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在人的一生中,能記的字大多來自讀書時代。有人還把讀書時的「博學」編成一則順口溜:
「以前,讀書時,上知天體認知規律,下知有機無機反應,前有橢圓雙曲線,後有雜交生物圈,外可說英語,內可修古文,求得了數列,說得了馬哲,溯源中華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陸海百千萬,既知音樂美術計算機,兼修武術民俗老虎鉗,現在呢,除了玩手機,廢人一個。」
可見,讀書時候,要多用功學習,當工作之後,就因為各方面的因素沒有太多時間讀書了。我留戀讀書時代一個人靜靜地捧起書本,潛心研究,不為外物所幹擾,那時的我是一個無憂無慮的愛書少年。
文字,就是這樣,在閱讀了許許多多的書之後,我們猛然發現,中國的文字繁多且難記,歸結起來,字體分為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
形近字是指幾個字形結構相似,看上去像一個字但卻不相同的字。形近字有幾個特點:字形相近,偏旁部首不同、筆畫不同、筆形不同、讀音可同可不同;筆畫相同、位置不同;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在小學階段,形近字非常多,筆者選擇一些供大家參考。
在漢字中字形相近的字很多。小學生識字記得快但忘得也快,對形近字,尤其是同音的形近字容易混淆。今天,胡說評教育給各位老師、家長推薦14組小學語文形近字辨別順口溜,希望能幫助孩子提高形近字的識記效率!
形近字順口溜尤其多,比如「戍戌戊」順口溜如下「點戍橫戌戊中空」。通過形近字順口溜,提高了形近字的識記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如果能夠通過思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編寫符合自己的順口溜,更更提高形近字的識記效率。
當然,在學習過程中,記憶是提高學習成績最有利的法寶。記憶的種類多樣,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一學生在背誦圓周率Π=3.14159……時,利用了相似意思巧記成「山頂一寺一壺酒」,既形象生動,記憶又短時有效。
還可通過理解意思組詞記住形近字,比如「泊」和「伯」,「泊船、伯父」,「泊船」的「泊」帶有三點水,與水有關,船停在水中。「伯」帶有單人旁與人有關,「伯父」指代一個人,由此即可記住下來。
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肯攀登。學習,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學習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學科的學習方法又不盡相同。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