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兩個萌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兒,雖然是來自同一個家庭,生活環境也差不多,但很多人發現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那兩個孩子的性格有時候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
那真的是因為出生的順序不同而影響到了孩子的性格嗎?還是因為孩子有的像父親,有的像母親?
之前為了研究孩子的智商問題,研究人員調查了40萬人的樣本實證,證實了智商和出生順序的確有關。
但其實影響到孩子性格和智商的,可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複雜的多。
1.父母的態度
在有老二之前,老大往往會擁有父母絕對的關愛,而且這時候老大根本不用想其他的,只用感受父母的貼心呵護就可以了。而且在有了老二之後,父母也不會因為老二忽視了老大,反而會因此感覺對老大有虧欠,而更加上心。
而反觀老二,雖然因為年齡小,可能會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但是從出生開始,他就要一直和老大分享東西。
更不要說很多父母,在養孩子方面會根據經驗而變得越來越不上心,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大按書,老二照豬養。實際上,這些都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育,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還有孩子最基本的性格。
2.受到身份的影響不同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當被賦予一種身份了之後,就會不自覺的向這個方面靠近,孩子也是如此。當老大接受了自己作為哥哥的身份了之後,就會不自覺的變得沉穩,也就是我們說的憨厚。
而老二,從小就是作為弟弟妹妹的身份,受到全家人的關愛,自然會顯得機靈一些,這種變化從大一點的孩子,第一次知道自己哥哥姐姐身份的時候,變化展現的最為明顯。
3.對未來的思考不同
這裡說的對未來的思考,更多表現在對父母的贍養和對未來職業選擇方面。是的,沒錯,孩子出生順序不同,也會影響到孩子職業選擇。
我們最經常看到的情況就是老大留在家裡工作,方便照顧老人,而老二選擇出去闖蕩,這也是我們常說老大憨厚,老二精明的原因之一。年齡差別越大,這種現象越為明顯。
因為老大作為曾經家裡唯一的孩子,他是肯定要思考照顧父母的責任,而老二,在選擇未來工作以及對以後家庭考慮上,就不如老大思考的多,特別是如果年齡差距很大,老大這時候已經有能力照顧家庭了,老二更是可以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說出生的順序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更多是來自父母和整個家庭。特別是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性格以及智力的發育非常關鍵。
那我們作為父母該怎麼做呢?
1.物質方面不偏不倚
不管怎麼說,父母對自家孩子肯定不會特別偏心,但是因為孩子成長的時期不同,所用的關注度也不同。就比如說如果自家大娃在高考,那對二娃的關注肯定會少,如果二寶才剛出生,就算再不想偏心,也要多注意一下二寶的成長。
所以說我們最基本要做的就是在物質方面,不偏不倚,特別是在教育上,絕對不能因為這個而少了那個。
2.多注意孩子之間的溝通
父母只能陪孩子一段時間,而孩子長大了之後,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之間的聯繫。所以父母絕對不能成為孩子之間爭搶的資源,而要成為孩子關係的調和劑,讓他們更注意兄弟姐妹之情的培養。
而且很多時候孩子成長的問題,父母不便於插手,但卻能讓兩個孩子相互幫忙,相互解決問題。
所以你現在知道為什麼老大憨老二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