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學生心肺復甦快速救人 全市已有20萬人次師生接受急救培訓

2020-12-2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近日,上海市一名高一學生成功用心肺復甦挽救了一名老人的故事引起大家的關注。10月27日晚上,15歲的盛曉涵在放學回家路上,遇到一名失去意識的老人,他經過快速判斷,用心肺復甦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上海市格致中學學生 盛曉涵:本來是想連著人工呼吸一起做的,但是第一次太緊張了,發現自己沒有抽空出來給他(做)人工呼吸的機會,只能叫那個大伯(老人的同學)給他做人工呼吸。

盛曉涵說,他給老人做了大約5分鐘心肺復甦後,老人逐漸有了自主呼吸。他堅持到120急救人員接替他就離開了,老人隨即被送到就近的醫院救治。後經醫院診斷,老人是由於心臟三根主要血管堵塞導致的大面積心梗,如果沒有採取現場急救措施,後果不堪設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車在前:現場急救非常重要,這個同學做的是非常正確的。 (一旦)腦缺氧時間過長的話,會出現神經系統功能不可逆的損傷,即使你(送醫院)救過來的話,實際上也會有很大的致殘性。

當天,盛曉涵沒有留下姓名便離開了。老人出院後,憑藉著現場的一張照片幾經輾轉找到了學校,向盛曉涵表示感謝。盛曉涵說,他只是用掌握的急救技能救助需要幫助的人。

上海市格致中學學生 盛曉涵:我希望我的行為能夠鼓勵更多的人去實施急救一類的行為,也能夠鼓勵更多的人去幫助身邊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 。就是要勇敢地站出來,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會幫助、能幫助、敢幫助。

盛曉涵之所以能成功救助老人,得益於他在小學、初中就接受過學校的急救知識培訓。記者了解到,不僅是他,四年來,上海市應急救護知識培訓覆蓋的的師生已經達20萬人次。

記者從上海市教委了解到,上海一直以來都將學生的健康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專門印發了《上海市中小學健康教育實施方案》,要求上海市中小學校要開展健康教育課程,並通過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反覆學習安全應急避險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上海市格致中學校長 吳照:碰到這種情況,如果他不是很熟練,不是經歷了類似有不同階段相關的培訓,或者觀看相關講座或者老師的介紹,那麼可能他不敢去做這件事情,沒有把握(去做)。

從2017年起,上海市教委已連續舉辦了四屆上海市中小學校園應急救護基本知識與技能宣傳展示活動。中小學生從進校到畢業,每學期都有不同主題的急救課程,從骨折包紮,到應對食物中毒,再到心肺復甦,每個同學都必須掌握相關的技能。4年來應急救護知識培訓覆蓋的的師生達20萬人次。

同時,上海市教委還以推進中考和高考改革為契機,構建了初中和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以體育素養評價為突破口,全面考察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情況。

上海市教委主任 王平:我們正在推進的教育評價改革,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健康地成長、更全面地發展,這既是新時代一個好學生的標準,更是我們追求的育人目標,力爭讓每個孩子都能實現屬於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相關焦點

  • ...能救一條命→(附急救培訓報名方式等)|心肺復甦|紅十字會|aed...
    想要挽救生命,最好方法就是CPR(人工心肺復甦)和及時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若患者在「黃金4分鐘」內接受正確的搶救,救活的可能性高達90%。  你了解什麼是AED嗎?  你能熟練操作AED嗎?>  一、普及培訓:  8課時(1天):心肺復甦、止血、包紮、骨折固定、搬運,能夠為傷者做現場初級急救,掌握髮生交通事故、火災、地震、燃氣洩漏等突發災害的避險技能。
  • 上海一中學生見老人倒地,用心肺復甦急救,讓老人與死神失之交臂
    上海的天氣,可以說是正式入冬了,不過啊,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上海市民們卻越發的感到溫暖,這是因為什麼呢?原來就在近日,格致中學的一名學生,在路上看到了一名倒在地上的老人,他立馬就對老人進行了心肺復甦,將老人的生命重燃復甦的機會,可以說是非常的感動和正能量了。
  • 六旬老人心梗暈倒路邊,上海高中生「教科書式」急救搶回生命
    王星華給上海格致中學高一男生盛曉涵送上錦旗。 新民晚報 圖很多人驚嘆:15歲的高一學生,怎麼會有如此迅速的專業判斷和急救意識?盛曉涵說,是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的生命教育和急救培訓,讓他的施救變得更有底氣。2020年10月,黃浦區高一新生結束了新生軍訓,正是在那次軍訓上,盛曉涵又重溫了一次心肺復甦和其他急救知識。急救知識一直都是格致中學所在的黃浦區軍訓中的「必修課」。
  • 按壓胸部就能救人性命!心肺復甦兩個關鍵必須掌握
    心肺復甦是唯一能拯救心臟驟停患者生命的急救技術,也是現場急救培訓的重點內容。我們形象地將心肺復甦比喻為「手搖柴油機」和「吹氣球」。那麼,心肺復甦成功,也就是心臟驟停患者能被救活的關鍵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兩個真實案例。案例一某職業學校的校醫院,三五個學生抬著一名男生急匆匆進了大廳,紛紛大喊:「醫生,快來救命啊!」
  • 做校園「生命小衛士」——涵江醫院心肺復甦急救培訓走進國歡中心...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逢學校放暑假,國歡轄區絕大部分為農民工子女,缺少家長的陪護,暑期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7月3日下午,莆田涵江醫院攜手涵江金盾紅十字志願服務隊聯會水上救援隊走進國歡中心小學,為國歡轄區3200多名小學生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課和心肺復甦急救培訓。一起來了解一下心肺復甦~點他 簡單易懂的心肺復甦急救指南~「心臟驟停的原因是什麼?」「人的正常心跳是多少下?」
  • 烈日下跪地救人20分鐘,廣東一護士呼籲全民學心肺復甦
    危急之中,一位休班護士以及年近50歲的城管大哥,在烈日下跪地20分鐘為這名忽然昏倒的路人做心肺復甦,直到120救護車趕到。好心人烈日下跪地救人的事件廣受網民關注,甚至登上微博熱搜。這位「城管大哥」就是廣州市越秀區流花街道城管執法隊協管隊員莫賢超,而負責做心肺復甦的休班護士救人後匆匆離開,沒有留下姓名,被網友、媒體們送上了「熱搜」。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讓更多人能夠出手急救
    內容提要: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通知指出,學校紅十字工作要把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
  • 「學急救,真的可以救命」20多分鐘心肺復甦 救回93歲老父親
    接到消息趕回家的阿彬,持續為他做了20多分鐘心肺復甦,終於將老人救回,「學急救,真的可以救命!」2018年阿彬參與急救培訓(受訪者供圖)吃飯時人事不省 心肺復甦20多分鐘救回阿彬在泉州市區美食街開了一家永春白鴨湯店,當天下午1時多,正在店裡忙的他,接到了母親的急電。母親在電話中哭著說父親吃飯時突然就不行了,讓他趕快回去。
  • 「百地萬人」心肺復甦連線,助力120國家急救日倡議活動
    1月20日,為有效助推「120國家急救日倡議活動」,提高我國心肺復甦急救技術普及率,推進全民急救互助能力建設,由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組織100多個各地公益辦事處的志願者們,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開展主題為「心手相連 點亮生命」120-國家急救日倡議·心肺復甦急救技術走進大眾的心肺復甦公益普及培訓
  • ...全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心手相連 點亮生命」全民普及心肺復甦...
    培訓中,志願者首先為現場師生介紹了防溺水應急救護的常見情況和注意事項,並結合自身多年的救護經驗及救援工作的真實案例,詳細講解了溺水自救、水中救護、岸上救護等現場救護方法。在演練環節,運用人體模型現場演示了心肺復甦、人工呼吸法等緊急救護技術的步驟和要領。市藍天醫療救援協會志願者楊士琪說:「夏季,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每年放暑假前,我們會持續在全市各中小學校及社區進行防溺水安全培訓。
  • 05後少年「教科書式救人」:這一課上得好
    但這樣的事最近就發生在上海——今年10月末,63歲的王老伯參加完一場聚會,剛出飯店,突然因心臟不適倒地。危急時刻,15歲的上海市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從圍觀人群中挺身而出,幫助老人平臥、觀察老人脈搏,並進行體外按壓、指導旁人進行「鼻式人工呼吸」……一系列急救動作很是熟練。
  • 青島市政協委員李振:建立公眾心肺復甦急救培訓管理體系
    一些國家的統計資料顯示,第一目擊者接受CPR培訓的比例在10%-75%,但遺憾的是,我國第一目擊者中接受過CPR培訓的微乎其微;心臟驟停患者的存活率國際統計數據為1.1%-26.1%,我國近十年CPR在專業和普及上有了較大進展,政府和社區給予了高度重視,心臟猝死搶救成功率從原先的不足1%到低靡徘徊於1%-2%,與發達國家先進地區的成功率相差甚遠。
  • 「教科書式救人」!上海如何教出一批「盛曉涵」
    王老伯為格致中學高一(7)班學生盛曉涵送上錦旗。孫中欽攝05後上海少年「教科書式」救人,溫暖全網這兩天,上海一個15歲少年街邊救人的故事,穿破初冬降溫天,感動溫暖了很多人。有次我帶班,嗓子不舒服,一直咳嗽,小盛讓全班孩子安靜,讓我休息一下去喝杯水。當時就被他感動到了。」盛曉涵想得更深:「我只是做了出於本心的事情。真不想讓大家覺得『某個人很厲害』,只想讓大家想到,這麼小的學生都能這麼做,我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上海舉辦中小學健康教育主題活動,心肺復甦體驗活動吸引了很多家長和學生參與。
  • 上海高一學生「心肺復甦」救老人,中國的孩子,並不是只知道讀書
    五分鐘的心肺復甦,盛曉涵讓老伯死裡逃生,甦醒了過來。而這位05後少年的舉動引來了網友的點讚和熱議。 不得不說,盛曉涵的急救水平的確很專業。而據悉,盛曉涵從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都有過生命教育和急救培訓,而這也是他能夠果斷救人的資本。
  • 大唐石門發電公司開展突發疾病應急知識與心肺復甦急救培訓
    大唐石門發電公司開展突發疾病應急知識與心肺復甦急救培訓 發布時間: 2020-07-20 11:44:14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聶冬梅
  • 杭州這所學校演練心肺復甦和AED急救 師生們說:太實用了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林婧 通訊員 李婉玲「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一手平等重疊壓在另一手背上,肘部伸直,掌根用力,持續按壓,30次一組,深度5-6毫米,開始,01,02,03,04……」近日,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一號校區內,上演了一場心肺復甦及AED專項急救演練。
  • 05後少年「教科書式救人」,媒體:給社會的這一課上得好
    但這樣的事最近就發生在上海——今年10月末,63歲的王老伯參加完一場聚會,剛出飯店,突然因心臟不適倒地。危急時刻,15歲的上海市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從圍觀人群中挺身而出,幫助老人平臥、觀察老人脈搏,並進行體外按壓、指導旁人進行「鼻式人工呼吸」……一系列急救動作很是熟練。
  • 市政府辦公廳組織開展「急救知識與心肺復甦術」專題培訓
    近期,為全面普及基本急救知識與心肺復甦急救技能,掌握危急情況下的現場急救應對措施,提高機關幹部職工在突發事故中的自救互救能力,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各處室健康衛士,30餘名機關幹部職工在焦守文處長帶領下,赴青島市120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與心肺復甦術」專題培訓。
  • AHA重磅丨《2020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亮點解讀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於2020年10月22日公布了《2020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主要在如下方面作以更新:非專業施救者儘早啟動心肺復甦(CPR);腎上腺素早期給藥;實時視聽反饋;CPR質量的生理監測;不支持雙重連續除顫;靜脈通路優先於骨內通路;心搏驟停恢復自主循環後救治和神經預測;康復期間的治療和支持;施救者分析總結;孕婦心搏驟停。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對《指南》進行解讀。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孩子從小掌握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
    記者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