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千百年的糾葛,數次的復仇計劃,俄國最終致使波蘭被三次瓜分

2020-12-18 騰訊網

自古以來歐洲就是一個國家眾多的大洲,而且在這塊土地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糾纏頗深,變動很大。曾幾何時波蘭仍是這個大洲上領土面積數一數二的國家,在歐洲這塊大陸上也曾叱吒風雲。但直到18世紀末期,波蘭和立陶宛的"分手"最終導致了整個國家的衰落甚至是滅亡。

在歷史的車輪中,記載著波蘭的滅亡次數一共是三次,而這三次中基本上每一次都有俄國和德國的影子,而即便是在對待世仇法國的問題上,德國也沒有徹底的攻佔巴黎,瓜分法國,那麼俄國究竟和波蘭有著怎樣的深仇大恨才能使其分波蘭而食之呢?第一次的瓜分波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一、 俄國與波蘭的仇怨

俄國和波蘭之間的恩怨可以說是從很早之前就開始了,但是很難說的清到底是誰先挑起的這場持續數百年紛爭。但是就目前歐洲的歷史學家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波蘭和立陶宛的聯盟有極大的可能是造成後期一系列事件的始作俑者。

早在16世紀時,波蘭和立陶宛一拍即合決定成為對方最友好的兄弟,雙方一起成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這個時候的波蘭可以說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無論是從領土還是人口,亦或是國力和軍事上都具備著碾壓其他國家的實力。而這個其他國家,最為典型的便是當時還是普魯士的德國,以及還沒有完全強大起來的沙皇俄國。

其實波蘭和俄國的恩怨要比歐洲另一組世仇國家的恩怨深遠很多,甚至可以追溯到13世紀中期。13世紀,蒙古的部分部落從亞洲一路攻擊至歐洲,在蒙古的鐵蹄之下很多的沿路國家都選擇了向這個強大的遊牧部落屈服,這其中就包括了當時的俄國。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部落,在攻佔波蘭的時候卻遭受到了意外強烈的反抗。

最終在波蘭的殊死抵抗之下,蒙古最終放棄了攻佔波蘭,轉過頭來在當時的俄國地區建立了金帳汗國。但是波蘭並沒有忘記當時蒙古人對他們的入侵,隨即也將仇恨記在了俄國身上。並在此之後,自認強大的波蘭開始不斷的蠶食俄國的土地。

當時的俄國確實沒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只能被迫的受到波蘭的壓榨,於是波蘭對俄國的侵佔更加的變本加厲。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6世紀波蘭-立陶宛王國的成立,並在這一時期達到頂峰。在經過了部分地區長期血戰和拉鋸戰之後,波蘭吞併了部分的白俄羅斯地區和烏克蘭地區,成為了當時東歐地區最為強大的國家。

有了土地之後,波蘭並沒有就此滿足,反而更加猖狂的想要控制整個沙皇俄國。確實也恰逢沙皇俄國的政局動蕩,波蘭為了將俄國的政局拿捏在手中便先後遣派了兩名偽沙皇去做俄國人民的統治者。但是在俄國人民的抵抗之下,波蘭的行為並沒有產生他們預想中的效果,波蘭只能出兵去攻打俄國。

波蘭對俄國的攻佔是俄國的人民的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浩劫之一,在這次的戰爭中俄國損失慘重、屍橫遍野。但是這次的戰爭並沒有使俄國人民屈服于波蘭的淫威,反而促使俄國最後一個王朝羅曼諾夫王朝建立、崛起。在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之後,俄國的統治者帶領自己的軍隊狠狠地反擊了波蘭的入侵,促使波蘭入侵控制俄國的計劃破產,並在仇恨簿上給波蘭狠狠地計上一筆。

二、 俄國對波蘭的復仇計劃

俄國雖然一直記著波蘭當年入侵俄國、給俄國的人民帶來浩劫和災難的事情,但是在自己的實力還未能超越波蘭、波蘭和立陶宛的聯合王國還沒有分裂時,俄國並沒有輕舉妄動,只是暗中等待著能夠給予波蘭致命一擊的時機。很快這個時機就到了。

17世紀,波蘭因為自身的政治體制出現漏洞而導致國家的社會管理不利而產生了諸如國家內部封建割據問題嚴峻、農奴制影響經濟發展、國家統治者頻繁更迭等一系列的問題。進而國力受到了十分嚴重的影響,從而波蘭整個的局勢變得十分危急。

虎落平陽被犬欺,更何況這個曾經的虎所面臨的敵人還不是犬,還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猛虎。於是趁波蘭動蕩之時要他的命對於當時的俄國來說就更加的理所當然了。其實瓜分波蘭和立陶宛的計劃早在1656年就制定了,為此俄國聯合了普魯士和奧地利。

普魯士長期以來一直想通過獲得位於兩者之間的波蘭領土來加入布蘭登堡和普魯士公爵的領地。在剝削波蘭這點上,俄國和普魯士達成了共識。而起初奧地利並沒有想要參與進俄國和普魯士對波蘭的瓜分的計劃中,但是奧地利的特蕾莎女皇在無意中吞併了沿喀爾巴阡邊境地區的波蘭城鎮。奧地利的這種行為無意中表明了自己支持瓜分波蘭的計劃,並也加入了計劃。

俄國的凱薩琳女皇在德維納河和第聶伯河沿岸奪取了波蘭的大片土地,奧地利在維斯圖拉河和桑河沿岸侵佔了波蘭的土地,而普魯士在腓特烈二世的統治下要走了對西普魯士的經濟和戰略決策來說最重要的但澤和託倫。

1773年,當時波蘭最可靠的盟友英國在這三個國家的強勢之下只能屈從於自己的均勢政策,同意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的行為。但是俄國的復仇行為卻沒有結束。

結語

俄羅斯在1783年吞併了克裡米亞,隨後便收到了奧斯曼土耳其對其的宣戰書。土耳其在1787年向俄國宣戰,使人們的注意力再一次從波蘭問題上轉移了。1786年,普魯士王位由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1787年,波尼亞託斯基試圖最後一次與俄國和解,提議建立俄波聯盟以對抗土耳其,但遭到拒絕。在這之後,波蘭國內興起了一段時間的民族復興,但這次民族復興很短暫。俄國軍隊在擊敗土耳其後,於1792年再次湧入波蘭。

參考文獻

1. 《歐洲風雲》

2. 《波蘭戰爭史》

3. 《波蘭對外關係研究》

相關焦點

  • 歐洲黑歷史:三次被俄國瓜分,只怪波蘭自己太作
    雖然1612年波蘭軍隊被驅逐出境,但依然奪去了斯摩稜斯克、切爾尼戈夫、塞維爾斯克等三個地區。 羅曼諾夫王朝建立後,俄國國力有所恢復,1632年沙皇米哈伊爾打算趁著西吉蒙特三世病逝的機會收復失地,結果再次被波蘭打敗,波蘭依然握有軍事優勢!
  • 曾經的東歐強國波蘭,各種作死挑戰俄國,結果被戰鬥民族三度瓜分
    這樣一來,波蘭的中央集權大大加強,波蘭國家又有了復興的跡象。但是到了1792年,由於害怕波蘭會再次強大,俄國就和普魯士再次派大軍入侵了波蘭。彼時的波蘭國力太過弱小,加上國王波利亞託夫斯基軟弱,俄普聯軍再次攻入波蘭首都華沙。俄國又一次廢除了波蘭的所有改革措施,並且扶持了一個傾向俄國的傀儡政府。1793年1月23日,俄國和普魯士再次瓜分了波蘭2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 波蘭到底做了什麼,人緣這麼差,竟然會被三大強國三次瓜分?
    波蘭歷史上也闊過,甚至是個歐洲強國,尤其是和立陶宛合併後,周邊國家根本不是對手,甚至把打進了莫斯科。但是從17世紀中葉開始走向了衰落。說起三次瓜分波蘭,時間分別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涉及的鄰國就是俄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
  • 波蘭:四次被瓜分,屢次遭亡國,波蘭的歷史為什麼悲劇連連?
    二、俄普奧三次瓜分後消失的波蘭公元17世紀中期,由於對俄國的戰爭消耗了大量國力,再加上境內的烏克蘭人發動民族起義,波蘭開始出現動亂。俄國趁機進入烏克蘭,北歐的瑞典也試圖分一杯羹。相對於距離較遠的俄國,能直接威脅波蘭沿海的瑞典顯然是更大的威脅。當時,俄國為了打通波羅的海出海口,也主動拉攏波蘭共同反對瑞典,兩者一拍即合。
  • 波蘭的輝煌過往——超千年的歷史,兩次拯救歐洲,三次被瓜分滅國
    波蘭第一次亡國1772年,1793年,1795年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波蘭第一共和國滅亡。波蘭第二次亡國拿破崙戰爭期間,為了限制普魯士和俄國人,公元1809年,拿破崙在擊敗普魯士後重建波蘭,即華沙大公國。當拿破崙遠徵俄國時,波蘭是除了法國自己之外出動軍隊最多的國家,目的就是復仇。
  • 每日一書 | 瓜分波蘭
    —佩恩男爵反對瓜分波蘭的建議—俄國欲使波蘭成為永久的附庸—關於腓特烈大帝的大計長期擱置的原因的解釋—奧地利首相考尼茨公爵—瑪麗亞·特雷莎女皇反對瓜分波蘭的計劃—皇儲約瑟夫與女皇的意見相左—「勇敢的犯罪」—瓜分波蘭條約最終達成—瑪麗亞·特雷莎女皇被說服—奧地利參加瓜分波蘭—三國自圓其說的無罪辯護—波蘭反對三國聲明的宣言—奧地利代表三國的回覆—伏爾泰與盧梭對瓜分波蘭的不同立場—史學家們對第一次瓜分波蘭的看法
  • 波蘭:四次被瓜分,屢次亡國,悲劇連連的波蘭是如何重獲新生的?
    然而,奧地利害怕瓜分波蘭導致普魯士坐大,挑戰自己的優勢地位,它寄希望於法國插手保住波蘭的獨立地位,但當時的法國國王沉迷享樂,對國際形勢並不感興趣。面對冷漠的法國和潰敗的土耳其,奧地利無奈之下同意與俄國和普魯士瓜分波蘭。1772年,俄普奧三國第一次瓜分波蘭,這個面積約83萬平方公裡的歐洲大國,喪失了約三分之一的領土,不過這僅僅是個開始。
  • 瓜分波蘭狂潮
    波維爾·卡斯蒂爾斯(Pauwel Casteels,約1656—1683)繪這是波蘭對歐洲文明做出的最突出貢獻,此後,波蘭國力持續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俄、普、奧三國三次瓜分了波蘭,將獨立的波蘭從歐洲政治版圖上抹除。而很早以前,波蘭的統治者甚至其他波蘭人就預言了波蘭的結局。波蘭遭受人為制定的、缺陷極大的憲法折磨。
  • 承載波蘭與德國近千年恩怨糾葛的格但斯克最終是怎樣歸屬波蘭的?
    最終又是怎樣歸屬波蘭的呢?波蘭斯拉夫人最早定居建設的地方斯拉夫民族起源於現代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谷一帶,但在中亞民族侵入使歐洲民族為免遭劫難不得不大遷徙躲避的情況下,斯拉夫人也加入了遷徙的行列,開始向東、向西、向南三個方向遷移,其中向西的一支就是西斯拉夫人,他們遷至現代的波蘭、捷克一帶就安頓下來。
  • 瓜分波蘭,擊倒了歐洲格局的多米諾骨牌
    其實,上述三大帝國有關波蘭復國的承諾,在當時是毫不可信的。在歷史上,三大帝國有過「前科」。18世紀後期,具體是在1772年到1795年,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波蘭,每一次都給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搶奪波蘭的領土都是為了自衛外加保障波蘭人民的利益。儘管當時的波蘭王國政府多次向法國、英國求援,但這兩個國家就像100多年後坐視波蘭被納粹德國和蘇聯閃擊瓜分那樣,冷眼旁觀了波蘭人的厄運。
  • 《塔杜什先生》| 「大國」波蘭的悲情壯志
    四處樹敵的波蘭歷史上曾經三次亡國,又三次復國,以至於它國歌的名字都叫作《波蘭沒有滅亡》。 1772至1795年間,早已磨刀霍霍的俄、普、奧三國通過戰爭,先後三次瓜分波蘭,最終將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全部領土徹底肢解,使得波蘭滅國,曾經東歐最大的國家消失在了歐洲地圖上,開始了受外國侵略者控制和奴役的屈辱史。
  • 悍勇斯拉夫人三:四次被瓜分的波蘭
    (波蘭2019年2月人口約3840萬,面積31.2萬平方公裡,2018年人均GDP15424美元)波蘭在10世紀末建立波蘭王國,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由于波蘭位於歐洲大陸中部,中歐東北部,是孫子兵法說的「衢地要衝,兵家必爭」,而且波蘭地勢平坦,國土大部分處於低矮的波德平原,無險可守,一旦衰落極易被周邊強國瓜分。
  • 1772年瓜分波蘭,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強給這個國家一部憲法
    在1772年瓜分波蘭時,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強加給這個國家一部憲法,這部憲法對國王和國會的權限做出了限制,將大權交到一個獨立保守的貴族政府手中,這個政府既不願參與統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統治。波蘭就這樣無限期地處在半無政府狀態中。
  • 歷史上悲劇不斷的波蘭,為何被瓜分四次,屢次亡國?
    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亡國。 波蘭在古時候叫波蘭立陶宛聯邦,是歐洲強國東歐霸主,翼騎兵打遍歐洲無敵手,領土面積位居歐洲第三,包括現如今烏克蘭和白俄等獨立國協國家的大片土地。
  • 波蘭究竟怎麼回事?為何歷史上三次遭受亡國的劫難?
    早在千年前,波蘭就是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封建王國,面積最大時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如若能統一延續到今天,那麼一定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然而,悲催的是一千多年來波蘭人實在是太能作,致使國家經歷三次亡國,最終淪為現在歐洲的三四流小國。 昔日強國 波蘭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裡西亞、東波美拉尼亞、馬佐夫舍等部落的聯盟。
  • 波蘭歷史上被三次瓜分滅國,但也曾有輝煌的過往,我拯救了全歐洲
    1772年8月,沙皇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國在彼得堡籤訂瓜分波蘭的條約。波蘭的大部分國土都被三個鄰居搶走,但這還只是開頭。
  • 波蘭為何會三次被歐洲列強瓜分?實力不強,野心還大,難怪被欺負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波蘭東邊是曾經強大的蘇聯,西邊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大戰發起國德國,而波蘭則又處於一個相對尷尬的位置,因此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這就是典型屬於「緩衝地帶」,一旦兩大強國交鋒其戰略位置不可謂不倒黴。而且事實上,波蘭就是如此倒黴。
  • 亡國123年的波蘭,一戰後好不容易復國,為何僅20年又再度被瓜分
    波蘭在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建立波蘭立陶宛聯邦,從而一躍成為歐洲名列前茅的強國,國力可謂強橫一時,然而自17世紀後卻開始迅速衰落,並最終於1795年被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瓜分。直到一戰之後,波蘭才得以重新復國,然而這次復國僅僅20年,便再度被瓜分亡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 再看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波蘭究竟為何暗中支持萬裡之外的日本?
    接上篇:再看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德國和蘇聯究竟都哪來的「理直氣壯」?1918年11月,在協約國扶植下,波蘭第二共和國成立,歷經123年不懈奮鬥的波蘭人終於實現復國夢想。其實,早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拿破崙就一手扶植起一個波蘭人的國家,那就是存在僅8年的華沙大公國。
  • 波蘭這個國家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歷史上三次遭受亡國的劫難?
    早在千年前,波蘭就是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封建王國,面積最大時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如若能統一延續到今天,那麼一定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然而,悲催的是一千多年來波蘭人實在是太能作,致使國家經歷三次亡國,最終淪為現在歐洲的三四流小國。 昔日強國 波蘭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裡西亞、東波美拉尼亞、馬佐夫舍等部落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