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人們的知識差距會越來越小,還是越來越大;大數據時代,人更自由,還是人更不自由;網購狂歡是商業的進步,還是商業的退步……今天(7日),首屆國際華語辯論冠軍賽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拉開帷幕,110名頂尖辯手齊聚重大,在接下來的6天時間裡,他們將進行31場精彩論戰,最終誕生華語辯論界的首個冠中之冠。
據了解,國際華語辯論冠軍賽每兩年舉辦一屆。「此次邀請到的有在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華語辯論世界盃、亞太大專華語辯論公開賽、國際大學生華語辯論公開賽(法辯)、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新國辯)中取得冠軍和亞軍的隊伍參加。」
▲首屆國際華語辯論賽開幕
▲辯手亮相
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有中國人民大學2019年華語辯論世界盃冠軍隊,西南政法大學2019年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冠軍隊,清華大學2019年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亞軍隊、澳門大學2018年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冠軍隊,馬來亞大學2018年國際大學生華語辯論公開賽冠軍隊,四川大學2018年國際大學生華語辯論公開賽亞軍隊,南京大學2018年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冠軍隊,天津大學2018年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亞軍隊,復旦大學2017年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冠軍隊等共16所高校參賽。
據悉,此次國際華語辯論冠軍賽分為小組賽、複賽、半決賽、大決賽四個階段。小組賽為循環賽,複賽、半決賽及大決賽為單場淘汰賽。競賽先後安排了「評委有問」「破題立論」「各抒己見」「唇槍舌劍」「對局綜觀」等環節進行比拼。值得一提的是,辯論賽最終會決出冠亞軍等全部團體獎項和全程最佳辯手等個人獎項。
▲武漢大學對戰馬來亞大學
▲武漢大學對戰馬來亞大學
「我喜歡尋找新奇的角度,有時候還會記錄下來。辯論就像是五人組團遊戲,真理永遠在中間。」21歲的劉宇凡是重慶大學博雅學院大三學生,從高中開始,他就喜歡上了辯論,經常參加各種辯論賽。他說話速度超快,喜歡「挑刺」戳中別人的邏輯硬傷。劉宇凡說,愛上辯論以來,逼著自己會大量閱讀各類書籍,讓自己更博學,善辯的他也有了自己的職業目標,今後想從事律師行業,當一名能言善辯的律師。
「本屆賽會中,辯題與時俱進,最大化結合了當代特徵,關注了當下人們思慮的痛點和難點。」此次辯論賽評審、澳門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尹德剛稱,辯論賽不僅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更重要的是鍛鍊其邏輯分析、理性思考的能力,能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看問題,思維也更加的開闊。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文 畢克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