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碳排放減少,航空業下降60%

2020-12-09 北晚新視覺網

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一篇氣候科學研究論文稱,由於政府採取防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傳播的政策,截至2020年4月初,全球二氧化碳日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下降17%。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該論文指出,政府實施的防止新冠肺炎傳播的政策對全球能源需求產生巨大衝擊。隨著全球大量人口被要求待在家中、國際邊境關閉,消費率和運輸率都相應下降。不過,全球實時排放數據的缺失增加了量化這種衝擊的難度。

最新發表論文通訊作者、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環境科學學院氣候變化科學教授科琳娜·勒奎雷(Corinne Le Quéré)和同事,重新分析截至2020年4月底的能源、活動和政策的綜合數據,據此估計二氧化碳日排放量相較於2019年的變化。

他們在不同限制情景下估測了能源、地面運輸、工業、公共建築與商業、住宅、航空業等6大經濟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變化,研究發現,截至2020年4月初,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相對2019年下降17%,每個國家的日均排放量下降26%。來自地面運輸和航空業的排放分別下降36%和60%。地面運輸、能源和工業佔到排放下降總量的86%。

論文作者還預估這種下降對2020年總排放量的影響並認為,如果疫情前活動水平到6月中旬恢復,總排放量在年底可能會出現4%的平均降幅。如果一些限制政策維持到2020年底,總排放量可能會出現7%的平均降幅。

延伸閱讀

亞洲開發銀行: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達8.8萬億美元

5月15日,亞洲開發銀行發布了一份報告《新冠肺炎疫情潛在經濟影響的最新評估》。該報告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可能遭受5.8萬億美元至8.8萬億美元的損失,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4%至9.7%。

報告發現,亞太地區的經濟損失可能為1.7萬億美元到2.5萬億美元,具體損失數額取決於3到6個月不等的隔離政策的實施時間。中國可能遭受1.1萬億至1.6萬億美元的損失。

為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各國政府已迅速對疫情影響作出反應,實施了諸多措施,例如財政和貨幣寬鬆政策,增加醫療支出以及直接彌補收入損失等。報告稱,各國政府針對這些措施的持續努力可能會使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低30%至40%。這可以將全球經濟損失減少到4.1萬億美元至5.4萬億美元之間。

報告的分析涵蓋了96個受到疫情影響的經濟體,涉及超過400萬個新冠肺炎病例。估算中包括了旅遊業、消費、投資、貿易成本增加、對產出和投資產生不利影響的供應方中斷以及政府對策等諸多因素。

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表示,這份報告廣泛地展示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巨大潛在影響。報告還強調了政策幹預在減輕經濟損失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報告可以為政府制定和實施措施並減輕疫情對經濟和人民的影響提供指導。

來源:綜合 中國新聞網 央視新聞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
    圖片來源 美國《新聞周刊》工作人員為飛機消毒,以防新冠病毒傳播。圖片來源 美國廣播公司航空業上一次受到如此巨大的衝擊,是在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後。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航空業受到了巨大衝擊。在美國,航空類股票3月5日大幅下跌,投資者擔心未來數月出現航班取消、銷售額下降和服務縮水等情況。包括美國聯合航空、捷藍航空和德國漢莎航空在內的航空公司不斷宣布關閉航線。有行業貿易組織稱,今年,新冠病毒可能使全球航空公司的收入減少630億到1130億美元。
  • Cirium洞察:新冠肺炎對航空業的影響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首先對中國航空行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中國境內的國內航班以及往返中國的國際航班大規模減少。現在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的蔓延,形勢更趨嚴峻,對全球航空業也帶來更大的衝擊。大部分航空公司不單已經取消了大量的國際和國內航班,並大幅減少了其計劃航班。
  • 英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全球碳排放創記錄下降
    摘要:美國CNBC新聞網10日報導稱,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報告,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 全球航空業面臨前所未有大蕭條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國相繼採取措施限制人們的出行,導致航空公司賣出的機票已經少得不能再少,大量的飛機不得不停在世界上的各個地方,任憑風吹雨淋。航空業,這個實現了人類飛行夢想的行業如今正面臨著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蕭條。  然而,航空業過去曾有過從危機中反彈的輝煌。這一次,它還有可能再次上演類似的逆襲大戲,並且有機會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好嗎?
  • 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製造業影響研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絕無僅有」的危機,全球經濟陷入停滯狀態,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加嚴重,全球將出現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受貿易緊張局勢和經濟增長放緩影響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至32%。航空製造業作為全球性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更為直接、更為深遠。
  • 報告:疫情將致2020年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降7%,美歐降幅逾11%
    11日發表在科學期刊《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的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碳預算》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和社會造成的幹擾,2020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同比下降了7%。
  • 全球航空業受新冠疫情衝擊,三大航空聯盟做出一罕見舉動
    全球多家航空運營商16日宣布削減航班及裁員決定,呼籲政府施以緊急援助。媒體報導,多個國家因新冠肺炎疫情出臺旅行限制措施,衝擊全球航空業。上周末以來,西班牙實施為期15天的「封城」舉措、美國將旅行限制擴展至英國和愛爾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要求所有入境人員必須自我隔離……路透社報導,包括上述舉措在內的政策使得全球航空業前景更為黯淡。芬蘭航空公司董事長託皮·曼納16日說,芬航今後3周將取消大約90%的航班,「新冠病毒是航空業迄今為止遭遇的最大危機」。
  • 跌入業績低谷 全球航空業苦撐危局
    原標題:跌入業績低谷 全球航空業苦撐危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出行需求銳減,航空業今年業績預計將迎來最低谷。為應對行業危機,一些國家出臺了援助計劃,部分企業則依靠裁員和降薪苦撐危局。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新冠肺炎大流行給航空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當地時間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對2020年和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業績進行修訂。國際航協預測行業嚴重虧損將持續到2021年。根據航協的最新數據,預計2020年淨虧損1185億美元,超過6月份預測結果,預計2021年淨虧損為387億美元。
  •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多家航司削減70%以上運力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人留在家裡不再出行,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旅行限制,關閉邊界,這給全球航空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4月2日,英國航空宣布讓3萬多名員工暫時停職,並計劃在4月和5月停飛約90%的航班。英國航空成為最新一家採取員工停職措施的國際主要航空公司。
  • 新冠肺炎疫情重挫全球經濟日本亞航破產
    新冠肺炎疫情重挫全球經濟,航空業首當其衝。近日馬來西亞廉航亞洲航空集團(AirAsia)(KLSE: AIRASIA)宣布,旗下持股33%的日本亞航(AirAsia Japan Co Ltd)正式向東京地區法院申請破產,撤出日本市場。
  • 疫情讓中東航空業滑入至暗時刻
    持續近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很大打擊。國際航空協會(IATA)發布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給人員流動帶來的巨大影響,使2020全球航空活動比去年減少了56%,航空業全年虧損預計將達1185億美元。截至今年10月,全球已有46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其中不乏許多知名公司。
  • 綠色航空2050技術願景:全球航空業應對氣候變化2050路線圖報告
    該路線圖指出,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第二輪大流行捲土重來,航空運輸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聯繫世界各國人民和經濟的同時,航空業對於氣候變化的行動承諾決不能改變,要在疫情後實現「綠色復甦」。其目標是,到2050年全球航空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一半。在此基礎上,再過十年左右達到淨零碳排放。
  • 美國偏遠地區小城市機場 疫情期間竟成為全球最忙碌機場
    航空圈訊美國偏遠地區小城市的機場,在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期間,一度成為全球最繁忙機場。綜合CNN等媒體報導, 全球航空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在各國旅遊禁令下航班銳減乘客驟降,但美國阿拉斯加州的泰德·史蒂文斯·安克雷奇國際機場(Ted Stevens Anchorage International Airport)卻以小機場之姿一度躍升為全球最繁忙機場。
  • 英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全球碳排放創最大降幅
    海外網12月11日電 美國CNBC新聞網10日報導稱,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報告,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 新一波疫情浪潮席捲歐美後 航空業能否熬過2020年的寒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新一波疫情浪潮席捲歐美後,航空業能否熬過2020年的寒冬?作者:高雅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浪潮席捲歐美後,航空業還能熬過這個寒冬嗎?考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對於美國,若同樣是以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情況來看,歐洲表現出比美國更明顯的季節性,其7月和8月的夏季出行高點比1月和2月的低點要高出約50%。隨著新冠肺炎病例數量的增加和政府限制措施的增多,我們預計進入冬季後,旅遊需求將明顯減弱。」
  • 「飛機墳場」擴容 疫情後全球商務旅行或永久性減少
    毫無疑問,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巨大衝擊。 據英國《衛報》報導,僅4月3日一天,全球三大「飛機墳場」之一的西班牙特魯埃爾「飛機墳場」,就接收了5架波音747飛機和2架波音777飛機。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航協)最近發布的全球航空市場分析報告,2020年10月全球航空客運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70.6%,較2020年9月72.2%的同比降幅繼續收窄。各國國內航空運輸恢復是行業復甦的主要驅動力。
  • 損失超過911,全球「飛不動」了
    【品橙旅遊】3月12日,WHO宣布新冠肺炎已具有大流行病趨勢,這場疫情已擴散至亞洲、歐洲、中東和北美的多個國家。當日,美國宣布將暫停30天歐洲到美國的旅行,多個行業遭遇打擊,其中最為難過的是航空業。航司運力下降,整個行業損失慘重,甚至已出現新冠疫情導致的破產航司。
  • 英研究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碳排放降幅創紀錄,達7%
    研究人員指出,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全球排放量減少主要集中在4月上旬各國大規模封鎖期間,每日碳排放量最大降幅一度達到17%。不過報告也指出,隨著世界各國經濟活動普遍恢復,碳排放量又出現明顯回升,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還無法斷言2021年後的排放量能反彈到什麼水平。