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轉型後遺症:激增的應收款項與高質押的償債風險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當一家企業收入的超八成為應收款項,而這其中的十分之一還處於訴訟追回狀態時,投資者就應該警惕了。廣東創世紀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創世紀,300083.SZ)就是這樣一家企業。

  《投資者網》最近在梳理"電子-消費電子"行業時發現,今年前三季度創世紀,多項數據詭異,其中應收帳款周轉率1.65,排名該細分行業78家企業的倒數第5;資產負債率62.32%,排名第16位;速動比率0.76,排名倒數12;股價卻較年初漲幅超128%,排名第8位。

  高負債水平與低營運狀態反而帶來股價的大幅拉升。創世紀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我們來一一揭開公司的面紗。

  超八成營收為應收款項

  翻閱創世紀的財報,就會發現其排名細分行業尾部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僅僅是冰山一角。今年三季度創世紀的應收款項(包括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合計金額為20.49億元,佔營收25.28億元的85.48%,為該公司歷年最高水平,更高於其他同行業可比公司。

  來源:思維財經

  來源:思維財經

  從圖一中不難看出,創世紀應收款項指標的惡化始於2020年。這一年,創世紀基本完成了業務轉型,將主營業務從原來的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業務轉向了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上。

  公司財報數據也佐證了這一結果:相較於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創世紀消費電子產品緊密結構件業務營收佔比從61.02%降至10.86%,高端智能裝備業務營收佔比從40.10%升至87.39%,公司順利完成了業務轉型。

  然而,業務轉型的背後卻是公司應收款項指標的急速惡化,直接原因是創世紀剝離業務導致營收同比大減,而相應的應收款項,尤其是應收帳款並未及時收回,相反目前大部分還成了在審的訴訟案件。

  12月4日創世紀發布的《定增審核問詢函回復》公告顯示,截止今年三季度,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尚未了結金額在 1000 萬元以上的買賣合同相關糾紛案件有15項,其中10項來自於創世紀及子公司向客戶追討貨款的案件,涉案金額共計約2.15億元,佔三季度公司總應收款項金額的11%。

  針對高額的應收款項,創世紀向我們回復道:公司應收款項增加主要系主營業務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所致。公司當期銷售產品以3C機型產品為主,該領域下遊客戶主要為單次採購量較大的大型企業客戶,應收項目的回款風險較小;同時,公司針對應收項目進行專門管理,密切關注客戶經營風險,採取責任到人、持續跟進的措施,加強風險管理和催收力度,能夠保障應收款項的安全。

  針對15項訴訟案件,創世紀向《投資者網》回復道:公司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持續整合與剝離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業務,階段性涉及較多的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業務相關債權債務糾紛。公司將繼續深化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業務整合,加快債權債務清理工作,依法應訴及處理相關案件。公司針對應收項目實行專門管理,密切關注客戶風險,及時採取催收、訴訟等方式保障貨款回籠。由於存在部分預收款項,加之訴訟措施落實及時,公司當前應收項目涉及訴訟的整體可回收金額預計超過發出商品金額,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不過,應收款項指標的迅速惡化還是成了創世紀業務轉型最明顯的後遺症。

  經"調節"的扣非淨利潤

  作為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的主要手段,應收款項的會計計提準則更改一直是投資者所警惕的部分,今年6月份,創世紀更改了自己的計提比例引發關注。

  2020年6月17日,創世紀在公司中報發布之前表示,隨著公司業務轉型的深入推進,主營業務結構已發生顯著變化,公司為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各項業務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公司決定更改自己的應收款項計提會計估計,將高端智能裝備業務帳齡在1年內的計提比例由此前的5% 更改為3%,1-2年帳齡的計提比例10%保持不變,帳齡2-3年的計提比例由50% 更改為30%,帳齡3-4年由原來的100% 改為50%、帳齡為4-5年由原來的100%改為80%。

  來源:創世紀2020年半年報

  創世紀2020年中報顯示,截止6月30日,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1年以內的應收帳款為8.79億元,1-2 年為1.76億元,2-3年為1.01億元,3年以上為6993萬元,按照6月變更的會計估計,創世紀3年內的應收帳款可少計提壞帳準備金額約3778萬元,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少計提壞帳準備約2991萬元,應收帳款合計減少6769萬元,而上半年創世紀合併報表的扣非歸屬淨利潤為8554萬元,可見少計提的應收款項組成了公司扣非淨利潤額主要部分。

  對於更改會計準則虛增利潤的質疑,創世紀向《投資者網》回復道:公司會計估計變更系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實施的,參考截至2020年5月31日應收帳款的預期信用損失率及同行業水平計提壞帳損失,相關壞帳準備計提比例不存在明顯低於行業水平的情況。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進行應收帳款的會計處理,不存在虛增利潤的情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創世紀的可持續經營利潤對淨利潤的貢獻並不高,2020年中報顯示,創世紀1.38億元的淨利潤中,包含了3143萬元的政府補助與3946萬元的增值稅退稅,而創世紀今年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佔淨利潤的比例僅為59.34%,少於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華東重機的72.9%及海天精工的80.1%。

  高質押下的短期償債風險

  截止今年9月30日,創世紀的總資產為78.12億元,總負債金額為48.6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2.32%,是2015年以來的第二高水平,同時也高於其他同行業可對比公司。

  來源:思維財經

  從負債結構看,創世紀一年內的流動負債佔比約為82%,現金短債比小於1,短期還款壓力大,從細分行業可對比公司來看,創世紀的速動比率小於1,與ST秦機屬於同等水平,低於其他正常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創世紀12月4日發布的定增補充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6.54億元貨幣資金中,其中因抵押、 質押或凍結等對使用有限制的款項總額為 3.67億元,若扣除此項資金,創世紀截止今年前三季度的現金短債比只有23.67%,有短期償債危機。

  對此,創世紀回復《投資者網》稱:公司貨幣資金部分受限,主要為存儲於商業銀行的票據保證金等。基於主營業務良好的發展態勢、豐富有效的融資渠道,根據經營活動和籌資活動計劃,公司下一階段經營活動和籌資活動帶來的現金能夠償還短期債務,公司並不存在面臨短期債務危機的情形。

  目前,創世紀於今年年初提交的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總價值4億元的股票定增方案,在深交所詢問後尚未通過。12月8日,創世紀高層向調研機構表示:公司日前修訂了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的部分內容,已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了審核問詢函的回覆文件和發行申報文,該方案尚在通過中。

  根據定增公告,這4億元的定增股票將全數發給公司董事長夏軍先生,定增資金將用於償還債務及補充流動性,每項各2億元,定增一旦通過,將有效緩解創世紀的償債壓力,一旦再次被駁回延遲,對創世紀而言,無疑與雪上加霜。

  值得一提的是,創世紀在12月3日通過的一項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中,設置的業績考核標準中僅考慮營收單一項目,而未涉及到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增長率等兼顧收益與資產使用效率的指標,有"發福利"的嫌疑。

  對此,公司回應稱,該激勵計劃選取高端智能裝備業務的營業收入作為考核指標,系現階段發展目標和競爭策略決定的,伴隨著國內工具機行業整體由增量發展向優化存量方向轉變,行業內廠商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公司以2020年至2022年營業收入考核目標計算,2022年營業收入需達到51億元,則較201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需達到32.68%,較202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需達到34.96%,該業績考核目標兼具科學性和挑戰性。

  創世紀在基本完成主業的轉型後,成了國內高端數控工具機的龍頭。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創世紀實現了數控工具機等高端裝備業務相關收入為 21.81 億元,市場份額17.87%,在已上市的數控工具機競爭對手中,排名第一。在國家支持高端製造的產業政策及高端數控工具機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我們希望公司能不斷規範內部控制體系,持續提高規範運作和信息披露水平,為社會及投資者持續創造加之,《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公司的定增進展。(思維財經出品)■

(責任編輯:關婧)

相關焦點

  • 創世紀轉型後遺症:激增的應收款項與高質押下的償債風險
    然而,業務轉型的背後卻是公司應收款項指標的急速惡化,直接原因是創世紀剝離業務導致營收同比大減,而相應的應收款項,尤其是應收帳款並未及時收回,相反目前大部分還成了在審的訴訟案件。針對高額的應收款項,創世紀向我們回復道:公司應收款項增加主要系主營業務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所致。公司當期銷售產品以3C機型產品為主,該領域下遊客戶主要為單次採購量較大的大型企業客戶,應收項目的回款風險較小;同時,公司針對應收項目進行專門管理,密切關注客戶經營風險,採取責任到人、持續跟進的措施,加強風險管理和催收力度,能夠保障應收款項的安全。
  • 創世紀轉型大考 併購標的業績「過山車」
    如果買方客戶無法正常償付相關融資款項,上市公司將面臨一定程度的擔保風險。2020年上半年,創世紀所有權或使用權受到限制的資產為8.47億元,帳面的貨幣資金為4.73億元,其中2.92億元受限。  除對外擔保1.51億元外,創世紀對子公司實際擔保餘額合計為17.11億元,公司2020年上半年末的資產負債率為59.10%,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 軍工集團貢獻8成營收背後:朝微電子存貨與應收款項已超負荷
    不過,隨之而來的是朝微電子應收票據及帳款金額的逐年增長,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其應收票據及帳款金額超過了營收總額的2倍。高額的應收票據及帳款導致了壞帳風險集聚;此外,企業運營所需的現金流也因此受到掣肘。這對於一家個人控股超6成的企業而言,在當前全球形勢下,用增加流動負債來轉移運營資金壓力的做法,令其經營持續性受到市場質疑。
  • 應收帳款上升毛利率下滑 精測電子轉型進入陣痛期
    公司向半導體、新能源檢測領域轉型,能否幫助精測電子邁過眼下這道「坎」呢?淨利潤增速下滑精測電子的主營業務目前為顯示檢測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AOI光學檢測系統、OLED調測系統、信號檢測系統業務佔公司總營收比例分別為44.27%、40.17%、15.56%。而公司新進入的半導體以及新能源檢測領域的相關產品,仍在研發、認證及拓展過程中。
  • 羅普特過度包裝「科技含量」 巨額應收款項有四成存逾期風險
    此外,公司快速增長的營收業績背後,存在通過賒銷拉動收入增長情況,大量增長的應收帳款不僅給公司帶來流動性危機,且也使得應收帳款回收風險大增。 ,其應收款項餘額已經遠遠超過了營業收入,達到營業收入的5倍以上,如此狀況之下,依靠營收無法「造血」也就不難理解了。
  • 奕瑞光電子成長性堪憂 償債風險增加
    時代商學院從財務和業務兩個角度對奕瑞光電子進行分析,發現以價格戰取得業績增長的模式不可持續,該公司的成長前景不太樂觀,償債風險在逐年增加。財務分析:變現能力減弱據圖表1數據顯示,奕瑞光電子2015―2017年流動比率分別為3.82、2.94和2.56,速動比率分別為3.12、2.59和2.18。
  • 奧福環保回復上交所問詢函十大問題 涉償債風險
    這十大問題包括:關於核心技術產品性能;關於技術先進性;關於獲獎及參與政策標準起草;關於核心技術人員;關於前兩大客戶;關於償債風險;關於海灣環境;關於新產品認證;關於主要原材料和能源;其他;在上交所出具的問詢中提到,保薦機構核查認為發行人在短期內具有一定的資金壓力和償債風險,但不存在重大償債風險。
  • 呈和科技:掛牌期間違規事項未披露 應收款項快速上升存風險
    來源:《天下公司》,《證券市場周刊》旗下新媒體產品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呈和科技實際控制人趙文林曾存在通過個人卡代公司支付獎金和報銷費用等違規行為且未進行披露,存在被股轉公司處以自律監管措施或紀律處分的風險。此外,疑似出資瑕疵、技術研發能力不足以及應收款項增速較快等問題凸顯公司經營風險。
  • 有息負債近15億、貨幣資金不到4億 如意集團償債風險遭問詢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6日電 (張燕徵)7月6日,山東如意毛紡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如意集團)收到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的年報問詢函,針對2019年公司的有息負債餘額近15億、現金流連續3年下滑、公司是否存在償債風險等問題進行了問詢。
  • 華緣新材採購、營收真實性存疑 應收款項情況略顯混亂
    應收款項方面,2019年的應收票據已經根據會計政策變更而重新分類至應收款項融資,該項目年末錄得2101.20萬元,比上一年年末的應收票據1201.90萬元增加了899.29萬元;同時,年末應收帳款18808.91萬元及壞帳準備1574.25萬元跟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的15443萬元及1494.54萬元相比,合計增加了3445.63萬元。
  • 芯碁微裝IPO觀察: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低於淨利潤,應收款項規模暴增
    並且,近年來芯碁微裝的應收款項規模不斷增加,而其應收帳款管理能力卻在降低且處於同行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以下。未來,隨著芯碁微裝經營規模的擴大,對營運資金需求日益增加,若經營活動現金回流困難,該公司流動性風險或進一步攀升。【企業檔案】芯碁微裝成立於2015年6月,註冊地址位於安徽合肥市。
  • 拖欠中小企業款項 典型案例將被曝光
    任興磊介紹,央行及銀監部門也出臺過多個引導金融機構辦理應收帳款質押貸款的辦法,「但是由於核心企業不配合,導致推廣乏力。」要高度重視三角債問題「資金是企業的糧食。」任興磊表示,近年來對中小企業款項的拖欠已成為日益嚴峻的問題。
  • 資金缺口超70億,利潤下降,晨鳴紙業風險猶存
    壞帳損失分為應收帳款壞帳損失、其他應收款壞帳損失和融資租賃款壞帳損失,對應發生額分別為-1.73億元、-2.81億元和-5.24億元。國盛證券分析,2019年晨鳴紙業已計提10.34億元減值損失,計提比例達到5%,很大程度釋放融資租賃業務風險。
  • 博信股份轉型遭遇應收帳款逾期 出售原業務子公司相關議案均未獲...
    博信股份轉型遭遇應收帳款逾期 出售原業務子公司相關議案均未獲通過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2 12:55:11
  • 雙飛軸承闖關IPO:近期應收帳款激增
    雙飛軸承闖關IPO:近期應收帳款激增 2019-01-25 19:08:14 來源:資本新觀察
  • 公司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兩個方面。短期償債能力主要表現在公司到期債務與可支配流動資產之間的關係,主要的衡量指標有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1、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最常用指標。計算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即用變現能力較強的流動資產償還企業短期債務。通常認為最低流動比率為2。
  • [公告]北京捷成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捷成01:北京捷成世紀科技...
    (五)可變現資產 公司以非流動資產為主,商譽佔比較高,由於中視精彩管理層變動且處於內部整合期,商譽計提大量減值,公司商譽規模仍較大,仍存在一定的減值風險;公司應收款項金額較大且持續增長,其中部分款項的帳齡較長,存在一定的回收風險;因公司回售部分債券且償還銀行借款,貨幣資金大幅下降。
  • 淨利暴跌超七成,應收款項高企!中加特衝科創 代理商背後有何秘密...
    另外,中加特還存在應收帳款佔比超七成、代理商背景存疑等問題。淨利暴跌仍分紅中加特的前身是成立於2011年11月的青島天信變頻電機有限公司,2014年3月該公司更名為中加特變頻電機有限公司。2019年8月,中加特有限通過股東會作出的決議,將公司整體改制為股份公司。
  • 評級被下調 旗下上市公司股債受創 鴻達興業集團9.5億債券違約旋渦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蔡越坤評級被下調、旗下上市公司股價受創、質押融資比例高、債券違約、尚存超43億債券存續,總部設在廣州的大型資源能源綜合產業集團——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達興業集團」)近日風波受到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