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書 | 瓜分波蘭

2021-02-23 保馬

第一章 波蘭無政府狀態
一百五十年來歐洲各國疆域的明顯變化—歐洲一些國家的統一和獨立—波蘭不存在是唯一的例外—波蘭的民族性被消除—民族原則是一個國家的主要元素—哈布斯堡家族、波旁家族、霍亨索倫家族和羅曼諾夫家族開疆拓土的目標—波蘭曾是大國—波蘭的民族結構—波蘭各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信仰—立陶宛大公雅蓋洛和波蘭的雅德維加公主—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形成—約翰三世與維也納戰役—波蘭衰亡的原因—波蘭憲法主張實行選舉君主制—雅蓋洛王朝退出歷史舞臺—爭奪波蘭王位的主要國家—波蘭的派系鬥爭—外國的武力幹涉—波蘭國王喪失了實權—貴族階層與其他社會階層存在交流壁壘—一票否決制—波蘭無政府狀態出現及嚴重後果—波蘭愛國者的清醒認識—約翰二世的退位演講—斯塔尼斯洛斯一世的演講—鄰國阻止波蘭憲法改革—葉卡捷琳娜大帝對瓜分波蘭負主要責任—腓特烈大帝處理國家關係的原則—腓特烈大帝倡導「強權即公理」—奧地利對波政策的變動


第二章 第一次瓜分波蘭(1772年)
奧古斯都三世駕崩與波蘭王位虛懸—葉卡捷琳娜大帝與腓特烈大帝支持斯坦尼斯洛斯·波尼亞託夫斯基競選—斯坦尼斯洛斯·波尼亞託夫斯基被選中的原因—斯坦尼斯洛斯·波尼亞託夫斯基本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情夫—葉卡捷琳娜大帝覺得斯坦尼斯洛斯·波尼亞託夫斯基是聽話的工具—斯坦尼斯洛斯·波尼亞託夫斯基寄給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急信—查爾託雷斯公爵被葉卡捷琳娜大帝耍弄了—葉卡捷琳娜大帝用錢賄賂波蘭議員—葉卡捷琳娜大帝武力支持斯坦尼斯洛斯·波尼亞託夫斯基—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洛斯一世—掌握波蘭實權的是尼古拉·列普寧—俄國與普魯士進一步幹涉波蘭內政—波蘭的宗教紛爭—《波俄條約》—波蘭淪為俄國的附庸—巴爾聯盟及其抗俄鬥爭—1770年波蘭瘟疫—俄國、普魯士與奧地利陳兵邊境—腓特烈大帝得出的結論—腓特烈大帝寫給弟弟的信中透露的計劃—腓特烈大帝對索爾姆男爵的指示—索爾姆男爵的猶豫—佩恩男爵反對瓜分波蘭的建議—俄國欲使波蘭成為永久的附庸—關於腓特烈大帝的大計長期擱置的原因的解釋—奧地利首相考尼茨公爵—瑪麗亞·特雷莎女皇反對瓜分波蘭的計劃—皇儲約瑟夫與女皇的意見相左—「勇敢的犯罪」—瓜分波蘭條約最終達成—瑪麗亞·特雷莎女皇被說服—奧地利參加瓜分波蘭—三國自圓其說的無罪辯護—波蘭反對三國聲明的宣言—奧地利代表三國的回覆—伏爾泰與盧梭對瓜分波蘭的不同立場—史學家們對第一次瓜分波蘭的看法

第三章 波蘭憲法改革
1788年愛國運動席捲波蘭—以修改憲法為宗旨的議會召開—憲法改革計劃遭到大貴族反對—1791年5月3日波蘭議會通過《改革法案》—新憲法獲得大多數波蘭人的支持—各國對波蘭新憲法的態度—俄國對波政策的本質—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憤怒和計劃—腓特烈·威廉二世對時局的分析—腓特烈·威廉二世提議與波蘭結盟—《普波條約》—葉卡捷琳娜大帝調整對外政策—葉卡捷琳娜大帝推出最損人利己的計劃—腓特烈·威廉二世的大臣們反對波蘭新憲法的理由—腓特烈·威廉二世向波蘭保證普魯士堅定履行《普波條約》確定的義務—海因裡希·馮·西貝爾的評論—腓特烈·威廉二世欺騙波蘭的原因

第四章 反法聯盟
腓特烈·威廉二世關注路易十六和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的命運—利奧波德二世反對幹預法國革命—波蘭問題成為反法聯盟形成的障礙之一—皮爾尼茲會晤—阿圖瓦伯爵的呼籲—葉卡捷琳娜大帝的陰謀沒有得逞—皮爾尼茲會晤沒有引起英國重視—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的真實意思—利奧波德二世得出戰爭不可避免的結論—奧地利與普魯士締結正式條約—關于波蘭問題的約定—莫頓·伊甸寫給格倫維爾勳爵的信—利奧波德二世駕崩是波蘭的噩耗

第五章 普魯士背信棄義
弗朗茨二世時代奧地利對波政策的調整—葉卡捷琳娜大帝進攻波蘭的計劃推遲—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最後一位情夫—戈爾茲男爵與普拉通·祖博夫的分歧—腓特烈·威廉二世同意葉卡捷琳娜大帝提出的條件—海因裡希·馮·西貝爾的評論—普魯士在波蘭所犯的罪行遭到報復—法國對奧地利宣戰加快了反法戰爭的進程—普魯士的提議未能使奧地利宮廷滿意—普魯士與奧地利在領土補償方面沒有達成一致—俄國與普魯士籤訂瓜分波蘭的密約—奧地利與普魯士發動反法戰爭—災難降臨在波蘭—俄軍進攻波蘭—波蘭召開抵抗俄國入侵的議會—普魯士背信棄義拒絕履行義務—海因裡希·馮·莫倫道夫將軍的深刻見解—腓特烈·威廉二世趁火打劫—波蘭獲得奧地利幫助的希望渺茫—弗朗茨二世決定與俄國共同掠奪波蘭—考尼茨公爵的激烈反對及辭職—普魯士與奧地利請求俄國參加反法戰爭—葉卡捷琳娜大帝拒絕它們的請求
工具—斯坦尼斯洛斯·波尼亞託夫斯基寄給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急信—查爾託雷斯公爵被葉卡捷琳娜大帝耍弄了—葉卡捷琳娜大帝用錢賄賂波蘭議員—葉卡捷琳娜大帝武力支持斯坦尼斯洛斯·波尼亞託夫斯基—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洛斯一世—掌握波蘭實權的是尼古拉·列普寧—俄國與普魯士進一步幹涉波蘭內政—波蘭的宗教紛爭—《波俄條約》—波蘭淪為俄國的附庸—巴爾聯盟及其抗俄鬥爭—1770年波蘭瘟疫—俄國、普魯士與奧地利陳兵邊境—腓特烈大帝得出的結論—腓特烈大帝寫給弟弟的信中透露的計劃—腓特烈大帝對索爾姆男爵的指示—索爾姆男爵的猶豫—佩恩男爵反對瓜分波蘭的建議—俄國欲使波蘭成為永久的附庸—關於腓特烈大帝的大計長期擱置的原因的解釋—奧地利首相考尼茨公爵—瑪麗亞·特雷莎女皇反對瓜分波蘭的計劃—皇儲約瑟夫與女皇的意見相左—「勇敢的犯罪」—瓜分波蘭條約最終達成—瑪麗亞·特雷莎女皇被說服—奧地利參加瓜分波蘭—三國自圓其說的無罪辯護—波蘭反對三國聲明的宣言—奧地利代表三國的回覆—伏爾泰與盧梭對瓜分波蘭的不同立場—史學家們對第一次瓜分波蘭的看法

第六章 俄國入侵波蘭
俄軍中的波蘭大貴族—塔戈維查聯盟—俄國對波宣戰—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宣言—波蘭議會決定抗擊俄軍入侵—波蘭社會各階層不能團結一致對抗外敵—波蘭軍隊的將士大都來自小貴族家庭—米哈伊爾·凱科沃斯基率軍攻入波蘭—約瑟夫·波尼亞託夫斯基率波軍頑強抵抗—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勸降信—斯坦尼斯洛斯二世的回信—波蘭向法國和英國求援失敗—塔德烏什·秋希秋什科領導波軍抗俄—波軍在杜邊卡大敗—俄軍進抵波蘭—波蘭議會解散—波軍投降—波蘭憲法改革失敗—斯坦尼斯洛斯二世的處境

第七章 第二次瓜分波蘭(1793年)
俄軍將波蘭視為被徵服的國家—災難深重的波蘭—塔戈維查聯盟是傀儡—俄國無力獨吞波蘭—葉卡捷琳娜大帝決定與腓特烈·威廉二世共同瓜分波蘭—奧地利與普魯士關於反法戰爭補償問題的協商—腓特烈·威廉二世與弗朗茨二世各懷鬼胎—反法聯軍總司令發布的公告—反法聯軍的失敗—路易十六與他的王后被送上斷頭臺—莫爾會議上的交鋒—熱馬普戰役—葉卡捷琳娜大帝向駐華沙大使下達的指示—普魯士背著奧地利與俄國籤訂瓜分波蘭的密約—巴伐利亞交易計劃很難實現—普魯士進攻波蘭—奧地利對普魯士強烈不滿—弗朗茨二世寫給葉卡捷琳娜大帝的親筆信—馬爾科夫與科爾本次之間沒有結果的爭論—普軍佔領條約劃給普魯士的波蘭領土—斯坦尼斯洛斯二世打算退位—新任駐華大使的人物—迫使波蘭議員通過《波俄條約》—波蘭議員因反抗而被流放—《波普條約》被強行通過—斯坦尼斯洛斯二世與議會發布抗議書—波蘭已經完全處於俄國的軍事獨裁統治之下

第八章 波蘭如何拯救法國
1793年初的歐洲局勢—弗朗茨二世尚未認清聯軍戰敗的現實—普魯士無意全力投入反法戰爭—英國決定參加反法戰爭—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的對外政策—奧地利和普魯士對英國的提議做出回應—英國不會從中立而無害的國家獲得戰爭補償—斯凱爾特河航線事件—英國驅逐法國使者弗朗西斯·伯納德·肖夫蘭—國民公會正式對英國宣戰—格倫維爾勳爵的提議—英國抗法被認為是合情合理的自衛戰爭—查理·詹姆斯·福克斯反對與法國開戰—查理·詹姆斯·福克斯抨擊俄國與普魯士瓜分波蘭—小威廉·皮特避開波蘭的話題不提—敦刻爾克是英國期待的戰爭補償—反法聯軍初戰告捷—內爾溫登戰役—英軍統帥約克公爵—安特衛普會議—科堡伯爵的新宣言—反法盟國矛盾重重—引起聯軍協同作戰失敗的主因—法軍打退反法聯軍—1793年戰役的結果—學者們為什麼認為波蘭拯救了法國

第九章 波蘭起義
波蘭起義一觸即發—法國勝利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波蘭的民族運動—塔德烏什·科希秋什科被選為波蘭新民族運動的領導人—波蘭起義爆發—議會通過遣散波蘭軍隊的議案—塔德烏什·科希秋什科發表愛國宣言—安東尼·馬達林斯基將軍起義—勞克拉維茨戰役—起義在華沙爆發—波蘭爆發起義的時機不夠成熟—腓特烈·威廉二世的主要軍事和政治顧問反對繼續發動另外一場反法戰役—《海牙條約》—查理·詹姆斯·福克斯預測到普魯士會欺騙英國—馬姆斯伯裡勳爵的一切抗議都徒勞無益—腓特烈·威廉二世對英國態度的變化—腓特烈·威廉二世對法國態度的變化—英國支付給普魯士的絕大多數援助資金都花在鎮壓波蘭起義上

第十章 奧地利退出反法聯盟
馮·圖古特的政策主張—莫伯日要塞大戰在即—聯軍實際由奧地利統帥科堡伯爵指揮—查理大公—1794年戰役打響—圖爾昆戰役—波蘭起義進一步發展—英國擋住了奧利地與法國議和的道路—反法聯軍大敗圖爾昆的內幕—弗勒呂戰役—英軍退入荷蘭—荷蘭爆發人民運動—威廉五世被逐出荷蘭—1794年反法戰役失敗—波蘭成為最大的受害國

第十一章 鎮壓波蘭起義
鎮壓波蘭起義的俄軍嚴重不足—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蘇沃羅夫率俄軍抵達波蘭邊境—馬爾科夫引用俄國諺語—奧地利同法國講和是唯一可能成功阻止普魯士瓜分波蘭的辦法—俄國和奧地利無法相信普魯士的理由太多了—拿騷-錫根伯爵對腓特烈·威廉二世的影響—腓特烈·威廉二世統一指揮普軍與俄軍—奧地利下決心不讓普魯士佔領克拉科夫—腓特烈·威廉二世今非昔比—布倫瑞克公爵飽受「折磨」—普軍奪取華沙是非常必要的環節—腓特烈·威廉二世決策失誤—塔德烏什·科希秋什科退守華沙—華沙城裡派系林立—腓特烈·威廉二世拒絕與國民公會中的「惡棍和流氓」談判—葉卡捷琳娜大帝反對現在進攻華沙—腓特烈·威廉二世做出令普魯士蒙羞的決定—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蘇沃羅夫重挫華沙守軍—普拉加戰役—俄軍佔領華沙城—腓特烈·亨利·路易親王的勸說

第十二章 第三次瓜分波蘭(1795年)
葉卡捷琳娜大帝稱波蘭的命運必須由它的三個強鄰來決定—特溫恩伯爵赴聖彼得堡談判—普魯士設計的瓜分波蘭的計劃只與俄國有關—特溫恩伯爵秘密地拜見祖博夫—祖博夫拒絕了特溫恩伯爵的計劃—葉卡捷琳娜大帝對奧地利與普魯士的態度—馮·圖古特的觀點—葉卡捷琳娜大帝基本上支持弗朗茨二世的立場—布格河必須成為俄國與奧地利的邊界—巴伐利亞交換計劃再次被提了出來—葉卡捷琳娜大帝正式回復特溫恩伯爵的提議—聖彼得堡會議無果而終—伊凡·奧斯特曼的建議—葉卡捷琳娜大帝和弗朗茨二世籤署瓜分波蘭的條約—伊凡·奧斯特曼的設想與警告—《普法和約》—葉卡捷琳娜大帝派密使遊說腓特烈·威廉二世放棄與法國和解的計劃—普魯士最好讓步—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達成的瓜分條約中的秘密條款—斯坦尼斯洛斯二世退位—三次瓜分波蘭一定是歷史上最醜惡的交易之一—波蘭滅亡的原因

第十三章 拿破崙和華沙公國
葉卡捷琳娜大帝駕崩—保羅一世同情波蘭人民—保羅一世赦免塔德烏什·科希秋什科—波蘭人民的憤怒沒有平息—波蘭軍團與法軍在義大利並肩作戰—法國新憲法廢除了禁止僱傭外國軍團的規定—波蘭軍團參加鎮壓海地起義—耶拿-奧厄施泰特戰役—拿破崙發布含糊而令人費解的宣言—拿破崙進入華沙—拿破崙率法軍在弗裡德蘭大敗俄軍—《提爾西特條約》—華沙公國—弗雷德裡克大公—拿破崙遠徵俄國—拿破崙口述的演講—拿破崙的大軍進入立陶宛—約瑟夫·波尼亞託夫斯基—拿破崙敗北與華沙公國覆滅—亞歷山大一世接待立陶宛代表團

第十四章 維也納會議對波蘭的重新瓜分
維也納會議召開—亞歷山大一世是理想主義者—克萊門斯·馮·梅特涅—利物浦伯爵代表英國政府起草的備忘錄—俄國與普魯士的領土交易—奧地利的仇視和反對—克萊門斯·馮·梅特涅的折中辦法—列強對戰後格局的安排—《維也納條約》籤訂—滑鐵盧戰役—《維也納條約》對波蘭領土的安排

第十五章 俄國、普魯士與奧地利分治下的波蘭
君士坦丁大公在華沙的殘暴統治—亞歷山大一世首次訪問波蘭—亞當·查爾託雷斯基起草的新憲法—亞歷山大一世正式批准新憲法—尼古拉一世反對波蘭新憲法—1830年華沙爆發起義—溫和派與革命派—波蘭起義被俄軍鎮壓—尼古拉一世的報復—亞歷山大二世向波蘭人民的讓步—俄國直接違反了《維也納條約》—1863年波蘭起義—1864年波蘭起義失敗—俄國在波蘭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改革—波蘭俄化的政策—克拉科夫起義—俾斯麥的波蘭政策始末

相關焦點

  • 瓜分波蘭狂潮
    瑪麗亞·特雷莎是偉大的戰略家,反對瓜分波蘭,維持波蘭作為緩衝國的地位。馬丁·范·米特斯(Martin van Meytens,1695—1770)繪奧地利將波蘭視為有用的緩衝國以及對抗俄國或者土耳其的潛在盟友。對日益強大的普魯士的仇恨和忌妒更加堅定了奧地利的這一政策實施。然而,單憑奧地利一國根本無法抵抗俄國和普魯士聯盟,尤其正值奧法大戰之際,更是如此。
  • 瓜分波蘭,擊倒了歐洲格局的多米諾骨牌
    波蘭一戰後的復國英雄、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波蘭共和國的獨裁統治者畢蘇斯基在一戰期間得以在德奧的眼皮底下,組建起波蘭的復國武裝力量。畢蘇斯基可謂一時人傑,他雖然得到德奧的援助支持,卻拒絕向德奧任何一國效忠。一戰後,畢蘇斯基代表復國後的波蘭與法國籤署同盟條約,直到1939年後被後者徹底的出賣給了納粹德國。
  • 波蘭屢遭強敵瓜分,然而波蘭人民相信「《波蘭沒有滅亡》」
    波蘭,北起波羅的海,南至喀爾巴阡山之間的廣袤平原。地處德國和俄羅斯之間對波蘭極為不利,這兩個國家對波蘭富饒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一直虎視眈眈長達一千年。然而曾幾何時,波蘭才是這片土地上最大的霸主。1505年,將立法權從君王轉給色姆(由波蘭貴族組成的議會)——以這種方式蹣跚地向民主邁進。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發表了劃時代的著作,提出太陽系日心說理論。1772年,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佔領了波蘭的部分領土,並對其進行了第一次瓜分。短暫的波俄戰爭後,普魯士及俄羅斯又進行了第二次瓜分,這次瓜分奪走了波蘭大部分領土,使它再無力在經濟和軍事上支撐自己。
  • 與虎謀皮,波蘭和德國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最後自己也被瓜分了
    說到德國和波蘭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就要說到當時波蘭與蘇聯,德國的關係,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波蘭自古以來就與捷克斯洛伐克存在著一定的領土爭端,縱觀1936年到1939年德國閃電入侵波蘭前期,波蘭唯一可以欺負的國家也只有捷克斯洛伐克了,其實波蘭與德國瓜分捷克斯洛伐克關鍵本身就是與虎謀皮,德國當時就是想給予波蘭一點好處讓其來站好隊伍
  • 從波蘭政治體制入手解讀波蘭遭受瓜分的原因
    凡習歐洲史,便無法繞過波蘭。波蘭作為歐洲大國存在了數百年,直到1795年被普魯士、俄國和奧地利瓜分而滅亡。許多人都知道這一歷史,但具體波蘭是如何淪落到被瓜分的境地卻鮮有人知,即古波蘭衰亡的內在邏輯。波蘭的特異之處在於滅亡前5年,仍然領有巨大的疆域面積。
  • 悍勇斯拉夫人三:四次被瓜分的波蘭
    (面積有115萬平方公裡,北抵芬蘭灣,東到莫斯科的郊外,南到烏克蘭,是歐洲一等一的強國。)由于波蘭位於歐洲大陸中部,中歐東北部,是孫子兵法說的「衢地要衝,兵家必爭」,而且波蘭地勢平坦,國土大部分處於低矮的波德平原,無險可守,一旦衰落極易被周邊強國瓜分。
  • 波蘭:四次被瓜分,屢次遭亡國,波蘭的歷史為什麼悲劇連連?
    那麼,波蘭為什麼會屢次遭到瓜分與滅亡,現在的波蘭又是怎樣獲得新生的呢?▲波蘭所在的中歐地形圖,維斯瓦河流域是波蘭人乃至斯拉夫人的故鄉一、早期波蘭國家的興起中歐北部的廣袤原野上,河流縱橫,氣候溫和,歷史上是斯拉夫人的故鄉。
  • 波蘭:四次被瓜分,屢次亡國,悲劇連連的波蘭是如何重獲新生的?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圍繞波蘭發生的衝突不斷:四次被瓜分,數段亡國史,波蘭問題也成為歐洲除巴爾幹半島之外的另一個「火藥桶」。苦難的遭遇,塑造了波蘭人堅強的意志和強烈的民族認同。雖然波蘭被多次被瓜分,長期歸屬不同國家統治,但波蘭人沒有被佔領國的主體民族所同化,並充滿了堅定的復國信念,一個嶄新的波蘭如今頑強屹立在國際舞臺。那麼,波蘭為什麼會屢次遭到瓜分與滅亡,現在的波蘭又是怎樣獲得新生的呢?
  • 波蘭是如何多次被瓜分,又多次重建,連國歌卻叫《波蘭沒滅亡》
    一、簡單的歷史,再沒有一個國家像波蘭那樣,國王由貴族選舉產生,貴族們當然知道自已選不上,竟合起夥來選外國人來當自己的國王;也再沒有一個國家像波蘭那樣,有個議會,大事議會商討,但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只要有一個人反對就不能通過。這就是16一18世紀聞名遐邇的「貴族民主制",平民百姓是沒有資格民主的。
  • 二戰時閃擊波蘭的只有德國自己?波蘭其實是被蘇聯和德國瓜分的
    一提到1939年的波蘭,人們就會不禁想到的是,德國閃擊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波蘭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等等歷史課本上耳熟能詳的事件,可是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也是1939年的波蘭。與大家的認知不同,今天講的波蘭是被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和二戰功勳蘇聯同時瓜分歷史事件。
  • 歷史上悲劇不斷的波蘭,為何被瓜分四次,屢次亡國?
    如果要在歐洲列一個悲慘國家排行榜,波蘭絕多有實力爭奪第一,憑藉他在近代300多年的時間裡被瓜分了4次這個成就,就無人能敵。 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亡國。 波蘭在古時候叫波蘭立陶宛聯邦,是歐洲強國東歐霸主,翼騎兵打遍歐洲無敵手,領土面積位居歐洲第三,包括現如今烏克蘭和白俄等獨立國協國家的大片土地。
  • 延續千百年的糾葛,數次的復仇計劃,俄國最終致使波蘭被三次瓜分
    在歷史的車輪中,記載著波蘭的滅亡次數一共是三次,而這三次中基本上每一次都有俄國和德國的影子,而即便是在對待世仇法國的問題上,德國也沒有徹底的攻佔巴黎,瓜分法國,那麼俄國究竟和波蘭有著怎樣的深仇大恨才能使其分波蘭而食之呢?第一次的瓜分波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 蘇聯打著解放的幌子入侵波蘭,實際上是和德國一起瓜分波蘭
    這兩個國家秘密的達成了莫洛託夫-裡賓特洛浦協議,即按照預先商定的新邊境來瓜分波蘭的交易。蘇軍入侵波蘭當德國閃電入侵波蘭時,蘇聯一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因為在遠東,蘇聯和日本正處於衝突之中,蘇聯還需要時間來動員軍隊。直到9月15日,蘇軍開始在邊境線大規模集結,軍官們也紛紛收到開戰的簡報。這些簡報不僅僅是入侵波蘭的實際計劃,還包括大量的宣傳攻勢。
  • 再看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波蘭究竟為何暗中支持萬裡之外的日本?
    接上篇:再看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德國和蘇聯究竟都哪來的「理直氣壯」?1918年11月,在協約國扶植下,波蘭第二共和國成立,歷經123年不懈奮鬥的波蘭人終於實現復國夢想。其實,早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拿破崙就一手扶植起一個波蘭人的國家,那就是存在僅8年的華沙大公國。
  • 波蘭到底做了什麼,人緣這麼差,竟然會被三大強國三次瓜分?
    不過其中俄國佔據主導地位,獲得的好處也最多,佔了波蘭一半多的土地,餘下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這對兄弟幾乎對半分了。波蘭也通過這三次瓜分,徹底從地圖上抹去了。那麼波蘭到底做了什麼,人緣這麼差,竟然會被三大強國三次瓜分?波蘭由於連年徵戰,內部不穩定,尤其是王位的爭奪頻繁,導致國家日益衰退。俄國看準時機,把波蘭變成了自己的附庸國,不過這不是俄國的最終目的。
  • 亡國123年的波蘭,一戰後好不容易復國,為何僅20年又再度被瓜分
    波蘭在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建立波蘭立陶宛聯邦,從而一躍成為歐洲名列前茅的強國,國力可謂強橫一時,然而自17世紀後卻開始迅速衰落,並最終於1795年被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瓜分。直到一戰之後,波蘭才得以重新復國,然而這次復國僅僅20年,便再度被瓜分亡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 英法堅持綏靖政策,拋棄盟友波蘭!德國閃擊波蘭,蘇聯參與瓜分
    從地圖上看,德國如果想向東進攻蘇聯,首先要拿下的就是波蘭,把進攻蘇聯的道路給打通。要是德國要向西進攻法國,也要拿下和英法結盟的波蘭,鞏固自己的後方,避免陷入兩線作戰。因此波蘭不管是站著還是躺著,都是要中槍的。德軍和蘇聯在1939年8月23日,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達成了瓜分波蘭的秘密協定。
  • 歐洲黑歷史:三次被俄國瓜分,只怪波蘭自己太作
    一切要從俄國瓜分波蘭說起。 一、波強俄弱階段 波蘭的維斯瓦河被認為是斯拉夫人的發源地,但從有歷史記載開始,兩國就沒有太大交情,波蘭早早選擇了天主教,而俄國卻在拜佔庭帝國的影響下,進入了東正教的行列。
  • 曾經的東歐強國波蘭,各種作死挑戰俄國,結果被戰鬥民族三度瓜分
    所以到了18世紀,波蘭因陷於內部爭鬥的泥潭,國力不斷下降,再加上一系列對外徵戰均告失敗,波蘭早已被隔壁的俄國壓得喘不過氣來。1763年,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三世去世,波蘭開始了下一輪國王選舉,這可讓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看到了機會。她一方面對波蘭進行武力壓迫,另一方面則花重金賄賂波蘭貴族。
  • 波蘭到底做了什麼?二戰中頭個被滅,復國僅20年就被德蘇瓜分
    說起波蘭,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二戰,或者是著名鋼琴家蕭邦。作為波蘭人,蕭邦對祖國的熱愛歷來為大家津津樂道,他曾經說過希望死後將心臟帶回波蘭。蕭邦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而他的祖國也與他如出一轍,復國後僅僅20年就再一次被滅,落得被蘇聯和德國瓜分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