事例,從微觀層面展示了日本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生動實踐。日本駐華使館經濟部參贊三上善之介紹了石川縣能登町春蘭裡推行的「農泊」模式,這是一種以山野漁村為依託,讓遊客體驗日本傳統生活的逗留型旅遊形態,能夠幫助當地創收、增加就業機會、穩定提供美食,實現宜居可持續發展。

日本自治體國際化協會北京事務所所長宮本貴章介紹的故鄉稅政策,是指日本國民可以自由選定的地域作為「故鄉」並向其捐贈稅收,以縮小地區稅收差距的一種重要舉措,「而個人居住地所繳稅額會相應減少,同時還能獲得回饋的禮品,地方政府也能將這筆稅收用於育兒、教育、吸引人才、產業振興等。」

此外,日本靜岡縣國際經濟振興會上海代表處所長淺原敏治和日本東京大學全球衛生治理研究課題專家土居健市也分別分享了靜岡縣玉川地區為了應對人口減少舉辦夏日流水素麵、採茶體驗活動等,以及日本通過推廣綠色旅遊,將農業和服務業相結合,展示農山漁村魅力,實現鄉村振興的模式。

對標日本,中國如何破題

可以看到,對於同處亞洲地區的中日兩國而言,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空心化」「老齡化」等問題普遍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同時,「十四五」規劃建議也重點從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深化農村改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作出部署。

對標日本,中國如何破題?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教授朱啟臻從產業融合的角度進行了解讀,「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一定得了解鄉村、了解農業、了解農民需求。」朱啟臻認為,鄉村是發展融合產業的一個重要要素,而融合一方面是產業鏈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功能的擴展,要發掘放大鄉村所擁有的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色農產品等功能,將其轉化為經濟價值。

「同時,發展田園康養產業,最重要的是要有康養文化。」朱啟臻認為,不僅要打造既有高品質的生活質量、現代化的設施,又能和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文化融為一體的3.0版本鄉村民宿,此外,低碳且與自然節拍相吻合的鄉村生活、農業勞動、鄉村娛樂等健康生活方式,都要求人們重新分析和認識鄉村的生活價值。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要通過大規模的鄉村建設,力爭在十四五時期使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有較大的改善。」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中心處長洪志傑這樣說道。

具體有哪些工作重點?在洪志傑看來,主要就是完善水、電、路、氣等服務於農村生產生活的各類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二是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網路化,三是農村生活實施便利化,四是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五是環境友好型農業建設和農村整治行動。「未來,還將進一步促進中日農業文化遺產地之間的硬、軟體交流,比如石川縣的裡山裏海和青田縣的稻魚共生系統。」

聚焦麗水,推動大花園建設

作為鄉村建設行動的先驅,早在2003年,浙江就率先啟動了「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今年農業農村部也邀請了第三方對全國所有省市進行了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監測調查,浙江省以96.39的成績名列第一,而麗水在浙江又是鄉村建設上的領頭羊和排頭兵。

接下來,麗水應如何建設花園鄉村、發展田園康養?當天下午,還舉行了相關主題分論壇。「我們應該借鑑國際經驗。」麗水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梁憶南表示,日本的農業政策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發現日本(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村莊整治,第二階段是振興日本(80年代),一村一品發展每個村莊的特色產業,第三階段是往來日本(2000年代),即行走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和綠色產業結合開發全域旅遊。

《小康》雜誌社副社長賴惠能則著重圍繞數字經濟下的「兩山」轉化、未來鄉村建設進行了闡述,「鄉村一定要區別於城市,有屬於鄉村的文化、風俗和生活體驗。」在賴惠能看來,建設花園鄉村首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鄉村基礎設施和大都市無縫對接;其次,鄉村要保留原有的特色文化;第三,所有產業理念和國際化接軌。「未來已來,網際網路為麗水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了成熟的賽道,大花園建設最終的標杆一定是實現網際網路建設和基礎設施與城市無縫對接,讓年輕人回到鄉村創業、生活。」

在花園鄉村營造上,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夏宜平認為,環境美是重要基礎,要堅守鄉村原先的格局風貌,保留傳承傳統村落,選擇體現鄉土植物材料的花園類型,同時他也指出「最重要的是鄉村不能丟了魂。」 浙江農林大學教授、文法學院院長王長金同樣表示,大花園建設不能忽視鄉村文化內涵,即使是在植物的選取種植上也有固定的文化取向,同時鄉村蘊含的農耕文明,也體現了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浙江農林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教授魯可榮也指出,花園式鄉村應該是市民和村民能夠和諧共融,要遵從鄉土性,充分挖掘利用鄉村價值,下一步要在花園鄉村基礎上建設田園康養。

具體如何打造?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旅遊與貿易學院副院長蔡敏華提出,要結合麗水地方特色,定位山系品牌融合,打造鄉村旅居式田園康養,首先要建共享式的村落旅居空間,形成豐富的社區活動;其次要打造舒適的居住空間,如把24節氣的養生文化融入其中,要有非常重要的主客共享的茶空間。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劉亮則認為,要把24節氣與當地非遺文化結合,串點成珠,打造為旅遊路線。

同時,品牌塑造也是大花園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打造花園鄉村,要有底線思維、政策引領、需求導向、頂層設計、集聚力量、功能配置、價值實現、不斷提升。」浙江省華夏民生與公益研究院副院長葉偉軍分享了八個關鍵詞,他表示,要把麗水大花園打造成IP,變成全世界人嚮往的地方。鄉村如何走出具有自身特色又可重煥活力的發展道路?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文化研究室博士郭佩以「熊本熊」為例,強調了地域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在花園鄉村建設中,要結合本地特色,打造鄉村品牌形象;要推進鄉村文化體驗旅遊,拉動經濟發展;要運用創新的手段經營品牌形象,擴大鄉村影響力。」

此外,南京大學社會學學院教授張玉林還強調:「大花園建設要加強農民的主體性,加強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在張玉林看來,打造花園鄉村要回到人的基本需求,要保證鄉村的生產功能,保證糧食自給率,農民一定是主體核心。麗水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鄭建強表示,鄉村生活就是花園鄉村最根本的東西,麗水在打造花園鄉村過程中既有龍頭企業的帶動,也一定有地道農戶的參與。

相關焦點

  • 聽日本專家傳授「鄉村振興」經驗 2020年中日交流會暨「花園鄉村...
    聽日本專家傳授「鄉村振興」經驗 2020年中日交流會暨「花園鄉村 田園康養」學術研討會在麗舉行 2020-11-23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麗水:花園鄉村擘畫「新答卷」
    近日,在浙江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上,麗水作為唯一的地級市在會上作交流發言,與參會人員分享了麗水作為「浙江大花園」的核心區是如何答好這張考卷的。多年來,麗水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走創新實踐「兩山」理念發展道路,持續深化「千萬工程」,以創建「花園鄉村先行地」為目標,努力探索符合麗水實際的鄉村振興新模式、新路徑。
  • 農民日報專題報導以花園作詞 用山水譜曲——浙江麗水:花園鄉村...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浙江省麗水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是「麗水之贊」的光榮賦予地,也是浙江省唯一的所有縣(市、區)均為革命根據地的地級市。新時代美麗鄉村怎麼建,全國看浙江,浙江怎麼辦?近日,在浙江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上,麗水作為唯一的地級市在會上作交流發言,與參會人員分享了麗水作為「浙江大花園」的核心區是如何答好這張考卷的。
  • 2020年中日交流會暨「花園鄉村田園康養」學術研討會在麗舉行
    據悉,此次學術研討會是由中日社會文化研究中心、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共同主辦。主辦方表示,日本自20世紀末便開始推進鄉村振興,隨著多年的發展,日本各地出現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模式。當下,包括麗水在內,全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對此,日本的有關經驗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開幕式後,日方、中方的專家學者分別作了主旨發言。首先發言的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張季風從宏觀角度,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日本在鄉村建設方面的背景和歷史,深入剖析了日本的國土綜合開發與地方創生戰略。
  • 浙江麗水:「山系」品牌築託花園鄉村
    麗水市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力量告訴記者,多年來,麗水堅定不移創新實踐「兩山」理念發展道路,以「山」做文章,在國內率先重組整合小而散的農業品牌,構建 「山系」品牌,推動了麗水花園鄉村「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走出了一條品牌融合下的鄉村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 助力打造嚮往的鄉村花園 全國花園論壇開進遂昌小鄉村
    此次峰會還籤約高坪杜鵑花園和高坪雲谷研學遊學營地項目,全國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文化與旅遊專家委員會等聯合主辦的「高坪杯」鄉村花園設計競賽也完成籤約落地。浙江省林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麗水大花園辦相關領導,遂昌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尹建中,人大副主任趙文明等出席活動。
  • 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赴麗水開展專題調研:體育賦能「大花園」綻放
    近年來,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將「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列入「富民強省十大行動計劃」的大背景下,各地各部門都根據各自工作實際積極謀劃,有力推進「四大建設」作為全省大花園建設的核心區和主陣地,鄭瑤希望麗水各地努力通過體育發展賦能「大花園」綻放。  5月19日—21日,為加強對麗水體育工作的指導和服務,浙江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瑤先後赴麗水龍泉市、松陽縣、遂昌縣等地調研。  建設健身綠道是麗水市以體育為載體,盤活生態、旅遊、文化資源的重大舉措,也是鄭瑤特別關心的特色亮點工作。
  • 橫瀝全域創建「美麗宜居村」,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推進全域創建「美麗宜居村」,打造鄉村振興「橫瀝樣板」。近日,記者從橫瀝鎮召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會議獲悉,該鎮提出以創建全國文明鎮為契機,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一把手」工程與建設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有機結合、統籌推進,努力實現「三個美好」。
  • 經驗交流範文: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材料5篇
    基層黨建「一鄉一品」創建活動開展以來,xx省xx市xx縣xx鄉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認真謀劃、紮實開展「一旗領三紅」(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黨旗引領隊伍紅、黨旗引領創業紅、黨旗引領鄉村紅)黨員創業實踐示範區創建活動,以組織振興、人才振興助力產業振興、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
  • 鄉賢能人成為鄉村振興的「引路人」
    來源:麗水日報-麗水網鄉土人才是振興鄉村的「金鑰匙」,是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雁」。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需要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本土的「能人賢才」可以說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熟悉當地資源、文化優勢以及發展短板的人才,能更好地發揮輻射作用,為鄉村振興貢獻堅實力量。
  • 佛山三水:探路全域鄉村振興的「三水經驗」
    在為全省探路的過程中,三水如何既結合自身實際振興鄉村、形成三水特色的探索實踐,又能提高站位、放眼長遠,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體系? 重任在肩,砥礪前行。三水在三大片區內部圈定了「三環七帶」作為示範發展點,發揮帶動效應;在全區範圍內推進「五個美麗」(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美麗廊道)建設,全面提升鄉村顏值品質,努力建成擁有全域景區、全域花園的「美麗三水」。
  • 重慶璧山打造「菜園」「果園」「花園」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新華網重慶5月13日電(熊浩)當前,重慶市璧山區積極對接「雙城經濟圈」市場需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在打造「菜園」「果園」「花園」建設上持續發力,描繪出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
  • 努力打造美麗鄉村建設新樣板 東陽以「戰」促贏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八裡灣的「蝶變」之路正是我市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深化的成果。今年我市部署「五大會戰」以來,鄉村振興大會戰指揮部圍繞「農業興旺發達、農村人人嚮往、農民安居樂業」總目標,謀劃實施「1238100」工程,以花園村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兩江兩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美麗鄉村風景線建設、共享田園創建和「三強六無五美村」創建為抓手,努力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 清廉文化進「村晚」 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
    在觀看了麗水市「清廉文化進村晚」活動的小品《守村口》之後,遂昌縣大柘鎮永安村村支部書記儲愛雲頗有感觸地說。麗水作為全國村晚的發源地、排頭兵,已創成鄉村春晚示範縣6個,形成「村晚紅利」達10多億元。為發揮好清廉文化涵養政治生態、助力清廉建設的積極作用,有力推動清廉文化進機關、進村居、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進一步服務保障麗水高質量綠色發展,2019年,麗水市紀委市監委機關依託「麗水村晚」這一全國知名的文化金名片,借勢借力打造「清廉文化進村晚」這個麗水獨特的清廉工作金字招牌,讓清廉文化引領清廉村居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 扛牢大省責任,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扛牢大省責任,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紮實推進「五大振興」,全力寫好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三農」篇章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2018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2018年6月,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再次強調,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藍慶華到璧北調研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持續打造「菜園...
    03-26 17:49:02 來源:璧山區融媒體中心 3月25日,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前往七塘鎮、八塘鎮調研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藍慶華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牢固樹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的思路,持續打造重慶主城的「菜園」「果園」「花園」,建好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位於七塘鎮將軍村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負責為璧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提供服務,主要承擔著農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試驗、引進、科普、示範、推廣、培訓、成果轉化等工作。
  •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2020-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佛山三水:創新機制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美麗方案
    全省鄉村振興「大閱兵」,三水捧回三大獎項據了解,此次系列評選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的熱烈響應,全省共有123個美麗鄉村、124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329個特色名村參與評選,先後經過了申報推薦、網絡票選、專家走訪、綜合評定等多個環節,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全省鄉村振興「大閱兵」。
  • 濟寧市多角度、多方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據悉,濟寧市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強市、美麗宜居鄉村和打造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聚焦重點、精心謀劃、高位推動、創新方法,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開展,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出濟寧貢獻。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樣做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