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州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寧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所做的工作。據悉,濟寧市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強市、美麗宜居鄉村和打造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聚焦重點、精心謀劃、高位推動、創新方法,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開展,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出濟寧貢獻。
堅持規劃引領
濟寧市制定《濟寧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構建形成市委1號文件、鄉村振興1個整體規劃、5個工作方案、多個支持政策的「1+1+5+N」政策體系,搭建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
開展示範創建
濟寧市在抓好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的基礎上,重點實施鄉村振興「322」工程,圍繞運河文化帶、泗河綠色發展帶2條鄉村振興示範帶,黃河灘區、微山島片區、尼山片區3個示範片區,20個示範鄉鎮、200個示範村布局鄉村振興示範點,累計創建省市級示範區14個,其中金鄉魚山片區、泗水龍灣湖片區、鄒城大束片區3個片區被批准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泗水龍灣湖片區納入省政府聯繫點。
注重製度創新
濟寧市在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抓住國家和省農村改革試驗重要機遇,圍繞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拓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成功爭取汶上縣納入國家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鄒城和嘉祥納入首批省農村改革試驗區。
強化統籌整合
濟寧市設立市級重大專項,把涉農資金納入鄉村振興「資金池」,2019、2020年財政列支專項資金19億元、統籌整合涉農資金105億元用於鄉村振興,同時積極引導金融、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振興。
夯實基層基礎
濟寧市積極開展省「千名幹部下基層」「萬名幹部下基層」,組建66個鄉村振興服務隊、843名隊員和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結合,形成推進鄉村振興多方合力。
堅持典型引導
濟寧市圍繞鄉村五大振興,認真總結典型經驗做法,積極宣傳推廣,形成一批可學習、可複製、可推廣的鄉村振興典型。鄒城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梁山縣鄉村振興「菱花模式」得到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肯定,嘉祥城鄉供水一體化入選首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汶上縣苑莊鎮探索農村閒散土地盤活利用新路徑、兗州區管家口村黨支部領辦企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經驗做法得到省委、市政府領導的多次批示和充分肯定。
2021年是「十四五」發展的開局之年,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出濟寧貢獻,濟寧市部署以下工作重點:
深化拓展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濟寧市按照省市縣「三級聯創、梯次推進」的思路,從「點線片面」四個層面發力,推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工作。
紮實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濟寧市圍繞鄉村振興紮實實施鄉村產業提升、全域美麗創建、文明新風引領、鄉村善治助推、農民增收促進「五大」行動。
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濟寧市著力做好「穩、特、融」三篇文章,穩定加強糧食產能建設,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450萬噸以上;加快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大力發展色農產品,打響「濟寧禮饗」品牌,打造一批產值超100億元、10億元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文化康養等新興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加快創新鄉村社會治理,濟寧市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入推進基層管理服務創新,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持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化鄉村治理「十鎮百村」示範創建,紮實開展移風易俗尚。
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濟寧市加快推進村級經濟組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提升縣級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管理水平,加快土地流轉和產權交易,紮實推進鄒城、嘉祥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啟動農村宅基地改革,推動汶上縣國家級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穩慎開展。
強化鄉村振興支撐保障,濟寧市創新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加大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扶持力度,對全市重點示範區進行重點扶持,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督導調度力度,認真做好省對市、市對縣鄉村振興考核工作,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