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十三五」「三農...

2020-12-23 中國山東網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5年時光,不負韶華,一路風雨兼程,「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億萬齊魯兒女共同見證山東「三農」工作榮耀時刻,繪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時代畫卷:糧食生產連年豐收,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有力——

  糧食總產連續7年千億斤以上

  「菜籃子」「果盤子」供給充足

  513.84億斤!今年,山東迎難而上抗疫情、保春耕,克服乾旱、倒春寒、風雹等不利因素影響,夏糧總產量再創歷史最高水平。

  回眸5年發展歷程,山東堅定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億畝以上,劃定5247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403萬畝棉花生產保護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113萬畝。今年全省糧食總產達到1089.4億斤,今年夏糧總產、單產雙創歷史新高,全年糧食生產有望實現「夏增、秋增、全年增」,總產連續7年達到千億斤以上。

  山東貫徹落實中央「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的指示要求,堅持非洲豬瘟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兩手抓,生豬存欄自2019年8月份在全國率先實現止跌企穩以來,連續平穩回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生豬存欄量達到2623萬頭,恢復到2017年的86%,預計明年年底恢復到常年水平。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花生產量分別佔到全國9%、10%、11%、13%和16%,穩居全國前列,「菜籃子」「果盤子」供給充足,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

  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56%

  農產品出口額居全國首位

  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2019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56%,高於全國5.36個百分點。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7.85%,高於全國近17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迅速,家庭農場達到8.2萬家,農民合作社22.3萬家。

  回首5年的發展之路,山東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各類社會化服務主體13.6萬家,2019年全省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面積達到1.46億畝次。農業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首個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落戶濰坊。2019年,全省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2308億元,其中,農產品出口額達到1234.5億元,連續21年位居全國首位。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農業合作積極推進,2019年,全省農產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規模分別達到196.3億元和357.4億元,多元開放的農業對外合作格局正加快形成。

  農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

  化肥農藥連續多年「雙減」

  漁業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

  綠色是農業現代化的基色和底色。5年風雨歷程,山東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積極打造農業綠色發展的亮麗名片。

  實施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加快推進。積極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用量和強度連續多年實現「雙減」,截至去年底,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4.7%和20.53%,提前完成下降6%和10%的任務目標。全省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9.8%,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4.6%,農膜回收率達到89.4%,提前完成國家規定目標。棗莊市、齊河縣先後獲批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滕州市、齊河縣納入全國首批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

  實施生態健康養殖、養殖尾水治理、水產養殖用藥減量、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水產種業質量提升等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推進漁業轉型升級,累計創建省級以上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500餘家、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44個。

  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3市18縣被命名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85個縣被命名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775元

  產業融合迸發新活力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十三五」期間,山東農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腰包鼓了起來——2019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775元,較2015年增長37.5%,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由2015年的2.44:1縮小到2019年的2.38:1,低於全國2.64:1的平均水平。

  農民脫貧增收奔小康,得益於我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速形成的有效支撐。放眼齊魯大地,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過萬家,創建壽光蔬菜、煙臺蘋果兩大千億級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累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8個、省級52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59個,省級以上田園綜合體46個,初步構建起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產業園體系,產業融合發展載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日趨完善,帶動農民增收能力顯著增強。

  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舊貌換新顏美麗更宜居

  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

  農村人居環境直接影響我國整體人居環境的水平,關係到廣大農民的健康福祉和社會文明和諧,更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國家穩定發展大局。

  5年來,山東各級黨委、政府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組織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系列戰役,全省動員7.3萬個行政村,清理生活垃圾1200多萬噸,村容村貌發生較大改觀,農村垃圾清理效果明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一類地區農村改廁覆蓋率達到90%以上,讓鄉村成為充滿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行政村達到95%,完成生活汙水治理的行政村達32.39%。推進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已完成新建改造農村公路4.2萬公裡。

  「鄉村振興了,環境變好了,鄉村生活也越來越好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路、水、電、氣、房、暖、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教育、醫療、養老等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

  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

  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

  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10月29日,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揭牌,在全國率先推出「交易鑑證+抵押登記+政策擔保+風險補償+風險緩釋+不良處置」的農村產權交易與農村金融相結合服務模式,助力盤活農村低效、沉睡資產,開闢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渠道,為鄉村振興賦能。

  農業農村改革的路上,山東始終走在前列。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99.86%的村(組)完成成員身份確認,99.75%的村(組)成立了新的集體經濟組織並完成登記賦碼,99.55%村(組)完成股權證書發放,沂水縣等5個縣(市)先後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武城縣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等7項經驗做法被農業農村部在全國推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890.4萬畝,佔家庭承包經營面積的42.3%。   加快推進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確定了濟南市長清區等28個縣(市、區)進行先行先試。紮實推進縣域農村綜合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實現交易額248.9億元。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日益完善,流轉管理和服務不斷強化。

  加大農業保險改革力度,為山東農業生產撐起「保護傘」。2019年,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承保覆蓋率達到75%以上,全省種植業參保面積7400多萬畝,為1670.32萬農戶提供風險保險877.76億元。

  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山東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交出開局之年的好答卷,億萬齊魯兒女將乘風破浪、逐浪而行,打造山東「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富春山居圖」。

  山東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咬定青山不放鬆,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聚焦打造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先行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引領省,凝心聚力,精準謀劃,奏響農業現代化路上的「齊魯音符」。

  新時代,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山東農業農村部門不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要求,實施「百園千鎮萬村」工程,培植新產業新業態,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通過產業載體建設和輻射帶動做強農業;以實施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為抓手,打造山東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加快土地確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奮力打造「三生三美」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相關焦點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
  •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
  • 扛牢大省責任,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扛牢大省責任,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紮實推進「五大振興」,全力寫好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三農」篇章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2018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2018年6月,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再次強調,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系列述評④ 做好統籌文章,打好鄉村振興...
    山東按照總書記關於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要求,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七改」、村莊規劃編制等工作結合起來,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創造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引導資源向農村投入,加快鄉村振興步伐鄉村振興,不能就鄉村抓鄉村。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發布會上,平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凱章介紹了平原縣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樣做
    濟寧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秦伯璞) 12月23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發布會,介紹濟寧市打造「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濟寧市多角度、多方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州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寧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所做的工作。據悉,濟寧市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強市、美麗宜居鄉村和打造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聚焦重點、精心謀劃、高位推動、創新方法,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開展,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出濟寧貢獻。
  • 帆懸風正今又是 勇立潮頭奏華章 ——沙坪鎮「十三五」發展成效綜述
    苗圃基地工人在修枝「十三五」時期,沙坪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攻堅克難、奮力拼搏,書寫下一份精彩答卷:綜合實力再上臺階,重大項目順利推進,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濟寧交出「亮眼」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州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據悉,濟寧市各級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強化舉措、集成政策,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 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注入科教動能
    所以,加強引導科研創新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傾斜,十分重要。」12月6日下午,山東農業大學校長張憲省接受記者採訪,為我省「十四五」規劃獻計策。  過去五年,我省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基本能夠滿足廣大青年學生的求知需求」。在「擴量」的基礎上,實現「提質」,張憲省建議,以「雙一流」建設為抓手,提升學科水平。
  • 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實保障 ——訪山東社會科學院鄉村...
    近日,山東社會科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特聘教授周其森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十四五」時期,山東要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上下功夫,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實保障。
  • 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實保障——訪山東社會科學院鄉村...
    近日,山東社會科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特聘教授周其森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十四五」時期,山東要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上下功夫,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實保障。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樂陵市:打造鄉村振興核心區 鄉村振興...
    1月13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邀請樂陵市委常委、副市長趙之達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十三五」時期樂陵市經濟發展情況。五年來,樂陵市高標準打造了鄉村振興核心區——南部生態區,高質量創建了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楊安示範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綜合評估位列全國第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全國金絲小棗特色優勢區。
  • ...看到中國鄉村振興的未來:評「齊魯樣板」「煙臺路徑」的啟示意義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1月10日電(龔偉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山東省委、省政府著力推進的重要戰略布局。&nbsp&nbsp&nbsp&nbsp針對這一「齊魯樣板」和「煙臺路徑」的啟示意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研究員江宇在近來廣為流傳的長篇調研報告《我在煙臺,看到中國農村的未來》中寫到:「煙臺的道路就是中國鄉村振興的未來!」讀來令人心潮澎湃。
  • 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
    原標題: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山東奮力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編制好山東「十四五」規劃意義重大。
  • 話題:強優勢 補短板 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治理之道)
    話題:強優勢 補短板 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治理之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發揮縣域經濟發達、城鄉發展相對均衡的優勢,著力強優勢、補短板,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著力在科
  • 多規合一城鄉融合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寧津實踐」
    山東省寧津縣以特色農業園、美麗新家園、共享創業園為切入點,積極推進「三園共建,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寧津實踐注入了持久動力。寧津鄉村振興工作總的思路是「1235」,「1」即一個規劃管全局,要加快「多規融合」「多規銜接」「多規合一」步伐,實現「一張藍圖管到底」。
  • 胡和平: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勇立潮頭開拓創新 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
    原標題: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勇立潮頭開拓創新 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本報訊 5月19日,全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總結表彰電視電話會議在西安召開。省委書記胡和平出席並講話。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只爭朝夕、真抓實幹的勁頭和勇立潮頭、開拓創新的勇氣,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省長劉國中主持會議。省委常委張廣智通報2019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結果,省委常委梁桂宣讀表彰決定。省委常委徐新榮、王興寧、莊長興、盧建軍,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小燕在主席臺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