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喜歡熱鬧的辯論愛好者,我常年熱衷於在辯論比賽前做一點預測分析。
在論壇上討論參賽隊伍的特點,討論明星辯手的狀態起伏,甚至博個彩賭點論壇代幣,在比賽稀少的年代,這讓許多天南海北的辯論愛好者有了話題,也因此成為了朋友。
那時候,還沒有「毒奶」這種說法,大家表達對某些特定隊伍的喜愛與支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大人,時代變了。
13號晚上,關於2020華語辯論世界盃的出線和奪冠形式,我參與了組委會組織的預測活動。
就像梁秋陽說的,無論我們多麼關心辯論賽事,我們也沒辦法把天南海北的所有比賽都看完,世界盃許多賽區的比賽,對我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頂多從賽區的積分榜與辯手榜上追尋他們的蛛絲馬跡。
這很像20多年前,中國足球彩票推出法甲系列的時候,大家對於那兩場法甲競猜的策略:主要靠蒙。
而那些我們略微熟悉一點的隊伍,也並不希望我們過多的討論他們。
一方面,樹大招風,當他們站在聚光燈下最顯眼的地方,潛在的對手們就能更準確地分析他們研究他們。
而作為一個審美活動的參與者,評委也會對他們有更高的要求,這對於他們而言,會讓晉級的道路愈發艱險。
另一方面,人在無法全面把握自己命運的時候,難免會有些許迷信,對於「毒奶」的影響,自然是拒絕的。
就像BLG戰隊在被管澤元預測將打進S9之後,通過官微表示可以送十年大會員讓大校輕「奶」。
考慮以上種種因素,賽前預測這個事情,實在是壓力山大。筆者會圍繞直播的討論做些延伸,結合辯題的特點給大家囉嗦幾句。希望各位看完之後,多打賞,少拍磚。
當然,打賞之後,可以隨便拍磚。
AB兩組,這幾年成績最好的隊伍,毫無疑問是澳門大學。
重慶·世冠賽冠軍、剛結束的大灣區兩冠,主力四辯也都是賽會全程最佳,戰術執行堅決,口徑穩定,在賽會制比賽裡,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要戰勝這樣的隊伍,你得像去年的東吳那樣,有起碼一名,判斷場上局勢準確,能撬動對手口徑的核心。
西交的王宇航、哈工程的聶英釗、浙江理工的田人銍是不是這樣的選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當辯題的關鍵詞是批評苟晶的時候,正方的持方優勢會顯得稍微大一點,反方總要討論許多事實的「不清楚」。
當關鍵詞換成泛泛的不完美受害者,大家還會聚焦在苟晶麼?這是AB組題目會讓人期待的地方。
法辯冠軍、新國辯兩連亞、世界盃四強,馬來亞大學的一個輝煌世代終於要隱退。
基於這個原因,CD組在陣容上比較強勢的,是搭上末班車的華東政法大學。
然而《浪姐》的討論,可能和去年的鬼畜文化類似,是個平衡性上很微妙的辯題。
評委有沒有看過節目?評委喜不喜歡這個節目?都可能對雙方證成的難易造成影響。
筆者覺得,這兩個組,很可能會出現小分決勝的結局。
EF組的故事,大概是「最後的戰役」。
無論是北師珠的「小豬配琪」、新南的黃金一代,清華的李翔,還是紐約大學的「雙琛」(小編註:由於紐約大學退賽,所以他們並不會出現在比賽中),這都可能是他們這一段隊友生涯的最後一次大賽。
而這兩組的辯題,則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新生事物:網絡輿論制裁明星私人生活中的不當行為。
何謂制裁?何謂不當?這個題目到底是案例為王,還是說文解字,期待選手們的選擇。
而GH兩組,則是幾支近年成績很好的隊伍展示自己的底蘊。
華語辯論世界盃衛冕冠軍中國人民大學沒有任何去年的主力,決策辯冠軍墨爾本也拿出了與19年完全不同的班底,世錦賽冠軍西南政法更是組織了以天才少年李沛雨為核心的全新陣容。
去年的體育題歸化球員對於辯手的體育知識形成了極大的考驗,而今年的運動員偶像化之爭,也許會有更多的案例攻防,誰能用知識暴力過關呢?
請關注這兩個組的形式。
IJ兩組裡,山東大學(威海)在附加賽戰勝了強敵,河北經貿大學曾在世錦賽承辦方復活賽三穿了強敵,湖南農大更是一個月贏得三項省內冠軍,但最讓人關注的,依然是李陽和他的北京郵電。
2018年的連續世界賽入圍,2019年的連續世界賽小組出線,北郵的勵志故事依然在延續。
2020年他們會更進一步麼?這個組裡可都是業務能力很強的非偶像,他們要如何詮釋關於偶像的話題呢?
北師大與東吳的參賽陣容,都在開賽前出現了些許動蕩。
而最終的結果是,東吳依然能以2019年在國際賽無堅不摧的主力陣容,參與到2020年的首個國際大賽中。
而隔壁組,就是首個世界盃南京賽區冠軍的南京工業大學。
無論你是不是喜歡買買買,亦或是你看不看直播,你大概都不會對李佳琦、薇婭乃至於「賣藝還債」的羅先生感到陌生。
資本、品牌、人才、平臺、政策等各方面資源持續湧入。
使得直播帶貨成為當下最熱門的經濟現象。
如何對這個數據研究尚不明確的現象做出斬釘截鐵的判斷?
這和時隔8個月之後林聖偉會有什麼樣的發揮,一樣令人期待。
MN組,有新國大和國關這樣戰績彪炳、斬獲無數的豪強,也有廣師大和麥吉爾這樣在預選賽強勢突圍的新銳。
這兩組的題目,先考研還是先就業,算是初賽所有辯題裡,最有傳統氛圍的一個,但也是常辯常新,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變化,卻始終熱門的話題。
今年的高考是一次不同尋常的考試,而就業形勢也前所未有的動蕩不安,對於6個隊伍中無數即將畢業或是選擇深造的同學,也許現身說法是最能打動評委的選擇。
OP兩組最大的看點,自然是華語辯論圈的常青樹,人見人愛的謝宇先生,能在多大程度上激發自己的戰鬥欲望。
小組裡的雪梨大學是這兩年大賽出鏡率最高的隊伍之一,而來自祖國東南西北的賽區冠軍也都有自己出色的選手。
要知道,這兩組的比賽時段,恰是觀眾最多的「黃金晚場」。
毒藥與解藥更多是一種隱喻,如何把這個看似以數據實證為基礎,其實卻更像美學持方的辯題打出新意,贏得更多晚場觀眾的青睞,希望辯手們好好把握。
即將開始的2020華語辯論世界盃,會是華語辯論公開賽時代第一個線上進行的國際大賽。
無論對於辯手、評委或者主辦方而言,這都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作為一名辯論愛好者,我期待這次比賽會帶來精彩的比賽,全新的科技展示,以及華語辯論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引。
就像2020華語辯論世界盃賽事口號說的那樣:
生聲不息,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